立法院第9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繼續開會
中華民國105年6月22日(星期三)9時2分至13時9分 @ 本院群賢樓101會議室 (主席::今天是新院長列席本會,由於你們難得來,過去我們都是以禮相待,也請廖院長俊智介紹中研院各所所長讓本會委員認識一下。)
這裡放一些可以連回去原資料的功能
-
立法院第9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繼續開會
時 間 中華民國105年6月22日(星期三)9時2分至13時9分
地 點 本院群賢樓101會議室
主 席 陳委員學聖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進行今日的議程。
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主席:今天是新院長列席本會,由於你們難得來,過去我們都是以禮相待,也請廖院長俊智介紹中研院各所所長讓本會委員認識一下。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本次列席人員如下: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瑜、中央研究院院本部秘書長吳金洌、中央研究院院本部副秘書長蔡淑芳、學術諮詢總會副執行秘書張煥正、學術諮詢總會副執行秘書吳重禮、數學研究所所長程舜仁、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王子敬、化學研究所所長陳玉如、地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俞震甫、資訊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庭祿、統計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清水、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所長周美吟、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所長朱有花、應用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平、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王寶貫、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郭大維、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陳榮芳、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代所長黃鵬鵬、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陳慶士、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扶東、分子生物研究所副所長袁小琀、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施明哲、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陳仲瑄、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李文雄、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黃進興、民族學研究所所長胡台麗、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李達嘉、經濟研究所所長簡錦漢、歐美研究所所長柯瓊芳、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謝國雄、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胡曉真、臺灣史研究所所長謝國興、語言學研究所所長鄭秋豫、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林繼文、法律學研究所所長林子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德蘭、院長室特助羅紀琼、秘書處處長汪中和、總務處處長吳政上、智財技轉處處長楊富量、資訊服務處處長王大為、國際事務處處長林淑端、主計室主任徐岱源、人事室主任王永大及政風室主任柯英彥。
主席:剛才之所以請院長介紹各所所長,一方面是讓院長認識一下各所所長,再方面也讓大家瞭解中研院確實是全臺灣第一流的學術單位,新院長要如何在風雨飄搖中如何讓中研院振衰起敝及脫胎換骨,我想今天是非常重要的關鍵點,再次歡迎新院長的到來。
現在請中央研究院廖院長報告。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欣逢大院第9屆的首次會期,俊智有機會首度就中央研究院業務發展現況向各位委員提出報告,我感到非常榮幸,也感謝大院多年來對本院的支持。
本院在歷任院長的戮力領導下,已成為研究領域完備及研究成果豐碩的國際知名學術機構。過去這幾個月,本院院務發展廣受社會各界及院士的關切及指教,對於各方意見,俊智將以誠懇務實的態度來傾聽並會加強溝通,以凝聚共識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俊智要強調,過去數個月來,我在外界聽到各界對中研院概括的批評指教,有錯的地方我們會虛心檢討,但是我也要強調,中研院絕大多數的同仁都是兢兢業業、戰戰兢兢及守本守分在努力工作。我要再次對同仁表示最高的敬意。
藉由大院指教而成立的智財技轉迴避檢討委員會、法務人員及法務工作檢討委員會及行政治理與改革委員會等均已邀集院內外專家學者共同研議未來可能的改革方向。
本院近90年來所累積的優良學術傳統及聲譽,將會繼續探求真理及追求卓越。本院於1928年成立,1954年遷建南港,學術單位包括24個研究所及7個研究中心,橫跨三大領域,即數理科學組、生命科學組及人文社會科學組。105年度的法定預算數為106億左右,這部分不含「國家生技研究園區」39億多元、「科技部專案核給計畫」3億多元、「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8,800萬元,與協助政府辦理之「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計畫」4億元經費。
中央研究院的任務,包括以下三項,第一、人文及科學研究;第二、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第三、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有關本院人力,目前研究人員有893人、研究技術人員有92人、行政技術人員有273人、獎助學生大概有2,000人左右、博士後研究人員約為1,000人及約聘僱研究助理大概為3,400人左右。
從99年到105年總體科技預算經費運用分析,我們的經費運用包括三大塊:用人費、研究費及維運費,研究費是唯一我們可以拿來支付研究費用的部分,各位可以看到過去幾年來,這部分經費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是逐年遞減,直到去年才稍微增加一點。以105年度科技預算結構分析,用人費占51.46%,約52億元,這是比較特殊的部分,據我了解,一般大學薪資費用都是由教育部支付,而中研院則全部由科技預算中支出,再拿掉維運費後,我們實際可用在研究的費用大概是36億元,這部分要請委員特別注意。
以100年度到106年度預算成長率比較圖來看,總體經費好像是逐年增加,可是這部分包括了公共建設及政策額度計畫,計畫執行之後就沒有了,所以實際的總體計畫行政支出,不但沒有增加,而是逐年稍微遞減,這點,也請各位委員多加注意。
有關論文發表成果部分,之前我也提過,我們要重質不重量,所以這些都只當作參考而已,我們對院內同仁的努力非常感謝,也非常驕傲,但是我們不能單以論文發表數,或是這些簡單量化的成果而自滿。另外,本院有18個領域被引用次數進入研究機構排名前1%,這也讓我們感到非常驕傲,但我也要再次提醒,我們重視的是質,而不是這些簡單的量化指標。又本院名列湯森路透全球第22名政府創新機構報告,當然,我提出這些的目的,是要跟各位強調,我們有這些指標,但是我們不以此自滿,或是以其為唯一目的,我們重視的是實質,所以這些指標看看就好。
有關中研院105年研究重點,在人文科學組部分:
一、為深耕跨學科研究,人文研究聚焦於臺灣重要史學領域,及本院亟富學術聲譽的明清與近代思想史研究。
二、社會科學領域則著重以經濟學研究途徑貫穿政治、法律、社會福利、人口規劃、家庭教育等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的課題,除建置大型資料庫提供社會科學研究外,並定期提出我國總體經濟預測及賦稅改革、人口政策、高等教育、醫療保健等政策建言。 -
在數理科學組部分
一、為使研究成果能與國際趨勢接軌並兼顧環境永續發展,爰加強材料、能源,與化學生物學等跨領域研究,如新穎量子材料之物性研究,開發新材料的經濟價值、高效率電池材料與綠色能源技術、跨國天文研究計畫。
二、為提升全民健康與醫療成效,致力於化學探針及藥物開發,研發監測癌症生長及轉移的技術平台,緩和神經性退化疾病及影像技術研發,以先進奈米材料之技術,協助達成簡易、快速、準確的臨床檢驗。
三、為加強國土安全與環境保護,建構災害預警系統或方法,以期降低或避免未來自然災害的衝擊,如大地震預測及預警,臺灣海洋及陸地水域生地化系統整合研究等。 -
在生命科學組部分
一、著重人類健康及疾病等研究,從系統生物學擴展至醫藥之醣科學應用,如癌症研究、免疫療法與疫苗發展、細胞顯影與結構分析、遺傳演化與基因體研究、發現藥物標靶及蛋白質結構為基礎之藥物設計與研發、建置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誘發性多功能幹細胞庫及健康雲跨領域研究。
二、透過農業生技提升農作物產值,創造農業價值,如開發相關生物技術系統以改良重要農作物及生質能科技研究、發掘控制植物生長、發育的功能性基因、擴大本土藥草研究。
三、為保育生態環境,進行海洋及陸域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研究、演化遺傳與基因體研究等。 -
在主題研究計畫部分
一、目的
規劃就重大待解決之主題,如再生能源、多重抗藥性肺結核及登革熱等疾病之檢測與治療,徵求研究計畫,以引領尖端研究走向,並藉此發展臺灣學術特色。
二、作法
可參考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之精神,在具彈性的經費支持下,效法其鼓勵高影響力、以任務為導向之機制,使優勢領域的研究成果能提升至世界水準。
此外,在交流合作,拓展國際參與方面,本院於6月13-17日舉辦國際科學理事會轄下的「太平洋科學協會」(Pacific Science Association)第23屆「太平洋科學大會」(Pacific Science Congress)。會議主題為「永續科學」(Sciences,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Build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以呼應各國政府極力推動的永續發展政策,參與人數超過600位,在國際間充分展現臺灣的學術實力。
又第32屆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會員大會訂於106年10月下旬於本院舉行。ICSU係由122個國家會員及31個國際科學聯盟組成。
ICSU大會不僅提供各會員交流之平台,其會議結論也往往能對各國政府提供科學領域發展之政策指導方針,屆時盛況可期。
本院與各大學術機構簽署合作協議,也積極培育優秀人才,與各大學合作設立國內博士班學位學程(DP),又設立國際研究生學程(TIGP),招收優秀國際研究生。
最後,本院成立三委員會辦理情形說明:
本院對於技術移轉所可能產生的法律與道德風險,雖已有切步規範,然有未盡完善之處。各界對本院提出的諸多指教,我們深為感謝;並將藉此事件進行全面檢討,進一步建立更完備的架構。
本院依大院105年4月18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決議成立「中央研究院智財技轉迴避檢討委員會」、「中央研究院法務人員及法務工作檢討委員會」、「民主與治理改革小組」等3個委員會,邀請院內外學者、專家盤點檢討,且正針對各界所提種種問題進行蒐集、省思,並依循適當程序解決。 -
結語
學術的卓越與創新,根植於深厚的研究基礎與良好的學術傳統。本院成立至今,研究人員皆盡心竭力,為學術的精進不捨晝夜,且滿懷經世致用的研究熱忱,實踐社會責任,成為國家進步的動力。
展望未來,本院將繼續肩負研究者的重要使命,齊心將優勢領域的研究成果提升至世界水準,協力使多數研究領域能居於亞洲領先地位,並體現人文關懷,積極以研究帶動學術與社會進步,協助國家追求永續發展,造福世人。
謝謝各位指教。
主席:先請院長回座休息一下,雖然院長有點生澀緊張,但看得出來你的誠意,這是歷來中研院院長第一次使用PowerPoint報告,連部會首長大概都很少人用了,這表示你很願意全力以赴,也謝謝院長。
現在進行詢答,出席委員詢答時間為10分鐘,得延長2分鐘;列席委員詢答時間為8分鐘,得延長2分鐘。10點截止發言登記。委員如有臨時提案請於質詢結束前提出,處理提案時若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援例不予處理。首先請柯委員志恩質詢。
柯委員志恩: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院長昨天才剛上任,今天就被召委邀請來報告,目前感受如何?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我以平常心來,這是我這個職位的一部分,所以我很樂意來。
柯委員志恩:不過有這種召委朋友,我真的懷疑你還需不需要敵人?從你的簡報中,你一開始就非常感謝同仁對你的支持,最後結語又再一次提到非常感謝中研院所有同事,所以我完全可以感受到你希望在很快時間之內凝聚中研院每個人的共識度。在記者會中你特別提到,因為家裡有事,所以回家幫忙,這句話聽起來有情有義,你被問到的時候也特別說未來要以誠為主,希望加強溝通,可是重挫中研院形象的不是溝通不良、也不是誠意不足。今天我的質詢就從兩個層面就教於院長,一個是你個人能力的層面,一個是未來中研院的定位角色。
首先看你個人的部分,你是上一屆才選出來的院士對不對? -
廖院長俊智是。
柯委員志恩:據說為了不要讓你太尷尬,7月要你頒院士證給自己,上星期五中研院特別在私下為你辦了授證儀式,很多資深院士都提到,前院長翁啟惠在1994年當選院士,經過12年,到了2006年才當上院長,但你2014年選上院士之後,2016年就當上院長,只經過2年時間,所以他們認為你太過資淺,對於這件事情,你怎麼看待?
廖院長俊智:這是遴選委員會與評議會的決議,我個人是被動參選,至於他們為什麼選我,是不是請遴選委員會或評議會解釋?
柯委員志恩:沒有問題。我只是告訴你,歷年來大家都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院士才當上院長,你可以說是異軍突起,只有短短2年的時間。雖然你的資歷非常少,但我們相信你在學術上的成就完全不用多說,一定是有目共睹。你在UCLA教過書? -
廖院長俊智是。
-
柯委員志恩你覺得你教得怎麼樣?
廖院長俊智:當然有改進的空間,每個人的作法……
柯委員志恩:我們來看bruinwalk裡學生對你的評價好了,因為我們家也有一個UC系統的,所以我很快就查到這個資料,兩門課都是你教的沒有錯吧?學生對你的評語,在上課清楚程度的5分量表,學生給4點多,非常棒;你對學生的幫助程度是3.8、3.5,也非常棒;但是在作業及給分的loading上,覺得你真的還滿輕鬆的,院長又被稱為nice guy。但是教學不比在中研院,你覺得你的個人特質有辦法面對這麼多挑戰嗎?
廖院長俊智:我要解釋一下,這門課是大一1個學分的introduction,是介紹本系狀況的課程。
柯委員志恩:沒有問題啊!學生認為給的loading和容易度是比較容易的,這是學生非常愛的,院長不用多做解釋。我只是要告訴你,以你這樣對人非常好的特質,有沒有辦法接受中研院未來很大的挑戰?這是你個人的問題。
廖院長俊智:我希望,我會全力以赴。
柯委員志恩:院長應該非常清楚這幾年中研院會蒙塵的理由,其實我們認為中研院的確可以走出學術的象牙塔,但是對於一些特定議題往往都過度搖旗吶喊,社會觀感對這有兩極評價。有研究者特別提出,全世界哪個學術單位會有這麼多人連署參與,答案就是中華民國中研院。你看看從2014年開始,不管是為了前總統就醫,還有許多人挺英仁配,即使在院長遴選的爭議中,前幾個掌權者也都力挺廖院長。我要特別強調院士能夠關懷社會是好的,但社會上還是希望院士能夠根據專業發言,對於非專業的部分應該適可而止,你個人看法是如何?
廖院長俊智:我要跟委員澄清,中研院院士跟中研院院長一點關係都沒有,中研院院長並不能管轄、領導或是影響任何院士,因為每一個院士都是獨立運作,院士是榮譽職,和中研院院務管理沒有直接關係,很多院士參與運作,很多院士沒有參與運作。
柯委員志恩:所以你如果遇到大家認為中研院太過於熱衷政治的狀況,你也只能用關愛的眼神,沒有辦法在口語上做任何表示就對了?
廖院長俊智:不是這樣,院士是個人的部分,院士和中研院院部並沒有本身的關係,我們完全不管院士個人的政治理念或社會關懷,全世界各國的院士都是這樣。
柯委員志恩:那就是中研院院士個人的自由表徵。我們就來看看院長個人,你特別提到,你和李遠哲前院長或翁啟惠前院長在私領域完全沒有任何互動,如果這是真的,就表示你在人情上比較沒有包袱,如果有較大改革空間,你比較有辦法做到。最後我就請問你,未來在院務的人事安排上,對於2位前任院長,甚至出身於中研院的陳副總統以及核定你當院長的蔡總統,你有沒有辦法勇敢的說「不」?
廖院長俊智:人事問題完全由我決定,我會廣徵意見,前任院長、前任所長及所有同仁的意見,我都要徵詢,並不是只徵詢某些人,或者不徵詢某些人的意見,我會通盤考量。
柯委員志恩:我們只是希望院長能夠有超然態度打破過去傳聞已久的學術山頭,希望從你開始做起。
廖院長俊智:據我了解,中研院學術山頭的事情並不存在,外界或許有所誤解。
柯委員志恩:沒有問題,你才上任1天,等過了1年之後,我們再來看這句話是不是還是存在?
現在我們來看中研院的定位,你剛剛特別強調你們的預算,包括研究費,去掉所有人事費只剩下30幾億,你無非就是希望大家能夠保持中研院的預算,讓你們可以有更多經費運作。民國八十幾年的時候中研院預算只有30多億,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50多億,已經成長5倍之多,更不要說你們是個學術單位,因為臺灣的預算有限,很多人害怕這樣會不會壓縮其他大學學術單位的預算。現在就用你剛剛的投影片來說,中研院表現相當不錯,我也完全同意你所說的論文數量及被引用數字只是一個參考值,可是數字背後還是可以被解讀。拿你熟悉的中研院和你畢業的母校─臺灣大學比對,我們就用一般來說比較公正的ESI指標來看,中研院目前有2萬多篇論文,很不錯,平均被引用次數是14.97,被引用次數排名1%的大概有18個領域,這個表現相當不錯。臺灣大學的數量很高,有4萬多篇,比你們多1倍,他們被引用的次數只有11.94,比你們略差一點,但我要特別提到,他們進入1%的領域有19個之多,而且有6個領域的平均數字比中研院還要多。院長還記得你剛剛特別提到,中研院一年編列的公務預算大約有多少嗎? -
廖院長俊智公務預算大概是103億左右。
柯委員志恩:在報告的第14頁有寫到,總共是153.9億。 -
廖院長俊智那包括其他的部分。
柯委員志恩:中研院與臺灣大學的預算都是一百五十多億,真的要讓其他大學羨慕死了。以研究成果而言,其實臺大的研究成果並不差。 -
廖院長俊智臺大非常好。
柯委員志恩:但是有人對於這部分會有所質疑,質疑的點在於不管是在院士的任用或是各方面的禮遇,我們會不會太獨厚中研院?臺灣大學的專任教師有2,068人,中研院的專任研究員有893人,從兩個面向解讀,第一個面向,一百五十多億要養臺大這麼多人,但中研院只有八百多人,這也許代表你們的產值更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要養臺大這麼多人就表示資源被稀釋掉了,中研院反而擁有更大的資源。所以在學術研究上,中研院是不是應該告訴我們未來增進的指標?雖然我認為數字不代表什麼。
廖院長俊智:我們非常同意要把每一分錢用在刀口上,把預算達到最大的……
柯委員志恩:你們在學術上要扮演什麼角色?如果把這158億成立另外一間臺大,還可以造就更多的學生。
廖院長俊智:最重要的是中研院與大學的定位要有所區隔,中研院要培養高階的研究人才,這是大學沒辦法做的部分,雖然我們有overlap的部分,但我們也有獨特的部分。 -
柯委員志恩請問你認為中研院重理工、輕人文嗎?
-
廖院長俊智我覺得不是這樣。
柯委員志恩:根據統計,在數理科學研究、生命科學研究與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三大領域中,預算比率最低的是社科,只有20%而已。 -
廖院長俊智重視的程度不能以金錢去衡量。
柯委員志恩:雖然這與很多實驗的部分有關,但我訪談過很多中研院社科人員,他們看到前面蓋的那棟大樓,但史研所裡卻還有很多資料無處放置。接著,在主題研究與人才培育的部分,社科院大概只有5%的預算。數字會說話,雖然我同意你們有很多的實驗、很多的器材,但過去的胡適及蔡元培先生都是從人文起家,可是從前兩任院長開始,就把中研院的研究從基礎科學變為應用科學,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只是要為人文社會科學請命。這樣的數字完全可以反映出,目前的確是比較重視應用科學的層面。
廖院長俊智:在金錢的部分是如此沒錯,但胡適的理念是實際主義、實用主義,若是要把學術應用到社會上,必須要實際對社會有所貢獻,除了人文領域之外,胡適先生也發展科學……
柯委員志恩:另外,我要提到吳大猷先生,他也特別提到中研院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應該回應基礎科學的研究?
廖院長俊智:是,我絕對贊成,昨天我也在三大願景中提到,我們以基礎科學為主,推動人文、數理、生命均衡發展,這點無庸置疑。 -
柯委員志恩未來在預算上或重視上是不是要特別強調社會人文的部分?
