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第10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中華民國109年3月9日(星期一)9時至12時16分 @ 本院群賢樓101會議室 (主席::出席委員14人,已足法定人數,開會。本週一、三、四為一次會。)
這裡放一些可以連回去原資料的功能
-
立法院第10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時 間 中華民國109年3月9日(星期一)9時至12時16分
地 點 本院群賢樓101會議室
主 席 高金委員素梅
主席:出席委員14人,已足法定人數,開會。本週一、三、四為一次會。
進行報告事項。 -
報告事項
-
項目一、宣讀上次會議議事錄。
-
議事錄:立法院第10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第10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議事錄
時 間:中華民國109年3月4日(星期三)上午9時至12時55分
中華民國109年3月5日(星期四)上午9時至12時9分
地 點:本院群賢樓101會議室
出席委員:林奕華 李德維 賴品妤 萬美玲 黃國書 陳秀 吳思瑤 林宜瑾
高虹安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 范 雲 鄭正鈐 張廖萬堅 高金素梅
委員出席14人
列席委員:李貴敏 劉世芳 邱議瑩 吳斯懷 洪孟楷 陳椒華 孔文吉 林思銘 鍾佳濱 楊瓊瓔 鄭天財Sra Kacaw 邱志偉 呂玉玲 廖國棟 何欣純 羅明才 陳玉珍 管碧玲 廖婉汝 蔡易餘 張育美 邱臣遠 陳亭妃 魯明哲 劉櫂豪 周春米
委員列席26人
主 席:黃召集委員國書
專門委員:黃素琴
主任秘書:陳錫欽
紀 錄:簡任秘書 許靜江 簡任編審 陳杏枝 科長 蔡月秋
薦任科員 李宗一
(3月4日)
報 告 事 項
一、宣讀上次會議議事錄。
決定:議事錄確定。 -
項目二、科技部部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本日議程有委員林奕華、萬美玲、賴品妤、李德維、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黃國書、陳秀、張廖萬堅、吳思瑤、林宜瑾、高金素梅、高虹安、范雲、鄭正鈐、陳椒華、鄭天財Sra Kacaw、孔文吉、劉世芳、洪孟楷、李貴敏、邱志偉等21人提出質詢,均經科技部部長陳良基及相關人員即席答復說明。) -
決定
(一)報告及詢答完畢。
(二)委員所提書面質詢或相關資料,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
(三)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機關儘速以書面答復。 -
通過臨時提案2項
一、有鑑於晉陞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試射失敗(109年2月13日飛鼠一號)至今已20天,據傳將於3月13日再度樹立火箭進行靜態測試,4月中旬將再一次試射火箭。爰此,要求火箭發射標案的委託單位「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及科技部公開答覆下列問題,並於1星期內提供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之完善書面報告。
(一)據傳失敗的原因是4具引擎的其中之一具燃料軟管爆裂,如繼續發射,原定垂直發射的火箭將成為水平飛行,勢將演變為重大公安危機。誰要負責?科技部必須向人民交待。
(二)晉陞公司違反「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定」,遭臺東縣政府連續裁罰共40萬元,並勒令於109年1月31日前改善,該公司卻藐視法令逾期未改善,繼續於109年2月13日試射工作。請問科技部,違法事實未獲得改善,還能繼續試射火箭嗎?另外,科技部如何看待晉陞公司將於4月中旬再次試射火箭規劃?
(三)笑氣燃料桶耐壓係數標準應有1.5倍耐壓,晉陞公司是否達到標準?
(四)火箭燃燒產生的有害物質,有無評估人體及環境影響? -
提案人高金素梅
-
連署人林奕華 李德維 鄭正鈐 鄭天財Sra Kacaw
二、請科技部配合國家太空發展政策,基於科技部做為國家科技研發之主責機關,並且科技部之施政理念為探索、發展、推廣乃至商業化,又科技部陳良基部長認為「政府最重要的就是把法規做好」,因此請科技部暨所屬應就太空火箭事業之發展策略、公共安全、環境保護、土地使用管制、經濟效益等面向,儘速研議太空火箭事業之管理辦法及其他相應配套法令,並於2個月內針對以下事項向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
(一)太空火箭事業之經濟效益產值評估。
(二)研擬太空火箭事業相關配套法令之具體規劃及時程。 -
提案人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
-
連署人黃國書 范 雲
(3月5日) -
報告事項
-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本日議程有委員張廖萬堅、吳思瑤、賴品妤、林宜瑾、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陳秀、黃國書、林奕華、高虹安、范雲、萬美玲、李德維、鄭正鈐、陳椒華、廖婉汝等15人提出質詢,均經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謝曉星及相關人員即席答復說明。) -
決定
(一)報告及詢答完畢。
(二)委員所提書面質詢或相關資料,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
(三)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機關儘速以書面答復。 -
通過臨時提案1項
政府於台東縣蘭嶼鄉興建核廢料貯存場後,自1988年當地居民就開始展開「驅除惡靈」運動,最後迫使台灣電力公司承諾蘭嶼貯存場內核廢料將於2002年底前遷出,但因為還沒有找到適合貯存場地,蘭嶼核廢料的遷出仍然延宕至今。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是我國原子能安全主管機關,同時負有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權責,對台電公司於2016年12月所提出之「蘭嶼貯存遷場規劃報告」,在2017年2月經審定後,做出蘭嶼核廢料「送至集中式貯存設施」方案應於2020年3月完成選址與土地取得以及2025年3月完成遷場之結論。
爰要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於1個月內,就(1)台電公司「蘭嶼貯存場遷場規劃報告」審定後之處理情形;(2)原能會於期間所採取之具體監督管理措施;(3)原能會如何促使台電公司遷場規劃能夠如期達標之積極有效做為,向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定期提出書面報告,並擇期邀請台灣電力公司等相關單位進行專案報告。 -
提案人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 范 雲 黃國書
散會
主席:報告委員會,目前在場人數不足,議事錄暫不確定。。
繼續報告。 -
項目二、中央研究院院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主席本日議程為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現場委員人數已足,先進行議事錄確認。請問各位,上次會議議事錄有無錯誤?(無)無錯誤,確定。
現在請中研院廖院長報告。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非常感謝大院邀請中央研究院來這邊進行業務報告,由於今天時間不夠多,所以我謹就院務重點摘要敘述。
首先向各位報告本院願景、學術發展目標,我們去年在學術前瞻會議當中已經訂定本院未來5~10年的三大目標;第一個,成就全球頂尖研究;第二個,善盡社會關鍵責任;第三個,延攬及培育卓越人才。在三大目標架構之下,我們在各方面都依循這三大目標全力推進。
在國家生技園區方面,設立「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以這個中心為我們進駐的單位,與經濟部、衛福部及科技部共同努力。「生醫轉譯研究中心」統籌執行生醫轉譯研究至產業及造福社會的應用、規劃核心服務等設施、育成新創公司等等,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2個計畫進駐,並有12家廠商完成簽約進駐,以進駐單元計算,占比約48%。
除此之外,我們也加強與國際的連結,108年10月園區「國際生醫加速器合作計畫」與國際藥廠Astra Zeneca共同舉辦,並且與國際其他大藥廠,例如日本湘南健康園區及美國AMGEN藥廠簽署合作備忘錄。南部院區方面,第一階段「研究大樓(Ⅰ)、溫室、公共工程」之興建已經於108年11月完成上梁,預計109年上半年完工,下半年取得使用執照;第二階段「研究大樓(Ⅱ)(Ⅲ)興建工程」已於108年10月取得建築執照,預計109年3月起開工。
為因應新冠病毒,本院在今年農曆春節期間已經召開第一次院內合作會議,組成工作小組,就血清抗體檢測、病毒抗原檢測、新型治療法,包括抗體、小分子藥物及疫苗等各面向進行研究工作,並且於2月與國內學研界代表共同召開「COVID-19合作平台」會議,倡議開放科學的精神,與學研單位共享研究材料、研究資訊及智財成果,並決議組成13個協作子平台,共同投入新冠病毒的快速篩檢工作、藥物與疫苗研發工作等等。這個平台包括13個子平台,如圖上所示。昨天也宣布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進展,就是我們已經篩選到一個針對冠狀病毒非常有單一性的人造抗體,這個人造抗體能夠區分新冠病毒及其他6樣和新冠病毒非常相近的其他Coronavirus,包括SARS與MERS,以及另外4個引起一般人類感冒的冠狀病毒,都能夠區分。
再來是我們的團隊也建立血清內抗體檢測;另外,化學所團隊陳榮傑副研究員已經合成被國際視為治療新冠肺炎非常重要的藥物──瑞德西韋。
在學術交流與貢獻方面,我們在三年多前就成立「研究誠信提升計畫」,針對研究人員、博士後、博士生及研究助理等不同對象及不同領域之樣態,開設合適學術倫理的課程。並且在108年6月參與第六屆世界誠信大會,與各國交流經驗。在智財技轉法規制度方面,自107年起,以利益衝突管理委員會的制度化運作,來強化利益衝突管理與相關審議工作,並陸續通過修訂很多法規。在國際交流方面,本院與美國國家醫學院(NAM)簽署合作備忘錄,偕同多個國際學研機構共同推動「健康長壽大挑戰計畫」(Healthy Longevity Global Grand Challenge),該計畫預計5年內將投入3,000萬美元(約新臺幣9億元),向全球徵求跨學科領域且具創新前瞻思維的研究計畫。
此外,我們也參與「事件視界望遠鏡」,就是所謂的黑洞計畫,於108年4月舉行全球同步記者會,公布第一張超大黑洞及黑洞陰影的視覺影像,在EHT的8座電波望遠鏡中,有3座是由本院支援運轉,因此臺灣扮演非常關鍵性的角色。在氣候變遷方面,我們積極參與「未來地球」(Future Earth)計畫,108年11月至印度參與「國際全球大氣化學組織」的未來地球計畫,並且109年2月與未來地球計畫全球五大洲的夥伴共同發表「Our Future on Earth 2020(我們在地球的未來2020)」報告,為地球永續提供重要建言。
我們也陸續邀訪多位國際重要學者,譬如108年4月邀請英國著名人類學家、考古人類學大師羅蘭教授擔任2019年中央研究院講座,並且黃進興副院長帶領臺灣13個重要單位赴新加坡參加2019年「太平洋鄰里協會」等等。108年我們也分別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及印度理工學院孟買校區簽署合作備忘錄,與多所學校展開密切合作。
在培育人才方面,中研院的國際研究生學程目前與國內10所研究型大學合作,開設12項TIGP學程,學生完成學業後由合作大學授予學位。目前共有來自45個國家,580名學生,外籍學生共389名,占全體學生人數七成。針對這項課程,我們於108年9月召開「本院學程共識會議」,針對課程設計、教育評鑑、獎助學金、研究與生活環境品質等相關事宜進行討論與意見交流。未來本院將以3E──Enhance program quality、Enrich PhD life、Engage in recruitment做為學程推動三大策略目標,持續完善各項制度與設施。
本院與國內各大學合作開辦9項符合當前國家科技、產業政策與社會發展所需之跨領域學程,目前共有168名博士生就讀,並培育76位畢業生。在人文方面,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及國防醫學院合作開設人文講座,課程領域涵括六大類別,包括社會與經濟、歷史與文明、科技與社會、藝術與文化、哲學與心靈、倫理與道德思考等等,已經開辦66門課,修課人次超過2,400名。我們在108年10月參與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並在108年10月首次參與「2019白晝之夜響應串聯活動」。
在傳播科學知識方面,我們舉辦跨縣市科普演講,107年至臺南及花蓮,108年至臺中及屏東辦理,109年規劃於臺東、桃園及嘉義舉辦,在外縣市舉辦的科普演講都深獲好評。我們也連續22年舉辦「院區開放活動」,108年規劃超過300場演講與科普活動,總參觀人數超過21萬人次,並結合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影像,舉辦「黑洞特展」,本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賀曾樸院士及陳明堂研究員以「前所未見:黑洞現形記」為主題進行演講。剩下來的學術研究成果請各位參閱書面報告,報告到此,謝謝。
主席:非常謝謝廖院長的報告,另外因為本席有要求院長,所以在今天的報告裡,對於「中央研究院針對原住民族文化、科學共同平台配合辦理」的規劃有另一個附件,我們非常謝謝廖院長。因為原民會針對整合跨平臺,不管是學術、中央各級部會的資料統合,現在已經開始建置了一個原住民開放政府智慧治理先期計畫,所以非常謝謝廖院長在今天的業務報告裡,先進行針對原住民共同平台配合辦理的規劃。以上所述就是委員手上的這一張單子,如果待會對於原住民的平臺如何建構有興趣,也非常歡迎大家對院長提出質詢,謝謝。
接下來就是委員的質詢,本會委員發言時間為8分鐘,得延長2分鐘,等於是10分鐘;列席委員為5分鐘。發言登記截止時間為上午10時30分。委員如有臨時提案,請於質詢結束前提出,處理提案時,如提案人及連署人不在場,則依照以前的規定不予處理。
請登記第一位的林委員奕華發言。
林委員奕華:(9時18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在關心快篩試劑之前,因為中研院裡都是高端的研究人才,我想先關心上週有一位印度籍男子陳屍在中央研究院裡,後來知道他是來做博士後研究,請問確定是輕生嗎?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是的,很不幸,這位博士後因為一時想不開,他平常可能心裡有一些不平衡的狀況……
林委員奕華:他剛好是在我們現在關注的生醫所,不會是因為壓力太大吧?
