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事項
-
議事錄:立法院第9屆第4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議事錄
-
討論事項
-
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繼續審查委員林岱樺等20人擬具「偏鄉教育法草案」案。
-
繼續審查委員黃國書等19人擬具「偏鄉教育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蘇巧慧等31人擬具「偏遠地區教育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吳思瑤等21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蔡培慧等23人擬具「偏遠地區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張廖萬堅等17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李麗芬等24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柯志恩等20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鍾佳濱等18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振興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何欣純等18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蔣乃辛等19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法草案」案(本案如經院會復議,則不予審查)。
-
討論事項
-
審查107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教育部及所屬單位預算案。
-
審查107年度教育部主管50所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社教機構作業基金、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學產基金、運動發展基金、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基金。
-
審查107年度行政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預算案。
-
推廣研發創新價值
-
整合資源平臺,擴大服務量能
-
經營科學園區,促進科技產業發展動能
立法院第9屆第4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中華民國106年10月30日(星期一)9時1分至12時47分 @ 本院群賢樓101會議室 (主席::出席委員12人,已足法定人數,開會。進行報告事項。)
這裡放一些可以連回去原資料的功能
-
立法院第9屆第4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時 間 中華民國106年10月30日(星期一)9時1分至12時47分
地 點 本院群賢樓101會議室
主 席 陳委員學聖
主席:出席委員12人,已足法定人數,開會。進行報告事項。 -
報告事項
-
項目一、宣讀上次會議議事錄。
-
議事錄:立法院第9屆第4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第9屆第4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議事錄
時 間:中華民國106年10月23日(星期一)上午9時至12時18分
中華民國106年10月25日(星期三)上午9時1分至下午5時48分
中華民國106年10月26日(星期四)上午9時6分至下午2時21分
地 點:(10月23日及25日)
立法院群賢樓101會議室
(10月26日)
立法院群賢樓9樓大禮堂
出席委員:蘇巧慧 柯志恩 陳亭妃 吳思瑤 何欣純 高金素梅 蔣乃辛 李麗芬 許智傑 陳學聖 蔡培慧 張廖萬堅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
委員出席13人
列席委員:蕭美琴 王惠美 鍾佳濱 徐永明 江啟臣 林德福 黃國書 吳志揚 黃偉哲 孔文吉 李昆澤 李彥秀 陳明文 黃昭順 呂玉玲 林俊憲 鄭天財Sra.Kacaw 吳焜裕 徐榛蔚 邱志偉 呂孫綾 賴瑞隆 周陳秀霞 劉世芳 羅明才 蔡易餘 陳歐珀 曾銘宗 陳賴素美 吳秉叡 陳怡潔 張麗善 鍾孔炤 蔣萬安 許毓仁 劉櫂豪 林岱樺
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 尤美女 王育敏 林麗蟬
委員列席41人
主 席:張廖召集委員萬堅
專門委員:謝淑津
主任秘書:陳錫欽
紀 錄:簡任秘書 郭冬瑞 簡任編審 陳杏枝 科長 蔡月秋
薦任科員 葉芷宜
(10月23日)
報 告 事 項
一、宣讀上次會議議事錄。
決定:議事錄確定。 -
項目二、本院財政委員會中華民國106年10月17日台立財字第1062101297號函,有關中華民國107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含附屬單位預算及綜計表─營業及非營業部分),請依照審查分配表及審查日程進行審查,並請依限擬具審查報告函送該會,俾彙整審查總報告提報院會。
-
項目三、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本日議程有委員蘇巧慧、柯志恩、陳亭妃、張廖萬堅、吳思瑤、何欣純、蔣乃辛、李麗芬、許智傑、蔡培慧、陳學聖、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及徐永明等13人提出質詢,均經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謝曉星及相關人員即席答復說明。另有委員陳歐珀提出書面質詢。) -
決定
(一)報告及詢答完畢。
(二)委員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
(三)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
機關儘速以書面答復。
(10月25日) -
討論事項
-
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一、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繼續審查委員林岱樺等20人擬具「偏鄉教育法草案」案。
-
二、繼續審查委員林岱樺等20人擬具「偏鄉教育法草案」案。
-
繼續審查委員黃國書等19人擬具「偏鄉教育條例草案」案。
-
三、繼續審查委員黃國書等19人擬具「偏鄉教育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蘇巧慧等31人擬具「偏遠地區教育條例草案」案。
-
四、審查委員蘇巧慧等31人擬具「偏遠地區教育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吳思瑤等21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五、審查委員吳思瑤等21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蔡培慧等23人擬具「偏遠地區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六、審查委員蔡培慧等23人擬具「偏遠地區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張廖萬堅等17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七、審查委員張廖萬堅等17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李麗芬等24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八、審查委員李麗芬等24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柯志恩等20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九、審查委員柯志恩等20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鍾佳濱等18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振興條例草案」案。
-
十、審查委員鍾佳濱等18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振興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何欣純等18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十一、審查委員何欣純等18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案。
-
審查委員蔣乃辛等19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法草案」案(本案如經院會復議,則不予審查)。
-
十二、審查委員蔣乃辛等19人擬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法草案」案(本案如經院會復議,則不予審查)。
(不詢答,繼續審查) -
決議
(一)「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相關草案,已部分審查完竣,未及審查部分,另擇期繼續審查。審查結果如下:
1.法案名稱,照行政院提案、委員吳思瑤等提案、委員張廖萬堅等提案、委員柯志恩等提案、委員李麗芬等提案及委員何欣純等提案通過。
2.草案第一條,綜合各提案修正如下:
「第 一 條 為落實憲法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百六十三條及教育基本法第五條第一項規定,實踐教育機會平等原則,確保各地區教育之均衡發展,並因應偏遠地區學校教育之特性及需求,特制定本條例。」
3.草案第二條,綜合各提案修正如下:
「第 二 條 偏遠地區學校之設置與其組織、人事、經費及運作等事項,依本條例之規定。但其他法律有較利於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之規定者,從其規定。」
4.草案第三條,綜合各提案修正如下: -
「第 三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地方為直轄市、縣(市)政府(以下簡稱地方主管機關)。
本條例所定事項,涉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各該機關應配合辦理。
本條例授權中央主管機關訂定法規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5.草案第四條,綜合各提案修正如下:
「第 四 條 本條例所稱偏遠地區學校,指因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社會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致有教育資源不足情形之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前項偏遠地區學校之分級及認定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原住民族委員會、地方主管機關訂定,並每三年檢討之。
第一項學校由地方主管機關依前項標準認定之,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
6.草案第五條,綜合各提案修正如下:
「第 五 條 偏遠地區學校編制內合格專任教師,得以下列方式之一聘任:
一、聯合甄選。
二、介聘。
三、接受公費生分發。
四、專為偏遠地區學校辦理之甄選。
前項第三款及第四款情形,教師係接受偏遠地區學校聘任者,應實際服務六年以上,始得提出申請介聘至非偏遠地區學校服務。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偏遠地區學校屬離島建設條例第十二條之一第一項所定學校,其介聘限制依該條例規定辦理。
二、本條例施行前已接受偏遠地區學校聘任。
三、本條例施行前已取得公費生身分,其服務年限依公費生行政契約辦理。
前項所稱實際服務六年,指實際服務現職學校期間扣除各項留職停薪期間所計算之實際年資。但育嬰或應徵服兵役而留職停薪期間之年資,得採計至多二年。」
7.草案第六條,綜合委員黃國書等提案第九條、委員吳思瑤等提案第九條、委員蘇巧慧等提案第八條、委員張廖萬堅等提案第十一條、委員柯志恩等提案第十二條、委員李麗芬等提案第八條及委員何欣純等提案第九條修正如下:
「第 六 條 為保障偏遠地區學校師資之來源,各師資培育之大學應保留修習師資職前教育課程一定名額予偏遠地區學生,並得依偏遠地區學校師資需求,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地方主管機關,提供公費名額或設師資培育專班。」
8.草案第七條,依行政院提案第五條並綜合各提案修正如下:
「第 七 條 偏遠地區學校依第五條規定甄選合格專任教師,確有困難者,主管機關得控留所轄偏遠地區學校教師編制員額三分之一以下之人事經費,由主管機關採公開甄選方式,以契約專案聘任教師(以下簡稱專聘教師),聘期每次最長二年,服務成績優良,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審核且報主管機關同意後,由學校校長再聘之。
中央主管機關應全額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開設第二專長學分班,提供前項現職具教師證書之專聘教師第二專長訓練。
中央主管機關應全額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班)師資類科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提供現職實際服務滿二年且表現優良、未具教師資格之專聘教師,取得參加教師檢定資格。
前項人員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成績及格者,由師資培育之大學發給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證明書;通過教師資格考試且完成教育實習成績及格者,由中央主管機關發給教師證書,但最近三年內於偏遠地區學校表現優良,經教學演示及格者,得免教育實習。
專聘教師連續任滿六年,且依第二項取得第二專長或依第三項及前項取得教師證書,表現優良者,得一次續聘六年或依其意願參加專任教師甄選,並予以加分優待。
專聘教師甄選、資格、加分條件、聘任、待遇、轉任專任教師之職前年資採計、解聘、停聘、續聘與不續聘、權利義務、申訴及甄選優待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另定之。
偏遠地區學校位於原住民族地區者,其教師、專聘教師之甄選,具當地地方通行語專長者,應酌予加分。」
9.草案第八條,依行政院提案第六條並綜合各提案修正如下:
「第 八 條 主管機關為協助偏遠地區學校,應考量實際需要優先採取下列措施:
一、建設學校數位、藝文、體育、圖書及其他基礎設施。
二、補強學校教育、技能訓練所需之教學設備、教材及教具。
三、協助學生解決就學及通學困難。
四、提供學生學習輔導及課後照顧。
五、加強教職員工生衛生保健服務。
六、合理配置教師、行政人員、護理人員、專業輔導人員及社會工作人員,並協助其專業發展。
七、提供教職員工生住宿設施或安排適當人力等措施。
前項所需經費,中央主管機關應優先補助,並應專款專用。(本項暫行保留)」
(二)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機關儘速以書面答復。
(10月26日) -
討論事項
-
審查107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教育部及所屬單位預算案。
-
一、審查107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教育部及所屬單位預算案。
-
審查107年度教育部主管50所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社教機構作業基金、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學產基金、運動發展基金、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基金。
-
二、審查107年度教育部主管50所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社教機構作業基金、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學產基金、運動發展基金、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基金。
-
審查107年度行政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預算案。
-
三、審查107年度行政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預算案。
(僅進行詢答;相關提案請於11月2日下午5時前提出)
(本日議程有委員蘇巧慧、許智傑、柯志恩、蔡培慧、吳思瑤、陳亭妃、張廖萬堅、蔣乃辛、何欣純、高金素梅、李麗芬、陳學聖、林德福、吳焜裕、曾銘宗、黃國書、鄭天財Sra.Kacaw、蕭美琴、江啟臣、鍾孔炤及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等21人提出質詢,均經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及相關人員即席答復說明。另有委員鄭天財Sra.Kacaw提出書面質詢。) -
決議
(一)報告及詢答完畢。
(二)委員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
(三)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機關儘速以書面答復。
(四)107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教育部及所屬單位預算案、各種基金預算案及行政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預算案,相關提案請於11月7日下午5時前提出。 -
通過臨時提案1項
有關任教海外及大陸地區臺商學校之教師,建議教育部研議免受「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第77條之限制,以利學校師資穩定。 -
提案人陳學聖
-
連署人柯志恩 高金素梅 蔣乃辛 張廖萬堅 林德福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
散會
主席:請問各位,上次會議議事錄有無錯誤?(無)無錯誤,確定。繼續報告。
二、科技部部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報告。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今天是大院第9屆第4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議,良基應邀前來進行報告,深感榮幸!非常感謝各位委員對於我國科技發展長期的重視與支持,以及對本部施政諸多指教,讓本部業務順利推動,在此,謹代表科技部表達感謝之意。
科技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最大力量,面對全球激烈競爭及環境快速變遷,本部以「小國大戰略」思維,聚焦我國科技優勢領域,持續打底基礎研究,深耕科研創新,並結合國際產學研發能量及文化內涵,培育紮實、務實科技人才,以積極態度營造健康的創新生態圈(Discovery, Development, Delivery, Commercialization, 3D1C),進而帶動前瞻科技與產業接軌,引領科技帶動國家經濟成長與進步。以下謹就本部當前施政成果及未來重點工作說明:
一、規劃國家科技發展政策
完成全國科技會議,並持續推動各行動方案,完成「科學技術基本法」修法,另配合修訂「政府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及「從事研究人員兼職與技術作價投資事業管理辦法」,並已於106年9月15日函請行政院鑒核。
科技部持續長期深耕原創性基礎研究,並以政策引導創新價值,目前配合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數位建設、綠能建設及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等項目,型塑下世代科研所需智慧生活環境,尤其人工智慧是未來30年科技發展之關鍵,本部即時提出我國AI科研戰略,建構我國AI創新生態環境。
二、友善科研環境
優質科研環境是引導科技能量與時並進、助力創新生態的基礎,本部為掌握科研創新價值,除成立AI創新研究中心,並與教育部合作推動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培育優秀年輕領導人才累積基礎研究能量,加強大學投入國家重點產業關鍵技術研發的力道。
為鼓勵更多優秀科研人才全心全力投入研究,本部調高一般專題研究計畫主持費,並摒除以學歷做為專任助理單一敘薪標準的限制,刪除專任助理依學歷分級規定,使敘薪標準回歸專業能力及工作需求。
為完善科研創新生態,並回應社會發展需求,本部規劃推動「鼓勵技專校院從事實務型研究專案計畫」,引導具有實務研發能力之教師投入實作性研究主題,創造實作研究的價值;另以「鼓勵女性從事科研領域研究輔導協助方案」計畫推動輔導女性學者進入或回到研究行列,擴大女性研發量能;為帶領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更入世,規劃於北、中、南舉辦7場「人文沙龍」講座,分享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研究的普世價值,並與文化部建立「文化科技合作平臺」;同時整合AI資通訊及智慧機械等技術,協助傳統農作栽培及漁、畜飼養管理智慧化、自動化,以科技提升傳統產業的價值。
三、培育多元科技人才
為拓展學界國際視野,持續推動「千里馬計畫」補助博士生赴國外研究,另推動「龍門計畫」,選送國內優秀研究團隊赴國外進行關鍵性科技與人文社會研究領域研習,並於106年推動「博士創新之星計畫」,補助優秀人才到美國學習前瞻產業技術研發,透過與國際企業、新創公司以及知名學研機構進行專案合作,建立我國與矽谷創新資源之鏈結,培育具國際視野與戰略思考之產業創新技術人才。
除選送人才出國,本部也呼應臺灣產學研界對人才的渴求,於5月啟動「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第一梯次已核定38位博士,於今年9月陸續返臺,將國際視野、科技研發新知、前瞻應用趨勢帶回臺灣,為臺灣注入新能量;另推動「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提供博士級人才在職實務訓練及產業實習機會。
真正有影響力的科學研究,來自對人性的瞭解,科技部積極連結各界資源推動科學傳播,廣泛吸引人才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專案推動原住民科學計畫及新南向研究計畫,廣納人才深度。 -
推廣研發創新價值
-
四、推廣研發創新價值
推動大專院校與產業籌組產學大聯盟,研發產業創新技術,以確保我國產業之領先優勢,目前已有台積電、聯發科、中鋼、長春集團等業者,結合18所大專院校149位教授共同參與。另為強化學界核心技術廣泛擴散至產業界,推動產學小聯盟,今年截至8月底止,吸引參與聯盟廠商家數達1,283家,正努力希望提升至2,000家,以擴大協助產業加速升級,提高國際競爭力。
推動「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計畫」,補助大專校院與研究法人合作籌組價創計畫創業團隊,將其技術成果商業化。為塑造大學校園形成科技創新生態圈,規劃「國際產學聯盟計畫」。
為發揮我國在高科技具有厚實基礎的產業生態鏈優勢,推動「亞洲‧矽谷創新創業鏈結計畫」,鏈結國際新創團隊來臺發展,並串聯國內廠商生產製造優勢。
另外,本部亦積極鬆綁產學合作相關規定,開放計畫申請得隨到隨審,並配合新興營運模式之發展,推動金融科技、商業經營管理等新興產學合作計畫。 -
整合資源平臺,擴大服務量能
-
五、整合資源平臺,擴大服務量能
臺灣第一顆自主研製,具高解度光學遙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已於8月25日發射升空,為我國太空發展立下重要里程碑,證明我國整合產學研能量,確有自主研發衛星的能力。
本部會持續建置國家級科學實驗核心設施,提供國內產官學研界所需之研發平臺與技術服務,包括建置AI共用主機、Peta級高速計算共用研發平臺、臺灣光子源同步加速器(TPS)、啟用國震中心臺南實驗室、大資料分析平臺(Braavos)、推動全方位防救災情資蒐整以及建置貴重儀器共用資訊平臺等。 -
經營科學園區,促進科技產業發展動能
-
六、經營科學園區,促進科技產業發展動能
106年1月至8月科學園區之總營業額為1兆5,723億元,創歷年同期之新高。並積極協助企業進行重大投資,106年已有:中科擴建案台積電設廠總投資達5,500億元、先進封測三場增加投資達520億元;臺灣美光於中科后里園區擴廠,增加投資金額約380億元。台積電5奈米先進製程已於臺南園區租地建廠,將新增投資5,500億元,並宣布3奈米先進製程未來亦將於臺南園區建廠,預估投資金額超過6,000億元;華邦電宣布於南科高雄園區設立新廠,未來總投資金額達3,350億元;富田電機投資6億元於銅鑼園區設廠。
科學園區會持續以「找夥伴、打群架、結交盟主」為策略,積極串聯產官學研及國際資源,包括成立產學訓交流平臺,發展策略聯盟,並推動國際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交流計畫,全力給予產業所需的關鍵支持。
規劃園區IC設計產業國際展銷計畫,透過參與TechCrunch等國際展會或活動,協助IC設計廠商橋接全球創新技術,107年1月將偕同30家新創團隊參加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希望成功與國際重量級企業結盟、吸引國際目光並奠定臺灣新創國際品牌。為引導產業升級及吸引創新產業,研議修正「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刻正進行相關部會署及地方政府之修正意見彙整,後續將進行跨部會協商及本部法規委員會議審查。
結語
面對科技的瞬息萬變,科技部積極扮演科技探索先鋒角色,掌握摩爾定律的科技脈動,結合臺灣科技產業的優勢,投入科學技術研發與人才培育,以價值創造回應產業與社會的需求。同時積極推動科技與文化的結合,營造以人為本之創新科研生態體系,包括People Change──以跳躍式思考發展新興科技、People Care──在產業新局中兼顧社會責任、People Can──培育創業家精神,藉由完善「人才、環境、政策、法令、資金」五個面向的環境,以科技守護臺灣,帶出未來生生不息的新機會!
以上報告,懇請委員鼎力支持,並敬祝各位委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
主席:現在開始進行詢答,本會委員詢答時間為10分鐘,得延長2分鐘;非本會委員詢答時間為8分鐘。上午10時30分截止登記。委員如果要提出臨時提案,請於質詢結束前提出,處理提案時,如果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援例不予處理。
首先,請柯委員志恩發言。
柯委員志恩: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本席要先對部長表示肯定,因為部長真的非常積極任事,幫整個組織帶來非常多的活力。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謝謝委員的指教。
柯委員志恩:本席看到你們的報告內容,除了兩岸跟外交之外,真的是包山包海,教育、文化、經濟、軍事都包含在內了,如果把「科技部」這3個字拿掉,我都以為這是院長的施政報告。部長,我們就一一來檢視,我覺得你們定了很多目標,但是主軸到底在哪裡?因為錢一定要花在刀口上,而且部長有非常多創新的作為。
關於福衛五號,剛開始我們都很高興看到它升空了,因為這代表臺灣在太空上一個非常大的突破,大家都同感榮幸。它所拍到的照片本來非常模糊不清,但是到現在可辨識度應該可以了吧!
陳部長良基:對,太空計畫前面的檢測時間一般需要3至6個月,福衛五號在8月25日發射,所有的功能要一步、一步來測試,現在還沒有全部測完,在這2個多月以來,除了影像有問題之外,對焦跟原來的設計有一點不符,但是影像的品質是能夠調整回來的。 -
柯委員志恩本席希望能夠如預期一樣看到很明顯的位置。
陳部長良基:現在所有的科學酬載都正常,在發射出去以後我們都可以來進行調整。
柯委員志恩:其次,第二組發射的計畫目前取消了,那是美國的問題……
陳部長良基:那是福七,這本來是一個衛星系,總共要12顆衛星,分高緯度和低緯度,前面6顆低緯度的衛星是臺灣區域所需要的。
柯委員志恩:好,本席是想確定都有在你們的掌控當中,這樣就可以了。
現在本席要進入主題,部長上任後有14項新的計畫,在未來四、五年當中預算高達263億元,這個金額已經是1個外交部和2個文化部的預算加起來的總數,所以你就知道你有多麼的創新了。這個創新裡面包括要找年輕的學者,提出「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分為二類,一類是「哥倫布計畫」,鎖定35歲以下學者;一類是「愛因斯坦培植計畫」,鎖定32歲以下年輕學者。在這個「年輕學者養成」計畫當中有加入部長自己很多的想法,沒有錯吧! -
陳部長良基應該說這是大家的期待。
柯委員志恩:部長,期待是一回事、理想是一回事,務實是一回事,我們就先看看你所最專注的AI計畫,AI計畫到底是一種實踐還是實驗?未來5年你們要投入一百六十多億元,幾乎等於過去我們國家型的大型計畫。你未來要花50億元來做一個AI創新研究計畫,我們問了這個計畫的細節,你們第一年要先花10億元來徵求構想書,就是要大家先提出構想再由你們來篩選,被選上以後再提出計畫。部長,這樣就好像要花50億元來蓋一棟大樓,可是卻不知道最後會是什麼樣子,而且有人質疑這個計畫的很多委員也不具有AI的背景,林林總總,因為你們目前所要推動的這個計畫為大家所關注,部長要不要說明一下?