廖院長俊智:我們絕對會重視,但不能以金錢衡量重視的程度。
柯委員志恩:雖然金錢無法衡量,但這些數字某種程度代表你對它的態度。我要特別強調,針對應用的部分,中研院是中研院,我們還有工研院,兩者是不同的,既然你剛才特別強調學術研究是中研院未來要重視的部分,請你好好把關,讓這部分有卓然的發展,這是本席最大的期望。再一次感謝你今天有勇氣站在這裡,對此,要給你掌聲,謝謝。 -
廖院長俊智謝謝。
-
主席請蘇委員巧慧質詢。
蘇委員巧慧: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在這裡要先恭喜院長昨天剛剛就任,我也覺得你勇氣可嘉,今天馬上就來立法院備詢,這對彼此都是震撼教育,我相信以院長的資歷及能力一定很快就能駕輕就熟。剛剛召委說希望中研院能振衰起敝,我覺得其實沒有這麼嚴重,頂多是走出風雨,因為這段時間所有的所長們及研究員們在王代理院長的努力之下,大家都還是兢兢業業,我期待中研院在新院長的帶領之下能夠重返榮耀、重整旗鼓。今天第一次質詢希望能瞭解新院長未來的作法,昨天你談到很多個人的理想及願景,剛才柯委員說,你昨天說:家裡有事回來幫忙。請問家裡有事是什麼事?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家裡的事非常多。
蘇委員巧慧:請問是中研院的事,還是臺灣的事?我也好想知道。
廖院長俊智:臺灣的事就是中研院的事,中研院的事就是臺灣的事。我們有節能減碳的問題、有年輕人就業不足的問題、有老人長照的問題、有社會結構失衡的問題、有各階層互信不足的問題,這些在社會人文領域方面可以多加著墨;我們在醫療研究、生物研究及數理科學方面也有可以貢獻之處,譬如發展尖端研究,無論是在數理工程或是生物領域方面,我們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樣就可以改變很多不同的問題。
蘇委員巧慧:我非常同意,院長真的是關心未來,所以你也是年輕人。
廖院長俊智:希望藉由我們這些研究努力,改變大家注意的方向,不要一天到晚談論互相矛盾的問題,應該談論大家共同的未來。
蘇委員巧慧:從院長剛剛說的這段話和昨天你在交接典禮上說的話,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你的熱情,而且非常期待你真的能夠讓中研院重整旗鼓,好好帶領臺灣,不但有學術研究,而且能夠應用在實際的科學上,這正是臺灣當前所需要的。作為一個院長,如何才能達成這些事項?如同柯委員所說,因為你是新院長,大家對你個人的條件需要多一點的理解,舉例來說,請問院長今年幾歲? -
廖院長俊智到9月滿58歲。
蘇委員巧慧:這個年紀在中研院所有的同仁中,算是年輕的或是資深的? -
廖院長俊智中研院的年齡層確實稍微偏老。
-
蘇委員巧慧只有7位院士的年紀比院長小。
廖院長俊智:我要特別強調,中研院與院士沒有直接關係。中研院部裡是研究同仁;院士則是榮譽職,非屬院長管轄的範圍。
蘇委員巧慧:你解釋得非常清楚,所以我要修正一下剛剛的問題,請問你的年紀在歷任院長中,是年輕的還是資深的?
廖院長俊智:昨天李院長也有說,他就任時比我年輕1歲,當然他的成就比我高好幾十歲。
蘇委員巧慧:我們想知道,這樣一個相對年輕的院長要如何領導臺灣最高的學術機構?我們有期待,但也有點擔心,我們想給你最多的support,包括預算編列等等,既然我們的相向一致,都希望解決當前家裡的事,如果你能提出好的願景與方向,大家也會全力支持。可是院長和其他人不太一樣,以院長這個職務的要求來說,溝通協調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要提醒院長,中研院作為臺灣最高的學術研究機構進行研究、學術及發展,但其他很多部會也在做相同的事情,不論是院內的跨系所或是院外的跨部會都有相當多需要你溝通協調的部分,請問你的態度是什麼?是中研院自己獨秀一枝,一枝獨秀的往前衝,還是跟其他的部會要有連接,請問您的態度為何?
廖院長俊智:昨天我已經提過,中研院要跟各大學、研機構分工,但是要合作,委員剛剛也有提到這個,我們有工研院、國家衛生院、中山科學院、有各大學,我們要跟各個學、研機構分工合作,共創多贏。一個國家不可能只有一個研究機構,或是一個國家只有大學,沒有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我們工研院跟中研院的角色有所不同,但可以分工合作,我們比較重視在基礎研究這方面,我們所有的應用都是根植於我們的基礎研究。工研院不見得需要根植於基礎研究,當然我不能替工研院講話,但據我了解,他們是注重在工業化的那部分,那是他們的職責,我們的職責是藉由基礎研究,然後帶動社會進步。
蘇委員巧慧:我這裡也非常的認同,今天是第一次的質詢,我相信院長已經做了準備,也做好準備,看你今天的答復就知道。所以今天我們了解的是您的方向,未來我們也希望有更具體的計畫,因為只要方向正確、腳步一致,我們就希望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畢竟在這個家裡有事的年代,我們非常需要一個入世的中研院,來為臺灣當前解決問題。院長有這個決心,我們都一定會支持,所以其實你的第一項願景,其實就是在講這個,要有實際學問的應用,這個本席非常同意。你的第二項願景,身為科學和人文要能夠兼具,那我想另外用一個實際的問題來請教院長您的態度,院長覺得現在中研院內的研究所,是過多還是過少?
廖院長俊智:我覺得多少是跟我們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來比較,我上任之後,當然現在已經上任,主要是看要怎麼樣把事情做好。
蘇委員巧慧:好,所以就是有調整的機會就對了。
廖院長俊智:當然是,每一樣事情都有調整的機會。
蘇委員巧慧:非常好,那我在這裡提供一個資訊,讓院長這邊參考,根據79年大修以前的中研院組織法,任務是科學研究,79年以後增加了人文研究,到了90年以後更增加了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不過,如果依照最早的中研院組織法規定,其實曾經明定有23個應設立的系所,但是到目前為止,有些學門都還沒有設立,其實很多都偏在社會科學裡面,包括像哲學、心理系等等,甚至剛剛院長在介紹各系所的時候,你就忘了唸第二頁。第二頁其實都是人文科學系所,院長本身就已經忘記社會科學、人文的這方面……
廖院長俊智:絕對不是這樣子,跟這個完全沒有關係。
蘇委員巧慧:我知道,我第一次上質詢台的時候也一直口誤,還被做成好大的新聞,所以我知道這個絕對不是您的本意,我只是在這裡提醒,有時候在數量上,我們當然要重質不重量。但是我們從系所的配置、從預算的編列,要如何達到院長您所宣示的社會和人文、科學並重?
廖院長俊智:如果以處室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有12個研究所及中心,這是最大的一個組;在數理科學方面只有11個;在生命科學方面只有8個,所以人文及社會科學事實上有最多的研究所,並不是最少的 -
蘇委員巧慧並不是最少的?
-
廖院長俊智是最多的。
蘇委員巧慧:後面這些人文所的所長們,看起來都有在點頭,看起來對自己的待遇很滿意嗎?我剛剛在講預算的時候,我還以為你們會說對對對,預算請多給我們一點,應該要微笑才對,但看起來他們都不敢反映。
廖院長俊智:我們重視的是要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要爭錢,錢只是工作的一部分,錢很重要,但是錢不是一切。
蘇委員巧慧:院長,我希望未來質詢的時候,您也能繼續保持這個態度。因為本席來了120天,我發現現在每個部會都在要錢,如果有這種不要錢就願意把事情做好的部會,我想國家會非常的感謝您。
廖院長俊智:我們不是不要錢,我們是要把錢做得更有…… -
蘇委員巧慧不要增加錢!
廖院長俊智:我們不是不要增加,我們是要把錢做最有效率的運用。
蘇委員巧慧:非常好,我非常支持這個態度,以後中研院的預算,我們一定會認真來看。可以喔?本來就應該這樣,嚴格把關是我們的認知。我們再一次強調,我們非常欣賞院長的態度,也非常的支持,我覺得所有的公務員都應該要有這樣的態度。
再來是第三個部分,院長剛剛提到Thomson Reuters的評比,而且您自己也笑出來說看看就好,一樣是態度的問題,如果剛剛院長不是說笑笑就好的話,其實看到您這個報告裡面,延續說中研院名列第22名,大家都非常地與有榮焉,但是後面一段話是說,是這邊寫的不是我講的,「相較國際學研機構普遍充裕之研究預算,本院仍能以有限經費及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其實我覺得這段話聽起來是有一點酸耶!跟剛剛說不要錢就應該要把事情做好,這個部分態度不太一樣。
廖院長俊智:委員誤會了,委員誤會了。我並不是說不要錢,我還是覺得說相較於其他國家的用錢,我們用錢是很有效率,甚至有些地方是捉襟見肘,雖然我還沒有完全了解,但現階段要和國際競爭,我們還是要有足夠的預算,我們不需要浪費,我們也不能浪費,但是我們要有足夠的預算。
蘇委員巧慧:是,我非常同意。所以我提供院長參考,我們是第22名,那我們看看其他的前面幾名,同樣是在亞洲國家,排在我們前面的學術研究機構相當多。我們就拿日本來講好了,日本有4個研究機構排名都在我們臺灣之前,而且它的研究機構所接受政府補助的預算,我們是181億的話,其實排名第18的日本研究機構也才48億,還有178億的,其實都還更少,所以我非常同意院長您說的,錢應該要花在刀口上,錢應該有效率地來運用,我們要用有限的經費做出最好的成績,這是國家之福。在這裡剛剛聽到院長諸多的態度和方向,我們非常支持,希望院長帶領的中研院,能夠真的走出風雨,重返榮耀,謝謝院長。 -
廖院長俊智謝謝。
主席:謝謝,我們會認真審預算。
請吳委員志揚質詢。
吳委員志揚: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院長,歡迎你回家,希望你做對事,幫對忙。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謝謝。
吳委員志揚:不希望你做錯事,幫倒忙。我還是延續剛剛巧慧委員問的,你說「家裡有事」,要回家幫忙,我還是再問你一次,家裡到底有什麼事?你怎麼幫忙?
廖院長俊智:我想各位也在報章雜誌上看到很多,臺灣最近幾年來面臨很多挑戰……
吳委員志揚:好。第一個問題,請問「家裡有事」的「家」,範圍在哪裡?是中研院,還是臺灣?
廖院長俊智:狹義的是中研院,但因為中研院是全國最高的學術機構,所以它的影響所及是超於中研院的幾個所。
吳委員志揚:我知道,從院長剛剛回答巧慧委員的詢答中,我知道您對臺灣有很多理想,但是我要提醒你,你現在回來是做中研院的院長,你剛剛講的「家裡有事」要幫忙,那是蔡英文總統要做的。 -
廖院長俊智是。
吳委員志揚:你現在是中研院的院長,而且你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上任?是因為中研院的確發生了事情,你不要迴避它,中研院的確有很多事,也因為這些事情,所以需要你回來幫忙。你不要去高談闊論,你的「家裡有事」,就是中研院有事,而且要借重你過去的經驗請你回來好好地幫忙。 -
廖院長俊智當然。
吳委員志揚:因此,我再問你一次,請問家裡有什麼事?
廖院長俊智:對於各界過去對中研院的批評指教,雖然各位同仁都非常盡心努力,但是我們有做不好的地方,所以我們也成立了三個委員會來盡力檢討,除了這三個委員會之外,我們也會廣徵同仁的意見,綜合大家的意見,然後我們才能找出問題並往前邁進。
吳委員志揚:我相信院長是一個厚道的人,我也是厚道的人,但是我覺得碰到事情要直指問題核心,所謂「家裡有事」就是前院長翁啟惠涉及利益衝突的事情而被檢調約談,我沒有說他有罪,但是這是事實,而且造成大家對中研院的質疑,對利益衝突迴避的一些規則不清楚,因為很多院士也提到以後他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否則未來也許會碰到類似的事情。還有,生技產業的政策要不要修正,這些都是中研院馬上碰到的「家裡的事」,我希望你要處理這一塊。
廖院長俊智:是,沒錯。這是我上任後第一件要做的事。
吳委員志揚:好,麻煩你先把這件事情處理好。你剛才提到要幫助臺灣的年輕人等等,這件事很多人都會幫忙想,當然中研院以後也可以幫忙,但是這是蔡英文總統要管的事情,院長身為中研院的大家長,你要先把中研院的事情管好,好不好?
廖院長俊智:是,我完全同意這一點。
吳委員志揚:好,那我先從小事開始問你,第一,根據中央研究院處務規程第二十二條第二項第四款規定,特聘研究員擬聘案是要由院務會議來核備,所以特聘研究員的最後決定權其實還是在院務會議。我現在要請問院長,為什麼翁啟惠前院長在很快的時間內,沒有遵循這相關的流程,他就直接被聘為特聘研究員?我提出幾個時間,首先是翁啟惠前院長在3月29日跨海在國外向總統提出口頭請辭,總統沒有核准,希望他回來說明,翁前院長以身體的狀況為由,一直到4月15日才回台到立法院說明,可是在4月10日,中研院的基因體研究中心學術諮詢委員會就已經先提出回聘翁啟惠前院長為該中心特聘研究員,他們已經先提出申請了,在還沒請翁前院長說明,也沒有准予他辭職之前,為什麼4月10日就提出回聘翁啟惠為特聘研究員呢?更奇怪的是,後來翁前院長說他不辭職了,他覺得應該要好好把事情做完,而總統在5月10日批准同意他辭職,在5月10日批准辭職當日,基因體研究中心就函請中研院院方在同日核定聘任,這麼快!
對於這樣的流程,我請問院長兩個問題,第一,他在4月15日才回國,要跟大家說明浩鼎案,但是為什麼在4月10日中研院就已經提出回聘為該中心的特聘研究員?是不是翁啟惠在海外就已經預先安排他的退路了?我不知道為什麼中研院要這麼配合,在總統才核准的當日,未經過院務會議的流程,直接就核備、同意了。我相信這不是廖院長處理的,我只是提出一個小的事情,這再小不過了吧!為什麼會這樣呢? -
廖院長俊智容我請吳秘書長答復。
-
主席請中研院吳秘書長答復。
吳秘書長金洌:主席、各位委員。因為翁院長在12年前回到中央研究院,就是以特聘研究員兼任基因體研究中心的主任職務,這一點先向委員說明。而他擔任院長是預定是到今年10月18日卸任…… -
吳委員志揚今年的10月18日?
吳秘書長金洌:對,是今年。通常特聘研究員都要經過各院所或是研究中心的學術諮詢委員會提名、審查,然後才會送到院方,所以差不多半年前就要啟動聘任特聘研究員的相關作業,剛好碰到他向馬總統提出辭呈…… -
吳委員志揚馬總統沒有同意。
吳秘書長金洌:馬總統沒有同意,所以我們預定翁院長還是在10月18日卸任,因為這中間會有什麼變化,我們不知道,但是根據我們的……
吳委員志揚:我請問你,院務會議到底有沒有核備?
吳秘書長金洌:因為院長是特任官,我跟委員報告,中央研究院過去譬如朱敬一院士擔任國科會主委、曾志朗院士擔任過教育部部長……
吳委員志揚:好,你這樣講,我知道了,以前有這個慣例? -
吳秘書長金洌是。
吳委員志揚:但是我跟新院長報告,這件事情跟你無關,但是以後你是家長,連這種事情,你都要注意中研院處理的態度,我不是說翁前院長不能擔任特聘研究員,前面也有院長卸任以後回聘,這都是以往的慣例,但是我要提醒院長,沒有一個院長是在涉及背信、被檢調約談、被起訴的狀況下,就直接…… -
廖院長俊智還沒有起訴。
吳委員志揚:對,但是在他的案子確定沒有事之前,並且在中研院的倫理規範迴避原則重新訂定完成之前,為什麼一定要急著在這時候用最高的薪水聘任他為特聘研究員?為什麼不讓他在這段時間好好面對司法?為什麼要在大家期待中研院有革新氣象的這個時候,一定要把翁啟惠、浩鼎案以及中研院連在一起?等到他把這些事情都弄清楚了,再把他連結起來嘛!院長的看法如何?
廖院長俊智:因為我不了解這件事情過去處理的方式,所以是不是請……
吳委員志揚:你現在是院長,請你重新考慮,詢問他們整個過程,你看看是否有不妥的地方,我先跟你講這件事。第二件事情,你認為中研院研發成果管理委員會適合由廠商背景的人來擔任委員嗎? -
廖院長俊智當然不行。
-
吳委員志揚過去我曾經……
廖院長俊智:對不起,我講錯了。當然是要利益迴避,有關廠商背景的人,因為我們可能要借重工商界人士,只要在案子裡沒有利益衝突,應該是可以的。
吳委員志揚:院長可能也不知道,我之前在委員會也質詢過,當時現在經濟部長李世光的兄弟李世仁先生是浩鼎第三大股東外資Alpha Corporate的法人代表,他居然也在研發成果管理委員會裡,而浩鼎又跟中研院之間有技轉關係,所以你覺得這樣適當嗎?
廖院長俊智:據我瞭解,這個事實已經不存在了。
吳委員志揚:是啊!如果我不講的話,這件事是不是會繼續存在呢?
廖院長俊智:這個我不了解。據我瞭解,他已經辭職了,所以我不了解……
吳委員志揚:我知道,他是在5月25日辭職的。 -
廖院長俊智是。
吳委員志揚:所以表示我講的是有道理的,假如沒有道理,他又何必辭職?你以後會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嗎?
廖院長俊智:我希望不會,感謝委員的指教。
吳委員志揚:因為這個也是小事,但是我告訴院長,身為家長,你就是要把小事先做好,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剛才提到為臺灣的年輕人等等,我要麻煩院長,請你把現在中研院亟需處理的這些事情處理好,你剛才講的那三個委員會,很好!請你們趕快做好一些事情。 -
廖院長俊智我們正在做。
吳委員志揚:你們有這麼好的法律研究所,怎麼會容許訂定出一個「二等親之內不含成年子女」這樣荒謬的條款,對不對? -
廖院長俊智我們正在處理……
-
吳委員志揚所以這些都是中研院亟需改進的小事情。
-
廖院長俊智是。
-
吳委員志揚院長曾經在記者會透露過你在海外有創辦一家公司?
-
廖院長俊智是。
吳委員志揚:你跟黃馨祥先生一起創辦公司,據說黃先生是海外華人首富,這部分我們先不管,院長說你是聯合的創辦人,但是其實你的股份不是很多,而且現在也沒有在管公司的事情,目前這家公司在臺灣也沒有做任何投資? -
廖院長俊智是。
吳委員志揚:好,現在你願意先講,我覺得很好!但是我要提醒你一件事,這跟翁啟惠當初在講浩鼎是一模一樣的事情…… -
廖院長俊智我想很不一樣。
吳委員志揚:他也是個某個公司的創始合夥人,他也是因為忙就沒有去管那個公司後來在做什麼,狀況其實是一樣的,有這個前車之鑑,請院長不要重蹈覆轍。 -
廖院長俊智絕對不會。
吳委員志揚:你要以身作則,做給所有中研院的好朋友看,你要帶領大家。最後要問您一件事,有院士連署說以後院長要直選,當然他們是認為之前的遴選過程有一點瑕疵,你覺得有沒有瑕疵? -
廖院長俊智這個要由遴選委員會和評議會來講。
吳委員志揚:畢竟有五十多位院士連署要求院長以後改成直選,你的意見怎麼樣?
廖院長俊智:我沒有特別的立場,我們會在院士會議聽取大家的意見,然後一切照規定辦理。
吳委員志揚:如果院士會議決定以後院長要改成直選,你會照辦? -
廖院長俊智我們照規定辦理。
吳委員志揚:好,謝謝。 -
主席請許委員智傑質詢。
-
許委員智傑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歡迎院長回家。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謝謝。
許委員智傑:你說要「回家幫忙」,是回哪個家?
廖院長俊智:剛才已經講過了,廣義的家是臺灣,不過我目前是中央研究院院長,所以狹義的家是中央研究院。
許委員智傑:廣義和狹義都有,有沒有中間的?
廖院長俊智:我是高雄出生的,我算高雄人,高雄當然也是。
許委員智傑:對,還有高雄這個家要記得。 -
廖院長俊智那當然。
許委員智傑:將來臺灣要發展,中研院要進步,高雄也需要院長多關心。 -
廖院長俊智一定、一定。
許委員智傑:怎麼樣用科學研究讓高雄再加強,希望院長能夠多費一點心。 -
廖院長俊智謝謝。
許委員智傑:另外,院長和翁院長據說有兩個非常大的不同,這是很多朋友給你的定義和誇讚,說你很有說服力,很上得了檯面。
廖院長俊智:翁院長也很有說服力,也很上得了檯面。
許委員智傑:根據剛才院長答詢的狀況,顯然翁院長真的是比較木訥,其實翁院長一直讓我們覺得有一些不捨,你認為他是清白的嗎?你相信他嗎?
廖院長俊智:這個我不瞭解,所以沒辦法評論。
許委員智傑:坦白講,我是一個中研院的外人,但是我到現在還相信翁院長的清白,我一直強調他是科技高材生、生活低能兒,不過他到現在還不承認他是生活低能兒。我們要讓中研院在未來得到人民信任,而且能夠繼續讓臺灣的產業提升,中研院應該要付出一點貢獻,院長覺得中研院可以帶領臺灣怎麼樣在經濟上有所進步?