廖院長俊智:不管在哪一個所,都會面臨研究上的起起伏伏,恐怕與現在的研究題材不見得有關係,一般不會有關係,因為……
林委員奕華:為什麼要特別關心是因為中研院的純外籍研究人員非常多,純外籍研究人員有57位,占全體研究人員6%,純外籍研究助理含博士後,包括這位印度籍的共有189人,大約占了6.4%,所以外籍人士非常多。本席想請問,對於這些在臺灣的外籍研究員有沒有什麼特別照顧?我說的照顧不只是身體健康,現在身心健康都很重要,一個當然是關心外籍,另外我也很關心所有研究人員,包括本國籍,因為大家都知道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於高端研究人員,長期處在研究壓力之下,不知道中研院對於這個部分有沒有一些新想法?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這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我們也持續在關注這個議題。我們在國際研究生學程(TIGP)的program下有一個輔導師,在院本部也有一個心理輔導諮商師服務所有同仁及學生,不論外國籍、本國籍都可以,我想這方面…… -
林委員奕華但是看來編制有點少。
廖院長俊智:是的,沒錯,這需要加強。
林委員奕華:關於這部分,我不占用太多時間,我看到中研院的大樓管理是很嚴謹的,都要透過磁卡進出等等,也有警衛管制,這位外籍人士是倒在人文學院嗎? -
廖院長俊智人文館後面的一個開放空間。
林委員奕華:今天他是輕生,萬一跑進一個對大家有威脅的人怎麼辦呢?這代表在警衛方面似乎不夠嚴謹,在整個巡守上是缺少人力,還是有什麼問題?請於一個月內提供一份檢討報告給我們,好不好? -
廖院長俊智好。
林委員奕華:內容包括:第一,對高端研究人員身心健康的照顧到底夠不夠?第二,整個中研院有關的警衛、巡守有沒有需要檢討、調整?相關的院區管理,一個月時間讓你們去檢討,好嗎?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林委員奕華:我現在開始詢問大家所關心的,本席要先恭喜,我們的快篩試劑在19天之內完成,這是臺灣的驕傲,所以要給大家一個掌聲。但是我能不能請問,因為現在的採檢量大概是3,000件,從原本的1,200件,到現在可以達到3,000件,但是現在採檢需花4小時,快篩試劑出來之後,15分鐘就可以檢測完成,可以讓我們的採檢量大幅提升。當然,本席希望不要發生,但是萬一有社區感染的狀況時,因為有這個試劑,採檢可以做得更加滴水不漏。
可是這樣的狀況到底何時可以上路呢?因為你們現在做完了,目前是請經濟部找廠商,找廠商的狀況之下,據我所知,行政院院長本來希望4月1日能夠上路,是不是有此一說?但是那天經濟部部長又告訴我可能需要三個月,但是三個月後可能疫情都過了,這次的快篩試劑無法在疫情比較嚴重的這個時候。或說在需要管控的時候立刻發揮它的效應。請問,快篩試劑到底何時可以正式上線呢?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的提問,這也是大家非常關切的問題,同時也是我們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我們的研究人員已經非常、非常努力,中研院能夠做的是在一、兩個禮拜內,或在一個月之內,在實驗室的階段差不多就可以完成,然後要交由廠商一起和衛福部及其他所有醫療單位合作,在病人檢體上實際做測試。
剛剛委員的提問也非常好,有關今年的疫情是不是可以用得上,關於這方面,即使今年的疫情沒有用上,我們仍然需要為了將來的疫情早做準備,所以……
林委員奕華:當然是這樣,只是希望今年可以用上。
廖院長俊智:我們會儘快做,但是在做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過程中的準確性、靈敏度等等,因為誤診引起的問題恐怕也會相當大,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會非常小心。
林委員奕華:請問院長,因為感覺你們信心十足,事實上快篩試劑有時候需要經過一些臨床測試,可是在緊急狀況時,很多疫苗或快篩的檢驗過程或臨床上是不是可以縮短程序?我聽說有這樣的程序設計。
廖院長俊智:因為目前的檢測方式只有一種,就是用RNA的檢測,若有另外一種檢測,而且是比較簡單的檢測,可以互相彌補兩方面的不足,不是哪一個一定比另一個好,而是以很多不同方式一起比對,這樣的結果更加準確。我們也不能說是信心十足,只能說我們從這個角度來做,現在已經有一些成果,那些成果看起來,目前為止單一性相當好,這方面我們也有點surprise,竟然單一性會這麼好,而且這麼短的時間……
林委員奕華:對,而且只驗出這次的新冠病毒,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廖院長俊智:對,這是我們值得高興的地方。 -
林委員奕華所以原來院長期待的4月1日應該是做不到?
-
廖院長俊智非常非常困難。
-
林委員奕華我看經濟部好像是說要3個月。
-
廖院長俊智至少。
林委員奕華:是不是能夠進一步跟經濟部了解一下,因為有一些程序,或者牽涉到機器設備必須去做,我們當然希望越快越好,如果這次能夠加上一些功能當然最好,對未來也是非常必要的。再來我想問一下有關藥品的部分,我們合成了目前國際上認為最好的瑞德西韋,甚至你們自己分析合成了純度達99%的「公克級」瑞德西韋,既然我們有這樣的能力,我想請問目前到底有沒辦法供貨?因為你們有提到如果無法快速供貨,中研院才會請求授權,這個部分不知道狀況是怎麼樣?另外,既然能夠合成到99%的純度,代表我們的能力應該也有,所以對於藥品、疫苗等等,現在中研院的進度大概是怎麼樣,可以讓我們了解一下嗎?
廖院長俊智:首先我們必須強調瑞德西韋是美國Gilead藥廠的專利,我們必須要尊重國外的專利。
林委員奕華:當然,這是人家的專利權。
廖院長俊智:而且他們已經在臺灣申請專利了,我們在沒有授權的狀況下是絕對不能生產的,我們只是在研究室裡面研究合成這個藥品的困難度,這方面我們逐步了解、逐步解決,有朝一日萬一需要臺灣投入生產以應付全世界大流行的時候,我們也能夠早做準備,我們是以這種態度來做,但絕對不是我們現在馬上做。
林委員奕華: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研發,一個是藥品,一個是疫苗。在疫苗方面,我也知道頗有進度,是不是也讓我們知道除了快篩之外有關疫苗的狀況?包括藥品及疫苗,是不是都可以讓我們知道一下你們大概的進度?本來衛福部跟我說需要8~10年,但是我從中研院這邊了解其實我們是很有進度的,所以有沒有可能一年半就有一些成果可以出現,然後可以開始做相關的臨床試驗?
廖院長俊智:實驗室的成果當然是很快,但是還需要臨床試驗,那就要漫長的時間慢慢驗證,這就是為什麼過去的疫苗都需要經過8年、10年的時間,現在有人說即使縮短,至少也要18個月,除非全世界(不是只有臺灣),可以立法做恩慈療法的快速通關,在藥品及疫苗方面的研發,中研院、國衛院及臺灣其他學研單位都努力在做。
林委員奕華:所以院長的意思是,起碼中研院在疫苗的部分,應該有把握大概18個月左右可以有一些成果出來?
廖院長俊智:不能這樣說,全世界最快的進程也是18個月,目前就如我剛才所說,所有團隊都非常非常努力日以繼夜在工作,研究進度就像前面說過的沒辦法百分之百預期,我們只能說我們盡最大努力,我們現在有一些不錯的進展,這些都在實驗室裡面進展,一般人不會了解。 -
林委員奕華有很好的進展就對了?
廖院長俊智:對,在實驗室裡面有相當好的進展,但是在實際應用上仍然是非常遠的一個距離。 -
林委員奕華當然我們會要求其他部會給你們足夠的經費。
-
廖院長俊智謝謝。
林委員奕華:如果這部分能夠有好的而且很快速的進展,包括快篩試劑,我覺得這絕對是打國家隊最好的時機,所以我們會要求各部會,希望可以給你們足夠的經費。謝謝。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
主席請萬委員美玲發言。
萬委員美玲:(9時29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剛才林奕華委員有問到,院長也提到上禮拜有一位印度籍博士後研究員輕生,對於他的輕生,我們當然覺得非常遺憾,可是我們也必須去了解原因,本席想要請教,這位印度籍博士後研究員有沒有參與這一次快篩試劑相關研究工作? -
廖院長俊智沒有。
-
萬委員美玲完全沒有是不是?
-
廖院長俊智完全沒有。
萬委員美玲:不管是哪一類研究,我相信大家的壓力都很大,我也希望院長能夠多加注意所有院內不管是本籍或外籍研究員各方面身心狀況,不要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我覺得這對整個院譽來講也不是很好。 -
廖院長俊智謝謝提醒。
萬委員美玲:再來要恭喜也要謝謝院內所有研究人員,您好像說過,從2月開始大家都是不眠不休在研究快篩試劑,現在有了這樣一個成果,對於臺灣、對於世界來講都是一大喜訊。
現在新冠肺炎的檢測過程都是要先取得病人的檢體,然後再送到實驗室進行核酸檢測,快的話也需要4~6個小時左右不等,在這4~6個小時當中,我們都很擔心可能會變成防疫上一個時間的小缺口,我們也覺得4~6小時這個時間很久,所以有了快篩試劑就大為振奮人心。我有幾個問題要在這裡請教院長,第一,在用核酸檢驗的時候,衛福部有自己的檢驗準確度、報告、掌握度等等,可是有了新的試劑出來以後,我們大家就會想要信任它、依賴它,所以相對的,新的試劑出來以後準確度就非常非常重要。快篩試劑的速度越快,第一,在防疫擴大的阻絕上就可以掌握效率。第二,對於確診病患的治療也可以掌握黃金期。我認為試劑出來是好事,可是有一些問題可能要在試劑出來之後開始討論,第一件事情我想請教一下,現在用核酸檢測發現了很多假陰性,或者很多是一篩、二篩、三篩都沒有問題,可是到後面竟然還是篩出確診,在核酸檢測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存在,我不曉得快篩的準確度又是如何。簡單的來講,光是現在流感快篩準確度大概只有六成左右,我們現在這麼快速研究出來,也宣布、發表了這19天的成果,準確度應該會是大家最關心的,是不是可以請院長在這個地方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提的問題非常好,這也是我們現在最關切的問題。目前我們宣布的只是我們找到一個單株抗體,它非常有專一性,但我們還沒辦法說我們有一個真正的檢測試劑出來,所以我們對於靈敏度、準確度這方面仍然需要驗證,我們還沒有開始討論這方面的問題,所以請大家務必要注意,並不是我們現在已經有這樣的檢測試劑出來,或是在短期之內出來,只是我們有了抗體的突破,讓這樣的檢測試劑得以往下進行。剛剛委員也說得非常好,即使是流感快篩,準確率也是只有60%,所以我們相信我們這樣的快篩恐怕也是在60%上下,它的好處是可以在一般診所就能夠用,並不需要到特別的檢驗中心,所以量就可以大一點,當然可能會有一些偽陰性的狀況,就像現在有偽陰性一樣,這些就要跟公衛專家一起討論,看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信任這樣的結果,什麼樣的狀況下我們要做什麼處置,這些就是我們跟學研單位、衛福部,以及廠商共同討論、共同合作的方面。
萬委員美玲:這就是本席今天很希望院長能夠詳細說明的地方,因為這是一個可喜可賀的消息,也是一個很重大研究的成果,但是現在大家對武漢肺炎的恐懼其實非常大、對防疫也非常緊張,所以在一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很多人都認為試劑馬上可以使用。剛才本席聽到您回答說「恐怕還早」,不曉得這個「還早」到底還有多長的時間?