陳部長良基:AI本來就是一種應用的工具,所以AI的主軸一定就是利用電腦的智慧化……
柯委員志恩:本席對AI很熟,所以你不必向我解釋,我只是要知道這個計畫的落實度,所以我才問這是實驗還是實踐,現在你們只是在徵求構想書,然後才提出計畫內容,但是這個過程就讓大家覺得你們根本就還沒有想好嘛!你們都還沒有想好就要花錢去蓋一個創研中心!
陳部長良基:謝謝委員的提醒,其實我們對外有舉行過多次的說明會,我不確定講這個話的人有沒有參加過說明會,但是其實所有提案的老師都非常清楚,就是我們要的東西是要有AI的核心加上它的應用,所以有些應用的領域進來,譬如說AlphaGo的棋手黃士傑,他是下棋的人,但是不見得是研究AI的人,我們還是要有研究應用的人來提升技術。
柯委員志恩:你們一開始對外說明你們現在只是在徵求構想書,之後再徵求計畫書,這讓人家覺得你們整個方向都還沒有底定,只是因為這是目前全世界的趨勢,所以你們就要提出來,而且要花160億元,外界對你們的執行層面有太多質疑的聲音。
陳部長良基:跟委員報告,現在全世界對AI最大的應用包括智慧交通、金融科技…… -
柯委員志恩你們現在只是在徵求構想書而已啊!
陳部長良基:科技部並不是經濟部,我們科技部有兩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前瞻技術研發跟人才培育,這是我們所職掌的範圍,現在我們還只有在推前瞻科技的部分,如果4大應用是未來重要的項目,那我們當然要研究人工智慧如何進入數位醫療,可能要有一些人才進來……
柯委員志恩:所以你們現在不是只有構想,而是很清楚要怎麼去做了?
陳部長良基:沒有錯,我們有4大項……
柯委員志恩:你們很清楚正在做哪些事情,所以花50億元來蓋創研中心是有必要性的,我們要緊盯這個部分,因為大家其實都在看,只是有人認為你們目前所提出來的是一個比較空泛的概念,所以我才要問這到底是一個實驗還是實踐,這是有待檢驗的,關於這個部分,在之後審查預算的時候我們再好好來討論。請部長不要忘記,AI計畫的主持費可以到6萬元,其他學門的主持費都還沒有這麼高,這也讓大家覺得為什麼會一國兩制,請部長要特別注意這一點。本席現在只是先拋出問題,等到審查預算的時候我們再來好好的處理。
大家現在非常關心年輕學者的養成計畫,你們的養成計畫也非常多,總共編了95億元,有一個是「哥倫布計畫」,因為哥倫布要出海,所以這是針對要出國的學者,鎖定35歲以下的學者;有一個是「愛因斯坦培植計畫」,因為愛因斯坦很聰明,所以這是針對留在臺灣的學者,鎖定32歲以下的年輕學者。你們的計畫可不可以用好記一點的名稱?哥倫布也不是很聰明的人,你們用這個名稱,本席想了老半天,才想到原來是因為他要出海去探索。
你們現在某種程度上是要解決人力老化的問題,所以我們大力培養年輕的學者,像你們科技部從97年到105年的研究計畫,30歲到39歲的主持人減少了30%,50歲到59歲的主持人增加了41%,本席照你們這些計畫估算過,你們一年大概可以培養350個40歲以下的學者,以這樣的幅度來看,還是沒有辦法解決研究人員逐漸老化的問題,你們目前的規劃還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陳部長良基:我當時也是因為看到這些數字,才開始找一些年輕學者來談,就是要讓年齡層往下降,至少要招募一些年輕的學者進來,我們的目標是要從國外把這個年齡層的優秀學者找回來臺灣,有一些新的科技學者可以帶領他們。
柯委員志恩:部長,你還沒有感受到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目前因為少子化,如果老的教授不退的話,年輕學者是沒有辦法進去的,所以應該要從學校的聘任來加速新陳代謝,即使你們培養了很多年輕學者,還是很難去解決這個問題,這也不是你們科技部的問題。
陳部長良基:現在全國大概有5萬個教授,平均每年要新聘1萬名教授,不過因為現在新聘的教授都比較資深,排隊都愈排愈久,所以進入大學任教的年齡都普遍偏高,其實這是不適宜的,這樣發展下去……
柯委員志恩:但是如果想要進入大學,學校看的還是I的部分,第一關就是這個部分,其實年齡都不是問題,因為如果有I的部分,對學校研究有很多的產能,就可以立即接收,那是學校整個評審的問題嘛!部長,你非常喜歡跟產業界聯合,我完全同意,我跟你說,還好你沒有去選台大校長,現在台大社會人文學系的人都很害怕,因為一旦當上校長,又要叫他去跟產業合作,要這些歷史系、文學系的人怎麼辦?你真的太喜歡跟產業合作了,包括要4年培養1,000名博士,如果畢業的博士真的有專業能力,那臺灣的科技業就會儘量去延攬他們,可是科技部卻花很多時間來進行媒合,讓本席覺得這就好像保母計畫一樣,如果博士生的實力夠,不管到國外的矽谷或留在臺灣,業界就一定會要他們,不必你們科技部來媒合,我肯定你的做法,但是我覺得這種做法還是跟實際有些落差。
你們這些部分都僅止於圈內,就是要先進到學術圈裡面來,我剛才講的養成年輕學者計畫,都是指有機會經過三級三審而進到學術圈裡面來,但是你不要忘記,還有很多根本進不來的流浪博士,其實他們的實力也不錯,可是根本進不來,也沒有辦法申請國科會的研究計畫,因為需要學校幫忙送出申請,而且如果你不是專任教授的話,根本就沒有研究生願意跟你,所以這群人永遠都被擋在外面。現在對岸都不斷在找這些人過去,他們根本就被你們遺忘了,對於這些兼任教授、博士級的人才,我們難道不能提供任何協助嗎?
陳部長良基:謝謝委員的指教,我們在跟委員討論的過程中也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在這一次的養成年輕學者計畫,我們允許在還沒有拿到任何學校的聘書之前就可以先來提案,這是一種創新的做法,在國外或任何地方已經取得或預估會取得博士學位就可以提出計畫。 -
柯委員志恩他可以直接申請嗎?
陳部長良基:對,他可以直接申請。
柯委員志恩:就算他可以申請,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誰會幫他做計畫?如果他在學校裡面沒有一個定位的話,就很難會有研究生跟著他做研究,那整個系統還是要有很細緻的評估。
陳部長良基:對於他們所提出的申請,我們可以先核定,如果他們真的是要回來臺灣服務,我們就會給他們計畫。
柯委員志恩:可是就算他要回來臺灣服務,根本沒有人要找他服務,那怎麼辦?
陳部長良基:到時候我們還是會給他這個計畫,此外,科技部也有獨立的博士後研究計畫……
柯委員志恩:本席是說他必須要在學校裡面任教,才會有研究生可以協助他,如果沒有固定而在不同的地方,就很難會有研究生來協助他。
你也有提出一個很好的創新做法,就是解除了研究助理費用的上限,我覺得這樣很好,但是你可能要注意到一點,就是依你們原定的計畫是學士和碩士有這樣的部分,本席認為不應該有上限,但是你們不要忘記我們臺灣有一些慣老闆,如果沒有定出上限和下限,搞不好他們就以勞動部的公告為由而只給兩萬八到三萬三的薪水,你覺得有沒有可能給的薪水更低,因為已經沒有一個標準了,有沒有可能這樣?
陳部長良基:不可能,我們當時也有跟委員說明,我們會要求各校報備現在依新方式處理的資料,目前有將近200所學校報回來,看起來都比原來的辦法還更好,所以已經有達到我們的目的。我們都會去盯,只要有人檢舉有問題……
柯委員志恩:基本上,即使他們只付比較少的薪水來聘研究助理,你們科技部要講什麼也於法無據,因為你們解除了上下限,所以只能道德勸說。 -
陳部長良基我們會要求報備他們是基於什麼理由。
柯委員志恩:因為沒有法可以約制學校,所以只要符合勞動部的公告,現在已經有些學校慢慢浮現這個問題了,只是目前你們還沒有看到,所以本席要提醒你,在沒有下限以後……
陳部長良基:我們會注意,我們有一個……
柯委員志恩:部長,你非常的認真,本席也很肯定你,但是你常常把在你下面這群偉大的博士級人才搞得天翻地覆,因為你太有理想性了,本席認為你應該要聚焦在一些比較務實的範圍,好不好? -
陳部長良基謝謝。
-
主席請蘇委員巧慧發言。
蘇委員巧慧: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今天是科技部的業務報告,看起來大家都會以這樣的話來起頭,就是其實我們對部長所領導的科技部現在正在進行的諸多業務大致上都表示肯定,剛剛柯委員也是這樣講,所以部長可以放輕鬆一點。我們是根據立法委員的職責在這裡向部長請教你們的政策並提出你們不足之處,本席要分4個部分來跟部長討論。第一,關於學術人才研究的部分,剛剛柯委員談的是博士之後的人才培育,我想問部長一個問題,你也有當過博士生,在這麼長的求學過程當中,你有動過休學的念頭嗎?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當然有,我在轉換研究題目、研究碰到瓶頸的時候都會考慮。 -
蘇委員巧慧所以你是因為在研究上碰到瓶頸?
-
陳部長良基對。
蘇委員巧慧:我看到上一次教育部所提出的業務報告,我也有查過資料,請部長看一下近年臺灣博士生的狀況,根據98年到104年的研究數據,博士生休學的人數大幅的提高,從17%到現在已經有26%的博士生休學了,部長知道他們休學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
陳部長良基:一般來講是研究碰到瓶頸,他們不知道該做什麼才會使他們未來的人生比較有意義,或是他們做的研究對社會到底有什麼意義。
蘇委員巧慧:部長,請你看一下這個數據,其實和你所說的答案不太一樣,有工作需求和經濟困難就占了3成,當然有個部分叫做「其他」,也許歸在裡面,可是關於您所說的研究志趣,這裡是教育部統計出來的資料,顯示因學業志趣而休學轉換研究的比例只有6.97%。
我今天要和你討論的部分是目前臺灣博士生因為工作需求、經濟困難而休學的,竟然已經有三成;既然我們要討論科研、學術人才,科技部現在也已經提出非常多扶植年輕學者的計畫,不管是「三明治」計畫、「千里馬」計畫,甚至「愛因斯坦」計畫、「哥倫布」計畫等,讓博士生有機會和世界交流,也讓年輕學者有機會看到外面世界,雖然培育、扶植博士生大部分是教育部的工作,可是你的「三明治」計畫、「千里馬」計畫等也關涉到博士生,那麼,在你們與這世界接軌已經做得不錯的情況下,有沒有機會和教育部一起合作,討論一個支援國內博士生就讀的計畫?這部分有在你的考慮之內嗎?
陳部長良基:現在委員看的這個數字,其實是比較環境面的因素導致的,我們也有在考量這個問題;在國外,基本上是把博士生當成職涯工作之一,所以會給他們薪水,但是在臺灣,還是把博士生當成學生,幾乎沒有support,這是滿大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
蘇委員巧慧:是啊,是個滿大的問題,所以今天就是要和你討論這部分。
陳部長良基:我上次提過,科技部其實資源很有限,所以我們也沒有辦法全面照顧;剛才柯委員特別一直提到AI中心,在這部分,我們是希望可以先做些突破性處理,包括博士生進到中心做研究時,看能否給他們比較充足的工作待遇…… -
蘇委員巧慧所以你有想到這個部分?
-
陳部長良基對。
蘇委員巧慧:就是調高博士生的待遇,讓他有能力、有資源可以專心做研究。
陳部長良基:對,國外基本上是這樣。
蘇委員巧慧:科技部有很多政策、創新,我們肯定,但還是有不足的部分,如同現在說的博士生,您和世界接軌的部分真的有動起來了,我表示肯定,但國內就學支援計畫這部分,科技部可以再和教育部多做討論,這是我的第一個命題。
第二個部分是上週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學術倫理教育課程訓練,這是科技部當前的一個大項目,因為學術倫理事件頻傳,所以科技部現在要求凡是第一次申請計畫,都必須通過6小時以上學術倫理課程認證,對吧? -
陳部長良基沒有錯。
蘇委員巧慧:可是我們現在看到很多輿論、報上的投書表示反對,認為這可能又與過往一樣,讓電腦開著跑6小時,就是一個非常表面功夫的上課課程,質疑可以真正增進學術倫理概念嗎?
這部分我之前已當面向部長請教過,還記得部長回答我的第一句話,其實也只有那句話,說這些批評的人一定沒有真正看過內容;所以,在今天上質詢台前,我真的就去申請一個帳號,去看你們的線上課程到底與過往有何改變,可以讓部長說出這句話。
結果發現還真的有改變,我確實看到這套線上系統與過往的不同之處,第一,它不是教學影片,而是一個文本,必須規規矩矩看完,如果僅憑直覺回答後面的題目,真的會答錯;在讀完、做完這些題目後,該章節可能只給20分鐘的認證,所以必須讀完非常多章節後,才可能累積到6小時時數;經過這套系統認證6小時後,如果到時候計畫申請人還說不了解學術倫理,我想我們應該可以拿著他的認證問他:這是什麼?你的計畫和原意是這樣吧?
陳部長良基:對,我自己也特別去看過這幾個課程,我覺得一方面是人會忘記很多東西,一方面是科技會改變,但經過這樣看過相關的內容後,還是會比較了解哪裡可能出問題。
蘇委員巧慧:這是我表示肯定的部分,科技部真的有改變,但我現在質疑貴部的政策說明能力真的很不足,因為我看到的報紙投書和輿論,絕大多數是不了解我剛剛說的這一段,連我都不了解這一段,幸好我有機會向部長當面請教,所以可以看到這部分;而且所有看到的新聞稿內容,大概就是需要上6小時學術倫理課、是線上作業、是首次新進人員等,並沒有討論到它創新的部分,也沒有看到任何其他資訊可以讓這個新計畫被大家關注;坦白說,針對這麼多批評聲浪,我也沒看到科技部有回應,所以我質疑的是政策說明能力,部長,這一點您認為是否需要改進?我認為應該大幅改進。
陳部長良基:這應該改進,其實當時我有要求,不過同仁說在去年底訂規定時就有一番討論,當時有做說明;這次我們主要是通知各校時間快到了,要注意這件事,才又鬧出一波,但當時都已經回應過了。
蘇委員巧慧:所以,第一,我覺得政策說明能力真的還有待加強,如果其他政策、計畫可以做這麼多,那宣傳的部分和說明應對能力,真的還沒跟上腳步,這是我質疑的部分。 -
陳部長良基是。
蘇委員巧慧:第二,如果我們要討論學術倫理,其實它的環節可以切成非常多面向,你說應該把教育放在前面,比處罰更有效,這點我也同意,當然你現在也做了這部分;但我認為處罰機制還是不能免除,坦白講,最後能讓他感覺痛的還是最有效、最有能力制裁學術倫理部分,所以科技部在這部分還是有可以加強的地方,你不能只有完成前面的部分,就告訴我們已經大幅改善學術倫理的狀況,如果只做前端的話,社會也不能接受,這是我要與部長討論的第二個部分。
陳部長良基:其實我在委員會說明過,我們新的辦法已經改成除了個人罰款外,也會要求學校把科技部的錢交回來。
蘇委員巧慧:尤其你們鎖定的對象為首次申請,這部分大多是新進、資淺人員,對於案件最嚴重的資深人員部分,其實沒有著力到,應該針對這部分提出對策,讓新進的人覺得不是只有在規範他們,大家才能比較平衡,部長可以同意嗎?
陳部長良基:是,我們可以再想辦法加強政策說明的部分。
蘇委員巧慧:第三個部分是太空計畫,你說福衛五號已經都改善好了,聽到部長在備詢台上公開說福衛五號已經完成,我們都非常高興;但接下來就是福衛七號無法發射的部分,因為美國政策調整後沒有經費讓我們發射,那麼,接下來的太空政策是什麼?
我們原來期待七號上去後,能有新一波氣象衛星觀測資料回傳,成為我國自有的全球氣候變遷資料;福衛五號的強項是整顆衛星都是我們自製的,這是五號好的地方;而七號上去後,是希望能帶來我們自己擁有的資料,現在這計畫又打亂了,科技部的對策是什麼?福衛五號修正了,那七號呢?
陳部長良基:福衛七號雖然有12顆衛星,但它主要是要取代福衛三號的6顆衛星;其實福衛七號的第一組6顆衛星,就足以取代福衛三號,它的取像能力比現在增加大概3倍至4倍,所以對於臺灣氣象的維護,其實已相當足夠。
蘇委員巧慧:部長現在說的是功能性問題,但我跟您討論的是太空政策問題,以您的企圖心,在我們這個會期審太空中心的預算前,應該就要負責任地提出我們的太空政策,至少讓我們有藍圖和願景,可以知道接下來政策往哪裡走,這樣預算審查起來才有道理,這是我對太空中心的要求,可以吧?
陳部長良基:已經在做了,因為它的第二期計畫是到明年度,所以我已經找了一些專家開始開會了。
蘇委員巧慧:好,那我們就期待在審查預算前,這個資料可以送到各委員辦公室和委員會。
陳部長良基:第三期不會這麼快,因為明年度第二期結束……
蘇委員巧慧:連主任都還沒選出來,我們對於太空政策實在不敢期待。
陳部長良基:政策與選出主任不見得直接搭配,但我們現在同步在處理了。
蘇委員巧慧:我指的是效率。最後15秒時間,就來討論我長期關心的科普政策。部長,我看到大觀園已有改進,這非常好,表示肯定;對於參展,我也看到科技部現在做了很多,也表示肯定,但我希望每個參展真的能夠切實符合該次主題性,因為沒有時間了,這部分只能審查預算時再細談,但我認為部長可以責成每個主任就展示主題核實辦理,因為您可以看到有些計畫、參展真的很好,但有些其實還不夠切題,我想能夠讓好的計畫進來,才是我們科研經費分配最主要目的,所以我也希望審查預算前,能夠提供計畫查核標準的資料,應該沒問題吧?
陳部長良基:是,我們回去準備這部分。
蘇委員巧慧:好,謝謝部長,我們審查預算時再討論。 -
陳部長良基謝謝。
-
主席請張廖委員萬堅發言。
張廖委員萬堅: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接續關心我們臺灣的驕傲──福衛五號,剛才部長回答蘇巧慧委員說整個都調好了,是這樣嗎?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是,我們現在的影像清晰度已經調到與當時要的解析度接近。
張廖委員萬堅:可是我看今天媒體說太空中心副主任余憲政說,目前影像品質有改善且達到不錯效果,但實際改善程度仍要進一步精算,只是恐怕無法達到當初設定「黑白影像2米、彩色影像4米」目標。到底是什麼情況?
陳部長良基:其實我們都希望這個發生只是短期的現象,透過遠距的校正能恢復。 -
主席請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余副主任說明。
余副主任憲政:主席、各位委員。報告委員,現在所看到的影像調校結果,有一部分的確可以達到2米與4米,有些部分還要再做改進。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是有改善,但我們大概多久時間能完成校正?我們發生大問題,也已經過了一個多月,正在做校正工作,那大概多久時間能完成? -
余副主任憲政預計到12月左右應該可以把這部分做完。
張廖委員萬堅:就是從9月17日我們發現它傳回來有模糊、失焦的狀況,經過努力改善及調校,大概3個月左右能完成? -
余副主任憲政是。
-
張廖委員萬堅完成後與原先的預期會不會有落差?
-
余副主任憲政我們會儘量達到2米與4米的目標。
-
張廖委員萬堅儘量達到?目前為止是還沒有達到?
-
余副主任憲政目前有些地方已經可以達到。
張廖委員萬堅:有些地方可以達到就是不完全,希望能在3個月內完成所有工作,3個月內如果救不回來,可能它的功能就是如此,對吧? -
余副主任憲政我們會有判讀的數據。
-
張廖委員萬堅判讀的數據就是3個月後大概就會……
陳部長良基:其實不一定,因為現在全世界遙測做得最好的是韓國的兩顆衛星,他們第一顆衛星上去後,調校了6個月才把整個影像弄出來,目前我們太空福五計畫才拿到500組影像做調校,其實它的經驗還不足;所以我請國內做影像處理的教授、專家進來協助,希望透過這些專業的協助能把影像處理…… -
張廖委員萬堅目前防災與勘災的部分沒問題了?