廖院長俊智:我昨天已經講了很多次,中研院的角色是以研究來帶動臺灣的進步,臺灣的進步有很多方式,包括各方各業,剛才也有委員提到總統有很多的想法可以做,中研院的角色是以基礎研究出發,基礎研究能夠帶動社會進步的部分我們儘量來做,這個基礎研究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研究,包括數理科學的基礎研究,包括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也包括三大領域整合性的基礎研究。
許委員智傑:剛才也有其他委員問到,類似翁啟惠院長這樣的案件,將來中研院應該用什麼標準來處理研究技轉的問題?
廖院長俊智:這一點我們已經應大院的要求成立一個小組,昨天我和召集人、副召集人都談過,我希望這個改革小組是我們最後一次來檢討,檢討完之後我們的法規就能夠更加完善。
許委員智傑:我先向院長報告,事實上翁院長在風波過後曾經打電話給我,我一開始不贊成他辭職,後來贊成他辭職是因為他說還有其他的股票。不過他後來打電話給我,說他是在浩鼎未上市最困難的時候為了幫助它才去持股,而不是因為浩鼎可能發生事情,類似股市禿鷹這樣來炒股,那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對他說:「你實在是老實,以後人家如果問你有沒有其他股票,你就說在浩鼎未上市前,它最困難的時候你有出資買股票,你每一次都要這樣說。」他說以前講過了,但是就算以前講過了,只要被截取片斷,他就被誤會大啦!所以本席要再強調一次,臺灣的科學家對產業有貢獻,我覺得應該要鼓勵,但是用什麼方式來鼓勵,這個標準要非常的清楚,而且要很清楚的告訴國人。其實臺灣不只是中研院院士,還包括所有的教授,要像史丹佛和矽谷有那樣一個學界、工業界和業界的合作,我覺得這是經濟部甚至包括中研院必須去強化的,你們除了做科學基礎研究之外,說實在,「要顧佛祖也要顧腹肚」,肚子要是沒辦法顧,經濟如果很糟,那大家都會怨嘆,所以讓臺灣經濟變好是所有人共同的職責,大家應該要來努力。我在這邊要強調,中研院要快、而且要清楚的讓世人知道,比如說今天所有的研究變成一個產品的時候,要讓院士有多少合理、合法的利潤,大膽講出來有什麼關係? -
廖院長俊智是。
許委員智傑:讓教授的發明技術技轉到業界的時候可以有一定合法、合理的利潤,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是一種鼓勵啊!不管是福利還是鼓勵,你都要訂清楚才知道怎麼樣去防弊,一定要有一個很清楚的分際,所以這個部分中研院不應該再拖,我看你們有成立一個「智財技轉迴避檢討委員會」,這個委員會什麼時候成立的?當時你還沒來。
廖院長俊智:對,請王副院長來回答。
許委員智傑:王副院長,這個委員會什麼時候成立的? -
主席請中研院王副院長答復。
-
王副院長汎森主席、各位委員。該委員會是在大院要求我們成立的時候很快就成立了。
許委員智傑:很快?什麼時候你也不知道,也沒有數據,到底現在中研院誰關心這件事?誰主導這件事?誰負責這件事?
王副院長汎森:應該是5月,因為我看他們準備兩本資料……
許委員智傑:沒關係,不用準備,現在誰負責?誰可以馬上出來講? -
廖院長俊智你說委員會是不是?
許委員智傑:對,就是這個委員會,負責這件事情的。
廖院長俊智:昨天我上任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這個委員會的召集人和副召集人。 -
許委員智傑召集人是誰?
廖院長俊智:召集人是謝銘洋教授,他是前台大法學院院長,有很豐富的經驗,他專門在研究智慧財產權法;副召集人是李建良。
許委員智傑:那個委員會是4月成立的,5月25日召開會前會,6月17日召開第一次會議,就在前幾天而已,當時是由副召集人主持,召集人跑去哪裡?
王副院長汎森:我們原來請了前大法官擔任召集人,可是在我去瑞典開會的時候,他突然說因為母親病重住院,所以必須辭掉這個召集人。 -
許委員智傑家庭因素。
-
王副院長汎森是。
許委員智傑:我在想召集人為什麼辭職,是不是有其他政治因素?
王副院長汎森:沒有,他有寫一封很長的email。
許委員智傑:沒關係,如果是家庭因素,我們就不去計較太多。委員會的名單可不可以讓大家知道?
廖院長俊智:名單還沒有完全共識,有些委員覺得名單太早暴露會產生不必要的困擾,共識是公布召集人和副召集人的名單,在委員的部分還沒有達成共識。 -
許委員智傑公不公布還沒有達成共識?
-
廖院長俊智對。
-
許委員智傑你認為該不該公布?
廖院長俊智:我覺得要看委員,我尊重委員的決定。
許委員智傑:院長,我們希望將來所有的院士、所有的教授、所有的福利和所有的防弊都要公開透明。
廖院長俊智:我們儘量公開透明,但是我們要保護個人的資訊。 -
許委員智傑我不知道公布委員名單有什麼好怕的?
-
廖院長俊智可能會有利益壓力的問題。
許委員智傑:不會啊!這個只是在訂規則,為什麼要扭扭捏捏、躲躲藏藏呢?
廖院長俊智:這是個人的考量,我想有一些外界沒辦法瞭解的事情。
許委員智傑:現在是民主社會,你越是不敢公布問題就越大,為什麼黑箱服貿、學運的問題那麼大?為什麼黑箱課綱的問題會那麼大?你有什麼福利,有什麼防弊要很清楚的告訴國人,你們是在怕什麼? -
廖院長俊智我們要尊重委員。
許委員智傑:不想公布的委員就不要參加,這有什麼好怕的?
王副院長汎森:不過委員有答應,報告書出來,他們的名單都在上面。
許委員智傑:這樣就對了,有什麼好怕的?既然要公開讓世人知道就不用怕。 -
廖院長俊智對。
-
許委員智傑那你們是預計半年內要完成。
廖院長俊智:這一點我要補充說明,我覺得這件事情需要很慎重,所以沒有辦法給確切的時間,因為委員現在已經很努力在蒐集各方的資料,彙整各方的意見,我認為與其訂一個確切的日期,到時候倉卒決定,不如給委員充分的時間。 -
許委員智傑半年算是太倉卒?
廖院長俊智:我不瞭解,這要看委員會運作的情形。
許委員智傑:這個沒有那麼困難啦!院長,現在是科學時代,用半年的時間來蒐集技術法規以及研究一些規定哪裡算倉卒?半年還做不出來就是效率太差。
廖院長俊智:對,我們希望委員會能把日期提前。
許委員智傑:本席在這邊嚴正要求,半年夠了啦!在12月底之前,我希望新的技轉內規可以很清楚的告訴國人,將來我們的教授要開始動了,我們的院士要開始動了,如果再等個兩年,那什麼都不用玩了,對不對?小英4年的任期轉眼就到了。
廖院長俊智:是,我們會儘快。
許委員智傑:對,不能一直拖,這件事情很重要。
廖院長俊智:我們不是在拖,而是要儘快,但是我也要求這個委員會要很慎重來做這件事情。
許委員智傑:好。小英即將進行雙巴之旅,我也會隨行,但是我們去到底要怎麼建言?巴拿馬和巴拉圭和臺灣有一些共同點,就是人民都很善良,我們都有多元文化,最重要在亞熱帶我們都有一些多樣的生物,這些是共同點,因為時間不多,本席建議,其實外交不要只是金錢外交、凱子外交,我們能夠教他們多一點的知識,人家說有錢人送的禮物比較貴重,沒錢的人送人家知識、經驗和思想也不錯,所以我們和其他國家是不是可以建立科技外交?我們可以去教他們,你看中研院和世界各國締結的研究機構,在中國有34個機構,日本有52個機構,但是我們沒有和巴拿馬、巴拉圭的任何研究機構合作。因為時間剩下2天,我希望院長能趕快瞭解一下雙巴的研究機構,看臺灣可以在科技上在基礎研究上給雙巴什麼樣的指導,你要趕快給總統建言,有機會的話,將來我們可以幫助他們除了金錢以外的東西。
廖院長俊智:我想雙方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有認識一些人,我們很樂意和雙巴建立交流。
許委員智傑:時間剩下2天而已,不能再等了,這不像技轉內規可以等半年,要趕快。 -
廖院長俊智沒問題。
-
許委員智傑謝謝。
-
主席請吳委員思瑤質詢。
吳委員思瑤: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剛才聽院長在這裡不管是報告也好,備詢也好,我覺得您的態度不卑不亢,您的發言也是字斟句酌,雖然您一再強調身為新任的中研院院長不介入政治,但是以你今天的表現,我想你的政治語言和政治身段是及格的,至少不會像翁前院長因為專注投入在科學研究領域而與社會脫節,對於社會觀感有一些疏漏和偏廢,以致於引爆了一些風暴,其實這個都可以預防,我相信您可以做得更好。今天我的破題雖然之前的委員也有質詢到,但是我會更深入的向您論述任重而道遠的中研院能不能成功翻轉「重理工輕人文」的狀況。剛才講到破題,我看院長準備要搖頭,你先聽我說,我自己學社會科學,我念外文,我研究所讀的是政治,本席認為每一個人的教育背景必然會影響他的生涯發展,他對於社會的觀察會有自己的本位,我覺得這個沒有關係,像您個人是研究自然科學,您是非常具有權威的科學家,我在這裡只是要提醒您,今天在中研院院長這個位子您要綜理院務,當然您昨天說的三大願景有提到三大領域均衡發展,但是我還是語重心長講在前頭,要放空自己的本位,要能夠更全觀,而不是流於自己專業領域的微觀,這是我對您的期待。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謝謝,完全同意。
吳委員思瑤:好,謝謝你。前年3月發生太陽花學運,那個時候您人在美國。 -
廖院長俊智是。
-
吳委員思瑤您如何評價這一個在臺灣歷史進程中非常重要的社會事件?
廖院長俊智:我不完全瞭解前因後果,但是……
吳委員思瑤:您可以不完全瞭解嗎?您剛才言必稱社會、和臺灣社會的連結,好,讓您論述。
廖院長俊智:我不完全瞭解,我想我瞭解的空間還是很大,但是不可否認,這個運動對臺灣近代的社會發展和政治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
吳委員思瑤您知道太陽花運動的後續和中研院有什麼關係嗎?
-
廖院長俊智後續我倒不瞭解。
吳委員思瑤:好,我說給您聽,因為您剛上任。太陽花學運有非常多的公民藝術家學生創作了非常多的抗議標語、文宣、藝術創作,在世界的潮流,保存所有抗議事件的文物是一個文化典藏的重要價值,包括它有後續研究和教育展示的功能。我過去擔任台北市議員,因為太陽花學運的發生地點在立法院、在台北市,當時的市長是郝龍斌,我在第一時間質詢了郝龍斌市長和文化局局長,我告訴他,基於保存臺灣當代歷史文化重要事件的文物,應該第一時間介入來做蒐集、典藏,以利於後續的策展、研究和教育。很遺憾,郝龍斌說這是政治、這是爭議事件,所以他不做。我感謝中研院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中研院認為太陽花學運對臺灣社會政治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發揮學運文物更大的社會效益與歷史意義,所以中研院第一時間出面來保存,保存的這些標語、宣言、畫作是眾多公民的創作,也是全體臺灣公民社會追求民主追求公義的公共財,這就是中研院和這個事件的關聯,這就是人文社會科學。院長,我感謝中研院的努力,史語所、社會所、近代史所和臺灣史所4個所發起了「搶救學運現場活動」,完成七千多件文物的數位典藏,檔案大小是2TB。現在請所長來回答,當初我質詢了張善政前院長,他告訴我:「委員,我們認同這是跨越政治,我們該做文化的保存。」你們能不能在7月底將文件全數移交給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來保存做後續的研究策展?現在進度到哪裡? -
主席請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黃所長答復。
黃所長進興:主席、各位委員。我們正在和臺灣歷史博物館訂約,我們商訂好之後交給院本部批准,即刻就進行移交的工作。
吳委員思瑤:好,這是後續的,非常感謝中研院,黃所長應該花點時間向院長報告我們為這個事件做的努力。院長,您知道漢本遺址是什麼嗎?沒關係,我不為難你,你才從美國回來,但這就是我要點出的問題,您剛才言必稱中研院要和臺灣社會連結,要和臺灣的社會發展相關,那就請多關心臺灣正在發生的人文社會相關的重大事件。漢本遺址在臺灣宜蘭的南澳,是近年來發現最大的考古遺址,還好有中研院的團隊在第一時間進入現場考古挖掘,讓這個歷史遺址可以重見天日不被破壞,現在還在努力中。
廖院長俊智:謝謝,我非常瞭解這件事情,但是我不知道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南關里也是一樣,中研院對考古的研究非常不遺餘力。 -
吳委員思瑤非常專業。
廖院長俊智:沒錯,而且我們會更加加強。
吳委員思瑤:院長,因為時間的關係,現在我不贅述,我們不止有漢文化,還有南島海洋文化,臺灣的歷史不是只有和中國連結,漢本遺址可以證明我們原汁原味在這裡生存的人類在史前運動的足跡,它絕對需要後續大力的研究,但現在中研院的考古團隊碰到了問題,需要您伸出手來協助,院長知道是什麼問題嗎?所長,經費的部分你要不要提一下,讓院長知道你們的努力和需求?雖然錢不是最重要,但是沒有錢,重要的文化就不能保存,所長請說。
黃所長進興:一般在人文學科,當然考古學是需要很多的經費,現在我們都是向外去申請,譬如向文化部、內政部、經濟部…… -
吳委員思瑤還有公路總局。
-
黃所長進興是。
吳委員思瑤:而且現在又發現了第三層的文化層,何其重要。
黃所長進興:是,這個就造成經濟開發和文化保存之間的一些衝突。 -
吳委員思瑤拉鋸和拔河。
黃所長進興:但是我們希望有雙贏的局面,我們正在努力中。
吳委員思瑤:院長,不要讓史語所孤軍奮鬥,我會努力協調文化部、協調交通部全力來調錢,在這件事上錢很重要,至於中研院可以挹注的資源,這不是協助中研院史語所而已,不是協助考古團隊而已,這是在幫忙臺灣的文化保存,所以我們要加油。
廖院長俊智:沒錯,非常同意。
吳委員思瑤:謝謝您的正面回應。有媒體報導,當初遴選委員因為看到您有明確回應「如何發展本院的人文社會科學」這個問題,您的回應是「人文應該面對臺灣本土的精神,社會應該面對臺灣的衝突與矛盾」,因為您正視了這個問題,回答了這個問題,部分的評議員因此而投給你,我肯定您重視這樣的問題。 -
廖院長俊智我的用詞有點不太一樣。
吳委員思瑤:好,您請說。 -
廖院長俊智我講的不是……
吳委員思瑤:那可能是媒體的轉載有誤,但是對不起,後面的問題再讓您回應,重點是我要肯定您,您願意來回應臺灣社會現階段對於人文相關問題的重要性,這也反應在您的就職演說,因為您言必稱社會,中研院要走出學術的象牙塔與臺灣的社會發展連結真的非常好,但是我希望您能夠放空自己科學研究的本位,從人文的角度多一點關懷,就像我剛才講的兩個案例,中研院真的做得非常好,需要院長再大力來協助。
廖院長俊智:謝謝,完全同意。
吳委員思瑤:組織面我就不論述,它確實是三大領域,人文社會科學組雖然有12個所,但是總體加起來,與數理科學類和生命科學組加起來相較,其實社會科學組的比重只有39%;預算面我就不再贅述,它只有23%到25%的預算。剛才說史語所在考古需要經費,需要我們用盡方法來協助臺灣文化考古遺址的保存。人事面我也不贅述,過去我們的院長領導中研院院務的人文科學領域只有25年,大多數64年的時間都是社會科學類別的科學家來領導,這不是壞事,我尊重評議委員,我尊重總統的任命,本席只是點出我們需要更多人文社會的關懷。中研院的人事面在行政主管上,11位行政主管只有1位而且還是副的,也就是政治學研究所的吳重禮,他擔任學術諮詢總會的副執秘,11個行政組織的行政職只有1位人文科學,在資源的配置上當然會失衡。院士和研究人員的比例也是失衡,我就不贅述。
廖院長俊智:院士我沒辦法干涉,院士完全沒辦法干涉。
吳委員思瑤:我懂,我瞭解,畢竟這個很重要,那您就好好約束,院士在外面的發言常常被外界誤導他們在說中研院的院務,好,這個問題打住。我要跟您講重點,中研院很多的研究計畫,包括主題研究計畫,105年度新增主題研究計畫總數有13件,人文社會科學只爭取到3件。105年度的延續性主題研究計畫總數27件,只有4件是人文科學爭取到。深耕計畫同樣有105年度的新計畫和延續性計畫,新計畫裡頭只有45%是人文科學,而延續性計畫只有23%是人文社會科學。前瞻計畫同樣的,105年度的新增計畫8件當中只有1件是人文社會科學爭取到;前瞻計畫的延續性計畫total 38件,當中只有6件、16%是人文社會科學組爭取到的計畫。永續發展計畫在新增計畫中,40%是人文科學;延續性的部分在11件當中有3件是人文社會科學。最後一項,我們有非常多的跨國大型研究合作計畫,現在看出來的有這麼多所,大多數都落在自然科學的領域,當然社會科學有,但是真的不多,這就是一個傾斜。
院長,臺灣社會有非常多要解決的問題,譬如人口政策、你講到的長照,還有失業問題和青年就業問題,多數的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生找不到出路;我們在政治體制上也面對問題,我們的憲政體制要五院還是三院,我們要內閣制還是總統制,這也需要中研院的研究;年金改革也需要中研院給我們意見,臺灣社會要因應的問題很多都與人文社會科學相關。 -
廖院長俊智沒錯。
吳委員思瑤:還有小英總統的南向政策,我們必須擴大對東協國家譬如印度、南亞的研究,包括社會背景、社會發展和經濟需求,經濟需求當然有產業和科學的研究,重要的是基礎科學的研究,我們需要與南向國家有更多研究計畫的連結。本席是點出問題,我知道你試圖回應不是只重理工,可是我看到的確實是這樣的傾斜,這不是臺灣的問題而已,全球化的教育體系都在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只歐美在面對,日本前陣子還發生大論戰,人文科學快被他們邊緣化了,我在這裡提出提醒,給您最後20秒回應,您怎麼做?回應社會的需求。 -
廖院長俊智當然我們重視一個學門的發展並不是以數目來做表徵。
吳委員思瑤:沒有錯,可是那些研究計畫都是實質的內容哦!重質不重量,沒有量就沒有質哦! -
廖院長俊智我們也要大力鼓勵人文學科方面趕快多……
-
吳委員思瑤研究計畫多給他們機會。
-
廖院長俊智多申請。
吳委員思瑤:鼓勵申請,但你們要勇敢的鼓勵,好不好?
廖院長俊智:對,沒錯,但是我們在審查的過程唯一的標準是質,而不是大家分錢。
吳委員思瑤:當然,那我就點出問題,請您放空自己,儘量把本位放到最小,太陽花學運的保存和漢本遺址的考古要謝謝中研院,而這就是人文社會科學對於臺灣文化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因為有他們在,請您多給他們鼓舞,多給他們鼓勵,而我也會支持。 -
廖院長俊智我感謝所有中研院的同仁在這方面的努力。
吳委員思瑤:好,謝謝您。
主席:在蔣乃辛委員質詢完以後,我們休息10分鐘。
請張廖委員萬堅質詢。
張廖委員萬堅: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院長昨天上任今天來備詢,昨天我們也通過電話,本席對你是真的充滿期待。今天你到我們院來,如果要把中研院每一個主管的名字或者所有院務目前遇到的問題都在這邊向你發問,我想對你也是一個為難,本席比較想瞭解的是,你就任院長是根據中研院的組織法,依照院長遴選辦法由評議會選出來的,剛才吳委員提到現在有五十多個院士在連署,他們認為院長應該由院士會議直選,那你說你會尊重,下個月是不是要開院士會議?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是。
-
張廖委員萬堅你說你會尊重院士會議的決定。
-
廖院長俊智尊重。
張廖委員萬堅:這是什麼意思?如果院士會議決定院長要由院士直選,你會尊重嗎?
廖院長俊智:當然尊重,這是照院士會議的結論,然後……
張廖委員萬堅:這有一個邏輯上的問題,院長的產生可以由院士會議來決定產生方式嗎?