廖院長俊智:研究人員都非常害怕被問到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沒有辦法保證是什麼時候,更何況接下來的工作是要跟廠商、衛福部及醫院一起合作,不是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同時臺灣很幸運病例非常少,但是也造成驗證上的困難,目前僅45個例,如果要大規模的測試準確度、靈敏度、多少是偽陰性、偽陽性,這個本身就是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委員問的很好,我們是有這樣的問題。
萬委員美玲:院長,我們當然不希望有很多的案例讓您去做實驗,這是一定的。但是過去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有這麼好的成績,我們還是希望能夠繼續下去,看用什麼專業研究方法可以縮短時程。還有一個部分,剛才大家提到需要一段時間,有沒有辦法馬上去承諾?不過我們也知道中研院委託經濟部去找可以量產試劑的廠商,你們已經有做這樣的一個動作,對不對? -
廖院長俊智是。
萬委員美玲:請問一下目前有沒有廠商表達這樣的意願,願意配合政府相關進度?
廖院長俊智:因為我沒有參加那次會議,但據我瞭解有非常多廠商表達有興趣、有意願參加此合作案。詳細情況我們還在瞭解當中,因為要跟經濟部、廠商仔細會談,瞭解哪些廠商真正能夠做,這方面我們正在進行當中。
萬委員美玲:好。本席想再問一下院長,因為您從頭到尾都參與這個研究,所以現在雖然還沒有明確的期程,但您心裡有沒有一個計畫或規劃?
廖院長俊智:假如問我的話,我希望昨天就能好。 -
萬委員美玲這樣就太好了!
廖院長俊智:但這完全不可能嘛!我們也非常體諒所有研究人員,他們真的是日以繼夜、不眠不休在工作,委員剛也提到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心理壓力,雖然有全民的期待,但更需要全民的支持而不是更大的壓力。
萬委員美玲:院長,真的非常謝謝大家,大家都辛苦了!有這麼好的成績,我相信會有更多人把焦點、期待及希望放在這個地方,所以您要更辛苦一點了!
接下來請教的還是跟這次疫情有關係,在中研院研究合成出純度99%的瑞德西韋藥物,這也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消息。剛才我們也聽到您答詢有提到,這個藥物目前還是美國的專利,我們必須要取得美國的授權,請問現在我們有可能取得它的授權嗎?
廖院長俊智:目前是走參與臨床試驗的方向。據我瞭解臺灣已經參與這個Gilead醫療公司的臨床試驗,因為臺灣病患人數相當少,所以我們必須跟其他國家一起參與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的意思就是我們在試驗當中、需要用藥時可以取得這樣的藥,從這方面進行。 -
萬委員美玲這個藥物從臨床試驗到量產大概要多久時間?
廖院長俊智:這個連他們母公司都沒有辦法講,現在美國母公司已經在中國大陸有兩個臨床試驗,下周在其他國家也要開始另外兩個臨床試驗。我也看到Gilead的CEO跟川普總統的對話,川普總統也是要他昨天就做好,但他也沒辦法這麼快地進行。 -
萬委員美玲好。但是……
廖院長俊智:最主要臨床試驗結果要出來才能夠走下一步,臨床試驗結果在4月底才會出來。
萬委員美玲:據本席瞭解,這個藥物的成功率大概也只有50%,院長能不能針對這一點做簡單說明?
廖院長俊智:這個很難講,到目前為止因為是非常少的案例,病人有些是因為早期感染而死,有些是到最後由於細胞素風暴Cytokine storm而死,那個情況下五臟六腑內到處都有感染,到那時病人走得非常快,恐怕有沒有效果就很難說。臨床試驗就是要區分重度症狀、輕度症狀及中度症狀在怎樣的治療方式,加上這個藥物才用藥,所以要做非常仔細的臨床試驗,才能夠判斷這個藥到底有沒有效,現在很難斷言這個藥到底有效還是沒效。
萬委員美玲:謝謝院長,辛苦了! -
廖院長俊智謝謝!
主席:謝謝萬委員及院長的回覆。所以要瞭解恐怕需要全世界合作吧!日本也有個小孩因此併發腦膜炎,這可能需要全世界非常多的案例整合起來,才能一一來完成這件事。
請鄭委員正鈐發言。
鄭委員正鈐:(9時41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因為昨天發布成功合成辨識新冠病毒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今天大概整個質詢當然圍繞著這個主題討論。剛剛其實包括林委員奕華跟萬委員美玲都提到針對這部分的問題,本席想請問的是整個人體實驗的時間及在市場上運用的狀態是如何?今天媒體其實已經大幅報導,經濟部會協助中研院找適合的廠商,要求衛福部在檢驗跟量產部分都加快速度,預計在3個月就能夠投入市場使用,這訊息是正確的吧?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現在經濟部正積極幫助我們跟廠商聯絡,我們也積極跟衛福部及其他學院單位聯絡,看怎樣讓大家一起來做好。
鄭委員正鈐:本席想問的問題剛剛兩位委員大概都有提到,現在中研院其實是領軍整個抗疫國家隊,這件事情是正確的吧?因為我看很多媒體,包括有些執政黨委員、行政部門都是這樣在描述廖院長的角色,整個抗疫國家隊是由您這邊領軍。
廖院長俊智:我來說明一下。說領軍不完全正確,我們是負責召集跟大家一起來做。所謂的國家隊,我們希望這不是像一般棒球國家隊、籃球國家隊是入選的才算,沒有入選的就不是國家隊;我們希望它是開放的平臺,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這是有點不一樣的概念。中研院是負責召集大家一起來做這件事情,我們也有很多召集人,大家從各個面向一起來做,我們是服務大家的角色。
鄭委員正鈐:本席理解中研院的角色,畢竟你們是一個研究機構。為什麼會特別問到領軍的部分?因為很多的媒體、行政部門都是這樣定位中研院,由中研院領軍整個抗疫國家隊。本席覺得昨天的消息其實是很好的消息,也特別強調提早兩個月,我們認為這都是很好的成果。
整個抗疫國家所要做的就是快篩、藥物及疫苗等部分;快篩部分現在大概有成果,開始要進行量產過程;藥物部分剛也提到美國藥物因為有專利,我們這邊還沒有辦法直接去做,對不對? -
廖院長俊智是的。
-
鄭委員正鈐疫苗部分可不可以請院長補充說明一下?
廖院長俊智:有關疫苗的部分,因為目前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疫苗,所以每個學研單位、每家廠商都各顯神通,各自有不同的技術,國內也有不少團隊在根據自己的專長設計疫苗,中研院至少有3個團隊在用3種不同的技術設計中,包括我們相當看好的奈米疫苗,但這仍在實驗室測試階段,需要經過動物實驗、人體實驗然後才能往下繼續。 -
鄭委員正鈐時間點可以預期嗎?
廖院長俊智:現在要先在實驗室將疫苗進行合成,然後做生化方面的驗證,俾瞭解其是否具有我們所預期的生化特性,下一步是注射進老鼠體內,看看可否產生我們所希望的免疫反應,然後進行毒理實驗,看看在老鼠體內是否會產生毒性,接下來要與衛福部商量如何進行人體實驗,所以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每個階段需要多少時間、多少數據、多少樣本,這些都需要大家共同討論。
鄭委員正鈐:本席發現在這次的防疫特別預算中,經濟部和衛福部都有提出需求,中研院卻沒有提出任何預算需求,請問原因為何?
廖院長俊智:因為我們在過去幾個星期均日以繼夜地忙碌於篩檢疫苗藥物的研究,以致沒有時間特別注意到行政院方面有什麼經費補助,但我們已經跟行政院反映並提出要求,也許趕不上編入特別預算,我也不知道行政院能否從特別預算中撥款支應這樣的研究,但我們現正與行政院商量中。
鄭委員正鈐:院長剛才說你沒有特別注意到行政院對這個特別預算的編列,但媒體和行政院均認為中研院領軍抗疫國家隊,請問若要將這部分補強完善,院長有無預估過大概需要多少研究經費?
廖院長俊智:這部分需要分短中長期來看,若為應急,其實不是用錢可以買得到的,但若要有長期的部署、做更完善的規劃,將來在抗疫方面可以有持續長久準備的話,那就需要有一筆相當大的經費來建構臺灣的防疫體系,據我的瞭解,政府在17年前的SARS期間大概撥了二十多億元款項,實際金額尚須查證。
鄭委員正鈐:你說若應急的話,由中研院內部相關預算去勻支是足夠的?
廖院長俊智:目前是由我們的既有經費勻支,若有不足,我們也已經向行政院提出。 -
鄭委員正鈐你們對行政院提出的經費預算是多少?
廖院長俊智:經費部分恐需由主計單位說明,急需部分目前提出的是不多,但若要從長遠著眼的話,則需好好盤點,我們希望能建構一個長期性的抗疫體系。 -
主席請中研院主計室陳主任說明。
陳主任莉容:主席、各位委員。目前急需部分是由基金賸餘款支應,P3實驗室恐怕需要一千、二千萬元去建構實驗設備,至於中長期部分,需要的設備費用及防疫費用會更多。 -
鄭委員正鈐所以只要一千、二千萬元就足夠了?
-
陳主任莉容暫時是這樣。
鄭委員正鈐:請問中研院與國內研究單位成立的合作平台是否相當於一個LINE群組,只是將資源、成果分享給其他學研單位,大家在這個群組中分享資訊而已?
廖院長俊智:我覺得這在國內學界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學者專家本身各自有自己的研發能量,就好像臨時調一個守一壘的球員去守外野或擔任投手一樣,那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即使大家都有相同的目標,我們也希望所有的研發團隊共同努力、共同合作,以良性競爭的方式做重複的事,基本上我們這個等於是買保險,希望至少有一個團隊能及早而且很快的成功。 -
鄭委員正鈐所以這個平台主要是做成果共享之用?一個open science的構想?
廖院長俊智:是資訊共享,就是在想到什麼問題時大家可以一起討論,而不是互相隱瞞自喜於我知道你不知道。
鄭委員正鈐:我們知道美國於2004年通過生物防護專案法案,2018年又通過大流行和所有危害之防範和進階創新法,而以上二法均與此次的新冠肺炎有些相關,請問這樣的法案是否適用於臺灣?中研院在建構這方面的法律平台時,是否可能引導制定這樣的法案?