-
陳部長良基這部分沒問題了。
張廖委員萬堅:只是我們當時都認為它有可以近距離拍到黑白影像2米、彩色影像4米的功能,當然我們會靜候你們的好消息,最近你們大概已經有些成果,希望能夠真的成功,因為這是我們臺灣的驕傲、是我們自製的衛星。
福衛七號目前有兩組各6顆衛星,現在我們與美國的合作關係如何?
陳部長良基:這兩組本來就是中、美各出一部分經費來做,其實福七衛星,如我剛說明的,它是要取代福三,所以裡面是國外製造,我們做整測、量測。
張廖委員萬堅:第一組已經做完了並放著,對不對?
陳部長良基:現在在整測廠房,應該是明年初做發射,因為我們是第一批,還要等Space X測試完。
張廖委員萬堅:福七第二組那6顆還沒開始,因為美國的……
陳部長良基:其實我當院長時就開始談這件事,美國看到氣象衛星未來越來越有商業價值,所以他們其實在政府出錢……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你的回答是說,福衛七號的第一組,預計在明年初發射?
陳部長良基:對,就看Space X安排的測試時間,現在看起來,他們第一組(Falcon Heavy)火箭的測試,可能會到明年五月或六月時才會完成。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精確說,最快也是要到明年中。
陳部長良基:對,明年第二季。
張廖委員萬堅:有關第二組,你剛也回答我了,大概與美國這邊再……
陳部長良基:美國覺得這有商業價值,就不見得是政府出錢,或者不見得要跟臺灣合作。
張廖委員萬堅:他們要引進民間的商業投資,謝謝你的回應。
我們繼續關心有關青年學者的問題,我在上週質詢教育部時特別提到一個數字,部長應該也知道,以人文和社會科技分類歸納,從99年開始,我們科技業的博士人數逐年下降;在99年,科技類博士在學生是2萬3,261人,占68.1%,到105年度,只剩下1萬7,461人,占60.6%,少了7.5%,約5,800多人;從總數來看,99年度博士在學生是3萬1,478人,到105年度,所有博士在學生是2萬8,821人,大約少了5,300人,其中科技類少了5,800人,人文社會類人數微幅上揚,但總人數是減少的;雖然人文社會的人數增加不多,但比例上是大幅上揚,可是科技類卻是大幅減少。
大家其實都很肯定你過去在學術、研究方面與產業界的關聯性,你個人也是非常有經驗,所以我們在對教育部質詢時,除了希望大批的博士生不要變成流浪博士,加上現在中國也在伸手延攬我們的人才,我們自己的高教環境培養出來的好人才,每年有4,000個博士生,其中大概有2,000人進入職場,另外2,000人要進入學界研究,或是在產業界創業、研發,其實我們應該提供一個好的培育創業環境。
我看你非常有經驗,在前瞻計畫裡特別提出青年科技創新創業基地建置計畫,這計畫分三大項,部長很熟,我就不一一唸了,包括要設置空間、能延攬國際級新創團隊來輔導國內年輕創業團隊,讓他們知道國際的研發取向和他們的成功機率,再決定方向;第三個是比較特殊的,就是「創新創業旗艦基地加速器營運」計畫,我對這項非常感興趣。
針對第三個項目,過去國發會每年大概也編列5,000萬元預算,要讓我們科技創業、創新團隊直接去國外,到國外加速器接受那邊的師資輔導,看能否進一步有好的產品進入市場,甚至吸引許多創業投資團隊,得到他們的矚目及投資。
我們看到花了很多錢,第一,用1.2億元租用辦公室,提供一個地方給各創業團隊做為研發空間;第二,這三個計畫從106年的9月到110年的8月,在前瞻計畫裡規劃這四年期間要花8億元來做這工作,部長是很有經驗的,對於這樣的經費配置您覺得恰不恰當?1.2億元是用來租一個空間;另外3億元左右是找人來輔導我們的創業團隊,當然國際新創團隊的輔導養成是很貴的。第三部分其實也很重要,就是有些團隊可能已經創業了,可是他們還在摸索期,或對於市場關注度還不夠,或產品成熟度還不夠,很需要我們再投注專業、有經驗的師資團隊去輔導他們;按照國外經驗,如果經過加速器,他們的成功機率一般大概是三分之一,可能有進展、有突破,可是等到真的創投單位青睞,願意投資、輔導他們上市,大概只剩下八分之一左右。
部長,這個計畫預計要花8億元,但是針對「創新創業旗艦基地加速器營運」部分,我看到你們在經費配置上,最後一部分只占了45%,人力非常少,我很擔心加速器營運是讓這些創業團隊美夢成真還是最後變成泡沫一場?依照部長的經驗,這個問題你可以回應我嗎?
陳部長良基:是。關於加速器這部分,我也特別到以色列跟美國看過他們經營的方式,公部門要負擔的人力不多,主力就是希望能把國際上比較知名的加速器帶來臺灣,所以在經費編列上很大一部分是放在這方面,它在這裡投資我們新創團隊間接的資金……
張廖委員萬堅:好。請問部長,這個計畫9月已經啟動了,對不對? -
陳部長良基對。
張廖委員萬堅:這個計畫對於引進國際加速器團隊來臺灣的師資,到目前為止,您樂觀嗎?
陳部長良基:我還滿樂觀的,我們已經先試辦,目前已有10個海外的團隊過來,所以將來整個計畫真正執行時,我相信我們的吸引力……
張廖委員萬堅:你們的目標是未來4年能有50個海外團隊,國內也有50個,國內有那麼多嗎?
陳部長良基:不只,國內目前其實已有上千家新創團隊。 -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你要篩選?
陳部長良基:我們要讓他們能達到國際的visibility market,這樣才有用。
張廖委員萬堅:你是這方面的專家,而且我們現在要打國際盃,所以這些科技新創團隊必須提升到國際的……
陳部長良基:對,而且人家的實力跟vision真的不一樣,所以我們也希望透過這個計畫可以把一些知名的accelerator找到臺灣來。 -
張廖委員萬堅你希望能夠達成何種目標?
陳部長良基:我們希望透過混血的訓練以後,讓國內至少有50隊以上的新創團隊,他們第一個,具有國際vision;第二個,對自己的價值也能夠有國際觀。因為國內很多新創團隊有技術、有能力,但是對自己能夠創造的價值並不清楚,沒有像台積電那種雄心壯志。其實我們是可以去國際上征戰,把我們的價值打到國際市場上……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經過跟國際對接之後,他對自己的東西有信心?
陳部長良基:對,也經過國際團隊的磨練,所以我才說我們要找國際的加速器,把它們的經驗引進來,經過他們的千錘百鍊,才能讓我們新創團隊的潛力可以發揮出來。 -
張廖委員萬堅其實國發會每年也有花5,000萬元輔導國內的新創團隊到國外去……
陳部長良基:對,那是送出去。 -
張廖委員萬堅你覺得那個效果好不好?
陳部長良基:這個其實也是我在副校長任內時就一直建議,國內現在的connection少,我們孵養的團隊確實有些應該送去,我跟很多去過回來的年輕朋友聯絡,他們幾乎每一個都覺得國外的經驗讓他們在視野跟能力上成長甚多。 -
張廖委員萬堅那回來之後呢?
陳部長良基:回來之後就是要等待時間讓它發芽,現在有幾個團隊,我覺得相當不錯。 -
張廖委員萬堅是有機會的?
-
陳部長良基對。
張廖委員萬堅:這部分在前瞻計畫裡面,跟我們未來的……
陳部長良基:我們也跟國發會說,將來這部分會跟他們一起合作。
張廖委員萬堅:我希望你們能夠一起合作,因為這部分很重要,對於青年投入創業或者延攬青年學者到學校裡面,包括所謂的愛因斯坦計畫跟哥倫布計畫,我們如何讓畢業的博士生不會變成流浪博士或者去賣雞排,能夠真正投入臺灣的學術研究領域或是創業團隊,科技部占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我也問過教育部長,為何國內的博士班會產生那麼多流浪博士?到底科技部扮演什麼角色,你們有沒有審核權?對於產業的趨勢,這些領域的博士班到底是不是你們想要的?教育部表示有徵詢你們,到底有沒有?
陳部長良基:關於這方面,我們會找他們一起努力。
張廖委員萬堅:應該要有一些評估的機制,讓國內高教體系培育出來的博士能真正能為國家所用,而不是外流或者流浪在街頭。謝謝。 -
陳部長良基謝謝。
-
主席請陳委員亭妃發言。
陳委員亭妃: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我跟部長探討一下台南整體科技發展的脈絡。現在台南有三個科技發展的重點:首先是蘭花科技產業園區,這是屬於農業科技領域。第二個是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南科),台積電決定要投注將近6,000億元經費興建3奈米先進製程新廠,我相信這對於台南整體產業聚落非常重要。另外一個就是位於歸仁鄉沙崙地區的綠能科技產業園區。這三個科技發展的重點,剛好分屬於不同的產業,所以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成功推動這三個產業聚落,台南未來絕對是提升就業人口最重要的基地。
就蘭花科技產業園區這一項,2020年世界蘭展將在臺灣舉行,請問部長有沒有去過後壁的蘭花科技產業園區?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是,我去過。 -
陳委員亭妃你的感受是什麼?
陳部長良基:去當地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蘭種,我覺得臺灣在這方面的科技技術實在相當不錯,我上次去時賴市長還在,我也跟他提出在後製作的部分,科技部現在有一些計畫可以協助,其實它的經營部分也可以再加強,所以明年度我們也特別有一些計畫,希望能夠協助包括蘭花等相關的農業領域及其後續的經營,我們會努力看看。
陳委員亭妃:如何協助?後壁蘭花科技產業園區的重點在於種苗的培育跟研發,請問科技部在農業科技這一塊要如何協助?
陳部長良基:我們會有一些計畫來協助,其實科技部主要還是針對學校,我們希望能把經費提供給專精這方面的學校教授,讓他們去協助……
陳委員亭妃:成大現在有研發中心,是不是?
陳部長良基:現在沒有蘭花專屬的研發中心,我們有一些研究計畫給相關領域的教授,所以像成大就有幾個團隊跟蘭花園區的農民有合作的計畫,也有推出產品,我上次去也有看到一些。
陳委員亭妃:科技部有沒有思考如何讓雙方更加結合?也就是說在產業這個區塊,如何透過農業科技加以結合?這一次我們科發基金也提出了3億元至5億元給相關單位申請,對不對?
陳部長良基:對,沒有錯,就像剛才跟委員說明的,下一年度在農業科技領域,我們會額外再提撥一部分經費來協助這個領域的發展。至於實際的作法,科技部扮演的角色比較間接,因為真正主管產業發展的是經濟部,但是我們可以協助學校的優秀團隊,把他們的技術跟產業銜接,所以我們是做銜接那一塊。 -
陳委員亭妃這個很重要。
陳部長良基:對,我們會做。
陳委員亭妃:這個很重要。在農業科技這一塊,科技部到底要採取何種方式跟產業結合?其實我們現在都要求學校的研發要跟產業互相結合。 -
陳部長良基對。
陳委員亭妃:台南在後壁區剛好設有蘭花科技產業園區,它是一個指標,2020年世界蘭展將在臺灣舉行,很清楚的事情是,今天世界各國許多蘭花種苗都要到後壁挑選,很多國家都是拿我們研發的種苗,然後進一步去生產,為什麼我們不好好利用自己這麼強的蘭花技術?對此,我一直都覺得很可惜,在這一塊我們似乎就是讓產業自行去發展,沒有政府的能量投入,永遠都覺得好像是孤軍奮鬥。如果政府能夠給予協助,相輔相成,讓產業價值能夠完全地提升,那是一種感受的問題,所以這部分可能要麻煩部長。
陳部長良基:是,我會請同仁協助。
陳委員亭妃:第二部分,針對台積電在南科投資3奈米新廠一案,請問部長,我們準備好了嗎?
陳部長良基:跟委員說明,台積電要投資那麼龐大的金額,其實它比我們還緊張,5奈米廠明年度開始要整地,它的投資就已經達5,000多億元,再加上3奈米的投資金額,兩者合計就有1兆多,所以當時我們跟台積電有做好整個的時程布局,包括水和電何時到位,土地現在就已經要到位了,目前看起來這幾個部分的進度都算順利。 -
陳委員亭妃都有掌控?
陳部長良基:是,當然有。
陳委員亭妃:另外,除了台積電3奈米落腳南科,最重要是它的聚落產業,你們對這些聚落產業掌握多少?
陳部長良基:其實整個半導體聚落在台南已經相當程度的成熟,因為現在剛量產的14奈米也是在南科,未來他們布局3奈米和5奈米整個聚落會在台南,所以有關材料設備的廠商都已經陸續進駐,整個聚落…… -
陳委員亭妃陸續進駐嗎?
-
陳部長良基對。
-
陳委員亭妃現在有多少家廠商?
陳部長良基:針對原料和設備的部分,有些還在談…… -
陳委員亭妃還在談嘛!
陳部長良基:有些已經進駐了,像康寧已經進駐了。 -
陳委員亭妃你掌握到多少家?
-
陳部長良基我要算一下。
陳委員亭妃:你要非常清楚,要掌握所有的訊息,因為要邀請所有相關的聚落產業進駐,才能真正提升3奈米。另外,政府要如何協助廠商,賴院長一直強調要幫廠商解決五缺,要幫廠商解決所有的問題,當然我們就要掌控有多少廠商願意進駐,這才是重點,否則連掌握都沒有做到,那怎麼去協助他們?現在你們到底掌握了多少廠商?
陳部長良基:目前就台積電在製程上的需求,大概有三十多家材料跟設備廠商都已經在南科,5奈米和7奈米如果有創新的材料,才會有新的材料進來,現在還沒有設置,所以還不急著去掌握,現在連關鍵設備要進駐的東西都還沒有確定,但是我剛才提到,我們一定會配合廠商集聚的效益…… -
陳委員亭妃你剛才提的是現在……
陳部長良基:對,現在聚落是在的。
陳委員亭妃:5奈米、7奈米的附屬產業早就已經在裡面了,現在我們強調是3奈米所延伸出來的聚落產業,我們要在第一時間去掌控,這部分要拜託部長,科技部要去掌控,不是對現在的部分,現有已經在這裡了,這部分當然沒有問題。
陳部長良基:對,瞭解。
陳委員亭妃:我們要求的是3奈米所延伸出來,哪一些是可以進一步拉進來的聚落產業?這才是我們要積極爭取的。
另外是綠能科技產業園區,這部分我們有前瞻預算,是嗎? -
陳部長良基對。
-
陳委員亭妃科技部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陳部長良基:現在中央主責是由吳政委督導,是經濟部在主政,推動中心很快就會進駐到台南。科技部是協助研發的部分,聯合研究中心是科技部負責,我們會把這一塊跟它的周圍做連結,經濟部的示範場域會在明年動工,後年可以完成。 -
陳委員亭妃你的聯合研究中心主要脈絡、主要重心是連結哪些研究人才?
陳部長良基:綠能相關國家型計畫已經出現且比較有價值的部分,可以到那邊去,因為能源一定是從創能開始,然後是儲能、節能以及能源管理,這幾個部分的團隊會帶過去。 -
陳委員亭妃你們跟學術界的結合呢?
陳部長良基:學術界所有的能源計畫都在科技部,相關的團體會進駐。 -
陳委員亭妃南部的學校是由誰在主責處理?
-
陳部長良基成大。
-
陳委員亭妃他們扮演的角色是什麼?你認為你們配合得很好嗎?
陳部長良基:能源研究中心在剛開始規劃建置時,第一棟大樓是先讓法人的團隊進駐,主要是在成大和交大這兩個學校旁邊,可以就近在實驗室研發,後續的成果才會到這裡來。
陳委員亭妃:如何結合?本席今天問的問題是如何讓1加1大於2,如何讓研究能量完全發揮?綠能科技產業園區不能失敗,要達到2025非核家園,綠能科技產業園區是我們的重鎮,是我們的目標,今天如果沒有透過產業研發推動到2020,做到創能,甚至到最後的儲能,這整個產業的順序其實是從現在綠能科技產業園區才剛要啟動,雖然所有的產業現在慢慢在外部已經有自己研發的團隊,但是今天我們要問的是,我們花了這麼多的預算,綠能科技產業園區光是前瞻預算就有162億元,這還不包含各部會的本預算,所以這部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研究能量一定要做結合,不是各自做各自的。
陳部長良基:科技部從8年多前就開始成立能源國家型計畫,就是為了這一刻,我們準備了相關的技術,包括前瞻的技術和人才,就為將來做儲備。後續研究的部分,比如像風能和太陽能已經成熟的部分,科技部就不會再投入,我們會投入其他所謂再生能源部分的協助。特別還有一塊,就是智慧管理和儲能,這部分相對比較弱,所以我們會投入產業還沒有成熟的部分,科技部會從前面這部分協助,我們跟經濟部幾乎每週都有密集會議在研商,相信這個連結應該可以滿足委員的需要。
陳委員亭妃:部長,研發、研究一定要結合,不要各自為政。 -
陳部長良基是。
陳委員亭妃:本席從原能會一直問,問到科技部,其實都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現在可能你們都是各自處理各自的,但是整合力還不夠,本席講得非常坦白,不會因為自己執政就不講實話,就我的感覺,針對綠能科技產業園區,每編一次預算,每進行一次質詢,所探討的是很多的擔憂,所以拜託一定要整合,一定要有整合的平台,而不是各自為政,這樣才能發揮1加1大於2的功能,才能讓所有預算完全發揮效能。拜託部長,我們的目標很清楚,2025非核家園,綠能產業一定要在這樣的範圍和目標之下逐一完成。謝謝。
陳部長良基:是,謝謝委員。 -
主席請李委員麗芬發言。
李委員麗芬: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看到今天部長提出的業務報告,我覺得部長真的是說到做到,很多委員關心的問題都有放在今天的報告裡面。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是,還請委員繼續指教。
李委員麗芬:像我之前關心的女性科學家發展以及農業科技,這些都有納入報告。之前部長一直宣示,要讓研究助理領到薪這件事情也都有落實。上週教育部的預算報告,我有質詢一些國立大學,也看到他們都有在做。另外,報告中還提到高齡化的社會研究、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以及國網中心對動畫的支持,這些一直都有在推動,整份報告非常精實,可見部長很認真,也很用心,今天本席就再提出兩個期許,希望部長對這兩方面也給予協助。
首先,不知部長有沒有聽過「自由之夏」這本書,本席就以這本書來做引言。這本書的背景是在講1964年,有一群美國大學生到了種族問題非常嚴重的密西西比州,協助黑人註冊、投票。本書的誕生有個滿有趣的地方,在事件過後的20年,作者拜訪美國馬丁.路德.金恩紀念中心時發現,中心收藏著那些大學生在1964年協助黑人註冊、投票的報名表。於是作者便從這些報名表進行初步的資料分析,之後甚至還與20年前的那些大學生聯繫上,進行訪談而出了這本非常有意義的書,許多學者都很羨慕他的幸運,能看到這些資料,也可進行這樣的研究。
我提到這本書的歷史就是因為我來自民間團體,很多民間團體也埋藏了很多寶貴的資料等待分析,可惜民間團體沒有錢也沒有人力,大家都忙於服務,所以也沒有所謂的「研究人力」,不只人手不足,也沒有經費與學者合作,可是這些資料就一直放在每個團體的電腦或檔案裡,我覺得這樣非常可惜。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彭婉如基金會長期從事托育的議題,他們手上就有很多保母的資料,包括他們的年齡、性別、托育案件的分析以及他們能夠提供的服務,甚至對於發生的事故,還有相關的統計及原因說明。如果我們可就這個部分繼續分析的話,就可以做出事故的統計分析,如此便能提出預防的對策,也對孩子的托育過程更有保障,亦是做少子化政策很重要的一環。所以想請教部長,你會不會覺得這些資料如果沒有被研究和統計就放在民間的話是非常可惜的?
陳部長良基:沒有錯,這個部分我們也在思考,會請人文司找幾個相關的學門看看教授有沒有辦法在這方面與民間合作,並把成果展現出來。
李委員麗芬:部長完全知道我講的意思。的確,我現在要給的就是這個建議,因為我覺得人文學科不像理工學科有大數據,它就是一件件的檔案,其實很多民間團體,不管是自己做的服務與調查還是被政府委託,他們的資料真的非常多,所以我的建議是,我們是不是可以有個計畫,讓學者能和民間團體合作。我知道目前的制度一定要是學校才能提出計畫申請,但有沒有可能針對某個主題進行研究徵集,希望學校老師能跟民間團體合作,民間團體甚至可以擔任共同主持人,就我所知民間希望這樣的研究計畫不是只有學術,也希望整個研究的成果可以為他們的團體所用,所以我們有沒有可能去研擬這樣的計畫?不僅找學者,也可以找民間團體一起討論這個計畫應該怎麼做,如此就能促成兩邊。我知道很多學者為了找議題進行田野調查非常辛苦,我們是不是可以透過這樣的計畫,把雙方接在一起,讓學者做研究,也讓民間團體得到實質的協助?