廖院長俊智:必須要尊重制度,我是說我尊重大家發言的意見,但是我們最後還是要尊重制度。 -
張廖委員萬堅我覺得你剛才對吳委員的答復可能會造成外界的誤解。
廖院長俊智:好,我瞭解。
張廖委員萬堅:第一個,院長的產生是根據中研院的組織法,中研院的組織法是立法院定的,院長遴選辦法是依據這個母法由你們內部來擬訂,副院長,你認為這個院士會議如果有做決議要怎麼處理? -
主席請中研院王副院長答復。
-
王副院長汎森主席、各位委員。院士會議的議案決議只是建議性的。
-
張廖委員萬堅建議性質。
王副院長汎森:它事後要經過中研院一個院士會議的議案處理小組決定要送給哪些部會去改善、參考,這一次的院士會議如果表決同意那個議案的話,這個處理小組就要決定送請總統府,因為我們組織法的修定必須由總統府發動,再到立法院來。
張廖委員萬堅:好,我請教一下,當時有提到很多院士常年在海外,他在臺灣學術界研究的比例占多少?目前的院士。
王副院長汎森:我一時沒辦法回答,不過平常在臺灣的大概有三分之一。
張廖委員萬堅:在70個評議會的成員中,院士大概占多少? -
王副院長汎森我印象中超過60%。
張廖委員萬堅:好,你請回。我想院長應該要清楚整個法規,當然我覺得你和翁院長有不一樣的地方,早上我都沒有走,前5個委員的質詢我都在聽你的反應,我覺得你的口才比翁院長好。 -
廖院長俊智翁院長口才非常好。
張廖委員萬堅:有非常好嗎?我覺得他來立法院之後都變木訥。其實股票的事情本席到目前為止還很相信他是清白的,因為我一直覺得評議會產生的院長,包括10年前產生的翁院長,他除了在學術研究上有成就,他除了是一個科學家之外,我相信他10年來對臺灣的貢獻,包括他的技轉。有很多委員說他被起訴,我想他現在只是被偵辦,應該沒有被起訴,還沒吧?該不會他被起訴的新聞我漏掉了。 -
廖院長俊智據我瞭解沒有。
-
張廖委員萬堅應該還沒吧?
-
廖院長俊智據我瞭解沒有。
張廖委員萬堅:我要提醒院長,你說過你會嚴守學術中立,不涉入政治活動,我想這是對的,但是剛才很多委員也提到中研院不應該重理工輕人文,你也急著反駁,其實在社科所裡面有很多優秀的研究員,他們對於社會的幫助也非常大,像是弱勢、土地正義等,我講的是誰,你知道嗎? -
廖院長俊智我不知道委員在說哪一位。
張廖委員萬堅:就在我們立法院,黃國昌委員以前也是中研院的研究員。 -
廖院長俊智是。
張廖委員萬堅:他因為投入社運,結果他後來參選得到民意支持,他也表示他在某些社會人文方面的關懷,在整個社會的參與、甚至必須涉及到政治的部分,他其實是有民意基礎的,所以我認為不參加政治活動和對政治的立場或看法能不能發表是兩回事。
廖院長俊智:是,我剛才是說作為一個院務領導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我不會參與政治,但是在院內同仁和院士的部分,那是他們個人的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院裡面沒有辦法干涉。
張廖委員萬堅:對,換句話說,中研院作為一個臺灣最高的學術研究殿堂,對於每一個研究員,對於每一個院士的想法和表達,包括剛才吳委員提到有人去連署,我想這個即使不鼓勵也沒有辦法禁止,這是個人意志表達的自由,如果你去禁止反而奇怪。 -
廖院長俊智對。
張廖委員萬堅:我想在美國也是這樣,你也提到這樣的狀況。 -
廖院長俊智沒錯。
張廖委員萬堅:他們會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政治信仰或者某些主張,對某些公共議題他會提出他的看法,我想這反而是他對自己信念的價值一個負責的表現。 -
廖院長俊智對。
張廖委員萬堅:我剛才提到翁前院長,他在發生浩鼎案之後提前卸任,其實本席不太願意從政治的角度去詮釋這些事情,倒是發展到立法院來報告之後,後來我們也看了,因為我和你一樣,我也是菜鳥,有人說你是院士兩年後就接任院長,我也是剛來。我們看了覺得奇怪,怎麼一直在談翁啟惠的浩鼎案,在談什麼?談他的去留問題。一開始他在海外本來想要辭職,但總統不准,他回來之後又提前准了,看起來反而這個比較像政治。如果讓他做到任期滿,到現在也沒有判刑,剛才也有人提到他特聘研究員的聘任,難道他現在被定罪了嗎?我要談的是,其實你和翁啟惠前院長在技轉方面都有經驗。 -
廖院長俊智是。
張廖委員萬堅:你們在國外都有很好的學術和科學的成就,如果我們要鼓勵臺灣這些到海外有優秀表現的人才回來,你現在用google查翁院長當時講的話,我們聽了也是覺得很感動,包括你現在說「家裡有事」要回家幫忙,我覺得都一樣會感動,但是如果國內對於這些回來的優秀人才不能給予很好的法律規範或者告訴他怎麼做,有時候他們在美國、歐洲或是日本的規範也許和臺灣不一樣,觀念也許和臺灣不一樣,但他們回來之後習慣用那樣子的想法來做,一碰到臺灣的媒體和政治馬上就會出現問題,院長認不認同?
廖院長俊智:非常認同您的看法,所以我上任第一件事,昨天下午已經打電話給這個委員會的召集人和副召集人交換意見,談這件事情。我建議簡單的作法可以先參照國外比較先進國家的發展,看人家怎麼做,拿那個來當範本,看哪些部分適合臺灣可以用,哪些部分臺灣不適合用,然後凝聚共識,這一點我想應該不會太難,但是因為細節很多,我還完全不瞭解,所以剛才有某位委員問說什麼時間……
張廖委員萬堅:我們也很擔心啊!譬如說你對生質能源的研究以及綠能的研究,你和翁前院長一樣,他在醣分子的研究是非常出名的,那麼你在微生物的燃料方面也技轉過,你們研究的不只是技術,而是對人類未來的福祉有很大的貢獻,我們在學術上必須給予你們肯定。你們回到臺灣之後,要幫忙臺灣很好啊!臺灣現在面臨很多產業升級的問題也需要研究,如果臺灣能夠找出很好的方式,包括生技園區,包括您回來之後,您說要帶技術回來,帶制度回來。
廖院長俊智:不是技術,是制度、觀念和做法。
張廖委員萬堅:制度、觀念和做法,你的反應非常好,這也是和翁院長不一樣的地方,我馬上講,你馬上就訂正了,我想這是我們對你的期待。我那時候對翁院長說:「奇怪,有人說你炒作股票,說你還沒有解盲之前去賣股票,解盲之後又說那個成果是對的,選前賣股票就是利空,選後說解盲不算失敗好像又是利多,如果在炒作股票怎麼會一下利多一下利空?」結果他說他聽不懂,但是我覺得院長都聽得懂,我們問的每一句話你都很…… -
廖院長俊智利多、利空我確實聽不太懂。
-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你回到臺灣也不會買股票?
-
廖院長俊智我怎麼買怎麼賠。
-
張廖委員萬堅你在美國買過股票嗎?
廖院長俊智:以前買過,但是怎麼買怎麼賠,後來我就不買了。
張廖委員萬堅:你現在回到臺灣,你覺得浩鼎案對你最大的啟示是什麼?
廖院長俊智:我覺得最大的啟示就是我們的法規沒有好好訂,造成研究人員無所適從,不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假如我們從嚴審查每一件事情的話,整個科技界和整個國家的發展就會非常的困難。很多科技界人士都是從國外回來的,國外的一套觀念作法並不完全能夠移植到國內,所以…… -
張廖委員萬堅也不一定能夠符合臺灣的政治生態。
廖院長俊智:除了這個之外,還有法律層面的規範,還有更高級的法律層面會牴觸到,假如有牴觸到的話,是不是請大院一併檢討這些問題,讓底層的法律能夠不要牴觸上層的法律?
張廖委員萬堅:我想院長回來,我們對你有很大的期待和信任,像這樣的看法我覺得很重要,畢竟在浩鼎案之後你願意回來接受這個任務,我也欽佩你回來接任的勇氣。本席在這裡再提醒一下,剛才有委員也提到,中研院研究員的人力是不是有老化的現象?
廖院長俊智:詳細情形我不瞭解,但是所有的研究機構都需要…… -
張廖委員萬堅這是從你們的資料裡面看到的。
廖院長俊智:對,我們需要年輕化,不只中研院,我想全世界的研究機構都有這個問題,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人對學術研究的興趣越來越減少。
張廖委員萬堅:我不是說年紀大研究的成果就不好,我不是這個意思。
廖院長俊智:對,沒錯,我瞭解。
張廖委員萬堅:因為你回來有提過希望給年輕人機會,事實上臺灣現在的大學研究機構培養出非常多年輕的博士,每年畢業的非常多,如果他們能夠來中研院,對他們來講是非常大的光榮,事實上他們的管道也非常的少。
廖院長俊智:對,而且我要強調,我講的年輕人不是以年齡來劃分,而是以對未來的想法,對未來的關懷來…… -
張廖委員萬堅你對未來的關懷和想法是不是明顯比前兩位院長還年輕?
廖院長俊智:不見得,我想前兩位院長也是非常關懷未來的發展。
張廖委員萬堅:今天很高興看到你來立法院接受質詢,看到您的反應,我們必須肯定你回來接院長的勇氣,除了你的三大願景之外,也希望你未來針對國人關心的、現在發生的一些問題好好的提出一些看法和設計,包括把制度帶回來,讓好人才能夠繼續回到臺灣,讓家更好,謝謝。 -
廖院長俊智謝謝。
-
主席請黃委員國書質詢。
-
黃委員國書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院長是幾年次出生的?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民國47年次。
黃委員國書:47年次,我看你是臺灣社會在50年代非常典型的資優生。 -
廖院長俊智不敢。
-
黃委員國書聽說你念建中的時候功課非常好。
-
廖院長俊智比我好的太多了。
-
黃委員國書真的嗎?
-
廖院長俊智是。
黃委員國書:我今天看你的口才也很好,但是據我所知,你那時候在建中還不是全校的風雲人物,好像有人比你還紅哦! -
廖院長俊智陳學聖委員是最風雲的人物。
-
黃委員國書真的嗎?
廖院長俊智:對,陳委員是班聯會主席。 -
黃委員國書陳學聖以前念建中的時候比你還紅嗎?
廖院長俊智:我一點都不紅,大家只認得陳學聖。 -
主席所以現在才坐在這裡。
黃委員國書:坐在那裡很大啦!不過沒關係,廖院長,我告訴你,你不要跟陳學聖講,你比陳學聖帥,這個我可以確定。我覺得你今天在委員會的談吐令人為之驚艷,我所說的驚艷是在於你的態度和自信。當然您接了這個重責大任,任重道遠,從美國回來,你也很清楚是要接下這個攤子,當然也面臨了一些挑戰,未來中研院要面臨每一個世代不同的挑戰,我們現在不可能做當年蔡元培、胡適之那個時候的事情,目前中研院要面臨哪些挑戰呢?剛才很多委員都提到重理工輕人文,當然未必如此啦!要看從哪一個角度來看,不過這幾年的確有這樣子的問題。我舉例,你在美國還沒有回來臺灣的時候,今年3月份發生憲兵強搜民宅事件,不曉得你知不知道? -
廖院長俊智報紙上好像看過。
黃委員國書:那些東西是什麼?為什麼憲兵要去搜?因為有非常多白色恐怖當時的資料,甚至非常多是二二八的史料,因為這個事件,所以在輿論就引爆了全國對開放白色恐怖史料檔案的轉型正義的討論。我們現在來思考看看,有關白色恐怖年代或者二二八事件的史料研究,全臺灣最權威的是哪一個單位? -
廖院長俊智就是我們中研院的臺史所。
黃委員國書:對。臺史所謝所長,你覺得二二八的研究,白色恐怖的研究重不重要? -
主席請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謝所長答復。
-
謝所長國興主席、各位委員。當然重要。
黃委員國書:到目前為止,中研院全院在研究二二八史料的剩下一位學者叫做許雪姬,這是他的書「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一)」,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出版的,這本書出了上下兩集,可是出版以後就沒有經費再繼續研究,沒有經費再出版,雖然在很多地方都還有非常多的史料一直出來,可是我們對臺灣史上這個重大事件的研究沒有想辦法再繼續。院長,為了不要讓大家說你們是重理工輕人文,我覺得這件事情請你們好好思考,是不是可以再重新認真的來整理研究二二八的史料?不只是這裡,還有非常多的地方,包括美國,美國有多少的檔案?美國國家檔案館NARA,你應該有聽過,還有美國國務院核心檔案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這些單位都有非常多二二八的相關史料,但是我們沒有經費可以去蒐集,這些史料蒐集回來以後也沒有計畫要繼續研究,我覺得非常可惜。那臺史所呢?我看臺史所是中研院最偏遠的一個研究單位,臺灣史研究所六、七年來都沒有招募新人,研究的空間東拼西湊,現在的檔案室只有兩個研究室的大小,而且都是向法律所、政治所去借空間,所以我們不要說中研院重理工輕人文,至少是輕臺史。謝所長,我在幫你講話,不知你以為然否?
謝所長國興:我向委員報告,有關二二八或白色恐怖的研究方面其實我們還在延續。至於剛才您說的書出版兩集之後,後面的兩集是規劃在明年出版。 -
黃委員國書明年還會出版?
謝所長國興:對,除了院裡自己的資源以外,我們也會和外面的單位合作。有關您提到國外的那一些檔案,其實我們都知道,過去在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執行的時候,我們已經利用那個計畫向海外蒐集了一部分,但是還不夠,目前還需要努力,至於蒐集回來的資料,我們也有後續的研究計畫。
黃委員國書:好,我知道,你是講給我聽,同時也講給廖院長聽。廖院長,在你回來之前中研院因為技轉的問題引起很大的爭議,技轉真的是要好好的重整旗鼓,重新起步,我們不可能因噎廢食,以後就不搞技轉了,不可能這個樣子。 -
廖院長俊智對。
黃委員國書:我們除了生命科學的技轉以外,其實人文的領域也應該好好來考量研究的成果是不是可以應用在別的領域上面。我今天帶來幾本書,這本是「CCC創作集」,大概就是一個創作的漫畫集,這是什麼東西呢?這是年輕人很喜歡的漫畫,有非常多精彩的漫畫,那這些漫晝的史料是從哪裡來的?是從中研院的研究成果來的。
廖院長俊智:我非常贊同委員的slide上面講的:「活用研究資料,讓人文研究也能成為廣義技轉項目!」這我非常同意。
黃委員國書:對,現在臺灣史那一些學術的東西太困難了,年輕人不愛看,所以他們不會瞭解臺灣。現在有一些很有創意的年輕人,他們和中研院合作,你們提供史料讓他們用漫畫創作的方式創作這些書,裡頭有很多的品項讓這些年輕人透過看漫畫書來瞭解臺灣,這一本專輯叫「百業職人」,可以瞭解臺灣的;這一本叫做「人民的聲音:漫畫臺灣社會運動」,這很精彩的;這一本是「日本時代的那些事」,臺灣經過日本時代有非常多的故事,但是我們一無所知,透過漫畫可以讓我們瞭解;這一本是「節慶祭典」,漫畫書;這一本是「福爾摩沙—災與難」,描述這一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哪一些災難。這些漫畫不是憑空杜撰,也不是無中生有畫個漫畫而已,它們都引經據典,資料從哪裡來?從中研院的研究成果來,當然臺灣史研究所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史料。
我現在要向院長報告,我們除了生技產業的技轉以外,還有很多人文的領域可以來思考,中研院有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研究成果束之高閣,就等於放在倉庫裡頭一樣,沒有用。我們要去思考當臺灣社會有一些人想要瞭解這一塊土地如何成長、如何走過來,讓下一代更瞭解臺灣的故事的時候,其實中研院的臺史所就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你們是史料的提供者,只有你們有專業,當很多人想要做這個創作的時候,只好從中研院的史料來著手才不會弄錯,所以中研院其實是有很重大的使命。關於重理工輕人文,我希望在廖院長任內能夠澈底讓中研院改觀。我剛才講了一大堆,換廖院長來回答。
廖院長俊智:我非常同意委員的說法,我們所謂的技轉還包括著作權,在人文領域裡面,很多研究人員或是教授寫書都是著作權的一部分,廣義的技術轉移還包括專利、商標、著作還有software各種不同的東西,這個智慧財產權的定義非常廣泛。據我瞭解,歐美國家現在認為臺灣能夠與中國大陸競爭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就是臺灣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比中國大陸要好,我們不能夠不繼續往前推,所以在這方面我希望大院與本院能夠一起把智財技轉的法規完善的定義,這不只是對中央研究院而已,這是對整個臺灣學術界的一個規範。
黃委員國書:好,謝謝你,說得很好,你的口才僅次於陳學聖,但是已經有80分了。我再講最後一句,現在陳學聖他們要提中研院院長遴選條例,我知道院長的態度大概是尊重立法院的決定,但是我要提醒,這個條例要處理的話,可能中研院的組織法也要一併來處理,因為那涉及到原來的評議會是從中研院組織法的法源來的,如果設置了這個條例,中研院組織法的相關規範可能要一併來處理,到時候請中研院要有所準備,以上。 -
廖院長俊智謝謝。
主席:黃國書今天稍微有點失常是因為他也在中研院短暫工作過,胡台麗老師是他尊敬的老師,碰到他就會失常,我查得很清楚。我們在蔣乃辛委員質詢後休息10分鐘。
請蔣委員乃辛質詢。
蔣委員乃辛: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請教院長,你有沒有雙重國籍?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有。
-
蔣委員乃辛那中央研究院的院長任期一任是多少年?
-
廖院長俊智一任5年。
-
蔣委員乃辛可以連任一次。
廖院長俊智:連選得連任一次,據我瞭解。
蔣委員乃辛:我再請教一下,你有沒有個人的公司?
廖院長俊智:我是一家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假如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是有,不過有沒有公司,這個很難講,我現在是有部分持股,但是我完全沒有參與任何運作或是主導,這家公司的運作能不能撐下去,我都不知道,財務狀況我完全不瞭解。
蔣委員乃辛:說真的,你剛才講的話在前幾天已經有報導,我也已經看過,那你知不知道現在的部會首長可不可以有雙重國籍?
廖院長俊智:部會首長因為是公務員的緣故,據我瞭解,這個問題在翁院長的時候,政府有解釋中央研究院的主管適用於科技基本法,所以…… -
蔣委員乃辛所以是可以有的。
-
廖院長俊智是的。
蔣委員乃辛:其他的部會首長是不可以有雙重國籍的,其他的部會首長也沒有任期,對不對? -
廖院長俊智對。
-
蔣委員乃辛只有中研院有任期。
-
廖院長俊智是。
蔣委員乃辛:其他的部會首長也不可以自己持有股份,如果有,一定要申報。 -
廖院長俊智當然要申報。
蔣委員乃辛:所以為什麼中研院可以,別的部會不可以?這就是出於政府對中研院的肯定,也是民間各界對中研院的肯定,希望藉此爭取海外人才回國服務,才容許中研院院長擁有雙重國籍,同時保障任期,不因任期中政權更換而改變。既然大家都對中研院如此尊重、如此重視、如此肯定,中研院要不要予以肯定、要不要尊重自己? -
廖院長俊智應該。
蔣委員乃辛:就法律位階而言,是中研院的決議高於法律,還是法律優於中研院的決議? -
廖院長俊智當然是法律高於中研院決議。
蔣委員乃辛:你在接任院長之前,是否曾整體檢視這次院長遴選的過程?你認為是否完全合乎規定? -
廖院長俊智這點不能由我回答。
蔣委員乃辛:院長,我要請你回答!之所以要請你回答,是因為你既然要接任院長,就要了解這個過程,包括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問題。
廖院長俊智:對於這個問題,馬前總統已經跟我解釋過了,他召集了各部會專家研議,結果認為「於法尚無不合」,總統府曾永權前秘書長也在中研院給大院的公文上批示於法尚無不合。
蔣委員乃辛:馬總統說於法尚無不合,所以你接受了?但你自己有沒有檢視過?我要問的是,你自己在接任時,是否曾檢視相關過程? -
廖院長俊智我尊重。
蔣委員乃辛:院長的遴選依據有3部法律,你知不知道是哪3部法?