廖院長俊智: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特別成立了一個倫理及法律平台,這部分請本院學諮會黃副執行秘書說明。 -
主席請中研院學術諮詢總會黃副執行秘書說明。
黃副執行秘書舒芃:主席、各位委員。在院長責成之下,本院法律所所長已經成立了一個社會倫理與法律平台,由他擔任召集人,這個平台上集結了國內所有相關公衛法、醫療法領域的專家,希望能針對時勢及相關疫情的即時發展,透過這個平台密集地進行最有效的討論,協助政府順利的進行防疫工作,委員剛才提到的相關法律規範,相信他們在這個平台上也會作討論。
鄭委員正鈐:中研院隸屬總統府,與行政部門不太相同,本席一開始質詢就提到中研院領導著整個抗疫國家隊,因此希望你們能在研發過程中,指引並整合所有相關部門,使臺灣的抗疫工作能進行得更快、更好。謝謝! -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的指教。
主席:本席要提醒院長,本會的召委及不分朝野所有委員絕對都支持你們,但是我覺得你們現在以基金賸餘款支應所需實在是太可憐了,希望你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出預算不足的部分及中長期的需求,本席相信疫情絕對是未來國防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院長應該同意此言吧?我們支持你以最快的速度提出需求,等一下也會就此做個決議。
現在請高委員虹安發言。
高委員虹安:(9時53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在昨天晚上的記者會發布已研究出快篩試劑新聞之後,網路上對此有滿多的討論,所以本席今天的質詢可能還是要從民眾最關心的新冠病毒快篩試劑這個議題開始。我昨天晚上在網路做了一些輿情監測,雖然廣大輿情還是非常正向的,在此要謝謝中研院團隊的努力,但還是有少部分可能比較偏向公衛專業的民眾提出了一些疑問,本席相信這部分也是院長與團隊的專業,所以在此提出就教於院長。
首先是院長答復之前委員所詢時,提到目前的快篩是以基層診所為主,本席對此做了一番研究,而且生策會翁啟惠會長早在2月初就提到快篩過程當中檢體的處理如果不慎的話,容易污染到整個檢驗所及研究室,因此他認為在對病毒感染細胞的實驗或病毒標的物活性抑制的實驗進行快篩時,還是應該要在三級生物安全等級的防護實驗室進行,而這也是本席心中一個很大的疑點,假如要將快篩限制在15~20分鐘內完成且實驗室等級達到P3的話,我相信所有基層診所都無法進行,院長可以幫本席解答這個疑惑嗎?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這是兩個層次的問題,若是已經確診病人的檢體,那當然要全副武裝的在P3實驗室進行檢驗,因為當時已知這個檢體是100%含有病毒,但除此之外,我們希望從最早期到中期到後期都可以應用,其中一個好的方面是若某位病患尚未完全確診,比如該病患有咳嗽發燒症狀,好像是感冒又好像是前一天晚上沒睡好,得到醫院診所去看診時,有鑑於診所不可能把所有可疑病患全部送到三級醫院去進行很仔細的檢查,此時即可先給予快篩,若結果為「+」,再送到醫院去做篩選。
高委員虹安:但是本席剛才已經提到這些檢驗的檢體是從呼吸道採檢而來,而這個病毒又是透過飛沫傳染,所以在對這些檢體進行快篩相關實驗時,可能就會產生污染的問題,這也是生策會翁會長之前曾經提過的問題。
廖院長俊智:假如我們懷疑檢體確定帶有病原的話,那當然要在P3實驗室進行。 -
高委員虹安院長的意思是在基層診所就要先區分所謂的高風險或低風險病患再進行快篩嗎?
廖院長俊智:我們僅提供這樣一個工具,至於如何應用,需要與公衛學者討論並視病情發展狀況而定,因為我們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病毒會在什麼狀況之下產生能偵測到的抗原,到底是在早期、中期或末期還是各階段都有?需要什麼樣的檢體及多少檢體數量?這些都還未知。
高委員虹安:在昨天記者會公布這個消息後,廣大民眾都開始對此產生關注,一些偏向公衛或醫學背景的民眾也在網路上有些廣泛的討論,所以接下來院長恐需針對這些問題做出說明。其實就算是二級實驗室,全國也不過只有288間,假如未來這些檢體還需送回實驗室進行快篩的話,時間就可能超過15分鐘,現在大家對所謂「快篩」的預期心理很高,但實際上可能就沒有這麼的「快」。其次是以抗體檢測某個病毒的蛋白質與目前說的Real-time PCR篩檢相較,確實是可以加速,但因為少了病毒特定基因片段的增加,所以可能會導致偽陰性過高的結果,請問這部分如何解決?
廖院長俊智:每個檢測方式都各有優缺點,我們是用不同的檢測方式互相彌補其他方式的不足,以抗體偵測病毒抗原這個方式當然也有它的缺點,比如在痰的檢體中是否真的可以找到抗原?什麼樣的條件下才找得到?是出現症狀之前抑或有無症狀?我們對此均未知,還需要慢慢驗證,並不是說找到一個抗體就全部都可以解決了,而是找到抗體後才能往下走下去。
高委員虹安:昨天的記者會讓大家對中研院有非常正向及高度的期待,接下來可能就會有很多民眾期待這部分能夠加速進行,並對進行這些醫療生物實驗過程中需要耗費的時間感到焦慮,本席只是做個善意的提醒,同時也感謝各團隊願意投入這樣的事情。
接下來要請教的是有關訊息的問題,現在網路上有滿多的假消息,相較於2020總統大選那時候,現在的假消息猶勝於當時,本席在上星期也曾就此請教過科技部陳良基部長,他提到科技部工程司有一個訊息科技主題式計畫,包含假消息的變造偵測、來源追蹤等等,但部長很遺憾地告訴我說這個計畫要到8月1日才可以開始進行,因為學校8月1日才開學。本席看到中研院在打擊假消息這方面其實也有一些相關的計畫,包含文章的生成履歷及文章判讀等,請問中研院是否也能夠投入防制疫情假消息之事,幫助全臺灣民眾建立反制假消息的技術?
廖院長俊智:事實上,中研院對此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這部分請本院黃主任說明。 -
主席請中研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黃主任說明。
黃主任彥男:主席、各位委員。我們有幾個大計畫正在進行,包括科發基金的一個計畫,目前正結合我們資創中心資訊所及臺大、臺科大、交大、政大的老師們進行中,該計畫主要是針對所謂的內容農場,可以判定出現的文章是出自哪個農場,並以人工智慧從該農場過去的一些歷史、履歷分析等去判定這個標的是否有聳動性,我們不去判斷是否真實,但會給予一個分數,讓檢索者、讀者瞭解該文章內容的真實性,以決定是否要將該訊息散發出去。
高委員虹安:你剛才說計畫包含了政大等學校老師,請問不會有開學的問題嗎? -
黃主任彥男我們是進行研究。
-
高委員虹安所以是一直都在進行研究?
-
黃主任彥男對。
高委員虹安:剛才提到的比較偏向於自然語言處理相關的技術,是運用在所謂文字的假消息,至於包含圖片或影片甚至未來defrag的假消息,比如將廖院長的頭直接P成一個影片,說是臺灣已經有什麼什麼很了不起的一些發展等,請問你們對此是否有技術加以反制?
黃主任彥男:有些假消息會用過去的照片改貼上現在的時間,比如香蕉過剩問題等,對此我們會比對過去的那些照片及文章中的用語,藉以判斷文章的真實性,當然現在有很多AI技術可以製造假的訊息,我們也會以各種技術來判斷其真實性,並提供讀者一個分數,讓他們自己決定要怎麼處理。 -
高委員虹安這部分是否需要有人工標記?比如由事實查核中心做標記等等?
黃主任彥男:沒錯,是需要標記。 -
高委員虹安謝謝院長及主任。
-
主席請伍委員麗華發言。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研製出只需15分鐘的快篩試劑是很重大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大的榮耀,所以本席要在此對中研院院長及所有團隊致意,謝謝你們的努力。
本席與召委高金委員關心的議題一樣,身為我們國家最高的一個學術研究單位,而且網羅了全國學術界成績卓著優秀的人才,我想中研院應該是我們很重要的倚賴,我在這裡特別感到高興的,我相信這也是高金委員過去質詢努力的成果,在今天的業務報告中,我看到從第69頁到第144頁羅列了原住民研究成果,占了75頁的篇幅,大概占了業務報告的四成,顯見院長對於原住民議題的研究非常重視,我在此也要致上深深的謝忱跟敬意。中研院做這樣的基礎研究,做為最高的學術機關,這些年也做了這麼多篇幅的研究,請教院長幾個問題:首先,請問院長,您是科學家吧?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是的。
-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科學家和哲學家哪裡不一樣?
廖院長俊智:事實上科學和哲學的分野是非常近的,大家都知道在早期科學是哲學的一部分,現在所有的博士都是Doctor of Philosophy,就是哲學博士的意思,所以是一體兩面。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其實有個簡單的比喻,你應該也知道,很多人都知道,就是關於黑屋黑貓的比喻,如果在一個沒有光的黑屋子裡面,找貓的就是哲學家,拿著手電筒去找貓的就是科學家,在裡頭說有貓的就是政治家。我接下來想要請問我們科學家院長的是,你可不可以定義何謂原住民族的知識體系?
廖院長俊智:假如我們要談一個知識體系,就要先想這個體系包含哪些成員、跟外界有什麼樣的互動關係、他怎麼來的、現在狀況怎麼樣、將來要往哪邊走,這幾個主要的重點應該要包含在這個所謂的知識體系裡面。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我等一下想要針對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怎麼做來就教院長,但是我要先延續剛才的問題,為什麼我要問科學家與哲學家之別?請教院長,1加1等於2,對不對? -
廖院長俊智數學上是對的。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2減1等於1,對不對? -
廖院長俊智是的。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你覺得1加1等於2這個算式跟2減1等於1這個算式,哪個算式是屬於比較快樂的算式? -
廖院長俊智當然加法是比較正面的。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那我要告訴你,這就是我們哲學觀的不同,這也是我想要請教的,做為一個全國最高的學術研究機關,我們在做這樣的知識基礎研究時,有沒有可能去關懷不同族群的哲學觀所衍生出來的知識架構?我在這裡想跟院長分享一個我過去所做的課本,院長看一下這個圖,這是一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的第三個學習認識0的學習活動,院長可以看一下豬的臉部變化,有一隻山豬盤子裡有2根香蕉,小猴子肚子餓,來跟他要了1根,拿走了1根,剩下1根,盤子裡的香蕉還有1根的時候,猴子說我家裡的媽媽也肚子餓,再拿走1根,盤子裡就沒有香蕉了。院長可以注意看一下山豬的臉部變化,你看到山豬的臉部有什麼變化? -
廖院長俊智山豬的臉部露出笑容。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所以對原住民來講,1加1等於2跟2減1等於1,你認為原住民會覺得哪一個是比較快樂的算式?
廖院長俊智:我想這是指說施比受更有福的概念,是不是?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其實這裡頭有很多的哲學可以探討,因為有的民族會覺得我可以給你一根香蕉,但是我自己的肚子也要吃飽,我要留著。有的民族會覺得一根都不可以給你,因為我給你了就是害了你,你要吃飽肚子就要自己辛勤耕耘努力。但也有的民族覺得,你有需要,我給了人家,我自己肚子餓沒有關係,我會感到很快樂。我想這是哲學問題,對吧! -
廖院長俊智是的。
-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但是這樣的哲學問題能不能表現在我們的知識系統當中?