陳部長良基:委員的建議很好,之後我們會請人文司回去研究,希望能把優勢結合起來,讓它最後可以產出,我也很希望能夠看到有這樣的著作出現。
李委員麗芬:其實民間團體真的有很多寶貴的資料,謝謝部長。
接下來要提到的是科普教育的問題。我知道今年金鐘獎科技部有補助由國研院監製的「永不妥協─實驗室的挑戰故事」,本片榮獲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在將科普推廣到一般民眾的方面,我是很肯定的,但我要進一步提出的是,我們在做科普推廣的時候,能不能針對兒少的推廣做更多的努力?我知道貴部的前身國科會,幾年前曾補助過「小貓巴克里」的科普動畫,同時也獲得了金鐘獎。「小貓巴克里」一季13集,可惜的是沒有繼續做下去,現在雖然拍了一部電影,走入了演藝圈,可是我還是覺得很可惜,我們在科普的方面明明有一個IP「小貓巴克里」,但卻沒有繼續推廣下去。
另外,在關於科普的報告方面,我們已於電視節目或影片等部分做了些許努力,所以我覺得比較缺乏的可能是在出版的部分。我舉一個例子給部長參考,「科學實驗王」已經出了好多集,小朋友非常喜歡看,因為它是用漫畫的方式介紹科普的知識。其實本書也在教育部2015年的科普讀物推薦書目中,很受小朋友的歡迎。因此請教部長,你知不知道本書的團隊來自哪裡?
陳部長良基:我不知道,請委員指教。
李委員麗芬:是韓國,然後我們再把它翻譯過來,當然也請了國內的老師校正。但很可惜的是,剛剛說到教育部在2015年有所謂的「科普讀物推薦書目」,針對適合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成長階段閱讀的科普讀物推薦了558本,自然科的有446本,數學科的有112本。在自然科的446本中,有331本都是翻譯來的,這部分占了74%,數學科的112本中有88本是從國外翻譯來的,占了80%,兩者統計起來教育部推薦給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看的科普讀物,其實有75%都是翻譯來的。部長看到這個數字會不會覺得很可惜?我相信我們的人才不只是在科普,漫畫人才也很厲害,可是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往這個方向製作適合兒少閱讀的科普讀物?部長覺得我們是不是可以往這個方向去努力?
陳部長良基:科技部本來的想法是,如果民間可以做的話,就儘量讓民間去做,但是讀物的部分,其實我也跟司長提過,我們應該跟教育部一起來看空缺在哪裡。我們會把這些資訊帶回去,也還是會和教育部研商,看哪些是業界已做得不錯的,這部分就讓業界去做,哪些是需要我們科技部協助的,我們就來努力看看。要向委員說明的是,其實我們科技部的臉書也開始嘗試把科技漫畫放上去,這部分會由人文司的專業去協助,意思也就是,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廣布大家對科學的興趣。科技部會以這樣的精神,對於只要是可以協助的,我們都可以來努力看看。
李委員麗芬:我覺得不僅是跟教育部合作,科技部也可以和文化部合作。我知道文化部和中研院有CCC創作集,這是比較偏人文的部分,將他們對歷史人文的研究結合新生代的漫畫家,以漫畫的方式表達出來,所以我覺得這個部分也可以跟文化部討論,進行這樣的方案,讓更多本土業者出版我們兒少科普讀物。你們是不是可以往這個方向努力?
陳部長良基:是,我們會努力,但是如同剛剛跟委員提到的,也要避免因為政府挹注資金而影響民間成長的機會,這個我們會跟教育部研究看怎麼樣切入比較適合。
李委員麗芬:我覺得出版是越多越好,讓孩子有更多選擇,像「科學實驗王」我兒子一次買六本,一天就讀完了。我們讓它更多元,可以嗎?
陳部長良基:好,可以。
李委員麗芬:最後做一個提醒,國網中心目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陳部長良基:對,HPC。
李委員麗芬:氣候、災防、演算都在國網中心,雲端、算圖農場也在國網中心,現在是不是又加了建構民生公共物聯網? -
陳部長良基對。
-
李委員麗芬AI未來也在這邊嗎?
-
陳部長良基對。
李委員麗芬:我知道你們有增加電腦,不過我的重點不在設備,其實我要提醒部長的是人力夠不夠的問題,因為我發現現在政府相關單位的工作一直增加,可是人力沒有增加,這樣子工作人員的負荷非常重。在人力這個部分是不是可以檢討一下?不足的部分希望部長能夠支持他們,儘量補足人力。
陳部長良基:好,我們會檢視,謝謝。 -
李委員麗芬謝謝。
-
主席請何委員欣純發言。
何委員欣純: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剛剛李麗芬委員提到科普的漫畫,我身為小學生的家長提供一個小小的意見。我覺得臺灣真的做得很不好,現在小學生的科普知識或是漫畫的來源統統都是其他國家,政府好像沒有強而有力的扶助、扶植臺灣本土科學家跟漫畫家結合。我舉個例子,現在小學生看柯南的漫畫,裡面有將所有的知識融入其中,而且有針對小學生延伸出柯南的自然解密版本、柯南的社會科學解密版本、柯南的科學知識解密版本等。我覺得我們科普做得不夠好,要更好,政府真的要跨部會結合,不要認為它是小事,不是真正的科學研究所以不做,其實它的影響深遠,因此要用更平民方式,讓學生更淺顯易懂、更能夠吸收,使科學知識普及化。大家可能離學生太遠了,所以我提醒一下,大家都是博士,看到的都是高教、科研。事實上,科學知識要落實的話,真的需要從小栽培。這是一個提醒跟建議。
我今天要問的問題也需要跨部會處理。我看到科技部在9月份辦了「科技為運動喝采」的活動。我們當然知道臺灣選手在世大運跟各項國際賽事裡表現得很好,科技部也說為了配合國家政策,要積極推動。其實政府一直在推動,只是一直以來都是科研計畫裡被邊緣化的冷門學科。透過「科技為運動喝采」的活動,這個現在終於被看到了,我們很高興。這幾張照片只是擷取現在國運中心裡的設備跟儀器,其狀況是嚴重不足的。部長在這個活動提到,運動科研計畫的研究經費要加倍,你知道現在的經費分配是怎麼樣嗎?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大概就是委員秀的資料顯示的7,000、8,000萬元,不過跟委員說明,我那個時候特別……
何委員欣純:目前每年7,000、8,000萬元而已,你說要加倍,那我要問你的想法是什麼?
陳部長良基:還是要跟使用者結合。我們那一天有特別請世大運還有奧運金牌的選手到科技部,瞭解在他們的訓練過程裡,科技到底協助了什麼,以及後續我們可以怎麼樣幫忙。那一天也有很多建議,包括剛剛委員秀的照片,他們在訓練過程擷取信號是很重要的,那個部分我們可以協助,所以我已經寫下來,將來我們會協助。當時我說如果可以的話,看能不能透過運動科學的量測,或是由運動科學的中心來協助他們的整個訓練,這個部分還在規劃。
何委員欣純:那個不是只有建置中心的問題。我去搜尋了一下,運動科學包含很多,所謂的運動科學,是對人類的體育活動進行科學化分析的綜合性學科,包括生理學、心理學、動力控制生物力學、生物化學、營養學、膳食、運動科技人體測量學、身體型態測量學,甚至人體的性能分析等等,這些都是運動科學。 -
陳部長良基沒有錯。
何委員欣純:所以我們要思考如何在科研計畫、資源配置裡,針對這些學門進行扶植,以政策性的方式,透過這些學門的學者專家做研究,進而回饋到你剛剛講的成立中心,或是幫助國手,不是應該這樣嗎? -
陳部長良基對。
-
何委員欣純要有政策、有步驟的推動。
陳部長良基:是。那一天我們有把幾個相關協助的產業都找來;戴資穎又拿到一個冠軍,幫他做球拍的總經理也在場,我們也會留意這幾個部分。如同委員剛才唸的,它跨很多學門,所以那時候我也特別說明…… -
何委員欣純如何整合?
陳部長良基:我們會找一個專案,找運動學門來看,這個學門只有200、300個計畫,這個部分我們會加強。
何委員欣純:這個就是我講的,科研結果要分享給國手。 -
陳部長良基對。
何委員欣純:你剛剛講到戴資穎,我不知道部長知不知道,雖然他被廠商贊助羽球拍,為他客製化,讓他得到冠軍,但是你記不記得,比賽的過程因為他的球鞋……
陳部長良基:他的球鞋也是客製化,所以他真的需要協助。 -
何委員欣純可是當時他發生問題。
-
陳部長良基沒錯。
-
何委員欣純他習慣他慣用的運動鞋。
陳部長良基:那是運動鞋的問題,球鞋在選手左右、前後移動的時候,拉力、張力要不一樣,那一天我有看到鞋子的型態。我覺得這幾個技術我們可以協助,所以科技部才會特別辦那個活動,想瞭解問題在哪裡,並判斷怎麼樣把錢花在刀口上,這個我們會做。 -
何委員欣純這個要做。
陳部長良基:這個很重要,它會帶來臺灣社會整體的進步。 -
何委員欣純會中好像有教練建議你們建立國家運動的資料庫。
-
陳部長良基對。
何委員欣純:國家從以前到現在,包括目前在培訓的國手參與各項國際賽事的過程、各種運動培訓過程的數值,還有賽事科學化的研究…… -
陳部長良基沒錯。
何委員欣純:那個叫做情蒐,你們要建立資料庫。我記得部長以前有講過,你自己很喜歡運動,你也曾經運用電腦專長,跟人家合作寫過論文。這樣的模式是不是可以進階,鼓勵很多學門的學者專家投入研究,建立國家的運動資料庫?
陳部長良基:是,資料庫那個部分我們本來就有想法…… -
何委員欣純資料庫是一個……
陳部長良基:AI中心成立以後,有一些問題我們會丟到那邊一起處理,這樣才會整合。
何委員欣純:對,要運用大數據,現在是大數據的時代,所以要思考如何建立大數據的資料庫,藉此協助培訓國手,進而贏得比賽,為國爭光。這不是只為了國手而已,在臺灣各級基礎運動訓練站培訓的大大小小的選手們其實都需要這樣。現在在基層培訓的小選手都是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在訓練。
陳部長良基:對,這樣容易受傷,造成他的整個運動生涯結束。這部分我們有列出來,我們會處理。現在中心要成立,剛剛有委員講我們沒有目標,其實我們有,但是到時候問題要帶進這個中心,我們統合之後會做。
何委員欣純:對,AI結合運動科研的學門…… -
陳部長良基智慧化、數據的蒐集跟分析。
何委員欣純:要數位化、數據化、蒐集,用來協助國手訂定培訓目標,以及如何達成目標,甚至還要將國手的所有培訓課程客製化,我覺得這都是科學可以做得到的嘛!我們臺灣速度最快的楊俊瀚之前就有過一點點抱怨,其實這也是他的心聲,他說臺灣的環境不如美國。為什麼臺灣很多國手都必須去美國做移地訓練?因為美國系統化的培訓過程真的令他印象深刻,可惜臺灣沒有。這就是科技部可以和教育部合作和結合的地方,對不對? -
陳部長良基對。
何委員欣純:這是競技運動的部分,另外還有全民運動,事實上臺灣在運動科研產值化的部分還可以做得更好。我們正在大力推運彩,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也已經修法通過,希望能有更多研究和產業結合,並推動它的產值化,這在全民運動方面事實上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間,所以這個部分我也建議部長和教育部合作,因為教育部體育署有一個運動產業發展基金,你們這邊則有科研基金,兩者是不是可以進行跨部會的資源整合?不管是採取專案或其他形式,把運動科研產值化當做一個未來要推動的很重要的方向,可以嗎?部長。 -
陳部長良基可以。
何委員欣純:根據貴部網頁上的數據,全世界運動產值最高的是美國,高達4,984億美元,接下來是日本,有707億美元,南韓則有400億美元,中國也有400億美元,可是臺灣到目前為止的運動產值只有37.53億美元,連美國的百分之一都不到。這表示什麼?我們不能說臺灣不夠好,臺灣很好,只是過去我們沒有往這個方向去發展,而且表示我們可以發展的還很多、很多。是不是?部長。
陳部長良基:是的,沒有錯。所謂的整合也就是我們有很多運動的能力,但是新創的速度還是太慢,因為這整個產業還是要新創來支撐,所以才會說我們也希望很多科研能夠讓我們瞭解這些東西到底可以發生什麼效益。至於前端的部分,包括剛剛委員提的那幾個部分,我們會準備來進行,其實已經有專案在…… -
何委員欣純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看到部長所說專案的具體內容?
-
陳部長良基我看看人文司有沒有時程表。
-
主席請科技部人文司洪司長說明。
洪司長世章:主席、各位委員。請給我3個月。我們已經在規劃了,我們會專心來做,而且我們會開一個專家座談會,目前已經在規劃當中了。 -
何委員欣純你們有盤點過國內各大專院校有多少相關科系嗎?
洪司長世章:其實我們上次舉辦「科技為運動喝采」的時候,已經全臺灣盤點過一遍了,把所有的運動選手都拿出來全部看過一遍了。 -
何委員欣純全臺灣的運動選手都盤點出來指的是……
陳部長良基:上次幾個金牌選手都有到科技部來,所以…… -
何委員欣純相關的學者專家……
陳部長良基:學者和業界都有來。那天有很多精彩的展示,我可以請同仁把那次活動的相關訊息提供給委員參考。我那天花了幾個小時和他們座談,有些問題已經交給人文司,如果司長說3個月內可以完成……
何委員欣純:那就請你們在3個月內給我詳細、具體的專案計畫的內容。此外,部長答應過運動科研計畫的經費要倍增,這是你答應的嘛? -
陳部長良基是的。
何委員欣純:雖然倍增之後七、八千萬元乘以2,大概也只有一億多元…… -
陳部長良基這也要委員支持才行。
何委員欣純:我們當然支持啊!但是你要告訴我們經費倍增之後的資源分配機制,以及未來要如何把研究成果回饋給國手,並讓它產值化,我覺得這是我們一定要努力的方向,好不好?謝謝。 -
陳部長良基好。謝謝委員。
-
主席請蔡委員培慧發言。
蔡委員培慧: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有關科技部對農業科技的貢獻,我相信大家都非常推崇,而且我注意到您對科技業者特別強調要「找夥伴、打群架」;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整合能力的加強。我們臺灣不管在科研能力或實際運用方面,確實有我們的強項,既然是整合能力的加強,我就從您的業務報告開始講起,因為我看得還滿認真的。
首先,我注意到你有關注綠能的需求,但是你在關注綠能需求的時候,比如第4頁、第15頁和第33頁,我認為太偏向既有的科技產出,就是太陽能或風力,特別是你們在第33頁提到綠能的時候,忽略了最重要的水資源。雖然您在第15頁有提到你們協助經濟部水利署進行水資源的掌控,但是水資源的調配並不是有水就好,而是應該瞭解臺灣豐沛的水資源要如何運用,它最重要的產出是綠能、是水力發電,不管是大型的水力發電或微型的水力發電。
您知道8月15日臺灣因為天然氣問題而形成缺電狀態的時候,迅速發電的是日月潭供應的5座電廠嗎?這5座電廠當然有抽蓄發電的部分,所以一般來講並沒有把它當做綠能,但是也有3座是微型水力發電,它五、六個小時的瞬間發電是八百六十幾萬瓩。我的意思是,我們要儲備電力的話,水資源是很重要的,而我注意到您的研究方向忽略了微型水力發電。
臺灣是有這樣的水資源,特別是臺灣的水力設施是很緜密的。這件事情我當然也跟農委會、經濟部談過,可是我覺得,如果前端的部分,不管是機械的使用或智慧電網的配置能夠有更完善、更妥善的能力的話,應該就是在科技部。因為這樣的能力,以台電來講,他們在智慧電網的部分相對來講是比較弱的,但是台電畢竟有水資源發電的基礎,所以我要特別拜託及強調,在您對綠能的關注方面,應該要把水力發電放進去,並支持相關研究計畫的推展,我相信科技部奠定的是臺灣最厚實的基礎,而這就要靠您的努力了。
其次,我也注意到各個科學園區都有不同的貢獻,但是在我們南投就只有中興新村的高等科技園區。我知道行政院最近會對中興新村提出不同的思考,他們可能要恢復中興新村的行政機能,但是在中興新村的南區,您還是會協助規劃。目前經濟部有一個中創園區,我也注意到中創有做一些和農業相關的科研,但是我必須提醒您,工研院做的是已經在發生的事情,科技部應該更前端,特別是農試所有非常多的研究,包含無人機和LED燈的照射,那絕對不是工研院講的他們在協助草莓的種植,因為那已經是應用端了。所以我要說的就是,因為農試所在霧峰,所以有關中興新村的規劃,部長可能也要發揮您的整合能力,把農試所現在的推廣方向和應用型的工研院做比較緊密的結合。比如說LED燈的運用,現在火龍果、茭白筍和草莓都在用了,這已經是既成的技術了,我覺得就讓業者去運用吧!工研院和農試所應該做更前端的,比如我剛剛講的無人機,或者是育種。
您在報告的第43頁也有提到育種,可是講的都是比較高經濟價值的作物,比如說蝴蝶蘭,而臺灣的育種現在欠缺的是民生物資─雜糧。像去年連續六、七個颱風來襲,很多種雜糧的,不管是大型的毛豆商,或者是中小型的黑豆供應商,全部都缺種,因為他們種了以後,遇到颱風就被吹走了嘛!所以我要說的就是,面對極端氣候時,育種技術也是您在規範農科育種時所要去努力的。
我要說的就是,農業部分絕對不只是應用端,而是有很多前瞻的整合能力,臺灣是有這個能力的,可是臺灣的整合力要靠部長去突破,當然也包括剛才何欣純委員講的科研和運動。
我最近積極跟教育部建議,應該針對偏鄉基礎的運動設施予以強化,甚至要求體育署提出專案計畫。現在我覺得也應該把你們的科研放進去。這些等等的事情全部都是整合能力,要靠部長了。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我講的農業適當科技以及科普的地方智慧。我們先來看1.5分鐘的短片。
(播放影片)
蔡委員培慧: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澳洲,他們光是除草,機械在經過的時候可以矮化,還有採果等等。這些都是我特別挑過,適合臺灣小規模卻精緻化的農業需求。這些微感測,現在看到的是採葉的感測能力,這些技術我們臺灣全部都有,但沒有應用到農機的使用。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對。
蔡委員培慧:這些技術臺灣全部都有,但是我們沒有應用,所以我說整合能力要靠部長了。現在看到的就是感測,他的機械上就設置了太陽能,所以在流動的時候不會太耗費石油資源;再來是播種、夜間的勞動等等。如果機械能夠協助我們,確實可以解決現在臺灣精緻農業的缺工問題。他們的機械不是很精緻,價格也絕對不高。它其實是應用面的部分,我們都忽略了。
本席之所以特別放這段1.5分鐘沒有聲音的短片,其實是想告訴科技部和關注農業的人,科技於農業並不是只有美國或巴西那種大規模的大型機械,現在的微機械已經很努力在推展了。微機械需要的感測能力,分析周邊環境的反應,不管是冷、熱、濕,我們臺灣的技術全部都有,但是在運作上,我們就是忽略了,所以本席要拜託你們。我知道最近科技部在行政院的科專計畫裡,爭取了3億元以上的預算。我覺得這件事情很具體,就是我們要針對臺灣的需要,去瞭解需要的項目,然後去整合科技業和新進機械能力,這樣我們就可以為臺灣農業做出很好的貢獻。
本席覺得,這件事情除了我們既有的研發能力和機械的運用之外,我們忽略的是大數據。因為大數據前端的資訊端都還不完整,譬如說我們供應的果菜是多少、出去的苗是多少,然後種了多少、環境怎麼樣、到底能生產多少,這些都不難。我們也可以透過消費者在超級市場的買賣得到相關數據。雖然一般菜市場比較難確定買賣,但可以透過車子從哪裡開到哪裡,哪個菜市場的供應鏈是什麼,仍然有這些大數據整合的能力。
我必須要告訴科技部,關於大數據,我們目前連資訊流的建置都還沒有,更不用講後面的分析。感覺起來臺灣科技很發達,大數據沒問題,但是我可以誠實的講,它就是問題。我講了這麼多,應該要請部長回應一下。
陳部長良基:委員講得很對。關於這部分,我也和委員討論、說明過。誠如剛才提到的,我們以前確實比較多在生物相關方面,現在我已經請同仁規劃新專案。我特別要求他們要到當地去,帶著教授團隊去看並且照一些照片回來,把真正的問題變成我們要解決的對象。
另外,我也特別找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吳總經理一起談,看整個過程裡有哪些是這種損耗,其實我們可以用科技來協助。我們會讓問題變得比較清楚,屆時分析出來的結果可以比較實用。這部分我們一定會努力。
蔡委員培慧:正因為部長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要拜託你,我們是不是可以跟關注的委員形成一個定期的討論?