廖院長俊智:不知道,我要強調,我是被動參選,而不是主辦人。
蔣委員乃辛:因此整個過程與你一點關係也沒有?不,我講錯了,整個過程確實與你一點關係也沒有,可是一旦你接任院長,你就必須了解整個過程。 -
廖院長俊智沒錯。
-
蔣委員乃辛為什麼?就是為了維護中研院的尊嚴。
-
廖院長俊智沒錯。
蔣委員乃辛:你不能接任一個經由有瑕疵的過程選出來的院長職務,讓大家對中研院產生質疑,否則,等到7月召開院士會議時,你要怎麼面對那些院士?所以,你在這個時候就應該了解了。 -
廖院長俊智對。
蔣委員乃辛:院長遴選依據的3部法律,首先是中央研究院組織法、中央研究院評議會會議規則,另外就是中央研究院院長遴選辦法。院長,你必須了解,否則,將來院會是你要主持,你怎麼去面對院士?
廖院長俊智:過去的遴選程序與我完全沒有關係,因為我是被動參選。
蔣委員乃辛:對,雖然與你沒有關係,但我要強調的是你必須了解。 -
廖院長俊智我要了解的是將來的做法。
蔣委員乃辛:中研院在4月16日當天修改了評議會的會議規則,改變了第三條的院長選舉方式,接著就依照新通過的規則開始投票,可是,中研院忘了修改另一條,就是會議規則的第十二條,該條規定「本規則自公布後實施」。院長,我再提醒你,依照中央法規標準法,法規公告3天以後才能實施。翁前院長在4月19日才核定修正後的規則,而依照中央研究院評議會議規則,通過後必須先由院長核定再公告。
廖院長俊智:這件事情,總統府……
蔣委員乃辛:我是要告訴你,所有文件都在我手上,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私下提供給你看。可是,這是你身為院長必須了解的事,否則,你將來會無法面對院士。 -
廖院長俊智沒錯。
蔣委員乃辛:而且,我還針對此事請教法務部,法務部回答,既然規則中明訂「公告後實施」,就要在公告後才能實施,不能一修改馬上實施。
廖院長俊智:針對這一點,總統府解釋了,不需公告後才實施,因為這不是關於人民的法律,這是總統府對我的解釋。
蔣委員乃辛:可是條文明明有規定,根據第十二條,就是要在公告後實施,這是其中一點。說實在的,這次的院長遴選方式會讓人產生疑問,只是不是對你個人。對於你個人的成就,我絕對肯定,你當上院長,我也覺得很實在,可是,你既然當上院長,就要維護中央研究院的尊嚴,不容許存在瑕疵。中央研究院是學術研究的最高機關,研究學術可以有瑕疵嗎?不可以有的! -
廖院長俊智沒錯。
蔣委員乃辛:第二,說實在的,我上週五一收到今天的會議通知,就在考量今天要怎麼質詢。我在考量的是,這12分鐘質詢時間是不是不要請你上台,為什麼?你覺得你昨天應該接任院長嗎?
廖院長俊智:在尊重評議會、也尊重總統任命的基礎上,我接受。
蔣委員乃辛:剛才不是講過了嗎?院長有任期制,一任5年,請問翁前院長的任期到哪一天? -
廖院長俊智據我了解是10月18日。
蔣委員乃辛:所以,你應該是10月19日才接任院長,不應該6月22日就接任院長。
那麼,你的任期從哪一天到哪一天? -
廖院長俊智我的任期是從今年6月21日到5年之後的那一天。
-
蔣委員乃辛對嘛!那跟翁院長的任期是不是重疊?這樣是不是有問題?
-
廖院長俊智這就像……
蔣委員乃辛:院長,我跟你講,總統選舉在1月16日投票,就職是5月20日,假設總統在這段期間離職,也應該是由副總統代理,總不可能讓準總統在5月20日以前提前接任吧!
廖院長俊智:關於這件事情,我想要請教總統府。
蔣委員乃辛:這就是中央研究院要維護自己尊嚴之處。我本來打算根本就不質詢你,因為我認為你不應該上台答詢,你甚至昨天也不應該接任院長,而應該在10月19日才接任。因為依照中央研究院院長的遴選辦法,有三種院長出缺的情況,院長,我現在告訴你,不一定要你回答,但我必須讓你了解。第一種情況是院長第一個5年任期屆滿,如果不連任,就要在1年前開始作業。第二種情況,院長兩任屆滿,依法不得再連任,從卸任前一年開始遴選作業。第三種狀況是院長請辭、離職時,必須召開臨時評議會選出新院長。翁前院長的任期並未結束,而是請辭,所以,依照中央研究院院長遴選方式,應該召開臨時會議遴選新任院長,做為過渡。當然也可以委由副院長繼續代理,直到10月18日為止。可是,你是透過一年前作業的遴選方式選出來的,既然這次作業就是為了接翁院長,那麼,你的任期就應該銜接翁院長,是從10月18日開始,不是6月22日。
廖院長俊智:沒錯,事實上,我在遴選……
蔣委員乃辛:所以,你現在是提前接任院長,對不對? -
廖院長俊智沒錯。
蔣委員乃辛:依照中央研究院組織法和中央研究院院長遴選辦法,你覺得這個過程有沒有瑕疵?
廖院長俊智:關於這一點,我剛才已經講了好幾次,我是尊重總統府與評議會。對於總統府的決策,我無法有任何置評,我本來向中研院院長遴選委員會要求延後到明年1月再接任。遴選委員會問我,假如我被選上,可不可以10月16日或17日接任?但我告訴遴選委員會,這個時間對我來說有點趕,希望等明年再接,只是沒想到後來發生這麼多事情。我本人並沒有意願這麼早接,是因為後來發生很多事情,總統府任命後,也希望我馬上接,所以我才在這樣的情況下接任。如果有任何爭議,應該請總統府解釋。
蔣委員乃辛:院長,我最後之所以決定請你上台備詢,理由也就跟你講的一樣,是尊重總統的決定,可是,總統的決定並非百分之百正確。 -
廖院長俊智這我就沒有辦法……
蔣委員乃辛:既然整個遴選過程中有瑕疵,你接了院長以後,就必須面對這個問題,包括如何修補、如何維護中央研究院的尊嚴,這是你未來要做的事。 -
廖院長俊智我們會檢討所有面向。
蔣委員乃辛:所以,我今天請你上台備詢,也稱呼你院長,而不是到10月19日才稱呼你院長,代表我的尊重。可是既然你接了院長,綜理院務,將來要面對中研院內這麼多問題,包括馬上要召開的院士會議,還有其他同仁的意見,你要怎麼面對?也許對方表面不講,心裡可能質疑你是一位有瑕疵的院長,中研院怎能容許有瑕疵的院長?學術研究怎可容許存在瑕疵?所以,未來不論是修改組織法也好、修改遴選辦法也好,或修改任何法律也好,都要還原成依法行事。 -
廖院長俊智這件事我非常同意。
蔣委員乃辛:這就是我剛才講的,中研院還是要在法律位階之下行事。
廖院長俊智:沒錯,我非常同意,第一件事就是要釐清過去的真相,找出適法性。過去有很多事情並未完全呈現出來,我本人也不知道,因為我也是被動參選者,所以不了解到底哪些地方有瑕疵。對於總統府的解釋,我尊重,在可以公開的範圍之內,我們也希望還原過去的事實。
蔣委員乃辛:這就是我今天質詢的目的,只希望院長能去了解。過去這些過程與你一點關係都沒有,你是被動的,也沒有在操作,可是,整個過程中確實出現這些問題,你應該重視。 -
廖院長俊智我們確實應該處理。
蔣委員乃辛:另外,對於院長昨天一上任就宣示不參與政治,我給你肯定,為什麼過去大家對中研院這麼尊重、這麼肯定,這幾年對中研院的看法卻有所不同,就是希望中研院不要參與政治。 -
主席現在休息。
休息
繼續開會 -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
請黃委員國昌質詢。
黃委員國昌: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首先,謝謝中研院廖院長,在「家裡有難」的時刻願意提早回國幫忙。我個人出身中央研究院,大概在前兩天有機會與院長交換意見,當時我也說過,我在中研院的日子,看到非常多兢兢業業的研究人員,希望能在自己的研究上、自己的專業上突飛猛進。雖然我去年基於諸多考慮離開中研院,但我對於那個地方以及裡頭的人有非常濃厚的感情,我在中研院發生過很多事,因此,我認為,院內制度的建立是一切的保障,只要有正常的制度,透過制度運作,就可以讓好的事情延續,即使發生一些不幸的事,也可以透過體制處理,就好的方面來說可以事先預防,就壞的方面來說可以事後糾錯。院長昨天才上任,今天又是第一次來立法院備詢,有很多業務,我相信你需要時間了解。我也相信,許多院內同仁、同事乃至於臺灣社會各界,都願意給院長時間,但您的責任非常重大。
接下來,針對院內推行改革的制度部分,在中研院今天提出的書面報告中也提到,中研院分別就民主治理、法規盤整成立了一些專案小組,而這些專案小組裡也都有一些令人敬重的研究人員。我給院長的期許是希望院長未來在院內多察納雅言,這對於您在院內推動改革、贏得研究人員的支持絕對有很大的幫助。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謝謝。
-
黃委員國昌請院長先回座。
接下來,我要請問中研院智財技轉處楊處長。上一次我在這邊質詢時,針對你在4月15日召開記者會時所講的話一路追問,當時我問你這件之前被社會各界懷疑的事,這個利害揭露表說明到底是「例示」還是「列舉」,你當時在這裡跟我斬釘截鐵地說是「列舉」。這是你說的話,我是從立法院公報調出來的。但我當時也跟你說,我覺得很奇怪,既然是列舉,卻漏掉這麼多,也就是投影中的藍色部分,難道中研院裡面沒有人嗎?你們訂了這樣的表,竟然還是列舉。所以,我後來正式發函,請中研院表示意見,確認當初的利害揭露表到底是「例示」還是「列舉」,結果,包含秘書處、法律所在內,全都回覆是「例示」。請問楊處長,你改變你的看法了沒有? -
主席請中研院智財技轉處楊處長答復。
楊處長富量:主席、各位委員。報告委員,我對……
黃委員國昌:請你針對問題回答,因為質詢時間很短。你改變看法了沒有? -
楊處長富量我們對於「例示」與「列舉」這樣的法律用語確實沒有非常清楚的了解。
黃委員國昌:所以,你當初在委員會這樣回答,是因為你不了解,是嗎?
楊處長富量:是,我對法律用語沒有了解。
黃委員國昌:是嗎?我再提醒你一次,在立法院,只要有人敢說謊,我一定追究到底,這不是跟你開玩笑。我再問你一次,你當天在立法院這樣回答,是因為不了解,所以說錯嗎?是不是?
楊處長富量:是,我對「例示」與「列舉」的法律定義沒有非常了解。 -
黃委員國昌所以你那天才會在立法院回答錯誤吧?是不是?
-
楊處長富量是。
黃委員國昌:在當天立法院開會之前,你有沒有針對這個表到底是「例示」還是「列舉」在院內召集內部會議討論?有沒有?
楊處長富量:沒有,因為我們沒有講過這樣的……
黃委員國昌:沒有?我再提醒你一次,你在這邊講話要負責任。
楊處長富量:是,我們從來沒有想到「例示」與「列舉」這兩個詞。 -
黃委員國昌從來沒有嘛!
楊處長富量:是,我們只有依文解義。
黃委員國昌:好。大家之前在講的法律顧問之中有一位鄭姓博士,你們在書面報告中也提到,你有沒有針對翁前院長事件在院內召開會議,包括簡任秘書、理律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都參與?有沒有這個會議存在? -
楊處長富量有。
黃委員國昌:在該會議中,有沒有討論到這個表是「例示」,還是「列舉」? -
楊處長富量我的印象是沒有。
-
黃委員國昌你的印象中沒有?
楊處長富量:是,我們沒有討論過此事。
黃委員國昌:我現在直接告訴你,我得到的消息是,當天召開這場會議,包括簡任秘書、理律律師在內,都說這是「例示」,不是「列舉」,這是當天參與會議的人員告訴我的,結果你獨排眾議,硬說這是「列舉」,大家還勸你不要硬拗,因為可能拗不過去,這樣講出去會丟中研院的臉。你現在還要否認這場會議存在嗎? -
楊處長富量我沒有否認這場會議存在。
黃委員國昌:只是該會議開了什麼,你搞不清楚,是不是?
楊處長富量:其實我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強調,由於我不是這方面的專才,只是看到表上寫了「範圍」二字。
黃委員國昌:如果你因為不是這方面的專才,在立法院答錯,我可以接受,但是你說謊,我就無法接受。
楊處長富量:當然,一定如此,我也不能接受。
黃委員國昌:所以,你否認有該會議存在?
楊處長富量:沒有,我不否認會議存在,會議當然存在。
黃委員國昌:或者,會議中曾經討論這件事,你忘記了,是不是?沒有關係,以後中研院都會來立法院備詢,今天如果沒有確切的證據,我不會講出來,到時候我可以直接把人調來立法院詢問,所以你今天自己講清楚會比較好。有那個會,會上有沒有討論這件事? -
楊處長富量絕對有。
-
黃委員國昌會上討論這件事情的結論是什麼?
楊處長富量:我已經沒有印象是不是用例示或列舉這種字眼,只是說它是不是一個限定,也就是說,我們最在乎的是填表人對這個表的看法是什麼,所以我們才會說會不會有誤導填表人的嫌疑,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我要面對的是我們中研院填表人對這個事情的看法。現在這上面只有寫一個範圍,包括這12種,完全沒有寫到「……」、「等等」這些字眼,所以我非常地不好意思,我只能依文解義,我的認知是這樣子。
黃委員國昌:你的認知是你在教育委員會講的認知,我已經跟你講了,前面如果沒有開這個會,你說你在立法院突然遇到這個問題,你不懂,我可以接受。前面開了這個會了,人家還這樣跟你講了,結果你到立法院跟我講這樣的話,後來還被你們自己的秘書處及法律所打臉。
我的質詢時間快到了,我先問第二個問題。當初媒體在報導「潤雅生技技轉備忘錄」的時候,大家的焦點放在有帶去看實驗室等等。我具體地問你,中研院跟潤雅的技轉契約後來怎麼樣了? -
楊處長富量技轉契約有1年的期限。
-
黃委員國昌然後呢?
楊處長富量:在技轉契約期限截止之前2天,我們有另外簽一個結束的公文。
黃委員國昌:是結束,還是把它轉讓給別人? -
楊處長富量轉讓給別人。
-
黃委員國昌轉讓給誰?
-
楊處長富量浩鼎。
黃委員國昌:你們自己上了一個簽,把潤雅的東西轉讓給浩鼎? -
楊處長富量是。
-
黃委員國昌有沒有重新辦公告?有沒有?
-
楊處長富量沒有。
-
黃委員國昌可以這樣做嗎?可以這樣私相授受嗎?
-
楊處長富量因為它還在有效期限的1年內。
黃委員國昌:請問法律所所長,中研院在辦技轉是這樣辦的嗎?可以這樣私相授受嗎?一個終止案在契約快要到期的前2天,結果來文把它轉讓給另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就是浩鼎,大家都知道浩鼎及潤雅上面的老闆是同一個人。從利益迴避的角度,公務機關在辦理技轉的時候應該遵循公正、公開的程序。我知道所長完全沒參與這個案子,但是我今天為什麼要在委員會講這件事情出來?有很多事情,下面的行政人員亂搞,沒有按照規矩去辦事,讓中研院的信譽掃地,所長,你覺得可以這樣做嗎? -
主席請中研院法律研究所林所長答復。
-
林所長子儀主席、各位委員。應該是不行。
黃委員國昌:再請問處長,誰允許你們這樣做的?
楊處長富量:報告委員,我當時的確沒有對這件事情更深入地思考有何不妥的地方。
黃委員國昌:你沒有更深入的思考,我再進一步問你,當初基層的法務人員有沒有簽註意見提醒你:這件事情不能這樣做,如果這樣做的話會出亂子?
楊處長富量:報告委員,它簽出來的事情是,我們本來是寫一開始……
黃委員國昌:沒有關係,你承認有簽出來? -
楊處長富量是。
-
黃委員國昌請中研院把當初法務人員簽出來給處長的意見提供出來。
-
楊處長富量是。
黃委員國昌:你剛剛跟我講的事情是那樣,你現在又裝無辜,說你都不知道、不是很清楚,我現在要提醒你,基層法務人員已經告訴你不能這樣做,你還是一意孤行。
最後一個問題是,潤雅轉給浩鼎以後,所有相關利益人員的利害揭露表是幾月幾號簽的?
楊處長富量:在我們要給浩鼎之前,我們就會請所有相關人員簽利益揭露表。
黃委員國昌:4月23日你們才從潤雅接到信,說要轉讓給浩鼎,但是你們的利害揭露表在4月11日就簽了。你們有通天的本領啊!還沒有收到正式的信,就在簽利害揭露表了,是不是之前大家在檯面下都「喬」好了?
楊處長富量:是,一定是。
黃委員國昌:之前大家在檯面下都「喬」好了,一定是這樣子做?剛剛我有沒有聽錯?
楊處長富量:報告委員,我們一個技轉案一定會先把它談好,都沒有問題以後,我們才來……
黃委員國昌:沒有關係,我給中研院時間,對於這些事情的處理,我相信院長及法律所所長都不一樣。針對潤雅轉給浩鼎的過程,有沒有違反中研院的內規?該怎麼懲處?院長,可不可以承諾成立一個調查小組,把這件事情調查清楚?
廖院長俊智:好,我們照這樣做。
黃委員國昌:好,謝謝院長。 -
主席請何委員欣純質詢。
何委員欣純: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上次我在這裡質詢翁前院長的時候,翁前院長給了一句名言,大家應該印象還很深刻,他說:我們科學家本來就不正常。聽說廖院長要接任院長之前,媒體也去問過你親近的人或之前的同學,大家都打包票說:廖俊智絕對是正常人。院長,你覺得如何?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正常、不正常,每一個人有不同的觀點,我要特別強調,正常的範圍也是非常大的廣義,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每一個人都要尊重他人個別的性向。
何委員欣純:當時我這樣問翁前院長是在提醒他,當一個中研院院長,不管學術地位多崇高,還是要兼顧全國人民、一般社會民情的思考邏輯,向大眾說明清楚他身為中研院院長所涉及的相關爭議,雖然該司法的交給司法,但也應該用正常人、一般的庶民語言簡單清楚地說明,讓臺灣的社會大眾明白。我是在這樣的邏輯之下提醒翁前院長,但是他卻說:我們科學家本來就不正常。
同理,我也要提醒廖院長,您的學術地位非常崇高,我相信不管是學界、產業界或科技界,大家都對您印象深刻,也會對您豎起大姆指稱讚有加,但是當您面臨中研院院內的諸多爭議讓社會大眾產生疑慮的時候,為了維持中研院的尊嚴、清白及聲譽,我建議院長要用一般社會大眾聽得懂的庶民語言、正常人的思考邏輯來回應,可以嗎? -
廖院長俊智我盡力朝這個方向做。
何委員欣純:不過我看今天您回答其他委員的論述時,條理清晰,應該是正常人,我先給你肯定。 -
廖院長俊智謝謝。
何委員欣純:剛才有委員質疑您的任期,還有您出任院長的過程是否有瑕疵。針對上次中研院遴選院長的爭議過程,以及您已經被蔡英文總統核定為中研院院長,一些在野黨委員認為這個過程有爭議,社會大眾也期待院長用您的作為、一般人聽得懂的庶民語言及簡單清楚的思考邏輯,向社會大眾講清楚。您現在身為中研院院長,不管是任期或者被核定為中研院院長的過程裡面絕無不法,對不對? -
廖院長俊智是。
何委員欣純:尤其我記得您剛剛有回應,您是被動參與遴選,事實上,在您還沒有被蔡英文總統核定之前,馬前總統已經跟您、相關的部會及法務專家研究過,並告訴您「尚無不法」,對不對? -
廖院長俊智是。
何委員欣純:中研院院長遴選辦法是院內的規定。聽了剛才其他委員對你的質疑,我特別把這個遴選辦法拿出來看。我再重述一次,該辦法第二條規定:「本院院長在第1任任期將屆滿而無意連任,應於任滿前1年、續任第2任任期屆滿前1年、辭職或出缺時,應由本會組成院長遴選委員會,進行遴選事宜」。
大家都非常清楚,當時翁前院長提出辭呈,最後馬英九前總統核定了他的辭職,既然已經核定了他的辭職,當然就應該由中研院院長遴選評議委員會組成院長遴選委員會,對不對?有沒有錯?有沒有不法?