廖院長俊智:我們需要找相關的人來作一個盤點,事實上這樣一個講法、故事,我想存在社會各角落都有,可能在原住民族特別有這樣的傾向,我們可以善加宣傳,把它發揚光大,因為這是一種好的文化。 -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謝謝院長。
廖院長俊智:有好的利他的關懷,對社會、對人群、對他人的關懷的心情,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這張圖是一個民族教育的課本,它並不列在自然領域裡面,但是我想要告訴院長,原住民在渡河的時候,他會再去看一條河域哪裡最適合渡河,寬闊平坦的比狹窄湍急的適合渡河,沒錯吧!渡河的時候可以抱著石頭過河,可以手拉手過河,可以拄著柺杖過河,也可以背著別人過河,這個科學原理是什麼?
廖院長俊智:這要看當時的狀況,我想拄著柺杖過河可以拿柺杖來測試深淺,同時以三點來平衡自己,至少從力學的角度有其重點。牽著手渡河當然要看牽的人是大家一起可以合作的,或者是沒辦法一起合作的。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謝謝院長,所以這裡頭可以談到阻力、可以談到重力,有很多的科學原理,對不對?請教院長,我看到我們做了很多基礎研究,我很想要請中研院幫忙的是關於原住民的知識體系到底要怎麼建構起來,讓它可以成為從我們的幼兒到小學、中學、大學的一個所謂原住民族本位的課程,你認為中研院能不能出到力?
廖院長俊智:這比較像一個學術研究的議題,要請相關的所中心來做研究,因為知識體系的建構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真是不簡單。
廖院長俊智:恐怕需要各方面一起來做,倉促草率的做也不恰當。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委員:因為我們覺得在這塊土地生活千百年、甚至萬年的原住民族,它絕對可以貢獻非常好的知識在我們國家的學術研究裡頭,我們希望它不僅僅做基礎研究,也必須要去做跨界、跨領域,跟各個學術部門一起來為原住民知識體系的建構而努力,所以我希望下一次的預算會期可以聽到你有更好的想法和規劃,一起努力,謝謝。 -
廖院長俊智謝謝。
-
主席請范委員雲發言。范委員發言後休息5分鐘。
范委員雲:(10時15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首先恭喜院長,今天蘋果、自由兩大報的頭條都是剛剛很多委員問到的快篩的成果,我知道中研院這個團隊在10年前就開始做基礎研究,的確是長期努力的結果,這一次除了之前我們就知道的瑞德西韋,還有剛才講到的院長領導的open science,開放科學的精神,讓中研院不只是中央的研究院,我也做為一個國家團隊,協調其他領域,我覺得非常好。我知道13項協作平臺之外,你們也建立了5個群組,第5個群組是法律智慧財產權和社會經濟評估,因為我拿到博士學位後的第一個工作就是中研院社會所的研究員,所以我滿想了解人文社會領域到底在這裡面有沒有缺席?應該是有。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有參與,沒有缺席。 -
范委員雲請院長用1、2分鐘的時間告訴我們貢獻在哪裡。
廖院長俊智:在人文社會方面,除了剛才講的倫理法律平臺之外,經濟所也提供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在智財共享方面也有一個平臺。 -
主席請中研院學術諮詢總會黃副執行秘書說明。
黃副執行秘書舒芃:主席、各位委員。剛剛講到的平臺部分,據我的了解,他們所有的議題都是針對每天疫情的發展,由我們的召集人從其他的平臺上面得到相關的跟法律有關的資訊,我們目前這個平臺的運作大抵上還是以探討法律問題為主,據我所知是各個面向都有兼顧。
范委員雲:我覺得中研院在人文社會領域也非常強,這樣好像有點可惜,我這裡就看到中研院民族所的劉紹華研究員長期研究1949年後中國的傳染病防疫,理解中國的長期治理模式如何導致武漢肺炎的防疫工作失敗。還有臺史所的洪瑩發,他分析了媽祖遶境取消、延期背後的宗教文化意涵,所以人文社會如果參與更多的話,我們不只對於隱匿疫情的中國為什麼會這樣,然後對他的訊息有更精確的理解,也可以對臺灣政府的很多決策。例如媽祖遶境提供跨領域的建議,希望這個部分未來可以更加強,不要只限於法律這個部分。
廖院長俊智:本院在春節過後馬上開了人文組各所、中心的主管會議,把這方面的需求跟各所、中心的主管提出來,在會議當中,社會所、經濟所、法律所、臺史所等等都提出意見,剛才范委員提出的那些議題也都被討論到,雖然我們沒有正式的平臺出現,但是各研究員已經動起來了。
范委員雲:接下來進入另一個相關的主題,考院長一個院長一定知道的事,中央研究院的外文名稱是什麼? -
廖院長俊智Academia Sinica。
范委員雲:非常好,院長可能需要解釋一下,Academia大家都知道是學院的意思,Sinica是什麼意思院長知不知道? -
廖院長俊智這是拉丁文「中國」的意思。
范委員雲:Sinica是「中國」的意思,因為很多人以為它是英文,一個不懂拉丁文的人如果去google Academia Sinica,Google會說它是「中國科學院」,這件事情困擾我很久,我在中研院的時候去參加國際會議,非常多的國際學者問我說,你來自臺灣,為什麼你們不叫做Academia Taiwanica?當然,我理解院長來擔任院長的時候就是這樣子了,在歷史上,中研院是從1928年的中國過來的,1928年距離今天已經快100年了,我們很多的領域都已經本土化,我覺得非常可惜,我們有這麼棒的研究成果,你們小編好強,這是從你們臉書上截圖的,還要特別強調是Taiwanresearch,而Academia Sinica縮寫成#ASresearch,為什麼要強調它是Taiwanresearch?如果我們的名稱對的話,就不用再強調它是臺灣研究,對不對?這件事情已經這麼久了,它是100年前的東西,是不是能夠請中研院開啟院內的民主討論,能夠去理解一下改名的利和弊,3個月內給我們教育文化委員會一個專案的報告?為什麼我要這樣講?我們有這麼好的成果,如果我們臺灣柑橘的話就是Citrus Taiwanica,臺灣原生的蝴蝶叫網紋霜尺蛾,牠也是用Alcis Maculata Taiwanica,連我們的臺灣黑熊用的也是Formosanus,如果這樣的話,大家就知道牠是來自臺灣的,院長是不是能夠承諾開啟院內的民主討論,3個月後讓我們臺灣之光,這麼棒的國家研究團隊快篩試紙出去的話,不會被任何一個研究生、一個不懂拉丁文的人誤解以為那是中國科學院做出來的研究?
廖院長俊智:討論當然是可以,我們是一個自由的社會,也鼓勵各方面的討論,但是名稱的問題牽涉到整個國家定位的問題,這是整個國家的政策,不是中研院單方面能夠改變的,我們是可以開始作這樣的討論,但是我們大概不容易做出片面的決定,要跟國家的政策相配合才行。
范委員雲:其實只要修中研院的組織法,立法院也可以做,就像100年前是因為組織法,而且中文的名字沒有改,我們改外文的部分,因為中研院社會地位這麼崇高,上面只有總統,她應該會非常尊重中研院這群在世界上帶領我們全臺灣國家研究隊的看法,如果你們內部有共識的話,希望能在3個月後給教育文化委員會一份報告。 -
廖院長俊智好。
-
主席休息5分鐘。
休息
繼續開會 -
主席繼續開會。請張廖委員萬堅發言。
張廖委員萬堅:(10時29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今天的頭版頭條、重要新聞都提到了中研院快篩試劑研發的成果,我在這邊一定要肯定,也要恭喜。當然,這次武漢肺炎或新冠肺炎的疫情對於臺灣民心的影響相當大,不要說臺灣,現在連全球都開始受到新型病毒的危害,例如歐洲,我在2月上旬也去了歐洲,當時是一片祥和,完全沒有防疫的環境,臺灣那時候其實已經很緊張了,我記得在2月初看到中國爆發疫情的時候,院長也指示了中研院相關的團體,包括基因體中心也好,或者其他跟肺炎疫苗、快篩試劑有關的,已經是成藥或者要做分子結構分析的,這些相關的團體已經組成了防疫的國家隊,包括我們剛才講到的中研院的陳榮傑團隊在14天成功合成百毫克級的瑞德西韋,成為美國以外最有製造能力的國家,這也要給你們肯定,甚至我們今天報紙看到的楊安綏團隊已經研發出檢測的抗體,而他最大的貢獻是可以把臺灣目前採用的核酸篩檢的方式的篩檢時間從4小時變成15~20分鐘。我們也看到了媒體的整理,其實現在世界各國都在做研究,包括中國。請教院長,今天像是三立或其他媒體提到的,我們講出15~20分鐘是研發出最快的,而我們也看到中國廣州醫科大學和中國河南九三學社都有分別提到15分鐘內和10分鐘內,透過血液來檢測,這個研究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可否跟我們說明一下?因為很多人都想要了解。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就我了解,就投影片上面所呈現的,中國廣州醫科大學和中國河南九三學社是用血液來檢測,血液檢測通常是檢測血液裡面有沒有人體裡面的抗體,例如你感冒,有沒有對感冒病毒的抗體,你被武漢肺炎感染,有沒有武漢肺炎的抗體,我們是直接測量抗原,所以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測的東西也不一樣,測的結果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完全一樣。
張廖委員萬堅:其實剛才高虹安委員也有問到,你們在2月初做相關研究的內部分析時,當時翁副院長也有提到,他說如果我們採檢是從咽喉的話,如果是在大醫院或實驗室,防護措施是比較足夠的。如果一般用快篩試劑,例如昨天那個新聞出來以後,很多人講說它的好處是基層診所可以做為第一層的防線,不用每個都後送到大型醫院篩檢,可是診所如果用這樣的方式篩檢的話,它會增加很大的感染風險,是不是?
廖院長俊智:對,當然這還需要很多的研究,以目前狀況來講,第一步還是要在有負壓隔離的裝置下來做檢體的採檢。 -
張廖委員萬堅一般的診所是不可能的。
廖院長俊智:剛開始是不可能的,將來例如第二次、第三次疫情爆發,我們也比較了解怎麼對付這個病毒,到那時候可能已經有藥了、可能已經有疫苗了,或者死亡率也沒有那麼高了,那時候就變得比較像流感一樣,我們就可以在一般診所使用,所以不是現在。
張廖委員萬堅:其實你們研究團隊有提到,未來希望跟流感一樣,也是從血液去檢測出來。
廖院長俊智:但是目前只能當做另外一種方式,例如在負壓隔離病房裡面採檢的檢體,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來檢測。
張廖委員萬堅:大家非常關心這個議題,同樣的,我們看到今天的即時新聞,經濟部說目前也在進行超前部署,不知道院長有沒有看到這個新聞?這是剛剛的新聞,經濟部說目前正在進行的不是快篩的研發,而是量產前的試量產程序,將要協助前段實驗方法,整合企業目前已有的量產技術,稍微修改一下系統以符合武漢病毒的使用,預計3個月後可以完成10臺機器,並進行TFDA的驗證,6個月啟動量產,目標100臺機器,製造300萬劑能夠提供給100萬人使用的快篩。院長知道他講的是後段?
廖院長俊智:對,應該是承接我們的研究。 -
張廖委員萬堅承接你們的研究嗎?
-
廖院長俊智對。
張廖委員萬堅:他說現在是4~8小時,預計後段的設計同步在做超前部署,希望能縮短到1~1.5小時,當然,現在你們做出來的是很快的,即如果直接從咽喉採檢,是可以縮短到15~20分鐘。
廖院長俊智:我們現在只是偵測到一個抗體,還沒有真正拿病人的檢體來測試。 -
張廖委員萬堅將來檢測程序的設計後端還在研究?