陳部長良基:可以,當然這樣最好。 -
蔡委員培慧這樣我們才能夠把問題一步步地往前解決。
-
陳部長良基好。
蔡委員培慧:在確定科研的努力對農業的貢獻之外,我想提醒部長,我注意到你們科普的申請項目和應用。我必須講,我們科普的多元性忽略了地方智慧。過去的科普太過著重以既有科技研發,然後加以轉換的能力。本席認為這個轉換能力很重要,但是在轉換這個能力的時候,我們忽略了地方智慧,譬如我剛剛講的育種,其實育種很強的不一定在研發單位,有非常多是在農民身上。
像歷坵的杜先生,他個人保留的小米品種就有數十種,可是這件事科技部不知道,而原民會可能覺得他適合作為教其他村落、部落種植小米的老師。我要說的是,這樣不夠。我們應該把這些能力整合,然後讓更多的人瞭解。這樣子的科普內容該怎麼去研發?有沒有可能結合大學的資源?目前你們的申請單位都是大學、大學。部長也支持大學社會責任的理念,大學應該結合地方的智慧,我剛才說的是台東地區,我相信茶產業在南投地區,或是雜糧在雲林地區,都會有比較傑出的地方人士,我們應該強化這樣的整合。然後在這些整合的能力之下,強化這些科普的培訓。比如竹東的水圳,清朝的時候就蓋好了,這裡引水的計畫現在還在流動,可是它並沒有任何的機械裝置。我要說的是,傳統智慧的整全性是我們過去科普忽略的部分。
我們看到這些,再去看你們科普辦的場次,當然要替偏鄉說幾句話了。臺灣那麼遼闊的地區,你們才辦17場。我相信這17場所花的經費也不過數十萬元,相較於科技部龐大的預算,相較於科技部對科技業者的支持,你們是不是應該要增強這樣子的科普推廣能力?
除了我剛剛特別強調的地方智慧之外,我也必須要說,我們在人文互動、人文內涵方面,也是有所忽略的。麻煩部長回應。
陳部長良基:是,我想這幾點都非常清楚。我要跟委員特別說明,科普部分,其實今年已經做調整了。因為一般科普是全世界都有的,我們應該專注臺灣在地的部分,凸顯我們在地和優秀的、全球卓越的部分。這部分未來是主軸,剛好和委員提到的這些結合。
另外,後續我們有些規劃也許會向委員請教,就是把這幾個部分納進來,到時候再請委員能夠繼續給我們指導。謝謝。 -
蔡委員培慧謝謝。
-
主席現在休息10分鐘。
休息
繼續開會 -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請高委員金素梅發言。(不在場)高委員不在場。
請吳委員思瑤發言。
吳委員思瑤: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部長早安。所有科技部同仁辛苦了。本席在開始詢答之前,當然也要先給科技部肯定。這次科技部整個業務報告確實讓我看到科技部門已經成功翻轉過去過多重理工、輕人文的研究趨勢,也確實在您的報告中清楚地掌握到,我們以科技為基礎做跨領域創新、創業的支持系統。
今天我要針對你們一個政策的亮點,和部長做進一步討論,也就是現在教育部門也在做的高教深耕、大學社會責任USR。教育部和科技部能不能有效的整合,能不能1加1大於2?
首先本席先做背景的說明,稍後我也會去質詢國發會。在臺灣,國發會已經啟動地方創生平台,我們希望可以鏈結更多的部會,跨部會的來診斷臺灣鄉城發展的必要作為,而回應我們的國際經驗學習也就是安倍內閣的地方創生,這個方案你應當有所掌握,你理解安倍內閣的地方創生計畫嗎?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是,我曉得。那時候在教育部就有對這個計畫做過研究了。 -
吳委員思瑤所以高教深耕有很多好的規劃成果都是陳前次長留下來的是嗎?
-
陳部長良基我們教育部的同仁、夥伴都很努力。
吳委員思瑤:好,我們要借鏡日本的經驗;我們要解決人口過度向都市集中;我們要翻轉城鄉差距;我們要解決鄉村高齡化、少子化跟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我們要創造鄉村的就業機會,這些我們的教育體系和科研部門絕對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我之前也有質詢過教育部潘部長,雖然我們的教育部門有跟上地方創生要來推動大學的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可是教育部的方案尚缺保守,我們要借鏡日本的地方創生經驗,產學研機構所要扮演的角色,包括地方大學要進到地方這個就不用說了,以日本的經驗,他們甚至還大力的主張首都圈的大學要勇敢地到地方、到極待翻轉的鄉鎮地區、部落去設立分部、分校或機構,由首都圈具有專業知識的大學去扮演這個衛星校園的角色,本席待會要請問人文司洪司長,請洪司長先準備。日本可以這麼地大破大立,我們臺灣沒有道理只能做半套。
如果你當初也曾協助教育部門來規劃這個計畫的話,那你也要負點責任,雖然你現在已經到科技部了。我們為了高教深耕,每年都編列167億元的預算,但是要求大學要善盡社會責任這部分的預算只占7%,只有12億元,這個比例非常地低,本席認為這是為德不卒,這是花瓶政策,它沒有真正的去貫徹、扮演好政府所要求的,要由大學來翻轉城鄉差距的這樣一個關鍵性的角色及功能。部長,你一直在點頭,你也覺得這樣的預算太少了,對不對?
陳部長良基:我想教育部應該是有整體考量,當時我所規劃的經費確實並不是這樣的。 -
吳委員思瑤你當初的規劃是多少?是多一點?還是多很多呢?
-
陳部長良基多很好。
吳委員思瑤:所以這是潘部長要被打屁股的意思?沒關係,那就由我們科技部來補強,本席也有對教育部門做出提醒跟要求,每年12億元只占高教深耕的7%,這根本不夠,來年還要再擴編,要更跨領域的來推動、實踐大學的公共性與在地責任。
科技部很好,你們的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已經有三期了,你們比教育部門更好,因為你們做得更深入,時程更長,與社區的連結更強,而且你們個別計畫的預算還比較高,成果當然就更具有正面翻轉的效益,包括你們有掌握到議題,提出創新解方;培養在地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團隊;履行大學社會責任,創造多元學術典範,甚至還促成大學制度的變革。簡單的講,你們讓大學的能量走出校園,讓大學的教授能夠走出學術的象牙塔,這個計畫本席真的要大力地來肯定一下。這個目前已經做了二期,對不對? -
陳部長良基對。
吳委員思瑤:每一期各校一年最高不能超過800萬元,是這樣嗎? -
主席請科技部人文司洪司長說明。
洪司長世章:主席、各位委員。是,但是還是有九百多萬元的。
吳委員思瑤:以本席所盤點的資料,第一期我們總共支應了4計畫,分別是:政治大學、暨南大學、成功大學跟東華大學,總共支出7,130萬元,各校平均一年都有五、六百萬元以上的經費,這個要搞就要搞真的,本席非常地支持。第二期則有:臺北醫學大學、暨南大學、成功大學跟東華大學,好的經驗要繼續地延續,第二期的預算更高,有八千四百多萬元,這個本席覺得很好,但是本席還是有一個小小的疑問,目前有3所學校重複,這是因為他們是菁英中的菁英,所以才會再次雀屏中選,本席相信他們絕對具有很強的能量,也很有心的要來做這個在地實踐,但是重複性還是高了一點,這部分是審核的時候,提出申請的學校不夠多?還是你覺得真的只有這幾所學校做得比較到位,所以才會讓東華大學、成功大學跟暨南大學連續拿了6年的預算? -
洪司長世章重複率高應該是好事。
-
吳委員思瑤當然。
洪司長世章:因為要做這個計畫,學校需要動員非常大的能量,像暨南大學這兩期就都做得非常好,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做下去來形成一個擴散。老實講,要在學校裡面來推廣這個計畫,要讓老師願意走出學校來做到知行合一真的很困難,所以我們希望第一期跟第二期能夠由菁英的學校來做,等他們成功後就能夠把這個經驗推廣出去。
吳委員思瑤:好,因為這樣就可以複製經驗,這個本席可以接受,這2期加起來有5所學校,就請他們好好的做,做出成功的典範來讓其他的學校、團隊也都能夠來適用。
本席真的要大力地肯定以下這幾個案子,因為從他們的身上本席看到了安倍內閣他們在做的那個深度,譬如說:臺南成大走進臺南市東山區淺山地帶,帶領果農轉型採行無除草劑,減少化學肥料,這個蔡培慧委員是專家,他剛才也講了很多。他們還建立果樹認養制度,讓轉型中的農民可以獲得消費者的支持,也讓消費者可以得到安心的食物。暨大也做得很好,他們翻轉了桃米社區、籃城社區,也進入仁愛鄉眉溪部落,這些真的都很棒!但是我也要點出問題,提出期待。就本席所知,一開始參與說明的學校高達60所,後來也有40所的學校提出具體的計畫,但是真正通過計畫審核的,包括第一期跟第二期都只有4所學校,而本席剛才也講了,這其中還有75%是重複的學校,本席希望這個計畫可以再擴大,現在看起來這個計畫各校都有興趣。
再來是計畫的預算規模,第一期的3年有七千多萬元、第二期則是八千四百多萬元,雖然預算中心會審查這個預算,但本席還是想要先請問一下,因為本席現在還看不到你們第三期的預算規模,本席目前所問到的數字是5,000萬元,這個預算是縮水了?還是改以年度為單位;換言之,3年總共會有1億5,000萬元?基本上,本席認為這個規模應該要再擴大,預算要再增加,要再納入更多的優良團隊,部長,請回應這個部分。
陳部長良基:我當時也跟委員說明了,我是非常支持這個計畫的,所以我們有邀請所有參與這個計畫的團隊到教育部去協助各個學校,看要如何把這個model擴散到各個學校,目前這部分的分工是,如果教育部能夠讓學校廣度的來施行,那科技部就應該要往前邁進,我們再看看……
吳委員思瑤:所以你們是要做出典範,做先行者的角色?
陳部長良基:對,我們會去看還有什麼東西是不足的。
吳委員思瑤:好,那你回答本席,你們第三期的預算到底是多少?是增加還是減少?
洪司長世章:我可以跟委員報告,第三期的預算一定會增加,其實現在中間我們還有切進去,我們今年構想中的審查是,因為有些學校可能沒有辦法做滿一期4年,所以我們今年會再擴大,中間至少會再加入1到3所學校。
吳委員思瑤:好,因為這個還要因地制宜,不同的進入、不同的區域會有不同的發展模式,以及地方治理所共創出來的可能,請把第三期的預算規模跟明確的計畫方案都提供給本席,讓本席可以放心。基本上,本席是支持這個計畫要再擴大,要找出更好的典範,但也不要這麼的保守,本席相信有3個種子學校或4個種子學校,未來就可以有更多,但目前所通過審查的計畫真的都比較保守一點。
陳部長良基:我是不是可以跟委員說明一下?因為當時的構想是,等科技部弄完之後,就由這些學校來扶植更多的學校參與,所以理論上科技部這部分的經費應該要再縮減,讓教育部的經費擴大才對,當時的規劃是這樣子的。
吳委員思瑤:沒有,領頭羊的base也要擴大,當然,本席也同意,後面那一群要跟上來,高教深耕當然要更擴大,但本席並不認為我們的研究團隊、在地的實踐團隊絕對不止這樣的能量,本席期待第三期能夠有更高的預算來支持這個計畫,讓我們可以滾動式地來檢討,本席希望部長不要一開始就自滿於現有的成果,覺得經驗已經可以copy出去了,所以就可以限縮現有的計畫方案了,本席認為不應該這樣。
陳部長良基:也不是這樣,應該這樣子說,我們會繼續精進,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這個計畫是如何……
吳委員思瑤:怎麼會是立委要求要幫你增加預算,你自己卻覺得太多了?最後,本席要跟你做最後的盤點,教育部跟科技部對於地方創生、大學的社會責任這一塊一定要發揮1加1大於2這樣的角色跟功能。本席那一天質詢教育部時,也獲得部長的肯認,本席要替大學老師爭取權益,只要學校能夠勇敢地投入這個方案,就能夠將它納入多元升等的加分指標,這樣對教師才會有更大的誘因。
本席在這裡要具體的請求,第一個,本席希望你們可以增加更多的扶植團隊。第二個,教育部目前的方案讓本席很擔心,它讓每個學校都蒙著頭來提案,每個學校都以一年為期,本席覺得那樣的方案沒有辦法可以像你們一樣創造出翻轉地方的正面效益。本席還要具體的建議,本席非常感謝你們讓人文社科領域在地方實踐上能夠抬頭,但現在是跨領域的時代,本席認為這樣的方案不應該只有人文司,如果其他的司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去翻轉不同鄉鎮的發展需求,像本席的選區北投區,我們的科技園區、生技都正在起飛,當它有可能會是另外一個科技園區時,陽明大學就有角色可以扮演了,這時就不只侷限於人文社科這個部門了,這個部長同意嗎? -
陳部長良基同意。
-
吳委員思瑤所以呢?你們會加強來做?
陳部長良基:我們會努力,我覺得這個觀念是對的,這也是我們在創造整體加值上所要推動的,至於這個計畫跟USR的關係,我們會儘量地來跟他們配合。
吳委員思瑤:請你們無論如何都要把好的經驗與方案跟教育部門緊密地來合作,你們要有合作的平台,不要各行其是、多頭馬車,而且本席也確信你們的方案確實是可以為教育部的高教深耕帶來更多可以依循的依據。
陳部長良基:好,我們會來努力。 -
吳委員思瑤請跨部門的來協調跟協助。
-
陳部長良基好。
-
吳委員思瑤謝謝部長。
-
主席請鍾委員佳濱發言。
鍾委員佳濱: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部長,本席有一個很「夯」的議題要請教你,就是有關自動駕駛車,簡報上的照片分別是在德國以及南韓的首爾,他們現在都有無人駕駛公車。接下來這張是日本鄉間的自動駕駛巴士,這個在YouTube上都可以看到,新加坡甚至還有無人計程車。部長,我們來看一下,現在國際自動駕駛科技正蓬勃地發展中,而我們國內也有地方政府,像臺北市現在已經上路測試了,彰化高鐵站也開放免費試乘了,所以國內目前是不是已經追上國際潮流?科技部有沒有跟上這個潮流?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研究的部分,科技部很早就跟上了,自動駕駛這個系統的研發我們是有跟上的,科技的部分我們有跟上。
鍾委員佳濱:好,我們來看一下,目前政府已經有無人載具創新實驗條例的立法,對不對? -
陳部長良基對。
鍾委員佳濱:這個無人載具包括無人機、空拍機以及無人駕駛的自動車,對不對? -
陳部長良基對。
鍾委員佳濱:那這中間的驗證、陸海空的空域及場域開放供申請、實驗先行要鼓勵創新、要建立一個驗證這些機具的機制,這些現在看起來好像都是交通部的權責,但是萬一發生事故,要透過保險機制來解決,目前科技部有這樣的經驗嗎? -
陳部長良基沒有。
-
鍾委員佳濱那你們有沒有管理空域跟海域的經驗?
-
陳部長良基沒有。
-
鍾委員佳濱那你們有沒有檢驗的機制?
-
陳部長良基沒有。
-
鍾委員佳濱你們有沒有驗車的單位?
陳部長良基:沒有,那是交通部的權責。
鍾委員佳濱:前3項都在交通部,那這個條例行政院是指定要由誰來做為主管機關?
陳部長良基:我還沒有接到相關命令,這個部分行政院現在正在協調中,上個禮拜我不在,但他們的紀錄似乎是要請科技部來主政。 -
鍾委員佳濱那你願意接受嗎?
陳部長良基:如果這是上級的指示,我們當然就只能努力的來做。 -
鍾委員佳濱但是還沒有指示之前呢?
陳部長良基:院部開會的時候,我也跟賀陳部長說過了,這個業務由交通部來主掌會比較適合。 -
鍾委員佳濱你有跟他這樣子講?
-
陳部長良基對。
鍾委員佳濱:本席剛從交通委員會過來,本席剛剛也問過賀陳部長的意見,他說交通部正在研究場域的部分,相關的辦法11月就會訂定出來,換言之,交通部身為交通安全的主管機關,他們會把排外、除外的條款都訂在條例裡面,讓這些無人載具可以在一個比較接近真實的狀態,但又不會高度對公共行的安全產生威脅。他們已經排除幾個條款了,但是他認為整個主政還是應該要交給科技部,這要怎麼辦?
陳部長良基:我們是有跟交通部協調,如果是科技創新,包括實驗相關的部分,科技部可以協助,絕對會義不容辭的來把它做起來。 -
鍾委員佳濱那你們的分工要切在哪裡?
陳部長良基:如果這個條例真的要由科技部來負責,有關交通相關的部分,我們還是會請相關的事業主管機關來負責,這個部分交通部賀陳部長也支持,所以整合的部分我覺得還是可以做的。
鍾委員佳濱:所以這樣的分工你是可以接受的?就是整個無人載具創新實驗條例由科技部來作為主政單位,預算也編列在你們這裡,技術你們也有,但是未來這樣的技術能不能夠上路?或是實驗的階段能不能在現有的實況空間裡進行?相關的這些規定都由交通部來權責,這樣的劃分你可以接受嗎?
陳部長良基:現在這個到底會由哪一個部會來負責,因為院部還沒有找我去開會,我現在還沒有接到這個命令,但是我們會跟交通部一起合作來想辦法,要讓這個條例可以趕快上路比較重要。
鍾委員佳濱:好,部長有顧慮到大局,本席剛剛跟交通部賀陳部長說,前面3項都是交通部主管的,沒有理由預算要由科技部來編列,不然乾脆科技部編列預算後再撥給交通部,由他們來全權負責,這個辦法你看如何?
陳部長良基:如果是直接實踐的部分,還是應該要由交通部來編列經費,而不是由科技部,科技部編列的經費應該是研發、實驗的部分。
鍾委員佳濱:你們兩個部會未來一定會有很多要協調的問題,但是如果協調不成的話,因為交通部有很多的科技預算跟研究經費都是跟你們申請的,那你們就不要給它,那這個規定它就會按照你們的意思來訂了,這樣好不好? -
陳部長良基我們一定會整合好的。
鍾委員佳濱:本席是很擔心啦!本席會持續的來關切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下一個問題,目前臺灣科技部的研發除了光電跟風電之外,還有洋流發電,請問在科技部的眼中,風力發電跟洋流發電哪一個是成熟的科技,已經可以市場化了? -
陳部長良基當然是風力發電。
-
鍾委員佳濱那洋流發電呢?
陳部長良基:洋流發電的部分我們有幾個團隊曾經做過相關的研究,有部分的研究還在測試中。
鍾委員佳濱:以科技部的角色,如果可以商業化了,那就要移給經濟部去訂產業政策,所以你們應該要把重點放在有未來性的洋流發電上,對不對? -
陳部長良基我們的重點會放在後續可行的再生能源項目上。
鍾委員佳濱:對,包括洋流發電,因為它是目前正在發展中的科技。 -
陳部長良基對。
鍾委員佳濱:我們來看一下,民國106年我們有一個項目:離岸風力與海洋能源主軸中心,這個項目最終核定了3個計畫。這3個計畫表面上的主軸都是風場跟海洋能源,但結果卻全部都是離岸風力,而你們今年度所提出來的計畫,也統統都是離岸風力取得相關的研究經費,部長,你可不可以考慮一下,屏東的潮汐發電在民國106年5月8日已經有所成果了,與今年8月全球首例使用洋流發電成功的日本相較,既然國內已經有這麼進步的科技,那科技部可不可以支持它,讓它能夠有更成熟的發展?至少要將它納入今年度或明年度的計畫中。
陳部長良基:我上次跟委員說明後,回去就立刻請我們能源局辦公室來負責後續作為,我還是要跟委員報告,我會請他們就這部分的專業衡量我們的海洋發電技術到底已經到哪個地步了?看科技部的錢要投在什麼地方?這個部分我會請他們來做專業的考量。 -
鍾委員佳濱你們會去考量對不對?
-
陳部長良基對。
鍾委員佳濱:你們要把它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來考量,不然你們那個項目是「離岸風力跟海洋能源」,結果你們都是在做離岸風力,本席覺得這樣有點可惜,好不好?部長,可以深入的評估嗎?
陳部長良基:是,我已經請他們評估了。
鍾委員佳濱:最後本席要再請教部長,因為本席在審查交通部的預算時,他們對於委託研究計畫跟委辦費有些爭議,部長知道研究計畫的成果用委託研究來辦理跟用委辦費來辦理有什麼差別嗎?你用業務費請人家來做研究跟你用委辦費委託給人家來做研究的差別在哪裡你知道嗎? -
陳部長良基這個要請委員指教。
鍾委員佳濱:如果你是用委辦費來委託研究的話,那你的研究成果要公開或是共享,都要受我們一定程度的要求,但如果你是用業務費請人家來幫你做研究,那研究完成之後,成果就只能夠放在該部會,供該部會自己看。我們都知道,研究的成果重在分享,因為你們跟國發會都有這樣的經費,所以本席希望科技部能夠在行政院的相關辦法中調整一下這個規範,讓委辦費的委託研究或是業務費的委託研究都能夠受到同樣的規範。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單位都要用業務費來委辦呢?因為他們覺得那個規範還要上網公告,很麻煩、很囉嗦。部長,你們可不可以考慮將這個部分彌補上來?因為這個辦法是由你們提案要求行政院訂定的?
陳部長良基:好,這個部分可以分成兩塊,第一,現在所有的計畫摘要我都已經要求要公開了。第二,成果的部分我會請他們研究,如果沒有機敏性的話,我們當然就會及時公開。
鍾委員佳濱:尤其是所謂的有沒有機敏性、有沒有智財權這些都要很明確,不然只要一句話說這涉及商業機密,所以我們委託人家研究後就不能公開,或是要把公開的時程往後推得很長,這是不好的。我會持續追蹤這個部分,請部長回去交代主管的同仁要將相關的辦法都提出來跟本委員會或本席說明一下,好不好?