廖院長俊智:是,照這個邏輯……
何委員欣純:照這個邏輯,沒有不法。剛剛有委員提到你的任期有瑕疵,我倒是非常納悶,因為翻遍了前揭辦法及其母法─中央研究院組織法所有的條文,我都沒有看到中研院院長的任期應該是從幾年幾月幾日或特定的時間點開始。如果以這個邏輯來講,依照中研院院長遴選辦法,當前一任院長辭職的時候,中研院應該成立院長遴選評議委員會進行遴選事宜,並於遴選出3名人選後再提報總統核定1人出任院長,是不是這樣子?誰最清楚? -
主席請中研院王副院長答復。
王副院長瑜:主席、各位委員。遴選委員其實是在去年10月就啟動,因為剛好翁院長的任期是到今年10月。
何委員欣純:就是他的任期快到了,…… -
王副院長瑜就是前1年。
何委員欣純:他的任期本來應該快到了,所以是在任期前1年,對不對? -
王副院長瑜對。
何委員欣純:但是這個辦法的第二條條文是使用頓號,也就是說,院長辭職或出缺時,應由評議會組成院長遴選委員會,所以翁前院長遞出辭呈、馬前總統核定准辭以後,院內就要組成遴選委員會,進行遴選事宜,對不對?
王副院長瑜:是,沒錯。
何委員欣純:在法律上,不管是根據這個遴選辦法或中研院組織法,並沒有違法。 -
王副院長瑜沒有違法。
何委員欣純:請教一下,剛才有委員提到現在廖院長的任期可能有瑕疵,副院長,我給你時間說明。
王副院長瑜:報告委員,其實任期是在李前院長的時候才訂的,之前的院長是沒有任期的,…… -
何委員欣純所以在遴選辦法及中央研究院組織法裡面也都沒有?
王副院長瑜:對,只有規定任期5年,沒有規定開始在哪裡。
何委員欣純:沒有規定開始在哪裡,只有規定經過5年之後的前1年再來遴選,所以任期的起始日期不會明定在辦法或法源裡面,對不對?
王副院長瑜:是,法源裡面沒有。
何委員欣純:我再問一次,廖院長的任期有沒有任何問題? -
王副院長瑜沒有。
何委員欣純:好,清楚了,謝謝。
接下來我就要問院長了,既然根據遴選辦法,你出任院長的過程沒有瑕疵,你的任期也沒有問題,接下來大家期待的是什麼?蔡英文總統應該跟您視訊過,對不對? -
廖院長俊智是。
何委員欣純:蔡英文總統有提到臺灣社會現在紛擾不安,要請您回來,您的回答是您完全能夠理解,有心理準備,是不是? -
廖院長俊智是。
何委員欣純:院長在諸多的期待之下接下中研院院長的職務,前陣子中研院發生的紛紛擾擾,讓臺灣人民對中研院的聲譽好像覺得有一點點不夠有信心、甚至有疑慮;剛才也有委員提到中研院院內有幾個爭議,不管是行政部分的爭議或其他問題。我給院長時間談一談,身為新任的中研院院長,您要如何帶領中研院,恢復中研院的尊嚴及聲譽,並進行改革?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的指教,我要再次強調,中研院的基礎非常好、非常穩固,雖然我們有些事情做的不盡完善,在過去幾個月來也受到社會各界很多質疑,但是我們虛心接受。我再次強調,中研院絕大多數的同仁都是兢兢業業、非常努力的,絕對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國家社會,我再次對同仁致上最高的敬意及謝意。
何委員欣純:院長,這個我知道,接著您覺得應該要……
廖院長俊智:好,剛才很多委員也提到,第一件事是要健全法規,廣為宣傳,不但要把法規制定好,而且所有的研究人員都要完全了解如何運作。
何委員欣純:請問院長,您在多久的時間內要進行院內所有法規的盤點?
廖院長俊智:我剛才也提到,我們寧願法規的彙整、盤點及制定能達到完善性,所以我不願意替這個委員會訂一個時程。因為可能會有很多我們當初意想不到的複雜性,所以我在這裡不太願意訂一個時程,但是我保證我們會非常努力儘快做好。
何委員欣純:院長,不是只有「非常努力」,還要非常快速、迅速地回應國人對你們的質疑,那個問號存在那麼久了,對中研院就是一個傷害,所以你應該用最快的速度先盤點出來。剛才其他委員也有提到,我不相信你們自己內部不知道,本院委員都知道了,怎麼可能你們自己不知道?只是您現在剛接任院長,您要如何了解中研院院內的文化、積習?要如何革新?如何進行人事的調整或其他預算、資源分配的調整?這些都是您的重責大任。
廖院長俊智:是。回應剛才委員的提問,第一件事情是要找出問題,…… -
何委員欣純盤點出來。
廖院長俊智:因為現在很多社會上的質疑都是概括性的質疑,我覺得對中研院非常不公平。我們確實有某些事情做的不是很好,但不是概括性的失能,所以我們第一個要找出問題、針對問題、對症下藥。這件事情需要全盤了解,跟院內同仁上上下下完全了解之後,才能夠做一個很長遠的規劃。委員,很抱歉,我心裡也很急,但是確實……
何委員欣純:我給你時間,我相信全國人民都願意給你時間,但是我們希望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看到您帶領中研院進行改革,該改的要改,該制定嚴謹、完善的法規要制定。還有,您本身在美國是一位頂尖的科學家,也有相關技轉的經驗,雖然美國的那一套不見得可以完全移轉到臺灣,但是我們希望能夠借重國外的經驗,讓臺灣的相關法規可以與國際接軌,才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甚至讓我們的科學研究統統可以跟得上國際的腳步,進而提升臺灣的產業,拜託院長,好不好? -
廖院長俊智謝謝。
何委員欣純:我深深期許「正常」的廖院長,拜託,謝謝! -
廖院長俊智謝謝。
-
主席請高潞‧以用‧巴魕剌委員質詢。(不在場)高潞‧以用‧巴魕剌委員不在場。
請李委員麗芬質詢。
李委員麗芬: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院長辛苦了,昨天才上任,今天就來立法院進行報告,可見我們對院長有很大的期待,也希望院長未來能夠有一番作為,帶領中研院走向更好的未來。
昨天院長在致詞的時候特別提到帶領中研院的三大願景,第一是帶動學術及社會的進步,第二是各領域均衡發展,第三是要求學術對社會有所貢獻。我覺得這真的是非常好的三大願景,可是在談到各領域均衡發展的時候,「重理工,輕人文」這幾個字又出現了。今天我是第11位質詢的委員,可是我是第6個提出這個問題的委員,代表這個問題真的是一般社會大眾對中央研究院的看法。這個看法並非沒有根據,剛才很多委員從預算、該設的研究院所沒有設、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的單位非常欠缺經費等等提出非常多論述。
我在這裡要舉出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我們仔細看一下今天院長所做的口頭報告,其中提到人文與社會科學的主要工作不到200個字,其他的都是在附件。我們可以理解口頭報告的時間只有10分鐘,所以要找重點及亮點來報告;可是如果這樣講的話,不就代表人文與社會科學沒重點、沒亮點?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不是這個意思,很抱歉。 -
李委員麗芬我覺得這樣對人文與社會科學真的非常不公平。
-
廖院長俊智我了解。
李委員麗芬:所以我們真的很期待下次院長在做業務報告的時候,就像剛剛吳委員講的,請院長要多去了解人文與社會科學所做的工作,期待下次院長的業務報告可以讓我們看到中研院在人文與社會科學方面做了許多努力,因為剛才很多委員已經給了很大的肯定,我們希望看到中研院在人文與社會科學方面有更多成果的展現,可以嗎?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一定。
李委員麗芬:謝謝院長。第二個例子是,院長很重視青年,你覺得要幫青年找出路、青年就業的問題非常重要。中研院有針對年輕人開設國際研究生學程及國內博士班學位學程,但是我們發現這兩個學程的課程都是針對理工方面。
廖院長俊智:我可不可以跟委員報告一下?雖然這些學程是在我上任之前就設的,但是我們在設任何課程的時候,會整體考量國家的人力配置問題、教育的資源分配問題。我們當然很希望設立很多類似的學程給人文科學,不過很明顯的問題是,這不是臺灣才有的問題,而是全世界都有的問題,就是學生的興趣、學生將來就業會產生問題,到最後會變成我們訓練了很多人文方面的博士生或博士後研究員,到時候他們卻沒有就業市場,這是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的問題。我們也很希望發展這方面,但是我再次強調,我們的重視程度並不是拿這種量化指標來呈現,譬如人文,剛剛提到考古,我們可以很重視考古、人文發展、臺灣史等等,但是不代表我們多設一個研究所或多給經費就表示我們重視。
李委員麗芬:謝謝院長的說明,可見院長也知道問題所在。
廖院長俊智:我知道,謝謝。
李委員麗芬:這真的需要非常長期的努力。既然院長看到了問題,也請院長往這個方向努力。 -
廖院長俊智好。
李委員麗芬:我們還是希望人文及社會科學的部分有更多培養人才的機會,甚至也都能夠銜接未來的就業,好不好?謝謝。 -
廖院長俊智謝謝。
李委員麗芬:接下來想請教院長的是,在院長提出的三大願景當中,另外兩項願景是帶動學術及社會的進步,也要求學術對社會有所貢獻。本席認為人權保障工作與這兩項願景應該是息息相關的,因為人權的推展足以作為社會進步的指標,對人權問題的探討也需要學術資源的投入,這個部分不光需要人文社會科學,比方在環境權、健康權等等,也都需要自然科學的見解。請問院長,你知道立法院這幾年來通過這幾項聯合國人權公約的施行法,將其納入我國的法體系嗎?
廖院長俊智:我沒有特別清楚,但是很高興知道有這些事情。
李委員麗芬:最主要的人權公約包括兩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2014年還分別通過身障公約及兒權公約,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權公約。這些人權公約需要仰賴行政部門的落實,至於檢視行政部門是否落實則要透過國際審查,專家會針對各國政府提出的國家報告及民間提出的民間報告所揭露的情況進行檢視,提供各國政府作為參考。
我剛才提到,人權問題的面向非常廣泛,需要法律、社會、人類學、環境、流行病、醫學等等的知識,是無所不包的,所以撰寫人權報告時非常需要學術能量的投入,才可以對我們的人權問題進行診斷。我們可以看到,行政部門相關的調查其實很少,即使民間在蒐集資料時也非常困難,看起來恐怕只有中央研究院這樣的研究機構才有能力做人權的相關調查、研究。我看了你們的資料,你們目前針對CEDAW、兩公約有一些研究,可是對於2014年通過的身障公約及兒權公約,還沒有看到你們的研究。請問院長,你是否願意承諾運用中研院的力量投入臺灣的人權保障工作?
廖院長俊智:中研院是學術單位,從學術的角度,我們絕對願意做,不過這並不是院長一個人說了就能夠決定,還需要各所同意,至少與這個方向相關的所及中心也要一起做,我當然會以很鼓勵的態度,這些公約都是非常重要的,本人也非常重視。除此之外,還有節能減碳的國際公約,我不曉得大院有沒有提到,這項公約在國際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同意委員的說法,就是中研院有這個能量及責任替國家蒐集這方面的資料,以完善相關公約的執行。 -
李委員麗芬謝謝院長願意承諾未來鼓勵研究員及研究所投入人權的相關研究及調查。
接下來要請教院長的是,院長長年在國外,你知不知道最近國內這幾年一直在推動性別主流化? -
廖院長俊智稍有聽說。
李委員麗芬:性別主流化最主要是希望各項政策、法律要能夠從性別的角度去思考,並且政府要能確保不同性別的平等、享有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及資源取得的機會,當然,中研院應該有性別主流化的思考。根據我們做的小小統計,在院士的性別比例中,女性大概只有9.13%……
廖院長俊智:對不起,院士部分與我無關。
李委員麗芬:我知道無關,這只是統計。目前女性院士只有9.13%,而研究員部分也只有28%,比例依舊懸殊。我知道學術機構挑選人才有其標準,不會只看性別,至於院士則是終身職,其男女比例差異可能與時空環境有關,不知院長是否認為,在中研院乃至整個學術界,在男女比例均衡這點還有很大的加強空間? -
廖院長俊智我同意。
李委員麗芬:在協助栽培青年人才外,不知院長可否承諾中研院亦會協助栽培女性人才? -
廖院長俊智是。
李委員麗芬:這次內閣的女性比例偏低,引起婦女團體不滿,中研院身為最高學術研究單位,是不是應負起責任,幫國家培養女性人才,好加快趨勢,讓男女比例更加平衡? -
廖院長俊智同意。
李委員麗芬:對於我所提的意見,謝謝院長願意承諾並做大……
廖院長俊智:其實這問題國際上也討論很多,由於我在美國工作多年,所以我不曉得我們的作法是否適合臺灣。其實研究人員性別不能單純以男女比例來看,而是在聘用過程中,先從人才庫(under representative pool)尋找,並鼓勵女性研究人員申請某個職位。故在此人才庫中,評選標準以質為主,非因女男性別而當選,否則即使當選,也對該名女性或男性不公平。
李委員麗芬:是,沒錯。
廖院長俊智:所以不能為了達到男女平等或男女比例一樣,而特別注重某一性別,這樣對當選人來說亦不公平。但就鼓勵來說,這是絕對沒問題的。
李委員麗芬:謝謝院長的答復,這點真的非常重要,因為擴大女性人才庫,要讓女性被看見。其實還有一個原則,同一個職位,同時有男女,如果他們的條件一模一樣,其實我們建議優先聘用女性。這意見提供給院長參考,謝謝院長。 -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
-
主席請陳委員宜民質詢。
-
陳委員宜民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首先恭喜接任中研院院長一職。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這件事不是用恭喜能夠表示的。
陳委員宜民:瞭解,因為壓力很大。本席準備了三張幻燈片就教院長。在擔任院士期間,您的研究領域其實是在生物的energy,您最近在2013年於Nature雜誌上發表一篇文章,當中提到用Glycolysis讓6碳葡萄糖在不浪費碳跡的情況下可以產生3個acetyl-CoA,可否請院長跟我們大家談一下,What you can do for this country?你要怎麼幫臺灣?
廖院長俊智:最重要一部分就是我剛才提過好幾次的,我們第一個要建立的是制度觀念和作法……
陳委員宜民:我不是要問這個,請注意聽我在問什麼。因為請你回來,不會只是做行政工作,對不對?當然有一部分與你在國外的研究領域相關,更遑論當初推薦你的人,包括李遠哲院士…… -
廖院長俊智李遠哲院士沒有推薦我。
陳委員宜民:我知道,但在媒體及其他地方,他都有提到你,也說你在做的東西其實是很先進的,何況綠能產業也是國內很重要的一個產業,也因為限電之故,現在國內有很多人都在種電,而你所做的這些東西,也屬於綠能產業,因此,What you can do for this country?
廖院長俊智:第一點我要強調,我回來接中研院院長,我會繼續做……
陳委員宜民:以你的scientific research來說,What you can do for this country?
廖院長俊智:以委員所show的這個slide和節能減碳來說,在分解糖的過程不會浪費碳,因為在過去所有生物體中,要把6碳的糖分解成2碳的東西……
陳委員宜民:這點我剛剛已經幫你講過了,What you can do for this country?How to extend your research to the applied science?
廖院長俊智:我在我能力範圍內去推動節能減碳的research,這有短中長期的不同,而我們所做的是比較中長期的。
陳委員宜民:若要做這件事,大概多久可以apply,並提升我們的綠能?你做的是大腸桿菌?
廖院長俊智:不是,我做的是基礎代謝路徑的研究,在大腸桿菌上有應用,在cyanobacteria,在plant也有,在各種細菌都有。 -
陳委員宜民所以如何運用你的技術來幫助我們國家呢?
廖院長俊智:我們目前做的是基礎研究,也希望趕快導向實際發展,至於如何在商業上運用?我們當然希望越快越好,但礙於時程…… -
陳委員宜民這有專利嗎?
廖院長俊智:是有專利,UCLA的專利。 -
陳委員宜民將來該項專利可以技轉給臺灣嗎?
廖院長俊智:不一定,也不是我能決定。有一部分UCLA已經取得專利權,恐怕得和UCLA談,我無法做任何決定。
陳委員宜民:What you can do for Academia Sinica?院士此番回來,當然得面對中研院現在與過去所存在的紛爭,以及外界的批評。雖然這是你責無旁貸的事,但我想你在行政上、制度面上或教育面、研究面、政策面,乃至產業面都可以對中研院有貢獻,只是我想請教,哪一部分你覺得著力點會最深?
廖院長俊智:第一個當然是制度面問題,剛才我也提到,第一個要做的是找出問題,健全法規,所以解決法規面問題是我首先要做的。第二個為教育面與研究面,畢竟中研院的最大任務是研究,至於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則是教育人才,我們必須與其他的…… -
陳委員宜民中研院的國際研究生院會繼續嗎?
廖院長俊智:當然會繼續,但我要強調…… -
陳委員宜民為什麼?
廖院長俊智:我要強調的是,我們必須與大學分工,但又合作,這部分我們與大學的關係是有一點overlap……
陳委員宜民:在中研院的mission中,有教育這個層面嗎?
廖院長俊智:有,第三個是…… -
陳委員宜民中研院可以授予學位嗎?
廖院長俊智:不是,中研院的教育是訓練專業人才,而非授予學位。
陳委員宜民:沒錯,但現在中研院的研究所與很多大學的科系所合作,也授予學位,甚至還成立了國際研究生院,請問這是一個合法組織嗎?
廖院長俊智:是,但國際研究生院不授予學位,而是由大學來授予,我記得很早以前…… -
陳委員宜民在中研院組織法中有此單位嗎?
-
廖院長俊智中研院組織法恐怕沒有訂得那麼細……幕僚說處務規則裡面有。
陳委員宜民:所以設在處務規則中,也就是說,中研院過去沒有教育這層面…… -
廖院長俊智中研院的mission中有教育。
陳委員宜民:我知道這個教育,但這並非授予學位的教育,否則為何教育部迄今都不答應讓你們做呢?為什麼必須與大學合作,共同授予學位呢?這就是問題所在!院長,你的智囊團何在?你要成立一個consultant或advisory board,來協助你處理這些問題嗎?
廖院長俊智:對,這是我很希望要做的,也就是成立一個advisory board。
陳委員宜民:總之,我希望能更透明公開。最後,有關國家級生技園區,為了此次質詢,本席特別去看了你們的網站,結果實在讓我感到非常遺憾,這個國家級生技園區網站竟然沒有英文版!請問中研院國家級生技園區的英文為何? -
主席請中研院總務處吳處長答復。
-
吳處長政上主席、各位委員。National Research Park Bio-technology……
-
陳委員宜民National Research Park Of……還是For?
-
廖院長俊智For Bio-technology。
-
陳委員宜民Bio-technology?National Research Park For Bio-technology?有中研院三個字嗎?
-
吳處長政上沒有。
陳委員宜民:那為什麼網站上都寫中研院國家生技園區?這似乎有誤導之嫌。從2008年、2009年臺灣生技起飛鑽石計畫行動方案開始規劃迄今,即使在中研院的預算書中,都未見該園區名稱上包含「中研院」三個字,為何如今網站上會逕自標上「中研院」三個字?這實在很不恰當,遑論網站沒有英文版了!中研院預算有225億9,600萬元,今年也編了將近40億支應該園區,卻不見任何透明公開招商之舉,請問你們有在招商嗎?生技園區是不是應該招商? -
吳處長政上委員指的是育成廠商嗎?
-
陳委員宜民不然還有什麼?
吳處長政上:我們現在正在擬辦育成廠商進駐辦法,相關問題可能要由智財處來回答…… -
陳委員宜民園區何時可以蓋好?
吳處長政上:我應該這樣回答,以結構體的興建進度來說,今年10月會完成,至於機電構成應該……
陳委員宜民:為何40億的預算中,有5億元是用來買儀器?
吳處長政上:儀器我們會分配,因為核心主題還包括其他各單位,包括經濟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陳委員宜民:這裡面有個問題,這是國家級的園區,非屬中研院,因此必須清楚其歸屬。這是國家特別編列,委託中研院規劃的。 -
吳處長政上沒錯。
陳委員宜民:針對招商及進駐的研究項目,均應透明公開,同時設置advisory board來處理這問題,不能最後讓這個園區變成第二個中研院,讓中研院的生醫機構與研究員進駐,這樣是不對的! -
廖院長俊智這是我們一直在做的。
-
陳委員宜民但你們都沒有communication。
廖院長俊智:謝謝,我瞭解。
陳委員宜民:蔡總統說要謙卑、謙卑再謙卑,其實我認為應該是溝通、溝通再溝通,中研院就是不溝通、不透明、不公開!