廖院長俊智:沒錯,還需要各方面進行。
張廖委員萬堅:不過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成就,中央研究院在組織法的定義就是臺灣最高的研究學術機關,上個會期你回到臺灣的時候,很多人也在談中研院的定位問題,除了定位成臺灣最高的學術研究機關之外,我也看到你的報告裡面特別提到我們要善盡關鍵議題上的社會責任,所以我剛才的PPT第一頁也提到,這一點我相信在這次武漢肺炎中,你率領的中研院團隊的表現是讓我們肯定的,我把你們的研究發在LINE和FB,每個人都非常興奮,這次臺灣的防疫表現不只在政府的決策很明快、很有效,把疫情控制住,我們的研究團隊,包括我們的業者,團結合作、一起對抗防疫的過程中,其實也幫臺灣寫下新的一頁。剛才范雲委員有問到,在中研院組織法裡面,我們看的條文裡面其實沒有任何英文的加註,我2月初到歐洲時。實在很怕被歧視,我們用很多標示跟人家說我們from Taiwan,讓他們知道臺灣和中國是不一樣的。在防疫的過程中,臺灣人不斷在形塑自我的認同、臺灣人的認同,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現在超過70年,它沒有有效統治過臺灣,我們中研院如果還是使用Academia Sinica這樣的英文名稱,我相信這不符合現在臺灣人民的價值。院長,你認為這個要修組織法?還是你們直接把英文名稱改掉就好?內部有形成共識了?
廖院長俊智:第一,我們內部要討論,要形成共識,然後才看法規怎麼規定,我們就怎麼做。
張廖委員萬堅:其實這個去國外很好用,你看「我是臺灣人」的認同來到了83.2%,而同時講「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也來到了新低,這當然不是去講、去搞政治問題,而是在一場防疫的大戰裡面,我們也看到了這種身分的認同在社會上有一些不一樣的發展,那我們人文社會科學在防疫的積極角色是什麼?中研院在這次防疫除了剛才提到法規研究,剛才范雲委員也有提到,其實臺灣也有很多是研究中國的防疫為什麼導致武漢防疫的失敗,臺灣過去也有發生過很多的防疫事件,也有一些紀錄,這次又發生了,臺灣這次在現代化的民主體制下所採取的決策,不管是口罩決策,你看後來法國、德國、泰國、韓國、俄羅斯都學臺灣做相關醫療器材的管制。甚至在國際情勢上,不只是臺灣人自我認同身分的提升,連國際都聲援臺灣,我覺得這是你們將來很重要的研究題材,我們希望中研院除了在生技科學有很好的表現之外,在社會人文上面應該也要對這一頁做一些好的努力,謝謝你們的努力。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
主席請黃委員國書發言。
黃委員國書:(10時40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對於中研院外文名稱的問題,剛剛范雲委員有提到了,我覺得這個時候應該要認真的來考慮要不要做一些修正,因為太容易被誤解成中國科學院,特別是在國際會議上,我覺得這要很務實來面對,也應該符合現在中研院運作的模式,避免產生困擾,我想中研院可能要儘快盤點一下有沒有更改外文名稱的必要,如果有的話,你們是不是可以主動更改,這不涉及組織條例的修正,是不是?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我們還要仔細了解一下相關的法規。
黃委員國書:如果立法院有這樣的要求、提案,也希望中研院可以儘速依立法院的建議辦理,可不可以?
廖院長俊智:好,我們尊重立法院的提案。
黃委員國書:我還是要感謝廖院長領導的中研院科研團隊在這次防疫的工作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針對這次疫情的預估、趨勢如何,現在還是眾說紛紜,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說預期歐洲的病例會超越亞洲,社區感染的關鍵3個月,現在要開始備戰歐洲的疫情。美國呢?美國醫院協會召集全美醫療專家舉行了網路研討會,它洩漏了研討會的內容,顯示美國預估會有9,600萬人確診,480萬人住院,還有48萬人死亡,這非常嚴重。之前曾準確預測SARS結束時間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王醫師預估臺灣的疫情應該不會有第二波的流行,應該會在5月告一段落。今天中研院的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說這一波的疫情應該在夏天7、8月會緩和,可是到了冬天還會再爆發一波的高峰。請問院長,我們有科研的平臺,我們針對這一次疫情未來的發展有沒有做一些推估?包括疫情的高峰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廖院長俊智:我們這方面做的確實比較少,因為我們現在主要是積極在短期、中期、長期的防疫上面努力,至於疫情的推估,中研院比較少人做這樣的研究,但是在國內其他學研單位,例如臺大,就有專家做這方面的研究。 -
黃委員國書你認為兼任研究員何美鄉的說法是不是中研院的立場?
廖院長俊智:我們沒辦法說中研院有什麼立場,每一個研究人員都有自己的觀點,都有自己的研究結果,我們都非常尊重。 -
黃委員國書你認不認同何研究員今天的說法?
廖院長俊智:對於疫情的預測,現在是眾說紛紜,我個人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相信某一個人,或者反對某一個人,我們只是認為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我們都要戒慎恐懼。 -
黃委員國書反正我們就是做最好的準備。
-
廖院長俊智對。
黃委員國書:因為這個疫情看起來短期間內不會結束,即便短期內結束,未來可能還會再有一波的流行。
廖院長俊智:是,我們要做這樣的準備。
黃委員國書:所以我們長期的備戰、長期的防疫,甚至研究新的藥物、疫苗,這都要做準備。 -
廖院長俊智沒錯。
黃委員國書:一定不會認為等到新的疫苗研究出來了,可能疫情已經結束了,我想沒那麼容易,至少我們現在快篩已經有很好的成果,15分鐘就可以檢測出來。大家都關切快篩研究出來以後,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進行人體試驗、什麼時候可以獲得衛福部食藥署的認證,這個關鍵的試劑什麼時候可以上路?什麼時候可以量產?這是大家比較關切的,中研院有沒有預估過?
廖院長俊智:這部分的預估確實比較困難,因為我們現在能夠在院內研究室裡面做的也都做得差不多了,大概在幾個禮拜到一個月之內,我們在實驗室可以做的都完成了,剩下的要跟廠商、衛福部、醫院一起來合作,如何利用病人的檢體做實際的測試、如何通過衛福部的驗證等等,大家一起來努力,時間上我們目前沒有辦法預估。
黃委員國書:這我了解,我們現在相關科研單位在這次防疫工作上,包括有中研院,還有非常多學研的平臺,我們還有國衛院,國衛院現在也還在研究,中研院好像還比國衛院領先了一步,國衛院的說法是他們也在研究快篩,到4月下旬才能夠研究出來。
廖院長俊智:大家分工合作,方向不太一樣,做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不太好講誰領先、誰落後,我們大家一起來做。
黃委員國書:國衛院現在也在做疫苗,中研院的研究跟國衛院的研究是什麼樣的關係呢?是分工的關係?合作的關係?還是競爭的關係?還是我們做我們的、他們做他們的? -
廖院長俊智我們是合作的關係。
-
黃委員國書怎麼合作?
廖院長俊智:雙方有非常密切的聯繫,以快篩為例,據我了解,國衛院做的是利用過去在SARS期間所篩到的一些單株抗體,希望能夠利用那些單株抗體應用在新冠病毒的檢測上。中研院是用人工合成的試菌體的表達方式。 -
黃委員國書你們的途徑不太一樣?
廖院長俊智:途徑不一樣,做藥的方面也是有各自的分工,甚至經濟部的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也在做小分子藥物的合成,我們有一個平臺在討論,包括老藥新用,中研院很多人在做老藥新用的研發,還有大規模的藥物的篩選,這些我們都跟其他單位一起合作。
黃委員國書:我們要了解現在整體國家資源用在這次的防疫工作,特別是新藥跟疫苗相關的研發成果,資源如何共享、如何結合各個單位研究的成果,最有效率的產生我們現在相關防疫工作所需求的物資。現在快篩關鍵試劑已經研發出來了,也提早兩個月,我們相關的疫苗、新藥研究要1.5年,我們現在有沒有考量老藥新用?就是瑞德西韋。 -
廖院長俊智瑞德西韋是新藥。
-
黃委員國書那是新藥?
廖院長俊智:那是新藥,而且是還沒有批准的新藥。 -
黃委員國書我們是用什麼方式?是用強制授權嗎?
廖院長俊智:沒有,現在只是在實驗室裡面做,我們希望跟他取得合意授權,而不是強制授權。 -
黃委員國書我們有沒有評估過瑞德西韋這個新藥的治癒率是百分之幾?目前沒辦法預測?
廖院長俊智:完全沒有辦法了解,因為原廠仍然在進行大規模的人體測試,要在4月底結果才能解盲、才能了解。 -
黃委員國書所以我們預估在4月底解盲?
廖院長俊智:不是我們,是他們在做的人體實驗,他們在中國大陸有2個人體實驗,下禮拜還要另外在其他國家包括臺灣,進行其他的人體實驗,因為臺灣的病患非常少,所以我們只能參加其他的實驗。
黃委員國書:好,非常感謝院長。
有關病毒的研究,剛才是把病毒株送到中研院的實驗室,是P3研究室……
廖院長俊智:病毒株現在還沒有到中研院,現在在做的研究都還不需要用到病毒株,我們正在建構所有相關的設施,預計這兩天就會取得認證,認證以後,我們才能取得病毒株。
黃委員國書:我想了解有關P3實驗室,當年抗SARS專家詹家琮表示,他17年前研發對抗SARS病毒,當時他44歲,今年已經61歲了,他二度迎接這個高感染的防疫工作,他提到我們國家的資源到底夠不夠?
請問我們現在P3實驗室有多少個研究人員? -
廖院長俊智中研院有7位或8位受過訓練……
-
黃委員國書我們的編制就是這樣嗎?
廖院長俊智:編制表有多少我不清楚,但是目前我們有7位或8位研究人員可以操作。
黃委員國書:我們現在碰到的問題是研究室的人力不足,他在報導提到,政府控管危險的病毒株,讓他們實作的機會非常少,我們平常沒有去做相關的實驗人才制度上的培養,疫情來的時候經常會準備不及,所以我在此建議院長,我們當年抗對SARS的經驗要累積下來,也要充實P3研究室,讓他們有足夠的編制跟資源,好不好?謝謝!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
主席謝謝國書召委及廖院長。
國書召委,剛剛我也有請廖院長注意這個部分,我們兩個人在這個會期協助他們,不管是經費、人員方面。請院長三個禮拜內提出你們未來長遠的規劃,經費不足的部分,我、國書委員及立法院所有的立委都會支持你們,好不好?你應該會同意吧,謝謝!
繼續請陳委員秀寳發言。
陳委員秀寳:(10時52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院長,有關這次疫情的疫苗研發進度大家都非常關心,為因應武漢肺炎疫情,中研院之前有召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臺」會議,與會15個國內學研單位組成13個平臺,包括病毒培養、檢體、分量檢測等平臺,共同投入疫苗的研究,本席在此代表全國國民感謝院長及所有同仁的努力。當然,士氣鼓舞跟實質鼓勵也非常重要,工作津貼、日後補休對同仁來講也是很大的精神鼓勵。
這13個平臺當中,大家比較關注的是跟疫情有關病毒培養測試及疫苗的部分,但其中有兩個比較特別的是智慧財產權、社會倫理與法律平臺。本席請教,這兩個平臺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在疫情當中,他們擔任怎樣的角色?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首先我就智財的部分稍微做解釋,這一次我們希望集合全臺灣學研單位就已經有的技術,把它轉換成可以馬上在疫情上應用的,這牽涉到他們既有智財權問題,所以我們召集智財平臺,請國內所有智財專家來研商,希望能快速有一個共同合約,繼續往前走,我請智財處長作簡短說明。 -
主席請中研院智財技轉處葉處長說明。
葉處長雲卿:主席、各位委員。現階段我們希望簡化學術機構在交換研究材料、資訊方面有關智慧財產權相關問題來做研究。在第二階段,我們希望將來有一個制式合約可以呈現給大家,縮短它的行政程序。
陳委員秀寳:智財權的部分,尤其專利權,我認為這個攸關貴院同仁研發出來的,如何保有院內同仁權益之外,也能夠統籌、兼顧到效益跟公益,在你們的業務報告裡面其實也有提到這個部分,因為疫情的關係,時間非常緊迫,關於智財權的歸屬、保護及適當合理範圍應用,在這次抗疫時程裡面會不會有所影響?銜接上是不是有一個制度可以規範,然後又不會影響到?