陳部長良基:是,這個我們可以做到。 -
鍾委員佳濱那就謝謝部長。
-
陳部長良基謝謝。
主席:現在輪到本席質詢,請高潞‧以用‧巴魕剌委員暫代主席。 -
主席(高潞‧以用‧巴魕剌委員代)請陳委員學聖發言。
陳委員學聖: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部長,最近你有什麼事情讓總統嚇了一跳?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沒有,我都是很兢兢業業地。
陳委員學聖:你不要以為本席是在設陷阱讓你跳,本席是說你在國慶晚會上用梆笛吹了一首「陽明春曉」,讓總統都驚呆了,然後你也娓娓道來你跟藝術的關係,所以你不要緊張,本席是要跟你談科技跟藝術,就像之前也有人提到科技跟農業、科技跟交通一樣。
本席想要請教部長,科技跟藝術到底科技部是由誰負責的?本席今天之所以要提這個是有原因的,原本本席是有準備一些質詢的題目,但現在全部都放棄了,因為本席昨天去國家劇院的實驗劇場看了一場舞蹈表演,這是由國內知名的舞蹈家蘇文琪跟旅法的舞蹈家林怡芳所共同演出的,這齣舞蹈劇叫作「全然的愛與真實」,這齣戲最後的破口他想了很久,你知道最後他是從哪裡得到這個靈感讓整個舞碼完整的嗎? -
陳部長良基請委員指導。
陳委員學聖:是他去參觀同步輻射中心所得到的靈感,你相信嗎?你看,執行長聽到後這麼的開心。他去參觀同步輻射中心,看到裡面的整個運作後,他的聲音跟肢體動作都豁然開朗了,出現了很多的改變。 -
陳部長良基謝謝召委去那邊指導。
陳委員學聖:當時協助他的那位博士說,他已經有30年沒有看過真正的劇場表演了,所以他看過那個表演後覺得非常地感動、非常地震撼,因為他覺得那四段的舞碼把他在實驗室中的工作氛圍全部都呈現出來了,主任,你已經多久沒進劇場或是音樂廳了? -
主席請財團法人國家同步輻射中心果主任說明。
-
果主任尚志主席、各位委員。我已經有相當久的時間沒有去過了。
-
陳委員學聖很久沒去了是嗎?
-
果主任尚志是。
陳委員學聖:因為你們都把時間投入到實驗室裡了,好,各位請回,部長留下來就好,因為只有部長會吹笛子。本席大前天還到國家劇院去觀賞國光劇團所演出的「快雪時晴」,故事是從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開始,這齣戲也有結合科技,它讓傳統的京戲也可以吸引很多的年輕人加入,所以科技跟藝術的對話是跑不掉的。
本席要再特別地請教部長,2天前有一位高齡94歲的國際級音樂家普雷斯勒,他跟臺北愛樂合辦了一場「協奏曲之夜」,這是古典音樂會,但為什麼會取名為「科技禮讚教育傳承」?在座的各位都太鑽研於科技了,忽略了科技與藝術的對話。這場音樂會宏碁展現360度的環景拍攝手法,而且是一機到位,這是國內本土的科技,它利用這場音樂會將他們從排練到最終的演出,一氣呵成地呈現出來。這麼重要的音樂會,科技部照理說不應該缺席,但我們卻不會有這個訊息,因為我們跟藝術的對話基本上是零,這個零讓本席很擔心,因為這樣我們就無法了解文化部的需求以及文化界人士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在部長報告的結語中談到:「會同時積極推動科技與文化的結合」,如果你不寫這句話,本席也沒有話說,可是本席翻遍科技部所有的細項報告,除了你會吹笛子之外,本席看不到有任何科技與藝術的結合,部長,你可不可以告訴本席,你們要怎麼去跟藝術界結合?
陳部長良基:首先,我們有研究藝術的教授,他們的資源也是科技部提供的,科技部之所以會提供他們這些資源也是希望他們的研究能夠繼續地往前精進,這個研究不管是編舞或編曲,只要有相關適合的,科技部都可以支援他,因為那個經費人文司本來就有。
陳委員學聖:但是本席在人文司的報告裡面,全然都沒有看到。 -
陳部長良基它有那個學門。
陳委員學聖:他們全然都沒有提到這一點,它都是跟大學、社區合作。
陳部長良基:對,基礎研究我們通常都不會特別的去highlight,因為那個是由教授自主的來做專業的考量。我也要回應召委,我們現在正在跟文化部談,就是要把跟科技相關的藝術都進一步的來做一個彙整,因為這裡面有很多的經費也是來自於我們。
陳委員學聖:部長,很顯然地,你都沒有跟他們談過……
陳部長良基:有,我跟文化部的部長在幾個場合中都有談過了。 -
陳委員學聖那你知道你們從西元2010年開始就有一個計畫嗎?
陳部長良基:請委員指教,是哪一個計畫?
陳委員學聖:從西元2010年開始你們就有一個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的補助計畫,從西元2010年到現在,你們總共補助了65件,補助的金額是1億1,027萬元,這是文化部主導的計畫,不是你們主導的計畫,部長剛才跟本席說你有跟文化部談過,但你們都談了些什麼?這是西元2010年就開始有的計畫,可是我們卻渾然不知,部長,科技部很重要,因為連古典音樂會都可以結合新科技,甚至現在有很多的舞蹈也都有結合穿戴藝術。你知道嗎?有一個得到文化部補助的歌仔戲團,連他們的歌仔戲裡都有用到仿生組織,部長,這個你無法想像吧! -
陳部長良基對。
陳委員學聖:虎劇團在華山文創園區的表演我也有去看過,他們將溜溜球結合科技來演出,部長,人文及社會司在這一塊真的太薄弱了。
陳部長良基:我要跟委員說明,因為這個本來就是文化部主管的業務,如果不需要前瞻研究的話,就是由文化部去推廣,我們跟經濟部的分工也是類似如此,成熟的部分是不需要前瞻科技來協助的,但像最近我們在國際上看到的,就是有人利用250架無人機來跟古典音樂的表演做結合,那個就是跟科技的結合,所以有些是需要結合的,但有些是不需要的。文化部的業務科技部不可能全部都了解,現在文化部鄭部長找我們一起合作也僅是針對文化科技所能夠創造的一些新的部分、前瞻的部分來做考量。
陳委員學聖:部長,為什麼本席剛才會提到昨天去看的這場舞蹈劇?這位蘇文琪編舞家是去瑞士參加了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藝術家駐村計畫後,他從這個計畫裡探索到科技與宇宙後,才回歸到藝術,他也很希望可以讓藝術跟科技對話,可是這兩者卻一直都是平行線,本席今天要問這句話的用意是,部長,我們在這一塊有很多很好的司,像「人文及社會研究發展司」、「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自然科學及研究發展司」、「前瞻及應用科技司」,部長,很多看起來不錯的司,就是唯獨跟藝術連結不上,因為沒有一點絲,一絲絲都沒有!
陳部長良基:這是文字的關係,我們其實已經有跟文化部協調,也會邀請一些藝術家來參觀研究中心,就是現在國家實驗室的幾個相關設施都會一起……
陳委員學聖:部長,連我都想到也許可以請劇作家、舞蹈家去地震研究中心,體會地震的過程,這對他們的整個創作應該會有助益,對於人瀕臨死亡前的一剎那,他們應該也會有不同感受。我當然了解學各有專司,我是學政治的,跟這個完全無關,但我可以扮演的角色,就是替兩邊搭個橋樑,今天如果不是部長一曲驚人,我也不會跟你談這件事情,你知道嗎?因為部長你有你的涵養在。
陳部長良基:其實我在幾個地方都強調過,科技還是要以人為本,最終是為了人的進步,其中人的進步能感受到的,就是整個文化面,所以我們才會主動跟文化部聯繫,現在兩部間是有一個平台,也有幾個方案在進行,譬如剛才召委提到的,找藝術家來……
陳委員學聖:部長,我可不可以有一個小小要求? -
陳部長良基可以啊!
陳委員學聖:請你安排一個小小的參訪,北部的就到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中部的就到國家美術館,去看看他們的數位藝術,也給大家放個假去看一看,應該會突然發現好像有很多東西可以應用。譬如本席去同步輻射中心,我覺得很壯觀,部長知道同步輻射中心最近有一個新的功能嗎?我先偷偷揭秘,有一部連續劇要在那邊開拍,你知道嗎? -
陳部長良基我不曉得。
陳委員學聖:果主任,有沒有?聽說會很紅,是不是?
果主任尚志:報告委員,是一部動畫電影,現在正在製作中,明年應該會完成。
陳委員學聖:為什麼會選擇那裡,你告訴大家。
果主任尚志:有很多人看過之後,對科技產生很大的期待。
陳委員學聖:你用有人文的味道講一講,好不好?
果主任尚志:就是在這個高科技的場所裡,可以讓人更有期待跟想像空間。
陳委員學聖:還是沒辦法講出人文的話出來!部長,真的是人各有專精!司長有話要說嗎? -
主席請科技部人文司洪司長說明。
洪司長世章:主席、各位委員。舉個例子,音樂家如果看到同步輻射的這些光點,可能會創造他的imagination,而藝術家其實最需要的就是創造力,這是一個Open Innovation的概念,就是全世界是連結在一起,需要外界刺激,差異性越大越好,這是Medici Effect的概念。
陳委員學聖:你們都是用科技話在講藝術,這樣沒有感情啦!所以要安排一下。部長,你知道嗎?我去同步輻射中心看過一次以後,馬上就知道有人要在這邊用動漫拍連續劇,這是多麼驚人的事,看過就很震撼,你們在那邊天天工作,你不知道你們是在一個偉大的場域,對於一個藝術工作者來講,那是非常棒的地方,所以我今天花這麼多心血,就是要提醒部長,這種跨界互相的發想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已經重新開始觸動起,同步輻射中心又創作一支舞蹈,等到下半年你看到那個動漫以後,大家就都會去尋找那個地方,然後又可以帶動更多人,有可能因為這樣的觸動,讓他想要進去同步輻射中心工作…… -
陳部長良基變成科學家。
陳委員學聖:對!雖然我昨天聽到一個笑話,就是昨天有個博士說他帶他的小孩來看,然後問小孩到底要唸物理?還是會計?他兒子看完以後說,雖然很偉大,但最後還是選擇會計,所以你知道嗎?不見得能夠父傳子,但是外面很多人看過以後,包括藝術家在內,也許會對它產生很多不同的想法,讓科技更加接近人類。部長,我對你有很多的期許在。
陳部長良基:好,我們會努力。 -
陳委員學聖我今天質詢為什麼都沒有影像?因為那些影像需要你來填補。謝謝。
-
陳部長良基謝謝召委。
-
主席(陳委員學聖)請高潞‧以用‧巴魕剌委員發言。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剛剛陳委員提到的是文化怎麼跟科技結合,那我也想問一下,科技怎麼跟原住民結合?上週我質詢教育部時,特別讚揚科技部成立研究誠信辦公室,另外,科技部有關倫理規範的相關研究,我覺得也應該特別保護像我們原住民這種易受傷害的族群,譬如在原住民族的事前同意以及公開揭露制度,科技部的作為是有目共睹,可是我們知道科技部每年的專題研究計畫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專業學門,也有針對原住民族的研究,每年7月call for proposals通過的件數,我發現一件事情,就是通過的件數和徵求的團隊,似乎原住民所占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不曉得部長有沒有注意到這件事?我不曉得這是因為資源重複在某幾位原住民學者身上,或者是原住民研究人員在你們徵求過程中被稀釋和忽略掉?關於這一點,我想部長除了應該全面檢視原住民研究的比例之外,更應該考慮怎麼在相關原住民研究時,優先保障原住民的專家學者來主持或參與研究。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上次委員提到這個部分以後,我回去特別請他們查一下,一個是有關原住民相關研究的部分,一個是原住民族教授參與計畫的部分。因為原住民族教授其實是可以申請各類型計畫,所以目前看起來,這部分並沒有減少。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或許沒有減少,但這是一種感受,因為現在有非常多新生的原住民學者和教授,他們往往是拿不到相關計畫,在這個部分,我覺得科技部在審查時,應該要特別注意。此外,有關於原住民研究或是屬於徵求計畫裡的各種不同研究,原住民相關研究畢竟不是一個學門,請問,我們有沒有辦法在今年提出設立原住民專業學門的規劃?
陳部長良基:其實我一進來就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但是那天跟委員說明時也有提到,如同剛剛說的分成兩類,如果是跟原住民相關的研究,可能就比較適合,但如果他本身就是工程方面的教授……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現在連新聞都已經可以設立一個叫做原住民新聞學了,所以科技部是不是可以研擬設立原住民專業學門的相關計畫?
陳部長良基:我跟委員說明,我們會找原住民相關教授一起來討論,看看用什麼方式對他們後續做科學研究會比較有幫助,然後再看……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相關進度,請隨時跟本席辦公室提出報告。 -
陳部長良基可以。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再來是本席非常關注原住民的科學教育,這是我一向以來非常重要的問政,但我們要強調一點,就是原住民在科學上常常是被教育的客體,所以會有一些有關於科學和原住民之間的衝突,可是在國際研究上已經有大量證明,就是原住民的傳統知識跟當代的科技相較,其實是絲毫不遜色,很多科技研究其實是透過觀察原住民的傳統知識而取得重大突破,像是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或是生醫製藥的發展,我相信部長應該也非常清楚,如果我們要去翻轉相關的教育,那麼原住民的原鄉部落如果還是只能做被科學教育的場域,那就表示我們做得還不夠,這是要被扣分的。應該是要提供文化及適當的科學及科普教育,讓原住民成為主體去學習及參與。我知道從2009年開始,我們其實就有開始推動原住民科學教育的計畫,這一次新的計畫也是從106年8月1日一直到110年7月31日,這兩期執行下來,部長認為成果如何?
陳部長良基:我有看過他們的活動,包括也參加過幾次活動,上次跟委員討論時我也提到,整個原住民族元素的提升是可以再加強的。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簡單來講,這就是我要說的,如何讓科學跟原住民結合在一起?又如何讓科學跟原住民及教育結合在一起?因為我們這一個計畫裡,其實都是在做科學節、學術研究、研討會或出版期刊,我們希望接下來科技部能跟教育部、跟原民會一起鼓勵讓它變成是一個科學教育學程,真正實踐在教育的場域,而不是淪於只是做學術研討會,這部分我想你們應該做得到,但是有關科學教育部分,希望科國司仍然應該優先寬列預算,扶植原住民團隊來做,而且更應該注意的是這個科普計畫到了原鄉,在一定程度範圍內,要讓原住民團體可以申請補助及大量參與,讓原住民成為主體。
陳部長良基:如果是原住民要申請,我們會結合原民會來提供,科技部…… -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還有教育部。
-
陳部長良基對!我們會找他們一起商量將來的推動要如何整合。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此外,我們必須思考,科學教育本來就是要培養原住民科學人才,所以接下來應該做的事情,是扶植原住民團體或者是原住民學者。9月28日總質詢時,我跟院長提到鼓勵設置偏鄉公民電廠及原鄉綠能部落的重大施政建議,當時院長已經首肯,部長你也在場,為了要推動全民參與,其實10月25日賴院長已拍板定案,家戶屋頂的太陽能光電建置費用要補助4成,偏鄉要補助5成,希望提前在2020年時讓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到3GW,經濟部已經動起來了,那科技部呢?
陳部長良基:那天委員質詢之後,我就已經交代能源辦公室找團隊到原鄉去看看,我當時也答應要用什麼樣的型態來協助他們達到最好的效能,這部分科技部還是會持續來做。 -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因為現在NEP-II已經……
-
陳部長良基還有一年啦!後續還有綠能推動。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我們必須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跟部落討論,請科技部趕快提供專案計畫優先處理,可以做到嗎?
陳部長良基:我們會請相關團隊去檢視,如果是已經成熟的技術,大概科技部就沒辦法再著力,但如果還有一些前瞻,就像那天跟委員提到的,可能現在買一個太陽能電板是可以,但要做智慧的電能管控,可能會有問題,科技部可以從這個部分……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本席剛剛提到的就是還需要一個團隊跟在地族群溝通,這部分也會去做,對不對? -
陳部長良基對。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現在這個團隊還沒有找到,是不是?我想我們應該再詳細討論,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再來就是今年2月,科技部設立了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本席認為這個中心的推動方案應該有一定比例是投入我們花東地區。 -
陳部長良基這部分我會要求推動中心。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部長你應該知道,在整個科技的發展上,我們東部地區是比西部地區慢,這次如果要全面推動,是不是可以從花東地區或原鄉地區先來做?即便是綠能科技的部分,我覺得我們在討論分散式或集中式時,都一直忽略花東地區的聲音,所以本席希望這樣的資源能夠投入到原住民地區,而不是讓我們原住民地區或花東地區長期被忽略。
陳部長良基:我已經跟委員提過,科技部會有這樣的專案在花東地區協助去建置這一塊,但是題目要出來,科技部還是希望比較專業、前瞻的部分,我們才有辦法投入。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像剛剛講的能源專區的設立,這個研究要跟在地社群溝通,最重要的是政策的導引,我們希望能夠引進相關產業到我們原住民地區及花東地區,我覺得如果要求科技部在花東地區設立科學園區,我想這是難上加難,但這不代表科技部對於花東地區的資源投入就要袖手旁觀,所以本席有兩點建議,第一,透過一定比例的產學合作研究,優先補助實施範圍是在花東地區的計畫,例如產學小聯盟、大聯盟。第二,科技部有所謂的政策型的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計畫,這部分也希望能夠保留一定比例在花東地區或原住民地區實施,我相信這些科技部一定做得到。
接下來就是有關於學術倫理部分,你們要求申請科技部計畫的研究人員,需要先上6個小時的學術倫理課程,當然本席非常肯定這樣的決心,但是這個制度其實是有一些疑慮,請問部長,違反學術倫理的樣態非常多,如果只是上個課或者只開個會,沒有經過具體研析和實質討論,真的能夠做出學術倫理發展的相關規範嗎?
陳部長良基:這當然還有很多配套,但如果第一步都不知道,那麼後續很多東西也很難做,剛剛也有委員提到這個問題,我是覺得那個課程規劃得還不錯,可以讓我們了解研究過程中,要如何去運用工具,避開這些可能性,後續當然我們還有一些正面課程及相關研討。
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委員:本席要強調一件事,如果我們只在前端預防,沒有辦法進入實質、具體的相關討論,就會對照到像司法的訴訟,只是判決,但沒有附上理由,所以希望部長在這個部分能夠持續督促相關單位,讓這樣的學術倫理,真正得到落實。
陳部長良基:是,謝謝。 -
主席請許委員智傑發言。(不在場)許委員不在場。
請許委員毓仁發言。
許委員毓仁: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部長辛苦了!推動臺灣科技領航,我知道部長是全球跑透透,加拿大、美國等地,真的是馬不停蹄!今天我想就幾個關注的科技政策跟部長做意見交換。首先請教部長,高通被公平會重罰243億元,以科技部的觀點,你覺得這個對科技外商投資臺灣會不會產生影響?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如果純就科技的研發來看,就像今天報告中提到的,臺灣資源有限,如何廣結夥伴,其實是臺灣發展的重要策略,就這部分,我們當然希望臺灣有更多的夥伴,然後一起把臺灣帶起來,這是應該要考量的方向。
許委員毓仁:那可以這樣說,部長是比較不贊成公平會做這樣的裁罰嗎?
陳部長良基:應該說公平會有其專業,但他們考量的依據現在我們沒有看到,以往我們跟所有科技廠商,當然包括高通,我們看他們很多項目其實是跟臺灣有互補功能,所以這部分應該是一個整體戰略,也就是說,如果有違法,當然要處分,可是有一些單位可能可以協助臺灣,在這部分,我們是應該有策略,這是我的想法。
許委員毓仁:目前為止,除了高通外,後續所衍生的狀況,對於外商投資臺灣或科技公司投資臺灣,有沒有影響?
陳部長良基:目前是沒有這方面的考量,除了高通自己。其實大家也都知道,高通是有違法的部分,所以還是應該受到一些處罰。
許委員毓仁:這部分公平會是主管機關,但是就徵詢意見部分,如果有機會……
陳部長良基:對!如果有徵詢,我們就會表達這樣的意思。
許委員毓仁:科技部可以適當表達意見。另外,承蒙科技部、交通部及國發會的支持,本席在這個會期提出自駕車(無人車)法案的立法,我們都知道,美國在今年10月參眾兩院已經通過聯邦自駕車政策,由共和黨和民主黨共同起草;新加坡在2012年也通過了相關政策,英國、日本也都在大力推動無人車政策,我知道部長上個禮拜也跟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會面,特別提到在AI大架構下的三大金礦,一個是無人車,一個是機器人,再來就是大數據醫療部分,請教部長,以科技部觀點,目前推動無人車法案的進度為何?
陳部長良基:目前在行政院及交通部政策協助下,希望可以儘早把相關條例送立法院審議。 -
許委員毓仁這個會期有沒有機會?