廖院長俊智:這點我非常瞭解,所以在記者會上,我也拼命強調就任院長後,一定以誠待人,加強溝通,「溝通」這兩字我講了很多次!謝謝委員,我完全同意委員的說法。
陳委員宜民:謝謝院長,同時我要非常誠懇地給院長一個建言,我1992年從美國回來到現在也二十幾年了,一開始也在中研院生醫所擔任副研究員,我想說的是,愛之深責之切! -
廖院長俊智謝謝。
陳委員宜民:我不希望看到中研院再次沉淪,希望新的院長有新的leadership,同時是透明公開且勤於溝通的。但現在光一個國家級生技園區的網站都無法充分讓國人、讓想進駐的廠商及全國大專院校,對你們所扮演的角色有所瞭解,試問如何才可以跟你們合作?所以才會變成現在這樣的私相授受!或許這話說得比較重,但我真的不希望看到這種狀況出現!我可以告訴院長,已經有基因體研究員因之前所承受的壓力,也就是受到翁前院長的壓力而精神崩潰,憂鬱症爆發,到高雄榮總住院了,為何?因為他要幫忙翁院長規劃實驗室,實在慘無人道!這是一個研究員必須幫忙做的嗎?你們必須想盡辦法,independently來做這件事,而且不能認為這就是你們的後花園!
廖院長俊智:國家級生技園區負責人是王惠鈞副院長,今天他正好出國,所以我還無法…… -
陳委員宜民哪一位?叫什麼名字?
-
廖院長俊智王惠鈞副院長。
-
陳委員宜民他就是將來的執行長?
廖院長俊智:我不確定,到目前為止……
陳委員宜民:之前的執行長是陳建仁副總統,對不對?他辭職後,現在換誰?
廖院長俊智:目前是王惠鈞副院長,今天正好出國,而這件事我不完全瞭解。
陳委員宜民:可否就此事給本席一份報告?也就是該園區的簡單規劃,以及你們多久時間內可以讓整個網站透明公開,讓關心此事的人知道進度? -
廖院長俊智好。
陳委員宜民:我想這才是國家之福,中研院之福。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這是很好的建議。 -
主席請鍾委員佳濱質詢。
鍾委員佳濱: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院長可以輕鬆一點,外套、領帶可以拿掉,這樣可以節能減碳。請問廖院長認識李遠哲前院長嗎?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現在當然認識,全國大家都認識他,
鍾委員佳濱:我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我不敢說我認識他。
廖院長俊智:對,我也是。在今年2月以前我也是這樣的狀況,我聽過一次他的演講。 -
鍾委員佳濱翁前院長呢?
-
廖院長俊智翁前院長我在遴選以前大概跟他見過2次面。
鍾委員佳濱:自從總統發布你接任中研院院長之後,你有去拜訪過這兩位前院長跟他們請益嗎?
廖院長俊智:前兩天我去拜訪翁院長,李院長也拜訪過。 -
鍾委員佳濱有拜訪過了。
-
廖院長俊智對。
鍾委員佳濱:我覺得這是應該的,不管過去是如何,你就任院長應該要先請教兩位前院長,看有什麼寶貴經驗可以傳授。當然,你對本會委員也很周到,有一一的跟我們做一些詢問。接下來我要告訴你一件事情,科學家的成就我不知道,但是對中研院來講,可能李遠哲前院長做的一件事情,關係到你現在可以當這個院長,你知道是哪件事情嗎? -
廖院長俊智大概是任期制。
鍾委員佳濱:沒有錯!在95年時,他將院長的終身制改為任期制,自他之後,在翁院長的10年任期之後,才由您來擔任院長。您對院長的制度有做一些瞭解嗎?因為之前翁院長為了下一任的院長遴選,曾在本院被詢問好多次,您有針對這個部分特別去做瞭解,或者翁院長有交代你,這個事情要儘速把它做的健全嗎?有沒有?
廖院長俊智:翁院長沒有交代,但這件事情在院裡面是各院士都關心的事情,我想在過去幾個月來,有很多事情…… -
鍾委員佳濱你是否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幫你做個介紹好了。
-
廖院長俊智謝謝。
鍾委員佳濱:因為您是學自然科學的,又已經是我們的院長,在科學上的成就自不在話下。我現在講的這個部分,不需要太多的政治或法律專業,所以不必用到中研院法政組同仁包括林繼文所長,他手下的助理都就可以把中研院的制度好好地做調整。
我來介紹一下,在院長遴選辦法當中,有兩個情況可以發動院長遴選機制,第一個是院長第一任任滿,他沒有意思要競選連任。第二個情況是二任將屆滿,必需要在前一年發動遴選機制。這個規定很清楚,但是第二個樣態是在任何的情況之下,只要現任院長出缺或是辭職,就發動這個遴選機制。好,在本屆也就是您當院長之前就發生了狀況,翁院長是二任滿前一年開始發動遴選機制,但這中間發生了一個過去不曾發生的事情,因為以前的院長是終身制,沒有出缺或是辭職的情形,但是翁院長辭職了,到底有沒有競合的問題?當第一種樣態已經在進行當中,又發生第二種樣態─院長出缺或辭職,這時候的遴選機制要照哪一種來執行,目前中研院有規定嗎? -
廖院長俊智據我的瞭解沒有。
鍾委員佳濱:沒有,未來有沒有要做補充,把這個部分補起來? -
主席請中研院王副院長答復。
王副院長瑜:主席、各位委員。我想這次完了以後,我們會討論……
鍾委員佳濱:不是討論,你們要趕快著手,尤其是廖院長會在5年後第一任屆滿,如果有意連任,就會遇到第一個情況。其實你們不是規定在遴選辦法裡面,而是規定在評議會的會議規則第四條,亦即如果一任滿有意繼續連任者,就用類似過半數同意的方式送交評議會,是不是這樣子?我沒有預設立場,萬一沒有通過呢?要進入到哪一個機制去處理,有沒有思考到這個問題?廖院長,這部分我想你可能還沒進入狀況,是不是院裡面有人注意到這個情況、有沒有人可以回答?
王副院長瑜:我有注意到這個狀況,對於續任的部分沒有特別指出來要怎麼做,在別的大學之遴選辦法裡面是有的……
鍾委員佳濱:對,但那畢竟是大學,不是中研院。
王副院長瑜:對,我的意思是說,續任的部分應該要特別……
鍾委員佳濱:好,那廖院長知道自己現在有個任務了,前前任的李遠哲院長將終身制改為任期制,但在翁院長任內的確遇到一些狀況,也加以調整了,不過我要提醒您,這個過程當中還是有些部分會引起爭議。我們注意到中央研究院評議會會議規則於79年頒布,分別於95年10月、105年4月有所修正,這些時間都很敏感,95年剛好是李院長要移交給翁院長的時候,那時候有去修改,今年的修改也是翁院長要移交之時,這都引起外界的抨擊,到了要選舉院長時才來改選舉規則,非常不恰當!院長,不管是為了現在您自己或您的續任,類似這樣的辦法,首先,它散落在遴選辦法和會議規則之中,體例上就不相稱了,經過這次的教訓之後,希望中研院澈底地把院長的遴選規定整理一下,不要臨渴掘井,會引起爭議。院長願不願意努力地在一定期限內把它完成?
廖院長俊智:是,這是非常好的指示,我們根據大院的指示已經成立了3個不同的委員會,其中一個就是這樣的委員會,要檢討所有法規制度上的問題。
鍾委員佳濱:如果有什麼成果,希望能讓本委員會知道一下,我們可以先溝通,因為這不是很高科技、複雜的學術研究,就是一個制度設計而已,我說過,連貴院的研究助理都做得到,好不好?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鍾委員佳濱:接下來再請院長看這張圖,您看得懂嗎? -
廖院長俊智我做的。
鍾委員佳濱:我當然知道是你做的,因為我看不懂!你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嗎?用一般高中畢業程度就可以理解的方式簡單地講。
廖院長俊智:目前可用的再生能源可分為這幾種,第一個是太陽能,不管用太陽能怎麼做,可以直接把它轉為電,或者是用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吸收下來,之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轉為能源,不完全如此,我要講的部分就是…… -
鍾委員佳濱那您的專長是在哪個部分?生物能的部分?
廖院長俊智:我的專長是在生物能,這部分我要強調的是,在光合作用裡面還需要有氮肥,但事實上這是其中一個很特殊的部分……
鍾委員佳濱:好,謝謝院長,科普時間先到這裡告一段落。我要談的是後面這部分,我們知道目前再生能源有這麼多,你剛剛也提到了,除了您所專長的生質能之外,哪些是目前臺灣比較有發展潛力的部分?
廖院長俊智:首先我要強調的是,以整個國家社會之發展而言,我們不應該挑選哪一個有潛力的科技,而是所有的部分都要並重,因為不知道什麼部分才會成功。但目前看起來,我們馬上可以做的有幾個部分,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質能方面可能是在中長期之後,需要有短中長期的配套,將來可能有其他技術之發現,所以我們不能只做這個、不做那個。
鍾委員佳濱:了解,但是就用電端的需求來講,過去最常聽到前總統提到的是,對於這些可能的再生能源,他說有一個重大的致命傷,就是其不能做為基載發電使用,也就是在供電時間部分,太陽能受限於日照;風能受限於風力;發展水利能當然就要蓋水庫;發展生質能則要跟大家搶糧食;至於潮汐、地熱,以及海洋熱能之轉換,這或許是一個較為持續穩定的部分。
因為您在國外很久了,我先跟你介紹一下目前臺灣的狀況,類似浮動太陽能的光電部分,如果放在陸地上的話,就農業生產方面而言,可能會產生土地使用上的排他效果,當然這部分目前也在克服當中。在水面上的浮動太陽能光電,這個你有沒有看過? -
廖院長俊智網路上看過一些……
鍾委員佳濱:看過很多,但不是你的專業、研究對象? -
廖院長俊智不是。
鍾委員佳濱:剛好這不是你的專業,我可以跟您介紹一下,不然我就不敢講了。目前日本做了一個大的水庫,上面就有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浮動的平台,這樣的平台在全世界只有兩個地方可以做,一個是法國,一個是臺灣。很榮幸地,廠商在臺灣屏東,他們是做PVC管的,可以作為浮體載具,屏東推動了全國第一個浮動太陽能光電。接下來,同樣一家廠商也提到了相同的情況,畢竟太陽能會受到日照的限制,所以他們提到海洋熱能,也就是溫差發電的部分,我想這個原理也不用我多費唇舌,各位科學家應該很快地就能理解。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技術,就是溫差發電需要一個管子、需要足夠的耐候性,這剛好也是臺灣可以製作的,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院長,對於海洋熱能的轉換,就是我們說的海洋溫差發電,這方面目前院裡面有沒有在積極地做研究、探討?
廖院長俊智:我想整個能源、節能減碳的大方向是院裡面非常積極鼓勵的,針對specific的發電部分我不了解有沒有人在做,不過我非常贊同委員的講法,所有這些節能減碳的技術到目前為止都很有希望,但並不完全能夠馬上應用,那就表示有很多研究價值、是中研院可以做的,我剛才講過,藉由研究帶動社會的進步,就是這樣子的問題,因為現在有很多講法,包括太陽能、風能等,每個idea都很好,但實際執行上或許不完全能夠一步到位,這中間牽涉到很多可以做研究的部分,就是中研院可以幫忙的地方。
鍾委員佳濱:當然我了解中研院在國內的學術研究機構之中是執牛耳地位,其所做的研究有的非常基礎,有的則是非常尖端的,而有很多應用的部分應該是屬於科技部、經濟部能源局的權責。中研院是最頂端的部分,對於中下游,包括應用端的部分,因為你們不隸屬行政院,所以我特別提出來,就行政院各部會,科技部、經濟部的整合都沒問題,甚至農委會、國發會要參與也都可以,但對於再生能源的部分,尤其是您的專長──生質能,或者你所說的有發展潛力之其他再生能源,希望未來中研院能夠積極協助行政院進行技術研發、評估,幫助再生能源產業之發展,早日讓臺灣達到非核家園此一目標,您同意嗎?
廖院長俊智:完全同意,謝謝。
鍾委員佳濱:最後一句話,我再重複一次,您也同意我們儘快促成非核家園這樣的目標? -
廖院長俊智這個是政府的政策。
-
鍾委員佳濱非核家園也是您個人的價值認同嗎?
廖院長俊智:在能源方面,我們重視要節能減碳,不要把問題導向於用某一種能源,應該重視的是節能減碳,特別是我們馬上就可能發生限電的問題,節能的部分有很多研究需要做,也是整個社會大眾所要做的事情,同時我們也要馬上去進行再生能源的研究,這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鍾委員佳濱:好,謝謝院長,從您最後這一番話,我發現您真的是個科學家,不是政治家,繼續努力!謝謝。 -
廖院長俊智謝謝。
主席:他用了一個政治陷阱,您沒有跳下去。
請呂委員玉玲質詢。(不在場)呂委員不在場。
請王委員惠美質詢。
王委員惠美: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首先我還是要恭喜院長,在臨時改變遴選辦法之後您還能夠脫穎而出,如果不是由於你在學術界的地位非常地穩固、備受重視,不然就是你平常的人際關係非常地好。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事實上大部分人都不認識我。
王委員惠美:你可不可以告訴本席,就這兩類,你是屬於哪一類? -
廖院長俊智我不清楚……
-
王委員惠美還是說你莫名其妙地就當選了?
廖院長俊智:不是,因為大部分人都不認識我,遴選委員也好,評議委員也好,都是看我的資料……
王委員惠美:大家都不認識你,你還會當選啊!怎麼這麼奇怪啊?
廖院長俊智:是看學術資料,這樣的程序在學術界是很常見的。
王委員惠美:所以你的選項是,自己在學術界備受尊崇,所以能夠擔任院長,對不對?
廖院長俊智:我不敢講是這樣子,但遴選委員有面談候選人,所以3月初我回來跟遴選委員做個報告……
王委員惠美:到目前為止,在所有政府官員之中,你也是我所看到的唯一一個不講「我支持非核家園」的人,這讓我非常訝異,你只說要節能減碳。你沒有宣誓這個理念的話,會不會跟新政府又有不太一樣的立場?
廖院長俊智:不是這個意思,這件事情我們是用學術的角度來講,就是要發展再生能源、積極鼓勵節能減碳。 -
王委員惠美要不要走非核家園的路線?
廖院長俊智:這個事情要從學術面來探討,已經不是一個完全的學術上的問題,中研院是一個…… -
王委員惠美顯然你還沒有認同新政府的「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嘛?
廖院長俊智:這個事情不是中研院院長認同或不認同的問題,中研院是掌管學術方面。
王委員惠美:很好,用科學家的精神來回答,這是我們一直很期許的,希望中研院不要介入政治太深。
新人新氣象,剛剛談到遴選制度,我們真的是期許你們能夠去建立一個完整的制度,不要因為遴選制度而搞得沸沸揚揚地,讓中研院此一崇高的機構變得好像有點黑箱作業的感覺。能不能去做?
廖院長俊智:將來的法規制度,我剛才也提過,我們有成立一個委員會,專門在檢討這些,當然就包括這個部分在內。
王委員惠美:要儘量去做,不要到了任期屆滿的前一年才去做,好不好? -
廖院長俊智是。
王委員惠美:1928年中研院成立,當時引領學生走過五四運動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接下中研院院長此一桂冠,他一定沒有想到在88年之後,翁啟惠院長會因為買賣股票而讓院長辦公室首次遭受檢警搜索、院長變成貪污罪的被告,甚至也是第一個被限制出境的院長。中研院理應爭取的是學術第一的地位,對於翁院長任內這些「第一」的紀錄,你有什麼看法?
廖院長俊智:對過去院長的事情,我不了解,也不便評論。 -
王委員惠美不予置評?那你未來如何能夠以他所引起的一些紛爭為鑑來導正中研院?
廖院長俊智:第一個,我們要健全法規,我剛才已經講了很多次…… -
王委員惠美但過去你們就是一個很神秘、崇高的機構啊!
-
廖院長俊智不是……
-
王委員惠美很多事情就是你們內部說說就算了啊!
廖院長俊智:當然我們有很多需要檢討的地方,但包括很多技轉的規定,或是技轉的實例也好,在臺灣社會還是在起步當中,所以並不是走得很順暢,做得不好的部分我們會馬上改變。
王委員惠美:我們來回顧過去的中研院長,當然首任的蔡元培院長是追求人權自由、政治與行政分立;王世杰院長無私地捐了很多東西給故宮;錢思亮院長阻止黨部進入中研院,維持學術中立;吳大猷院長甚至被稱為是中研院的拓荒者,建立制度迄今。對於過去這幾任院長所樹立的權威形象,請問院長未來要如何加以延續?
廖院長俊智:過去幾任院長當然是表現得非常傑出,對中研院的貢獻非常大,我本人會盡力朝這個方向做,目前我提出三大願景,第一個,我們要以研究帶動學術及社會的進步…… -
王委員惠美我知道你有三大願景。
-
廖院長俊智這是我上任之後想達到的願景。
-
王委員惠美你的三大願景應該是要讓中研院以後愈來愈開放吧?
廖院長俊智:不是說我們開放以後就達到目的了,開放是一個作法,能夠達到我的三個願景之具體……
王委員惠美:剛剛本席問你要怎麼樣去延續權威形象,你說會盡力去做,我要提醒你,首先,從李遠哲擔任院長之後,跟政治的分際開始變得模糊了,他甚至公開支持特定的總統候選人,讓政治的手逐漸伸入中研院;翁院長繼任之後,雖然刻意跟政壇保持距離,但因為發展生技,他卻是跟企業財團走得太近,引起了浩鼎案的風波。本席認為,院長的職務不應該只是代表個人,應該代表整個中研院,未來你要怎麼避免入世太深的這個問題?
廖院長俊智:以中研院院長本身的角色,我可以要求自己不做某些不應該做的事情,譬如……
王委員惠美:什麼叫做「不應該做的事情」,他們兩個人所做的就是不應該做的事情?
廖院長俊智:不是,我講的是觸犯法規的事情,譬如我也不會參與政治…… -
王委員惠美跟財團呢?劃分界線?
廖院長俊智:財團是社會的一部分,我們要跟社會接觸,跟財團的互動關係上,我們是希望財團捐款、沒有任何條件,這在美國也是一樣。我們會跟財團接觸,假如是捐款的話,沒有任何條件;假如是技轉的話,照技轉的規定來做,不能說財團就跟學術沒有關係。
王委員惠美:再來,你說你是懷抱著家裡有事回家幫忙的心態,請問「家裡有事」指的是什麼事?是不是指中研院陷入技轉風波此一疑慮? -
廖院長俊智這是很多事情當中的一部分。
王委員惠美:我們一直在講利益迴避,但這個案件好像不若公職人員的利益迴避規定般那麼嚴謹,二等親可以去買賣股票,此一「利益」的定義到底是如何?未來中研院要如何處理這部分?
廖院長俊智:在大院指示下我們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現在已經開始著手研議這個問題,會根據國外的經驗,參考國內相關法規來制定一個很嚴謹、適合臺灣的作法,以進行技術轉移。
王委員惠美:因為你還沒做,我們等著看,好不好? -
廖院長俊智是。
王委員惠美:過去中研院被認為像是象牙塔,院士、研究員在其專門領域裡面埋頭研究,跟社會、學界及產業的聯繫是不足的,未來你們要如何跟各大學分工合作、能注意到專業人才培訓以及就業的相關問題?
廖院長俊智:跟產業的互動上,我剛剛已經提過,我們是希望…… -
王委員惠美就是捐款以及技轉的部分就對了?
廖院長俊智:對,我們希望有完善的法規,跟各大學、研究機構分工合作,要有自己獨特的定位,但大家要合作。我們會重視大學所沒辦法做的那一塊,但也會有合作的部分,譬如我們跟大學推動合聘制度、共享資源,一起訓練學生。
王委員惠美:對於目前在延攬國際人才及高等教育失衡的這些問題,我們也希望中研院能夠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提出更多客座訪問的計畫,把國際人才帶進臺灣。
廖院長俊智:是,這方面我們會做。
王委員惠美:另外,有傳出聲音說可能會把中研院拆解到各個大學,院長對此有什麼看法?
廖院長俊智:中研院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我們的基礎非常穩固,今天講到中研院要拆解的說法,第一個要問的是,我們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把「問題」定義清楚,才能討論……
王委員惠美:所以你覺得如果問題的部分是OK的話,中研院也是可以被拆解的?