廖院長俊智:是的,我們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設計這樣的制度,這個平臺幾乎涵蓋國內大多數的智財法律專家,一起研商如何把這個事情做到最快。
葉處長雲卿:未來智財平臺的部分,我們希望有關智慧財產權管理原則出現,在這個原則下,處理智慧財產權的申請、保護、智慧財產權的使用以及未來授權的相關問題,謝謝。
陳委員秀寳:就是希望同仁研議出來後,他的權益跟相關疫情應用上、時程上不會有所耽擱。 -
廖院長俊智是。
陳委員秀寳:另外,民眾非常關切及擔心的,是這個病毒在宿主以外的環境中,比如在環境中、在物體表面存活的時間。如果院內對這個研究有一定結果出來,希望可以儘快發布,不要讓民眾一直在這邊猜,因為相關報導也許會說:這個病毒可能會存留三天、七天或九天不等。民眾會很恐慌,你們如果有相關訊息是不是可以正確的告知民眾?
廖院長俊智:謝謝,因為本院還沒有拿到病毒,而且其他臺灣學研單位陸續開始做這樣的研究,我認為不要再重複做這樣的研究,本院如有新的結果當然非常願意馬上分享及跟大家說明。 -
陳委員秀寳謝謝院長。
此外,很多民眾聽到中研院,就會覺得這是攸關數理科學、生命科學的領域,而比較有距離感,在貴院的院務報告裡面本席看到,你們會跨縣市舉辦科普演講,107年在臺南、花蓮辦理,108年在臺中、屏東,109年舉辦3場,分別是在臺東、桃園及嘉義,好像沒有到彰化來辦過。 -
廖院長俊智我們希望能夠馬上去辦。
陳委員秀寳:其實院區開放的活動、科普演講能夠讓大家對中研院業務有更多的認識及瞭解,我相信民眾跟中研院互動都有很好的提升。然後,我看到院裡面有一個「研之有物」的網站,滿活潑有趣的,上面的訊息非常的多,但相較之下,在臉書、IG的經營就比較少一點,因為現在年輕人在學生社群網站、IG的使用率比較高,我們是不是在這一塊也可以來推動一下?
廖院長俊智:我們在臉書的經營相當多,IG上面確實比較少一點,這可能跟中研院的屬性有點關係,這部分我請秘書處長作說明。 -
主席請中研院秘書處吳處長說明。
-
吳處長重禮主席、各位委員。我們會主動、持續推動有關IG的普及性。
-
陳委員秀寳謝謝。
再來是剛剛主席也有指示,國書召委提到有關經費的問題,其實在100年3月中研院有出版「因應新感染性疾病政策建議書」,也就是白皮書,裡面提到六點,其中第五點是擴充緊急應變量能,所以建議設置國家防疫基金。其實你們之前就已經提出這個建議,藉此強化整個新興感染性疾病的整個防疫體系。本席覺得設置國家防疫基金非常有必要,這樣子才能夠獨立這筆基金的運作。剛才我們的主席也提到,防疫未來在我們的國防會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之前你們就已經提出這個建議,但是一直未能夠設置。這次全民動員防疫的議題大家非常重視,你們是不是有什麼比較具體的方案可以提出? -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確實我們過去提出的這些建議現在看起來仍然非常需要做。
-
陳委員秀寳真的很有遠見。
廖院長俊智:我們會持續朝這方面向政府建議,譬如設置防疫基金,這也是非常好的。我們在幾年前就已經提出這樣的概念,我們希望能夠持續推動。
陳委員秀寳:我們希望這個國家防疫基金的層級可以提高,因為層級夠高才可以獨立運作,你們的經費及種種資源,不管是人力上、經費上才能夠充足。既然主席、國書召委跟全體委員都非常支持這一塊,你們也要儘快提出相關方案。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
陳委員秀寳謝謝。
-
主席請林委員宜瑾發言。
林委員宜瑾:(11時1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今天早上每個委員都提到中研院對防疫做出巨大的貢獻,特別是抗體試劑的研發成功,對此院長都回答再來還有一段路要走,我們期待你們儘速加快腳步,讓這個貢獻真的能具體實現。再一次謝謝中研院整個團隊的付出,讓臺灣在防疫這件事情上凸顯了我們強大的後援部隊,這其實是非常令人感動的,再一次謝謝中研院的團隊。現在因此變成「我臺灣,我驕傲」,真的非常謝謝。
我想在這裡跟院長探討一下中研院南部院區的事情。南部院區從2012年,馬英九政府就一直開始喊,可是遲遲沒有什麼動作,蔡政府上任之後就加快腳步,農業生技領域的研究大樓可能要在今年下半年度落成、竣工,這樣的腳步真的打破了長期以來學術研究上南北資源不均的狀況。當然這樣頂尖的研究挪來南部,確實對南部有很大的影響。中研院的研究其實跟學校有很深的互動,可能需要大量的約聘助理,要透過學校的管道才能延攬人才進入中研院,進行這種頂尖的基礎研究。我要強調是,一個地區要有多所大學的研究量能才可以支撐一個高等學術研究機關的基礎。南部院區當然是以南部的特色、資源為出發,像農業生技等等,可是整體而言,北部以外的院校因為政府長期資源傾斜的問題,很多領域及研究量能跟北部都還有差別。對於中研院南部院區之後的推展計畫,中南部大專院校端的研究量能是不是可以銜接得上?如果不足的話,我們是不是有很高的機會去招聘北部來的約聘、研究助理來協助研究?這樣子的話,南部院區開的薪資跟福利有沒有誘因,讓這些研究助理可以來這邊長期駐點?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謝謝委員的提問,這是非常好的問題。首先我要補充說明,南部除了農業生技是個強項之外,不要忘記南部的科技也是全世界最先進的,譬如臺南科學園區有全世界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所以我們可以利用現在南部已經有的科技研發能量來擴充,向前方邁出更大一步。同時我們也跟南部多所大學譬如成大,以及跟我們鄰近的交大,還有中山、中正等南部的大學一起合作,達到剛才委員提的,一起把臺灣的學術界建立起來。至於薪資方面,確實除了南部院區有薪資的問題之外,北部一樣有問題,所以我們在法規上要力求突破,看怎麼樣讓我們的薪資結構能夠更具有彈性,藉此吸引國際級的研究人才,而且不止從北部吸引人才,甚至要從國際上吸引最好的人才到南部院區。
林委員宜瑾:您儘量提出預算,本席跟很多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的委員都會支持。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
林委員宜瑾因為這是發展整個臺灣的研究。是不是請院長在會後再給本席中研院南部院區後續相關計畫的報告?
-
廖院長俊智好。
林委員宜瑾:另外,我看您的報告,109年的預算,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有九億零五百多萬元,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有十八億一千五百多萬元,在數理科學研究領域有十五億九千九百多萬元,就這個數字觀察,其實有一點重理輕文的疑慮。若單純用數字來看,當然沒有辦法看到完全真實的面貌,可是不可諱言的是,人文類的領域不像生技、醫療、工程領域的研究成果,可以馬上轉化成可利用的經濟效益,只是長遠來看,我們很清楚知道歷史、法律、經濟方面的研究涉及社會的層面非常廣,而且攸關整個社會整體的發展,特別是國家長期的整體利益。中研院一定會根據國家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給予政府政策建議。我想就這樣的問題就教院長,人文社會領域方面的研究是不是還要投注更多資源?什麼樣的資源才可以提升整個研究的品質?
廖院長俊智:首先,我們要強調人文的研究不單是資源的問題,因為人文學者需要的經費相對來講,剛才委員也提到──比較少,他們沒有儀器、設備上的需求,所以真的沒辦法用錢的方面考量,我們必須從他們所發揮的效益跟我們提出的計畫來看。目前人文組有各種不同的計畫,包括黃副院長目前規劃的出版業務,以及中研院的出版社業務,也利用這樣的機制彰顯人文學者的貢獻,所以我們有多方面的考量,希望在人文社會領域能夠有所突破。這方面中研院的人文學者都非常努力,如果有經費上的問題,我們都會非常積極主動處理。
林委員宜瑾:好,了解。我們期待院長多多支持人文跟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
林委員宜瑾謝謝。
-
主席請賴委員品妤發言。
賴委員品妤:(11時9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我今天想要請教有關人文跟科學兩大領域的問題,首先我想問一下院長,你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嗎?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可能有很多東西。
賴委員品妤:我知道啦!這不是您的專業領域,是副院長的專業。 -
廖院長俊智請副院長代答。
賴委員品妤:我只是要講說,這個東西叫做爽瓦(音同闖或爽),它是殷商時期用來清潔身體跟去除污垢的工具,其實這個東西就在我們中研院裡面,就像我剛才講的,它看起來雖然好像很奇怪,但你一解釋之後,它其實是很貼近一般民眾生活經驗的館藏。我要說的是,我們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有歷史文物陳列館,其實裡面收藏了很多珍稀的文物,但是院長,你覺得一般民眾或是外界知道這個地方或是這些東西嗎?
廖院長俊智:知道的人相對地少,這也是我們一直要努力推廣的一個部分。
賴委員品妤:對,我剛才也講過,其實裡面珍藏了很多珍稀文物,包含罕見密笈或海外古本,例如四庫全書的纂修、明實錄、居延漢簡或一些文化遺址,問題是,就像院長和副院長剛才一直搖頭的反應一樣,一般民眾可能並不知道這些文物在中研院,然後也不知道這些東西可以免費參觀,大家想要看文物可能都只會想到故宮。我想問副院長,你覺得這些文物的價值是不是不亞於故宮? -
主席請中研院黃副院長說明。
黃副院長進興:主席、各位委員。報告委員,根據幾年前監察院的質詢,這些國寶級的東西確實是多於故宮博物院,但是現在故宮博物院已經追上,他們一直請人家重新評估其典藏文物,所以現在可能又超過中研院的文物館。
賴委員品妤:相較於故宮,我可以理解成中研院收藏的文物是不遜色的。之前中研院來拜會的時候有說過,礙於法規限制和國際背景,你們的文物都無法出借。我想瞭解的是,是什麼樣的限制?因為故宮在文物出借跟展覽維護方面都有相關的規定,貴館的館藏應該也會適用公有古物管理維護辦法跟國寶及重要古物運輸出輸入處理辦法等規定,是這樣子沒錯吧?相關的法規,你們應該也適用吧? -
黃副院長進興基本上是這樣子。
-
賴委員品妤目前你們有沒有把館藏借出或跟國內外合作展覽的經驗?
黃副院長進興:這個我請史語所所長來答復,他現在直接負責這一個部分。
賴委員品妤:沒關係,本席已經查到你們在90週年(2018年)的時候原本想要舉辦典藏精選文物巡迴展,當時也跟臺中科博館、高雄美術館及故宮南院商討展覽的規劃,後來因文物的保險金高而作罷。關於這個部分,我想詢問的是,中研院對於這樣的狀況有什麼解套的方法或想法嗎? -
主席請中研院史語所李所長說明。
李所長貞德:主席、各位委員。因為我們的國寶跟重要文物所有的保險費大概都是原來這些價值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剛才委員提到的那一次,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國寶級文物,如果往南部去的話,單趟運輸的保險費就要30萬元,在這個情況之下最後沒有做成。事實上,因為這些東西的價值本來就這麼高,的確是需要這樣的保費,所以我們主張希望能夠有一個國家層級的古物與藝術品保護法的方式來處理,如果是國寶級的東西出去展覽需要這麼高的保費的時候,國家能有這個法源,讓參展單位來申請,這個部分我們也參考了美國的這方面的法案和計畫。
賴委員品妤:看起來這部分我們是有共識的。您剛才也提到了有可參考的法規跟立法方向,請問,目前中研院有沒有跟文化部或相關部會開始商討這件事情?