-
陳部長良基目前在努力中。
許委員毓仁:這個會期,即年底前,有機會送立法院嗎? -
陳部長良基目標是希望年底前拚拚看。
許委員毓仁:再跟部長交換個意見,參考了美國參眾兩院的政策,我也提出相關版本,其實在責任究責部分、相關歸屬及整個政策的規範,我的版本裡都有滿清楚的規範,版本中還有提到一些實驗場域及測試方面的問題,最重要就是要讓車子可以上路實測,因為在上路實測的情況下,我們才可以累積真正的數據,而這個數據可以加速我們AI產業的發展。我想請教部長,經濟部已經規劃4年16億元的自駕車系統研發計畫,目前科技部在經費支持上,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計畫?
陳部長良基:自駕車的一些技術,其實科技部很早就已經在做了,科技部還是站在核心科技的開發為主,如果是成熟的技術,我們會跟交通部、經濟部整合,看要如何讓整個產業可以帶起來。
許委員毓仁:無人車很重要的就是要上路實測,部長也去過加州,現在加州已經發出33張無人車執照,包括我們所熟知的Google、Apple、Facebook、Uber等,全部都已經拿到執照,準備上路實測,臺灣因為限於之前交通部的一個規範,所以只能在封閉型場域測驗,也就是在沙崙那邊的場地,其實這對我們無人車的推動是一種阻礙,在這方面,部長是不是可以推動讓無人車可以上路實測?本席認為,只有上路實測,AI才可以累積真實數據,透過這個真實數據,才能真正啟動產業的發展。在上路實測部分,部長可不可以再加點力?
陳部長良基:是,沒有錯,雖然主管機關在交通部,但我們一定會努力把科技上能夠做的部分跟他們說明,我跟賀陳部長討論的時候,也特別提到現在國外對這個產業的發展是非常積極的,站在產業發展角度來看,臺灣當然更需要早點經營,這部分我們都有努力在協調。
許委員毓仁:以無人車這件事情來說,本席的看法是我們應該把它當成一項產業來看。 -
陳部長良基是。
許委員毓仁:如果把它當成產業來看,最上端技術的源頭,科技部該要有主導權。
陳部長良基:沒有錯,我們會繼續投入,特別像有關自駕資料庫的建立等等。
許委員毓仁:我們認為,你們應以推動產業的方式來推動無人車的載具;對這部分不應該被限制在交通相關的規範內,所以本席在此特別提出要求,請科技部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扮演好你們應該扮演的角色。好不好? -
陳部長良基好。
許委員毓仁:接下來要請教部長的是,上個禮拜部長有跟黃仁勳(Jensen Huang)進行對談,在部長努力促成下,他所創立的Nvidia非常支持臺灣,但在兩位的對話中有一個我非常關注的問題,就是Nvidia來臺灣之後將前往新加坡,協助他們訓練未來所需要的人才,請教部長,在跟輝達公司進行對談的時候,你有沒有把臺灣人才訓練的部分也放進去,具體來說,如果未來我們跟輝達公司進行合作,對於目前國內大量AI人才的缺口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幫忙?
陳部長良基:首先要特別感謝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對國內科技界的支持,我們在談的時候不是只觸及單純的人才議題,其實,對我們整個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他們也都願意協助,所以,當天我還特別請到國內6個使用AI的新創團隊隊進行英文的presentation,對他們來說,這也是在協助我們人才的培育;至於整個基礎建設的部分,黃仁勳特別承諾一定會強力協助科技部架設起來。
許委員毓仁:根據我了解,他這次到新加坡對他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局(EDB)承諾成立未來人才培訓中心,請問部長,我們臺灣是不是也有相關的計畫,不然,我們可能會變成新加坡人才的輸出站,到時候國內優秀人才可能都會跑到新加坡去幫他們做事,是否請部長對此作一說明?
陳部長良基:後續科技部能做的就是在人才訓練完成後,我們會把些人才跟產業鏈政策作銜接,全力提升科技產業的水準,並跟經濟部發展的策略連結,在銜接的介面上,科技部會也會持續努力,希望能將產業的出海口架設起來。
許委員毓仁:好,有關人才培育的計畫,可否提供給本席辦公室一份,因為我特別關注在這一塊的進展。 -
陳部長良基是。
許委員毓仁:最後請教部長一個問題是,據部長估計未來5年內AI人才的缺口有多大? -
陳部長良基我們是根據產業提升的規模有多大來做估算。
-
許委員毓仁可否做個大概的估算?
陳部長良基:我們預估比較專業的工程師(engineer)大概是缺3,000人上下,至於involve一般programming的部分,5年可能就需要到上萬人,我們現在正朝此目標進行規劃。
許委員毓仁:部長未來在掌舵AI這個重要的計畫,有一個原則你一定要拿捏得住,就是不要讓臺灣最後變成一個代工的國家。 -
陳部長良基是。
-
許委員毓仁這是一個關鍵點。
-
陳部長良基沒有錯。
許委員毓仁:未來我們應該運用人才與技術的加值,把臺灣的價值做高,針對人才的部分,科技部也有興趣投入經費進行投資,有關這部分的細部計畫,請部長找機會再跟本席做報告。
陳部長良基:我們還是會配合整個行政院一起努力,並整合各部會的資源才有辦法把績效創造出來。
許委員毓仁:本席最後一個提醒,就是不要把我們變成一個代工的國家,好不好? -
陳部長良基是。
許委員毓仁:請部長加油,謝謝。 -
陳部長良基謝謝。
-
主席請黃委員國書發言。
黃委員國書: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今天我不會討論宇宙大爆炸,所以時間不用那麼久,現在我們就來談宇宙的事情,記得上一次我曾經問過楊弘敦部長:宇宙中到底有沒有外星人?他的回答是:沒有排除。但也沒有確定,我為什麼要問這個題目?其實,我是為了要提出一個概念,即有關科學普及的推廣,請問部長,科普算不算是科技部非常重要的工作?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當然是。
黃委員國書:我覺得你的態度比之前任何一位部長都來得開放與創新,如果你是全世界唯一在地球上碰到外星人的人,請問你會怎麼處理?
陳部長良基:其實,委員已經洩題了,當時我也被問過這個問題?如果我有這個機會,還是要儘量跟外星人看看能不能交朋友。
黃委員國書:很好,對於因應整個科學發展的趨勢與社會、產業接軌,過去我曾看到你的一些說法及想要追求科技創新的想法,其實,對這部分我是非常推崇你的。 -
陳部長良基謝謝委員。
黃委員國書:在幾個月前,我曾經舉辦過修法後有關科普執法的公聽會,在我們討論科技基本法的時候,我把「科普」這兩個關鍵的字放進去,科技基本法修法後,我們每一年會在科學研發與研究的將會有千分之五的預算,這樣一年大概會多出2億元的預算,至於多出這2億元的預算……
陳部長良基:照上次的估算其實沒有到2億元,因為其中科發基金並沒有那麼多;上次我們在討論科發基金的會議中,對明年度多出來的金額,應該只有2,400萬元左右。 -
黃委員國書只有這樣嗎?
陳部長良基:對,因為委員的印象是認為科技部本來就有匡列一部分經費在做科普,那部分加起來會有……
黃委員國書:既然那是科技部科普的預算,那增加的呢? -
陳部長良基增加的部分就是按照當時協定……
黃委員國書:對增加的部分,你們也是把它放進科技部作為推廣科技的預算,是嗎?我覺得這樣也是可行。
陳部長良基:謝謝委員的協助,現在委員會已經組成,到時候他們會進來幫忙。
黃委員國書:對,後來你們組成科技部科學傳播諮詢委員會,請問部長,到目前為止有開過幾次會? -
陳部長良基第一次會已經開過了。
黃委員國書:從委員會的名單看來,大概都是科技部的司長與民間的代表,對不對?
陳部長良基:對,應該說主要是以民間代表居多,比例是7:6。
黃委員國書:這樣的比例跟我們所想像的並不一樣,但我還是肯定部長願意提高民間代表的比例,特別是你為了讓新世代的聲音能夠進來,所以,你儘量提拔50歲以下的年輕人加入,對這部分,我們的確該給予肯定。但問題是委員會代表做這樣的配置,對科技部內部落實推動科普的工作是否有加分的效果,我認為科普的推動最重要的還是在於科普基金的運作,其實,我提案的精神與未來要展現的功能在於科普知識的轉譯,而轉譯在接下來整體國家的科學發展就變得非常重要,特別是應用於產業方面,所以,科技部在思考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只把它當成科技部內部的科學教育及科普知識的推廣而已,你們應該去構思如何引領各部會有這樣的思維,然後試圖與各部會相關業務接軌,甚至透過各部會的力量與產業接軌,我提案的用意就是這樣,基於上述,我認為委員會組成的名單中應該要有其他相關部會的代表加入會比較好一點,以上建議提供給部長參考。 -
陳部長良基好。
黃委員國書:不是只是科技部內部科普知識的推廣而已,應該要擴及其他相關部會與科學有關的業務,最重要的當然是要跟產業做聯結。 -
陳部長良基是。
-
黃委員國書希望部長可以看到這個問題。
陳部長良基:到時候我們可以再另外邀請各部會進來做考量,亦可從科發基金的角度來做考慮,邀請相關部會進來,因為當時的思維是,既有文化要改變,必須有學術單位的參與,因為學術單位都了解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我們知道,很多部會的司長均是從外界學術單位借調而來,所以,民間代表的加入,推動的力道就會更強,到時候可以把各部會都帶動起來,也許可以請委員也就是部裡先動起來,其他部會才有辦法帶動。
黃委員國書:這個問題我很了解,但是接下來對於整個科普推廣的想像,我覺得你們應該要有一些更積極的作為。 -
陳部長良基好。
黃委員國書:以上建議提供給部長參考,另外,從委員會第一次開會的內容來看,在創新的部分也非常薄弱,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你們並沒有注意民間科普產業的思考邏輯,大概只看到過去那種傳統的方式,我覺得科國司必須做進一步思考,因為照過去的模式,大概就是接受教授或是學校的申請,接著辦理後續一些手續,這樣的方式比較可惜,你們應該思考如何開放一些相關運作的機制,不知道這部分能不能提到會議裡面討論。
陳部長良基:因為委員會討論的提綱都是由我們內部先列出來,就我所了解,當天會議民間的委員提出相當多創新的點子,幾乎所有的發言都來自民間的委員,他們態度非常積極,可以說確實發揮了功能,將來委員會討論的項目必然會完全改觀,所以,對那天開會結果,我們都給予相當大的肯定。
黃委員國書:其實,中研院現在有一些不錯的做法,就是他們跟一些專業的科普作家做結合,在中研院我們已經有看到一些成果,同時,大家從中研院過去所設的相關網路內容中,看到不一樣的中研院對於專業且屬冷門之科學知識的普及,這部分其實也可以提供科技部參考,不然,每次委員會開會討論的時候,委員提供什麼樣的建議,你們大概也只是聽一下,至於委員整體上究竟要討論哪些事情,你們可能還沒有比較進步性的架構與思維;因此,你們有可能還是延續過去的做法,這樣保守的想法與做法,對國內科普的推廣還是沒有辦法往前跨一步,所以,我覺得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陳部長良基:謝謝委員的指導,其實,在我接任部長的當時,我列出來的第三個指標就是從科學人才的基礎往前邁進,這是我未來努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所以,當有一些創新的想法進來時,我們就有辦法動,在此我非常感謝委員所提出的建議。 -
黃委員國書我還是非常肯定部長有聽到年輕人的聲音。
-
陳部長良基謝謝。
黃委員國書:對這個委員會組成採年輕化政策,我認為也是非常值得鼓勵。 -
陳部長良基謝謝委員。
-
主席請邱委員志偉發言。
邱委員志偉: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如果以科技人的角度來看,部長是否真的相信有外星人?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當科技沒有辦法證實的部分,我們不會去做猜測,其實各種可能性都會有。 -
邱委員志偉我是說從科技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陳部長良基:若從科技的角度,現在還是沒有辦法證實。 -
邱委員志偉是沒辦法證實有外星人嗎?
-
陳部長良基對。
邱委員志偉:以上為題外話,本席現在要從你報告的內容提出幾點請教,其實,就科技的發展而言,我們並不是小國,對不對? -
陳部長良基當然。
邱委員志偉:既然在科技這個領域我們不是小國,那麼,部長說我們的思維是用「小國大戰略」,這要如何解釋?
陳部長良基:因為科技種類相當多,我說的意思是若什麼科技都要做,大概我們也就完蛋了。
邱委員志偉:我們投入預算,並將資源集中在幾個項目上,成果就不一樣了,像波羅的海三小國的愛沙尼亞、芬蘭都是人口比較少、整體資源也比較少的國家,但他們在科技界的發展,你可以用「小國大戰略」來形容他們,但以我們在科技這一塊所投入的絕對不是小國的規模,所以,部長應該說是「強國大戰略」,請部長要有這樣的信心。 -
陳部長良基是。
邱委員志偉:另外,AI是攸關我們未來30年科技發展的主要的關鍵,它甚至會影響人類的生活及產業的發展,請教部長,你們對AI的科研戰略究竟花多久時間完成?
陳部長良基:其實是花了滿長一段時間,從第一次到委員會之前,我一上任便開始對這個領域臺灣機會到底在哪裡展開研究,事實上,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就有做過這部分的研究。
邱委員志偉:戰略是屬於上位思考,同時要結合戰術,也要有預算配合編列,對整個戰略的內容,部長能不能提供相關資料給本席參考?
陳部長良基:相關書面資料可以提供給委員,我們主要的想法就是站在國家的高度,當然還要有更高的戰略,譬如行政院最後一定會提出臺灣對AI整體的想法,不過,在此之前,科技部總要在科研的角度先告訴大家:我們的機會究竟在哪裡?以及如何布建這樣的架構。所以,我們當時的思維是認為大家對AI的共同了解,就是它很會計算與學習,因此,主機是一個重要的武器。 -
邱委員志偉你這樣的戰略必須讓業界知道。
陳部長良基:有,我們在開會的過程中都有很多業界的代表參與。
邱委員志偉:你們所做的決策與擬定的戰略規劃,當然需要交由科研單位執行,以及業界配合推動。 -
陳部長良基沒錯。
邱委員志偉:我覺得未來你們對這部分應該多加宣傳;另外,有關大聯盟與小聯盟的部分,我們每年都有提到,每年的成果你還覺得滿意嗎?
陳部長良基:這部分特別是對於小聯盟,因為當中98%都是中小企業,所以,這部分看起來非常顯著。 -
邱委員志偉你們推動小聯盟大概有多久的時間?
陳部長良基:當我擔任院長的時候就開始推動,到目前為止將近有5年的時間。 -
邱委員志偉現在裡面有幾家廠商?
陳部長良基:參與廠家的場次大概一千八百多家,快接近2,000家。 -
邱委員志偉參與聯盟的廠商大部分都集中在哪裡?
-
陳部長良基北、中、南都有。
邱委員志偉:主要集中在北部,是不是? -
陳部長良基東部今年也會有。
-
邱委員志偉主要集中在北部吧?
陳部長良基:產業在哪裡,聯盟就會在哪裡產生,不過,我們對一些區域性的創新會做特別強調。 -
邱委員志偉我覺得北、中、南、東都要有區域的特色。
-
陳部長良基對。
邱委員志偉:每個聯盟不是撿到籃子裡都是菜,而是每個聯盟的產生必須有清楚的定位並做好戰略分工。
陳部長良基:沒有錯,所以,我們明年一定會找一個題材讓他們去發揮。
邱委員志偉:再者,跟高雄海洋科研比較有相關的海洋科技園區,以及海洋科學研究專區的設置,到現在地點是否還沒決定?
陳部長良基:海洋園區是選在原來七賢國中的舊址,我們最近會跟陳市長再做確認。 -
邱委員志偉市政府是希望設在那邊嗎?還是科技部的意思?
陳部長良基:科技部的部分是設在那裏,至於經濟部的部分,則是在建置風力發電於興達港。 -
邱委員志偉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裡面也有一個海洋科技園區是設在興達港那裏。
-
陳部長良基對。
邱委員志偉:對,你們科技部的部分為什麼不能跟這個園區結合呢?
陳部長良基:兩邊的設置目的有點不太一樣,興達港主要是以風力發電整體系統為主體。
邱委員志偉:不只是這樣,風力發電指是其中基礎的部分。
陳部長良基:還包括水下的部分,對水下研究部分我們會提供協助。
邱委員志偉:據本席所知,還要蓋兩棟科研大樓,你知道嗎? -
陳部長良基我知道。
邱委員志偉:為什麼不能跟興達港的園區合併?還要分隔兩地,這樣不是會造成資源重複浪費?你們在預算裡面有編列好幾億元興建兩棟科研大樓並分2年執行。 -
主席請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海洋中心王主任說明。
王主任兆璋:主席、各位委員。目前這項計畫書正在修訂中,因為原先市政府的地有3.0公頃,現在已下修到1.2公頃。 -
邱委員志偉希望你們不要造成資源的浪費。
王主任兆璋:所以,第一點我們不浪費資源;第二,對海洋科技我們有兩個努力方向,一是重工,這部分的規劃是往興達港的方向發展。
邱委員志偉:我知道,市區的部分又如何? -
王主任兆璋市區的部分是為配合高雄在地的加工業要升級為精密工業。
邱委員志偉:好,我了解。針對南科的部分,政府也有幾個大的計劃,包括生醫器材產業聚落,目前已也有初步的成果,我也陪陳副總統去看過,對目前整體廠商進駐的情況,部長是否了解?
陳部長良基:我有特別去看過,大概在路竹有將近四十幾家廠商進駐。 -
邱委員志偉應該是七十幾家吧!
-
陳部長良基委員所說乃是把台南跟高雄加總起來的數字。
-
邱委員志偉這個產業發展的主力還是在高雄?
陳部長良基:對,在高雄比較多。
邱委員志偉:到今年10月底為止,投資的金額有多少? -
主席請科技部南科管理局蘇副局長說明。
-
蘇副局長振綱主席、各位委員。將近100億元。
-
邱委員志偉光是高雄園區的部分已投資多少?
-
蘇副局長振綱大概有五十幾億元。
邱委員志偉:所以,兩邊都有投資嗎? -
蘇副局長振綱是。
邱委員志偉:我希望你們把重點應該放在高雄這個園區,況且,目前它還有閒置的土地與空間,當聚落成形後發展也會比較成熟。
陳部長良基:這部分產業的產值都已經提升上來,譬如骨科就達到上百億元,我覺得相當不錯。 -
邱委員志偉我每次經過園區都會幫你巡視園區。
-
陳部長良基謝謝委員。
邱委員志偉:另外,針對航太關鍵系統技術升級推動計畫,我覺得也很重要,這是南科在執行的嗎? -
陳部長良基是歸南科管理局執行。
-
邱委員志偉它的基地也是在路科嗎?
-
陳部長良基是的。
-
邱委員志偉目前的進度如何?
-
蘇副局長振綱目前大概有將近10家的航太相關的廠商進駐。
-
邱委員志偉能否請蘇副局長把這兩個關於路科主要的計劃、執行狀況及歷年來預算編列的情況提供相關資料給本席參考?
-
蘇副局長振綱好。
邱委員志偉:還有你們歷年來預算編列的情況,再請…… -
蘇副局長振綱航太今年是第一年。
-
邱委員志偉這部分再請副局長提供。
-
蘇副局長振綱好。
邱委員志偉:另外,有關橋頭新市鎮後期的產業園區,因為新市鎮已經25年了,第一期是生活或文教,第二期也就是後期的部分,大概有八百多公頃的台糖土地,我們希望能朝向高雄園區第二期。假設把它命名為高雄園區第二期,還要經過新設園區作業評估嗎?
陳部長良基:對,應該還是需要,所以我們上次也說…… -
邱委員志偉這算是擴大還是新設?
-
蘇副局長振綱新設和擴大都要送……
陳部長良基:應該都要評估,因為還是要環評。
邱委員志偉:如果是新設,當然有其依據及評估作業遴選方式,時間上會拖比較久,能不能用擴大的方式呢? -
蘇副局長振綱新設與擴大都涉及遴選作業辦法……
-
邱委員志偉所以還是要按照你們的作業辦法來處理。
-
陳部長良基我們會儘快。
邱委員志偉:如果按程序最快大概是何時?因為國發會陳主委已經跟你們開過會,由科技部主政,科技部多久可以針對新設園區廠址評估完成?