廖院長俊智:不是,我是說假如拆解是一個解決的方式,這個問題在哪裡、我們怎麼解決?拆解只是一個過程,有問題我們才能夠解決,但問題在哪裡,我們要……
王委員惠美:所以你也不排除,就是有必要性的話中研院是可以被拆解的,是這樣嗎?
廖院長俊智:要看這個「問題」是什麼,我剛才講過,中研院有很好的根基、歷史、發展前景,當然假如有更好的方式能夠進行的話,整個國家社會都應該討論,我不確定所謂的這個拆解本身能夠解決什麼問題。
王委員惠美:好,你要更努力地去捍衛中研院員工的權益。 -
廖院長俊智謝謝。
-
主席接下來登記質詢的高委員金素梅、洪委員慈庸及盧委員秀燕均不在場。
-
主席請吳委員焜裕質詢。
吳委員焜裕: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感謝廖院長回台幫忙,廖院長可能是中研院第一位具有工程背景的院長,因為過去的院長大部分是具有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背景者。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是。
吳委員焜裕:有人將廖院長與過去的院長相比,但是當本席教授風險分析課程時,都會告訴學生,有些事情是不能相比的。因為以前只有一個人說的算,其他持反對意見者都到綠島唱小夜曲了;接下來,幾個人說的算,社會上的反對者也到綠島唱小夜曲了;現在卻不一樣,如今強調科學,許多決策要根據科學。其實本席是滿敬佩廖院長的。
廖院長可能還沒有時間看看113位立委的背景,其中有一位委員恰好和您一樣具有化工背景,可是由於這個人的家境比較不好,從小無法讀書,大專聯考的國文只考37分,英文則考39分,所以無法考上台大,僅考上清華大學,那個人湊巧是我。不曉得院長聽得懂台語嗎?
廖院長俊智:有,我聽得懂。
吳委員焜裕:我的台語說得比國語還好,因為從小沒在讀書,但是自小我的數學、理化都很好,算是不錯的,因此有機會唸清華大學;之後我也克服許多困難,才到美國留學。然而當時的我雖然身在美國,卻想要趕快回台幫忙,因為我感到臺灣的決策和其過程一直都有一些問題,那是沒有根據科學的決策,所以我很快就回來臺灣。此時,我發覺如果沒有貴人幫忙,學術這一條路實在很難走,因為過去中研院好像都比較重視國外的學者,雖然之後我有在國家衛生研究院任職,也曾經得到第二屆的Thomson Reuters Scientific Citation Laureates Award。這個獎項是從五萬多篇文章選出六、七篇,我也很意外會被選上。雖然我本來堅持要走學術研究這條路,但是我本身學習的是應用研究。
本席一直以為臺灣要建立好的決策過程,這是很重要的。進而思考到除純學術研究之外,中央研究院還有其他的定位或角色可以扮演嗎?不知院長是否想過這件事情?
廖院長俊智:昨天我也提過,學術的目的是要服務社會,甚至假如將「學術」二字推溯到清末明初,嚴復曾說,「學主知,術主行」。我們不能只知不行,學術要又知又行,中央研究院就是一個又有知又能行的單位。現場有很多專家,請恕我班門弄斧。以這種角度而言,學術的目的是要服務社會,要能將所知行於社會,所以學術研究最早期的理想是要貢獻社會…… -
吳委員焜裕這樣很好。
廖院長俊智:之後卻成為學校知識,如此一來,其意義就變得很窄很窄了。
吳委員焜裕:院長,我們的年紀相差不多,雖然當時我們讀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只有四本,但是我至今都還沒唸完,這真是不好意思!其實古文大家都會說,但是如何做比較重要。
在2000年,美國是小布希當總統,當時院長身在美國,應該記得這件事情,但是您可能比較沒有注意到我接下來要提的事情,因為你不是讀環境工程科學的,而我是環境工程科學的博士,本席唸UNC Chapel Hill,我是麥可·喬登的校友。雖然那時我已經回台,但是卻注意到一個問題,美國環保署建議自來水中砷的管制標準降到10ppb,但是小布希身為共和黨黨員,而共和黨向來都站在企業的立場,所以他否決這個建議。這個決策引起大家爭論,之後美國國家科學院派院士進行健康風險評估,這個院士是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的教授,他是一位biometrics的editor-in-chief;剛好他來台,遇到本席,他說需要一份臺灣人每日喝多少水的資料,這看來是很簡單的資料,但是臺灣只有一個人研究過,剛好我曾經蒐集過這些資料,因為我進行風險評估需要這些資料;而由於我提供他資料,所以知道這些。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經過評估之後,最後仍然建議自來水中砷的管制標準要降到10ppb,因此美國最後設立的標準是10ppb。
美國國家科學院有如此的公信力,能解決這樣有爭論的政策,這實在很好;反觀臺灣,我們欠缺這種機制,只要遇到很有爭論的議題,大家便走上街頭或抗爭,這實在浪費社會成本!
廖院長俊智:是,沒錯。
吳委員焜裕:至於要如何建立這樣的機制解決臺灣很有爭論的議題或很有爭議的決策,1983年美國國家科學院曾經建立一個健康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的架構,這個架構很好,他們在建立該架構時同時提到,這要建立科學和政府政策的正面關係,希望未來政府能根據最適合的科學證據作出決策;決策過程中會有一些人受益,也會有一些人利益受損,這時也要根據很完整的科學證據進行妥協。這是民主國家應該做的事情,而我們的民主化只有短短二十年,之前都是威權的決策、官僚的決策、欠缺民主化的決策,所以本席認為中央研究院應該扮演這個角色─建立民眾對於政府政策的信心。
1983年美國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的架構,其環保署也在進行十年的風險評估之後,又拜託美國國家科學院檢討他們過去十年的評估有何問題,之後美國國家科學院在1994年出版「Science and Judgment in Risk Assessment」這本書,這是很好的。這揭示其風險評估的缺點和未來的問題要如何以科學解決、改進。經過十年,他們又出版「SCIENCE And DECISIONS」這本書。如此的改進讓國家的決策愈來愈科學化,所以他們的許多爭議決策不致於像臺灣一樣被政治操作,遭民眾抗爭,這實在浪費國家社會成本!
廖院長俊智:是,我也同意。 -
吳委員焜裕我們希望廖院長帶領的中研院能扮演這樣的角色。
廖院長俊智:是,過去這些年中央研究院曾經提出12份政策建議書,我們已經開始做這樣的事情。
吳委員焜裕:其中一項關於食品安全的建議,本席對之很有意見,因為其小組成員不夠客觀、專業。 -
廖院長俊智沒錯。
-
吳委員焜裕中央研究院在扮演這個角色時要很謹慎。
-
廖院長俊智是。
吳委員焜裕:為何你們無法邀請臺灣最專業的人士參與?今年美國的Society for Risk Analysis可能會頒獎給我,因為我長期積極參與,每年都帶領七、八個學生到那裡發表很多論文。但是你們研擬討論這個關於食品安全的建議時,竟然不邀請我,我感到很奇怪!
廖院長俊智:我們要改進,且一定改進。
吳委員焜裕:過去許多人都說中研院有學閥的狀況,或許果真如此,不然,這實在很奇怪!像本席這樣的人,為何沒有人會注意到我?我就想不通! -
廖院長俊智很抱歉。
吳委員焜裕:針對爭議性的決策,我們可以協助政府作出科學性的政策,這很重要。 -
廖院長俊智是。
吳委員焜裕:這一定要建立一個很好的機制。有的院士可能認為我這個人比較不聽話,本席也瞭解,且你們比較會用華人毒理協會的科學家,雖然我的論文是毒理方面的,但是我沒有參加華人毒理協會,這就比較麻煩!本席要鼓勵且拜託廖院長,為求國家進步,請一定要提高中研院的可信度。 -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
-
吳委員焜裕不好意思。
主席:謝謝吳委員,您是有感而發!接下來登記質詢的江委員啟臣、陳委員亭妃、賴委員士葆、廖委員國棟、黃委員偉哲、徐委員永明、李委員彥秀、陳委員歐珀、黃委員昭順、林委員德福、邱委員志偉、黃委員秀芳、鄭委員天財、孔委員文吉、蕭委員美琴、陳賴委員素美、曾委員銘宗、羅委員明才及林委員俊憲均不在場。
現在輪到本席發言,請李委員麗芬暫代主席。 -
主席(李委員麗芬代)請陳委員學聖質詢。
陳委員學聖: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本席請廖院長和王汎森副院長上台的原因有公也有私,私者在於我和兩位是高中和大學的同學,你們今天能有在立法院備詢的機會,我感到這是非常光榮和驕傲的時刻,你們一位在理工方面有傑出的成就,另一位則是在人文方面有傑出的表現;公者在於感謝王副院長不但在風雨中挺住,且帶領所有中研院同仁挺過中研院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同時懇託廖院長帶領大家走出風雨,希望兩位對於任務都非常清楚。再者,值此歷史時刻,我們三人能在這裡見面,本席真正感謝能有這樣的機緣。
首先,請教王副院長挺過風雨的心路歷程,您有何感觸? -
主席請中研院王副院長答復。
-
王副院長汎森主席、各位委員。這很難回答。
-
陳委員學聖學習歷史者都這樣說。
王副院長汎森:不過,委員知道我在中研院已是31年的老人,現在剛好遇到家裡有事,這當然是我義不容辭之事,我也感到非常光榮、非常高興能有這個機會替中研院做這些事情,此為分內所當為,謝謝。
陳委員學聖:可見你個人深有感觸。過去中研院在立法院、社會上都享有非常高的榮譽,在立法院的備詢,我們也給予高度的尊敬。 -
王副院長汎森是。
陳委員學聖:你們一年只來兩次,上下會期各一次,且大家對於每位都相當的禮遇,因為我們認為你們都是國家最傑出的人才,但是過去這幾個月,你們形同墜入地獄,你認為這個問題何在?
王副院長汎森:在試著結合學術和社會、結合學術與國家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過去我們可能沒有好好思考一些介面的問題,還有對於外國和臺灣各方面的適應問題,這些恐怕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陳委員學聖:謝謝,您回答得非常清楚,這些都是以往中研院沒有遇過的經驗,因為以往中研院比較像是純學術單位,這幾年當它要和社會接軌時,便有許多的不熟悉,大家或許想說中研院這麼聰明,怎麼連如此簡單的法令都不懂?我必須說,真正聰明者連煮飯都不會。這是事實,因為他們不瞭解最簡單的道理,所以犯下很嚴重的錯誤。本席不認為他真的有心這樣做,因此這件事情就交給司法,我認為翁院長在學術上的崇高地位不容否定;至於司法方面,未來就交由司法單位處理;當然我們也希望中研院上上下下能以這件事情作為最好的借鏡。最後,就由司法還給翁院長該有的對待,謝謝王副院長挺過這段時間,感謝我的同學。
其次,請教院長,您要帶領大家走出風雨。明天媒體報導的標題也許會很清楚提到「立法院許多委員問:你指的『家裡有事,回家幫忙』到底何事?」你說到很多事,但是在你說那麼多之後,本席認為你沒有找到問題關鍵,也許問題關鍵在於你學理工,而我們學人文。臺灣有沒有「輕人文,重理工」?當我們在唸建中時,學校有26班,高一時,你我是隔壁班,高二時,社會組只有一班,對不對?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答復。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是。
陳委員學聖:其他25班全是學理工的,單單看學生選擇志向的情形,就知道臺灣有沒有「重理工,輕人文」。
廖院長俊智:這是選的,不是任何人強迫吧。
陳委員學聖:對,但是他們在選擇的過程會受到社會導向的影響。而這個社會「重理工,輕人文」也導致許多問題產生。 -
廖院長俊智是。
陳委員學聖:關於中研院最大的問題,你剛才就「家裡有事」的「事」舉出很多都是社會現象;然而,以我學習政治的角度來看,臺灣最大的問題可由中研院這個事件看出一些點滴,亦即我們思考的時間太少,決策的時間太快。 -
廖院長俊智是。
陳委員學聖:整個臺灣都捲入政治化,包括廖院長本人,您也是首位在爭議中選上的院長,你面對的問題已非單純學術可以解決的,有那麼多的院士公開反對你,甚至有人主張未來中研院要虛級化、中研院的選舉方式要改變等等,它不再只是單純的學術問題,已經涵蓋有政治問題,這是本席所不樂見的。不過,我看你今天的回答最起碼已破解許多我們過去的幻象,就是你真誠面對委員的質詢,即使委員挖政治陷阱讓你跳,你還是以科學的態度面對。對於這一點,我必須高度嘉許你。
每次本席質詢中研院時,我也和翁院長說過,臺灣有許多研究院,諸如工研院、國家實驗研究院等等,但是他們和中研院不一樣,臺灣現在都要你們在三個月、五個月作出決策,連三年、五年都不能求,可是我希望中研院要保持高強,讓中研院有三十年、五十年的思考時間,思考臺灣的未來,這是我對同學─廖院長最大的期許。
廖院長俊智:仰賴大院對本院的大力支持,我非常同意委員說的每一句話,中研院確實需要擔負起這個方面的責任。同時我也非常同意委員說的,我們花在決策思考的時間恐怕不足,花在內耗的時間、各個單位做虛工的地方太多。曾經有人問我,為何要回來?我也和朋友說,我認為臺灣是一個很有能量的地方,可惜這些功都互相抵銷,大家都有很高的能量,假如這些能量均能導向相同的方面,我們是非常有希望的。這可能是我這個學術人比較單純的想法,希望能以我一個學術人的角色嘗試幫中研院也好,幫臺灣社會也好,減少這些能量互相抵銷的部分,將大家的能量導向正面,導向相加相乘的方向,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
陳委員學聖:本席相信你做得到這一點,因為你能邀請國中時的恩師─蔡益助老師在你的交接典禮致辭,這表示您念舊、感恩;臺灣過去就是念舊、感恩,才能化解彼此的矛盾,尋求最大的共識,讓臺灣以一個移民社會發展成世界上重要的國家。你要找回這個力量,這是本席對你的第一點期許。
廖院長俊智:是,謝謝。
陳委員學聖:第二點要談到的就是理工與人文之間的分野,當你太強調理工、太強調應用科學以及實用性、獲利性時,這些研究就會變形,院長剛才提到SCI、SSCI的數據看看就好,本席有將這句話聽入心裡,就以王汎森副院長為例,他不知道他的研究能技轉什麼,也不知道能獲得什麼利,可是社會最重要的就是人文,這裡面包含了知識份子的風骨,還代表了一種承擔,那是不能量化的,所以對院長剛才所言,本席很有感觸,我們這些學人文出身的人會覺得你不用量化來看待中研院,就會有機會將中研院再轉回來,會再重新強調不論是人文的或理工的,除了專業之外還應強調知識份子的風骨和知識份子的承擔,這是本席特別要請廖院長記在心裡的,不要處處強調中研院又技轉成功了多少、又獲利多少,中研院不需要如此,如果真的要朝向這個方向,那就走工研院的路即可,有時候無用之大用反而對國家有更長遠的助益,請問院長認同本席此言嗎?
廖院長俊智:絕對認同,其實這就是我所提三項願景的第三項─重質不重量,我想這和委員所說知識份子的風骨有異曲同工之處。事實上每位人文學者對國家社會的貢獻都是以一當十,所以人數不用多,也無法簡單的予以量化,人文的影響力是遠大於理工的,大家都知道理工科系需要很多人進行專業的研究,但是人文學者卻是社會的中堅,是社會的引導者、思考者,所以人數不用多,也絕對不能以量化的觀念看待人文,其實自然科學也是一樣的道理。
陳委員學聖:再聰明的人也會有困惑的時候,所以當院長陷入迷思時,本席認為有一個地方是你一定要去的,那就是胡適紀念館,當初是王汎森副院長帶本席去的,我當時就拍照存在手機中,當作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紀錄,這些照片包含了胡適先生的書房、客廳、紀念館,這裡面有幾句話,寫的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能說八分話」,本席認為這不僅對中研院,對立法院也是很重要的勉勵,所以院長今天第一次來立法院備詢能過關,本席認為是因為你的「真」贏得了大家的認同,這是一個好的起步,但未來要繼續堅持這個精神,當有困惑時,請你去那裡走走、看看,看看他簡單的書房和客廳,看看那麼一位高風亮節的院長如何獲得大家的好評,而對他的長遠懷念卻不是靠金錢累積出來的,希望院長將這點放在心裡,可以嗎?
廖院長俊智:是,我還認為胡適講的另外一句話「多研究問題,少談主義」也非常適用現今的中研院和臺灣社會,我們要重視問題,不再談虛無的主義。
陳委員學聖:對此,本席非常支持,也希望院長能扮演好你的角色,蔡英文總統是現實世間的王,中研院院長則是帶領知識界的王,由於中研院直屬總統府,希望你在有機會給總統建議時能協助他看得更長遠,讓這個國家能看到未來,不要因為你是總統任命的就矮了半截,要記得你是知識界的王。 -
廖院長俊智絕對不會。
陳委員學聖:你要跟蔡英文總統平起平坐,當國家有矛盾、紛爭和困擾時,你要代表所有中研院院士和同仁為國家找到方向,不能屈服於權力,這是本席最後給院長的建議,請問院長能做到嗎?
廖院長俊智:絕對,非常認同,這也是我給自己的期許。 -
陳委員學聖請問院長覺得今天過關了嗎?
廖院長俊智:我是來替中研院答復與中研院相關的問題,過不過關是由大院委員評斷,不是我考量的範圍,何況我們跟委員溝通也無所謂的過關,而是要把我們真實的狀況、問題及需要的資源跟委員提出報告,這才是重點。
陳委員學聖:謝謝院長!本席只能說你今天有個好的開始,希望你能化解之後的所有阻力,帶領中研院走出風雨。謝謝院長、王副院長和所有中研院的同仁,大家一起加油。 -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
主席(陳委員學聖):登記質詢之在場委員均已質詢完畢,今日議程作如下決定:一、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以書面答復者,請相關機關於兩週內送交個別委員及本委員會,委員另行指定期限者,從其指定。二、本案報告及詢答結束。
現在處理臨時提案,先進行第1案。
1、
針對公路總局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持之考古團隊,進行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路段之「漢本遺址」考古搶救作業一案,因新增搶救發掘面積,以及第二、第三文化層陸續發現、大型考古文物出土,增加額外工作項目,以至於整體經費嚴重壓縮,預計九月經費用盡。經費短缺,將致使此一重要遺址之考古工作及後續保存、研究、教育等事項遭受嚴重影響。
建請中研院協助史語所團隊與交通部及文化部溝通協調爭取經費,或主動挹注經費,協助「漢本遺址」搶救性考古工作,完整保存臺灣珍貴南島文化脈絡及歷史文物。 -
提案人吳思瑤 陳學聖
-
連署人張廖萬堅 李麗芬 何欣純
主席:請問各位,對本案有無異議? -
王副院長汎森(在席位上)中研院配合辦理。
-
主席本案照案通過。
現在進行第2案。
2、
鑒於中研院於去年結束的數位典藏計畫中之「CCC創作集」項目,在過去六年為臺灣培養出許多優秀的本土漫畫家,其中五位更獲得金漫獎,還有10人到日本、法國參展,實為公部門與臺灣動畫文創產業合作之典範。雖該專案已於去年結束,但考量到中研院在未來發展方向上,已將研究成果與社會互動列為工作目標,故為使中研院學術研究能更進一步以科普方式向社會傳播,並將人文社會學科之研究成果加值應用,爰建議中研院可參考過去於數位典藏計畫中之「CCC創作集」應用方式,將中研院之各領域研究成果以漫畫方式呈現,並評估重新啟動「CCC創作集」專案計畫,讓中研院之研究成果能以科普方式與臺灣社會展開連結。 -
提案人黃國書
-
連署人李麗芬 陳學聖
主席:請問各位,對本案有無異議? -
王副院長汎森(在席位上)中研院配合辦理。
-
主席本案照案通過。
今日議程已全部處理完畢,現在散會。
散會(13時9分)
User Info
柯志恩
性別
女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蘇巧慧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新北市第5選舉區
吳志揚
性別
男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許智傑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高雄市第8選舉區
吳思瑤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北市第1選舉區
張廖萬堅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中市第4選舉區
黃國書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中市第6選舉區
蔣乃辛
性別
男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臺北市第6選舉區
黃國昌
性別
男
黨籍
時代力量
選區
新北市第12選舉區
何欣純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中市第7選舉區
李麗芬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陳宜民
性別
男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鍾佳濱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屏東縣第2選舉區
王惠美
性別
女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彰化縣第1選舉區
吳焜裕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陳學聖
性別
男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桃園市第3選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