陳部長良基:如果整個行政程序壓縮,最快應該是11個月。 -
邱委員志偉中科就是11個月又5天……
陳部長良基:但是現在還卡一項以前沒有的政策環評,所以我現在請他們儘快處理,我也拜託環保署好幾次,程序上我們也進入審查。
邱委員志偉:那個與北高雄重大的產業用地的發展有關,這部分請部長大力支持。
陳部長良基:有,我們push得很緊。 -
主席接下來登記發言的林委員俊憲、吳委員志揚、鍾委員孔炤、李委員昆澤、黃委員偉哲、林委員德福、陳委員歐珀、鄭委員天財、孔委員文吉、王委員惠美、邱委員泰源、陳賴委員素美、張委員麗善、李委員彥秀、陳委員明文、呂委員玉玲、陳委員怡潔、周陳委員秀霞、蔡委員易餘、鄭委員運鵬、羅委員明才及陳委員雪生均不在場。
請吳委員焜裕發言。
吳委員焜裕: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部長非常認真,大家都很肯定,但有一些問題還是看科技部要怎麼做。感謝科技部報告提到食品安全相關的部分,我在個人質詢時也質詢過部長,但很可惜的是我忘了要讓部長回答,所以有些問題還是今天留個機會讓部長來回覆。基本上,報告的第16頁有一段內容誤導了食品安全,這也是科技部要改善的,看起來對食品安全完全不了解。把食品科技加工當食品安全來做,並把食品安全範圍只限制在風險評估,這是完全錯誤的,麻煩科技部真的要改善。
有關食品安全,人才的訓練與科研真的是很重要,過去大家都忽略了。比如如何預防食品安全,或提早找出食品安全問題,因為我們使用的化學藥品有七萬多種,目前食藥署能管制、檢測的不到1,000種,是不是應該鼓勵科技研究,發展很多能夠提早偵測不該用的化學藥品,卻被用到食品方面的工作呢?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謝謝委員的提問。那天委員質詢後,我就有特別回去查了。因為臺大在學校成立第一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就是我成立的,所以我也知道原來科技部的面向不夠,食品安全的風險只是一小部分。我也交代他們一定要把許輔教授找來協助,看整體要怎麼布局。
吳委員焜裕:許輔教授是學園藝的,他在食品安全上的瞭解我感到懷疑。
陳部長良基:不過,他至少還有參與,我們會把委員提的……
吳委員焜裕:有一次論壇的時候我問高志明,間接引發這樣的狀況,但是當時的食安中心我是有疑問的,只是不好意思說。 -
陳部長良基我會找公衛學院也過來協助。
吳委員焜裕:這是新的議題,很多人不清楚。我知道綜合規劃司過去有在做這件事,但做得不夠,麻煩繼續支持,好不好? -
陳部長良基是。
吳委員焜裕:開發新的方法來檢測,2002年國際衛生組織就鼓勵很多國家去做這件事情,我們可以使用的化學藥品真的很多,但法規則是正面表列,有表列的才可以用,沒有表列的用了,大家都不知道這些被使用,因為沒有被檢測,所以我們一定要開發這樣的方法。現在很多學校的研發科技能力都足夠,我們的質譜儀技術是夠的,但是沒有經費鼓勵學者研究就沒有人去開發這樣的方法,好不好?這件事真的很重要。
陳部長良基:好,沒有問題。
吳委員焜裕:其次,我們如何提早偵測出哪裡有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是研究食品的危險因子與人的健康關係。我們擔心的是飲食上,吃了哪些不該吃的食品,或吃了不該存在食品中的有害物質而危害健康,所以這個真的要先定義清楚,這樣大家才知道怎麼做。我們要提早建構這樣的研究。我們從人體排出的尿液或排泄物可以知道,很多有害物質是我們自己吃進去的,所以量測排泄物中的有害物質,可以了解我們每天吃了什麼。這樣研究人群之後,未來我們才可以探討飲食的危險因子對國人健康的影響。在國際上制訂安全政策需要考慮效益,效益就是每年有多少人因為飲食導致疾病或死亡,如果改善食品安全能減少多少醫療支出或是救多少人,這個就效益,可是國內從來沒有做過這方面的研究。這應該要做,也需要花一些研究經費,不然我們不可能做好食品安全,好不好?
陳部長良基:是,我們會找專家與農委會、衛福部一起研商。 -
吳委員焜裕農委會不瞭解這部分。
-
陳部長良基衛福部應該知道。
吳委員焜裕:不是,食品安全劃到農業,那是有問題的!
陳部長良基:衛福部應該很清楚,我們都會把他們找來。
吳委員焜裕:這個要找專家,如果需要專家,不瞭解的可以問我。我沒有個人利益或黨派的問題,這就是科學。
陳部長良基:好,謝謝委員。
吳委員焜裕:這個做出來,文章都可以發表在高impact factor的期刊了。
其次,目前正在建置空氣盒子,大家有沒有考慮空氣盒子的問題?空氣盒子的目的是在未來利用網路來預測或觀測空氣品質,但是很多基礎研究我們沒有做好,不過前瞻計畫已經編列經費要做,對不對? -
陳部長良基對。
吳委員焜裕:目前偵測器夠不夠準確的問題沒有解決,很多二次污染源的機制都不了解,若未來用這些數據去推,事實上會有問題。這邊你們需要了解,物聯網當然很好,但是很多基礎要規劃去做,不然做出來會有問題。 -
陳部長良基我們在民生公共物聯網會請他們特別留意。
吳委員焜裕:一定要去考慮。既然你們要做物聯網,食品安全網也是民生物聯網很重要的部分,過去大家都沒有想到。我一提出,甚至爭取了旗艦計畫,結果被用去做一些不該做的計畫,食品安全網卻做不出來。
陳部長良基:委員講的部分,到時候我會請他們一併規劃、考量。
吳委員焜裕:這部分的經費很重要,它可以用來串連國內現在的食品雲、化學雲等,這樣才有辦法做出來。 -
陳部長良基好。
吳委員焜裕:另外如同剛剛講的,我們真的要檢討很多問題才有辦法做出物聯網,這是產業的契機,好不好?
陳部長良基:好,謝謝。
吳委員焜裕:回到福衛五號的議題,我知道部長講過現在是我們的太空元年,但是接下來你們是不是要規劃未來要怎麼實施?我們真的可以做嗎?假如像部長在報告裡面講的,我們是科技強國,但是資源有限,因此要選擇哪些項目優先來做的話,太空科技是不是我們應該要做的?
陳部長良基:這個部分我們前一陣子剛找過國內外的專家開過一次會,幾個項目都有定案,後續會啟動第三期的整個規劃會議,到時候應該可以給大家更……
吳委員焜裕:明年的預算到底編得夠不夠,不然你們要怎麼做?現在那些預算只夠人事費,接下來沒有辦法做什麼。
陳部長良基:因為現在還有任務,明年會發射福七,發射完到年底才是第二期整個結束,所以我們現在在考慮第三期後續的銜接。 -
吳委員焜裕所以明年才會編列第三期的部分嗎?
陳部長良基:明年度是以現在的福五正常營運、福七的營運為第一目標,而且200人也不能一下太多,還要規劃第三期,所以明年度是挑戰。 -
吳委員焜裕人才要從哪裡來?
陳部長良基:那一天有提到,我們做了快30年的科技計畫,營運上的相關項目應該可以到學界找,所以我們那時候有考量,將來有些會先針對太空的部分,把學界的力量拉進來。
吳委員焜裕:好。我跳過來講「龍門計畫」,這些是不是有追蹤執行成效?
陳部長良基:有,其實我……
吳委員焜裕:有關發表paper對我們的產業有沒有貢獻,你們真的要追蹤成效,每年花那麼多錢,我們希望可以看到成效。謝謝
陳部長良基:是,謝謝。 -
主席請趙委員天麟發言。(不在場)趙委員不在場。
我們本來要結束的,但是因為難得邱泰源委員第一次來,所以特別給你5分鐘時間發言。
邱委員泰源: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我本身負責新竹縣的醫療保健服務,我們都知道10、20年前,新竹縣一直覺得他們的醫療照顧相當不足,所以委託臺灣大學先在那邊成立校區,後來又要成立新竹分院。在那個時代的氣氛下,臺灣大學認為要評估得很嚴謹,經過很多折騰之後,成立了新竹縣民的健康非常需要的臺大新竹分院,後來生醫園區開始運作的時候,發現資源不要重複,所以臺灣大學建請行政院將院址移到生醫園區,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在今年106年2月2日破土。其實這個部分各位都很清楚,它是結合整個生醫園區非常重要的一個核心。當然我們不能夠只有在那邊進行科技發展,都不做醫療照顧,所以臺灣大學跟臺大醫院受責任感所驅,日以繼夜做軟硬體建設。各位如果有機會去看,可以知道他們非常積極在蓋,已經到3樓的……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對,目前的進度超前。
邱委員泰源:很重要的是它是前瞻性的規劃,配合園區的綠能、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等,而且很重要的是,他們要成立未來醫療的典範,跟社區的醫療資源結合,發展急重症的部分,未來可能只看急重症,並配合其他院區,所以他們有做整體規劃,還有配合國家的規劃。
可是在大家努力的過程中,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突然來文,要求臺大將第三期的地割出來給生醫園區使用,這對臺灣大學原來對醫療等的規劃造成影響。事實上,醫院絕對不是只有大樓就好。在老人化的社會,像雲林的臺大院區就規劃成非常適合老人的生活園區。難道生醫園區一定只有醫院的建築嗎?為什麼在完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要求臺灣大學割出第三期的地?人家已經有規劃國際級人工智慧中心,還有很多特色醫療,而且特色醫療又是未來的方向,這裡如果沒有這種特色,大概發展不起來。不曉得部長知不知道這件事情?
陳部長良基:我不是很瞭解,不過現在有看到他們整個蓋完;我每個禮拜都有叫同仁看進度,知道進度超前。委員現在劃的右邊那一塊,目前我看到的是停車場的規劃。
邱委員泰源:還有綠化。現在第一期、第二期在趕工,又在規劃第三期的過程中,你們現在要求他們馬上規劃也不是不行,但是時代在變化,科技在變化,國際趨勢在變化,前瞻性的規劃可能在5年以後才開始服務,在這樣的情況下,難道不能視病人的需求、醫療科技的發展進行微調嗎?你們說他們沒有規劃,所以要把地拿回去,非常粗魯的來一個文。
陳部長良基:我可以請局長跟臺大醫院再做多一點溝通,可能是溝通不良的問題。考量到整個部分的synergy,如果能夠由園區配合他們才對。假如雙方有溝通不良……
邱委員泰源:好,謝謝,我希望這個要確實處理,不要影響人家,這個一弄下去,連蓋都蓋不起來,因為容積率等各方面都是整體計算的。臺大醫院……
陳部長良基:這個一定會配合,園區也許只是要問臺大現在是要當停車場,還是有其他規劃……
邱委員泰源:沒有啦!你回去看一下文,好不好?寫得讓臺大真的是…… -
陳部長良基我請局長到時候跟院長溝通一下。
邱委員泰源:好。現在給醫院的租約是20年,請問醫療科技、高科技要不要進去?你們可以看臺大醫院那一棟所謂的新大樓也已經20、30年了,醫療設備可以置於這麼不安全的狀況嗎?可不可以請部長比較其他地方是怎麼鼓勵醫療資源發展,以及他們是幾年嗎?這兩個做比較就好了。請向我的辦公室辦告。
陳部長良基:我會請局長處理,到時候找到再跟委員說明。 -
邱委員泰源拜託一下。
-
陳部長良基謝謝。
-
邱委員泰源謝謝。
主席:謝謝,請部長再留5分鐘,因為趙天麟委員特別趕來看你。
請趙委員天麟發言,質詢時間為5分鐘。
趙委員天麟: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我剛剛從經濟委員到這邊,確實是用衝刺的,像衝100米。謝謝召委給我機會,5分鐘就好,我想請教高雄關心的議題。最近大家都在討論,高雄因為產業發展亟需招商引資,需要新的土地。個人曾經提到中油五輕的土地,五輕後來汰除以後,空下來的土地有280多公頃,其中的80公頃,我們認為可以考慮直接移撥給加工出口區,因為我們去參訪的時候,加工出口區很有自信,說給他們多少土地,他們都能夠立即招商引資完畢,在那裡進行布局。這跟我今天要就教部長的不一樣,我先聲明,我認為土地對高雄很重要,軟體科學園區的擴大、多功能經貿園區的擴大,乃至於楠梓加工出口區旁邊,五輕沒有污染的85公頃土地直接移撥給他們使用,對高雄市的招商引資、人口增加都會有幫助。
我想請教您的是,最近我感到很好奇,因為突然出現橋頭要做科學園區的提議,坦白說,滿好的。大家都搶地嘛!所以既有的科學園區或加工處口區都討論到願意繳交代金,以便讓他們的容積率往上漲。當然這樣做有點勉強,效益也只是普通而已。剛剛我提到五輕要割80公頃的土地,其實那只是我個人的看法,目前還沒有成為主流的政策,但是那很快,因為就是一塊土地在那裡,馬上就可以轉了。
現在有傳聞要把橋頭新市鎮變成科學園區,坦白講,本席非常支持,因為那一整塊地都是很漂亮的「肉地」,如果那塊地能夠作為科學園區,其實是好事情。我不喜歡打迷糊仗,我不想看到它只是變成一個短期的話題,而這個話題只有兩、三個月的生命期,可能在初選結束之後就跟著結束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我對不起高雄人。如果這個話題不會停的話,那麼就不要讓它停,弄假也要成真,我們就真的讓橋頭新市鎮變成一個科學園區,那就會是民主的真諦。從黨內到大選都變成話題,民進黨如果只是炒作黨內初選的話題,大選結果就要被國民黨檢驗;但如果我們讓它成真的話,那就是功德一件。這件事應該有一定的程序,包括土地使用分區、規劃、國家政策支持等等,請問部長,這樣子大概要多久的時間? -
主席請科技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在此先向委員說明這件事情的背景,那天我特別協同焦董事長一起為華邦在高雄區設廠相關事宜拜會陳市長,當時我提到科技部有義務為臺灣未來十年的科技發展作規劃,現在看起來整個科學園區有所不足,所以我特別向陳市長報告,希望高雄市能夠對華邦具體支持,因為它需要一個聚落,目前的園區預估可以延伸50到70,差不多聚落就已經滿了。我還提到之前我曾向林全院長報告過,我們會規劃未來十年需要,所以陳市長很高興的說高雄市願意來協助。站在我的立場,現在科技部針對十年規劃已經有一些進展,因為我們要考量未來產業要進到哪裡,所以啟動科學園區的評估也已經在進行,屆時如果縣市政府有適當的場域,包括橋頭在內,我們當然很樂於加以考量。不過科技發展與科技園區的協助一定要跟大學的研究端進行整合,場域也必須要群聚,這是要求之一,如果屆時各縣市政府可以協助的話,我們當然樂觀其成。但是就啟動程序而言,現在我們還在加速進行政策環評,就以前的例子來看,等到環評通過之後,最快11個月可以完成,我們會以這樣的目標作為後續推動的考量。 -
趙委員天麟11個月完成環評?還是11個月……
陳部長良基:11個月就可以把整個園區確定下來,包括選址和規劃都可以確定。 -
趙委員天麟土地變更這些相關流程呢?
陳部長良基:關於這個部分,如果快的話,就是11個月之內可以做完,當初中科就是這樣做的。
趙委員天麟:也就是說,有可能在一年之內誕生一個新的科學園區是嗎?
陳部長良基:前面的政策環評必須先通過,而我們現在也同步啟動,等到政策環評通過之後,到時就可以進行園區選址的動作,如果選址的地點確定,大概就可以了,但是前面還是要給我們評估的時間。 -
趙委員天麟在此本席要表達感謝之意……
-
陳部長良基我們一起努力。
趙委員天麟:看來這就是你的創見,在將華邦電引進高雄的過程中,你同時也帶來一個遠見,也就是希望創立這個科學園區。
陳部長良基:我們也要感謝高雄市全力協助,包括所有市民的支持。
趙委員天麟:請你一定要理解我們的心意,高雄市所有的立法委員都會全力支持這件事情。我們期待這件事情不要只是短期的話題,本席希望它能夠落實,成為民進黨政府在高雄的亮點,為臺灣的經濟加分,如此也能彌補台積電沒有落腳高雄的惆悵感,我們一起加油好嗎?
陳部長良基:好的,謝謝。
主席:所有登記質詢委員均已發言完畢,另有許智傑委員及蔣乃辛委員提出書面質詢。 -
委員許智傑書面意見
1.研究誠信辦公室揭牌已逾半年,惟細觀研究誠信辦公室之網頁,其呈現之成果僅有參與國際會議之分享與徵文比賽等相關活動,並無針對研究誠信相關議題之具體研究成果之呈現。爰此,請科技部提供相關研究成果之資料予本辦公室參閱。
2.國家產學大師獎確定將於明年舉行,雖主辦單位為教育部,然而實際上產學合作之範疇內,科技部之角色亦是舉足輕重。建請科技部積極協助教育部,尤其是在界定產學貢獻方面,科技部應善用其科研相關資源與知識,提供教育部相關建議,篩選出名副其實的「國家產學大師」。科技部亦應積極研擬延攬產學合作貢獻卓越者之計劃。 -
委員蔣乃辛書面意見
一、政府長期投入資源促進大專校院之產學合作,科技部於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及各科學園區管理局單位預算編列產學合作計畫經費,100至106年度,7年合計總經費為106億7,890萬元。此外,科技部亦於中央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1期特別預算案編列推動國際產學聯盟計畫經費,106年度為1億5,000萬元,107年度為5億元,其產業效益卻有待商榷。依據本院預算中心研究報告指出,政府以經費挹注推動產學合作研發計畫多年,國立大專校院近年度累積專利維護件數已逐年增加,惟整體專利運用率逐年下降,且其中過半數學校105年度專利運用率低於5%,多數學校專利運用率曾下降趨勢或未曾運用,專利之應用欠佳。復依據審計部105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截至民國105年底止,臺灣大學等9校持有專利計11,845件,授權件數989件,各校平均授權比率約8.35%,仍有逾九成專利未經授權應用。另科技部自民國103年9月起推動兩期「運用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投入計畫經費計2億1,340萬餘元,委託法人盤點及加值行銷學研機構研發成果,計畫執行結果,尚待進一步推動產業化,亦有執行團隊難於計畫期程內負荷龐大的既有研發成果推廣業務等情事。科技部針對持續強化研發成果之商業化,有何具體改善作為?現行產學合作研究計畫分由數個部會推動執行,在各部會間推動政策之分工合作並於各主管機關業務範圍內編列預算之情況下,科技部與其他部會間的功能區隔和連結合作為何?科技部如何進行計畫績效、資源使用與施政效能之管理考核?
二、依據本院預算中心指出,「加速行動寬頻服務及產業發展方案」,迄104年底執行金額僅達核定金額之44%,執行進度落後。復依審計部105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查科發基金管理會核定補助4G方案計畫46件,經費執行率僅45.15%。如今即將進入5G時代,4G方案卻仍落後,科技部對此有何管考及改進措施?另近日因公平會對通訊晶片大廠高通做出234億元裁罰,導致高通原本與工研院諸多資通產業的合作案,包括5G研發案均告暫停。我國目前在通訊標準上落後,以致在先期通訊標準發展時期,廠商流失了許多商機與開發成本。透過與高通合作,從5G標準方面下手,進行小型基地台的發展,是許多廠商的期盼。如今計畫可能落空,恐將使臺灣5G產業落入不利的狀態,科技部面對5G產業遭逢之劇變有何因應作為?
主席:針對今天會議作如下決定:「一、報告及詢答完畢,委員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二、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機關儘速以書面答復。」
現在處理臨時提案。今天有委員提出臨時提案一案,請宣讀。
案由:依據104年11月12日NEP-2第二任計畫主持人沈榮津次長書面資料「……,深層地熱之潛能對我國地熱能源之開發尤其重要,唯需由實際鑽井取得相關資料分析以佐證。因此,學者建議推動地熱深鑽計畫,由NEP-2地熱與天然氣水合物主軸中心兩位招集人請中油公司提出評估報告,以1MW電廠而言,需鑽鑿4口井(2+2口井)進行探勘,保守估計約3.5億元,加上產能測試、岩心分析工作等相關工作,預估經費需求共4.0億元,經NEP-2內部及參與計畫之各部會協商後,先提出第一年2口井二億元計畫申請,再視進展做後續規劃。」。現已經鑽探完成紅柴林一號及二號井,依據科技部「宜蘭地熱深鑽成果檢討報告」結論:『依據國際經驗EGS井深超過3,000公尺,本計畫受限於鑽探經費,兩口井深度皆淺於EGS門檻,但井溫及地溫梯度等數據顯示在深部處具高溫地熱潛能。』。爰針對「另2口井(第三及四口井)」,決議要求科技部於二個月內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 -
提案人陳亭妃 陳學聖 陳歐珀
-
連署人張廖萬堅 何欣純
主席:請問各位,對本項臨時提案有無異議?
請科技部陳部長發言。
陳部長良基:主席、各位委員。其實這部分行政院已經核定,而且指示經濟部必須編列相關經費及進行後續相關事宜。目前科技研究已經證明深層地熱能源的開發是可行的,接下來必須要產業化,行政院已經責成經濟部必須編列經費進行相關事宜,所以是不是可以將提案後半段改為「決議要求科技部會同經濟部於三個月內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
主席:不要以「經費有限」為由就把這件事情停下來,否則就會很可惜。 -
陳部長良基其實行政院已經要求經濟部編列相關經費了。
主席:本席非常關心這個問題,我們還曾到現場會勘過。
另外,第四行的「招集人」應該改為「召集人」。
如果其他委員沒有意見的話,本項臨時提案就照上述修正意見通過。
各提案若有委員補簽,請議事人員詳細刊載於議事錄。
報告委員會,今日議程已經處理完畢,現在休息。
休息(12時47分)
User Info
柯志恩
性別
女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蘇巧慧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新北市第5選舉區
張廖萬堅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中市第4選舉區
陳亭妃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南市第3選舉區
李麗芬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何欣純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中市第7選舉區
蔡培慧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吳思瑤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北市第1選舉區
鍾佳濱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屏東縣第2選舉區
陳學聖
性別
男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桃園市第3選舉區
許毓仁
性別
男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黃國書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中市第6選舉區
邱志偉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高雄市第2選舉區
吳焜裕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邱泰源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趙天麟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高雄市第7選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