李所長貞德:我們現在正開始要做,因為去年才發生不能展覽的狀況,希望能夠開始處理。
賴委員品妤:可否在這兩個禮拜內把相關的進度交給本席辦公室?我們對這部分其實有同樣的想法和方向,之後如果有任何需要或遇到任何困難的話,本席也會盡力的去協助,中研院認同嗎? -
李所長貞德非常謝謝。
賴委員品妤:剛才問完了文物、歷史人文的部分,現在本席要請教院長有關生物相關的問題,我看到中研院在2月的時候表示,經由中研院生化研究所跟台大跨界合作,在FIP即我們常講的對貓有致命性的貓傳染性腹膜炎部分有所斬獲,是這樣子嗎?
廖院長俊智:待會兒請邱執秘來解釋,這是解出病毒的三級結構。 -
主席請中研院學術諮詢總會邱執行秘書說明。
-
邱執行秘書繼輝主席、各位委員。這是我們合作之後用cryo-EM定型解出病毒的三級結構。
賴委員品妤:本席也大致看過研究內容,其實根據農委會的統計數據,臺灣養貓的人口跟家戶數是不斷在增加的,他們統計了102年到106年,發現家貓的數字有顯著上升,從30萬增加到73萬,事實上臺灣養貓養狗的人口真的很多,106年的時候大概有250萬人。對很多家貓的飼主來講,大家也都知道FIP對貓真的是一個很致命性的疾病,染上的話很可能就會往生,現在這個部分看起來因為跨界合作而出現一線曙光,請問這個疫苗大概多久可以研發出來?
廖院長俊智:我不確定我們有在研發疫苗,徐老師此一研究主要是研究其蛋白質結構,用最先進的cryo-EM(低溫電子顯微鏡)來做,至於疫苗的研發,我們要看它有沒有學理上的根據或實際上的需求才會再繼續往前走。 -
賴委員品妤意思是說這只是研究的前端嗎?疫苗是比較後端……
廖院長俊智:是,經過這樣的研究,同時我們也可以對病毒在動物身上可以產生什麼樣的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雖然這個是針對貓的部分來做,對人類其他的病毒問題也很有幫助。
賴委員品妤:中研院一開始發布這個消息時,還沒有針對武漢肺炎部分,就提到說這個研究可以怎麼做。但是我看近期中研院好像講過這部分可能可以應用在武漢肺炎,我的理解沒有錯吧?
廖院長俊智:因為病毒通常都有一些相似性,所以研究一個病毒的特性、生化結構等等後,將它應用在其他病毒的研究上,可以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這是相輔相成的。
賴委員品妤:是,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滿重要的突破,但是就回到我剛才講的問題,不管是我前面講的爽瓦或有關新冠病毒研究的突破,其實都非常貼近我們一般人民日常的生活,可是感覺中研院在讓大家知道這件事情、跟社會溝通這件事情上面還是稍微弱了一點,我可以這樣講嗎?
廖院長俊智: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加強之處,但誠如剛才所言,研究人員在做研究時,通常只有一個目標,他有一個很遠大的理想(vision),但這個理想離實際的東西還很遠,我們要把這個目標傳達給社會大眾的時候,常常會被大眾誤解,以為說我們可以馬上做到那樣的目標,就像剛才講的快篩裝置一樣,我們達到一個目標,但是離實際的應用中間還有很多需要研究的事情,所以這是比較困難的地方。
賴委員品妤:這個我都了解,但是我舉個例子,像「研之有物」那個粉專,其實我長期都是你們的觀眾,那個粉專我就覺得還不錯,可是像我剛剛講的那個部分,比如說疫苗或是文物陳列館,我覺得宣傳的部分好像跟我們一般民眾想像的還是有落差,這部分我希望中研院內部去思考到底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好好來推廣。因為時間也到了,麻煩你們一個月內給我報告,我們來討論看看有沒有辦法去推廣這些事情,謝謝。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
主席請吳委員思瑤發言。
吳委員思瑤:(11時21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大家都辛苦了,我就把握時間直接破題──「抗疫國家隊,中研院確實是中堅」,今天站在質詢台上,我覺得跟上週我對科技部陳良基部長提出的質詢主題有點類似,都是在探討學研機構的能量如何有效化研為用,運用到現在社會高度需要的疫情防治。但是同樣的主題,我是兩樣情,我當然肯定中研院不是outsider,而是insider,而且是非常強而有力的supporter,這正是我上一次對科技部質詢時提到他們應當做更多的地方。因此,今天我也好好來跟您探討我們在政府組織面該如何做出調控,因應未來新興傳染病層出不窮的問題。我覺得也許可以期待,從蘇貞昌院長登上日本節目、唐鳳被誇為臺灣IQ180天才大臣到陳時中部長紅到各國去,其實臺灣的抗疫四雄中,我覺得中研院的領導人──您也絕對可以在國際上被看見臺灣的能量,在此向您致敬。
院長常常出國,我們的國際交流非常多,你們都是重度的空中飛人。我們看到澳洲的音樂家來到臺灣,他染病了,造成很多連帶接觸者必須採取隔離,我就想,中研院的各位以及今天坐在現場備詢的長官們,包括院長,我們有多少國內外學者、國際研究員、各國學生、我們的職員,對應於我們舉辦非常多的國際論壇、非常多的研討會,在各個研究室,甚至我們提供很好的宿舍給我們的研究員,我們吸攬國際人才,還有科普活動,我們不能成為防疫的破口,針對這個部分,你們絕對需要接觸來來往往、國際交流這麼多的國際人士,請問院長,你們有什麼樣的做為?你們都是高度危機群。 -
主席請科技部廖院長說明。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首先,我們建議所有同仁儘量減少出國行程,即使出國,回來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 -
吳委員思瑤而且要配合指揮中心。
廖院長俊智:對,遵照指揮中心的指示,做好防疫工作。除此之外,我們也在院裡面大力推動遠距視訊會議,能夠不聚在一起就儘量不聚在一起,譬如說我們這禮拜要開的院務會議,我們就採取視訊方式來舉行;我們兩週一次的主管會議也變成以視訊的方式來舉行。
吳委員思瑤:好。院長,想當然你們也都做出因應,但是我除了期待可以減少聚會的會議,改採遠距、線上的方式外,但是你們畢竟要接觸非常多的國際人士,您剛剛說的第一部分,也就是請大家儘量非必要不要出國,第二個要配合指揮中心的控管,這不能只是道德勸說,你們在內部應當針對所有相關做為有一個很清楚的登載紀錄,否則就像文化部,那一天一個澳洲音樂家來,一查下來,有多少國際藝術工作者會在臺灣,所以不能只是道德勸說,要即刻回去做這樣具體、有效的管控,誰從哪裡來、誰要到哪裡去、是不是有做好必要的隔離或自主管理,這些都不能成為防疫的破口,你們都是國寶級人物,好嗎?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吳委員思瑤:我一定要在這裡提出我的建議和提醒。同樣很快的,胡適紀念館、歷史文物陳列館、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嶺南美術館、生物多樣研究博物館都做好比照臺灣國家級的文化館所的防疫做為,比如說進出館的管理等,但是史語所的傅斯年紀念室、物理所的吳大猷紀念館、化學所的錢思亮紀念廳卻沒有,或者是我查不到的,請提供資料給我,我目前看到這三個廳館室並沒有如同其他陳列博物館適用同樣規格的防疫做為,請提供資料給我,好嗎?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吳委員思瑤:不要成為漏網之魚。臺灣有難,中研院應當主動幫忙,這也是當初您回來就任的說法,我一直記到現在。我非常感佩,您在1月28日就召開院內第一次會議,而且組成院內的新冠病毒任務工作小組,中研院是隸屬於總統府,請問院長,您是自己主動、自發性做這樣的做為,包括串聯臺灣內部15個合作單位、學研機構、內閣,甚至是醫學中心和所有大學──是您個人主動,還是總統也有特別勞煩您、叮嚀您來協助內閣做這樣的事?
廖院長俊智:我們看到臺灣有這個需要,中研院就必須要主動負擔這樣的責任,我們也跟總統府取得聯繫,總統府也非常認同這樣的作法。
吳委員思瑤:所以您主動請纓,也向總統作了這樣的稟報,當然總統也樂於看到更多能量進來,所以Open Science在您的主動帶頭之下串聯出來了。此外,還有三大成就,第一:10天產出病毒抗原,甚至贏過臺大。
廖院長俊智:我想他們也做得很好,不能說是贏。
吳委員思瑤:本來需要六個禮拜的時間,你們把它縮短到10天。因為我質詢不到臺大,我在這裡,我的私心一定要肯定中研院。 -
廖院長俊智謝謝。
吳委員思瑤:你們做得很好,你們都是國家隊,沒有誰輸誰贏的問題。但是病毒抗原之後,是做為快篩試劑的一種基礎,或者是後續疫苗開發的一種基礎,都還是要給衛福部和經濟部去執行。
抗疫成就第二項:19天開發病毒快篩。很好!但是後續也是要交給衛福部和經濟部去做可能的量產和臨床試驗。針對「六親不認」,你要不要很快地用白話文說一下?很多人都想了解。
廖院長俊智:因為這個病毒與另外六種非常相似的病毒,包括SARS、MERS及另外四種人類常見的感冒病毒都非常類似,所以假如錯一個抗體,它認出來的是感冒,你誤以為是武漢肺炎,那就糟了!所以我們就篩選到一個只認新冠病毒,而另外六個相似病毒都不認,所以我們才戲稱為「六親不認」。
吳委員思瑤:所以你們的抗疫成就之二就是,本來4小時的檢驗時間,現在縮短為15分鐘,而且是單一性的就可以六親不認,只認武漢肺炎。很好!但要記得我說的,後續還是要給衛福部和經濟部。 -
廖院長俊智是。
吳委員思瑤:成就三:20天合成公克級瑞德西韋,從毫克到公克。但未來是不是能夠在臨床的運用上,要交給原料藥藥廠去提煉出公斤級的,然後可以大量來研發,不管是用新藥或是老藥再新用,這些還是要經濟部和衛福部再去合作,不過我都給予肯定,因為你們做的都是前端的研究、開發、分析。
所以短期「化研為用」的部分,包括採檢快篩、治療藥物和預防疫苗,我們確實都看到我們的能量,但本席一直認為,在防疫作戰之後,我們要為臺灣的社會、甚至全球公共衛生領域來創造長程的legacy,所以要啟動完整性、系統性的研究計畫,還有調配必要的預算來支應,當然我們都支持,剛剛主席也說了,我們支持中研院。組織再造部分,中研院也會在轉譯中心下成立一個新的新興傳染病研究中心,是嗎? -
廖院長俊智我們有這個想法。
吳委員思瑤:好,全力支持,這是留下長程的legacy。你剛剛講的都是內部來做這些,我也很感謝中研院帶頭去串連了臺灣15個學研機構、醫學中心及各大學,還包括內閣團隊,但畢竟這樣一個組織不能成為制度,它是因為今天院長是廖俊智,有這樣化研為用的典範精神,我需要中研院的政治所或者人文社科的社會所來啟動一個研究,提供政策的建言,因應未來層出不窮的新興傳染病。在臺灣的政府體制中,中研院到底是怎麼樣的角色?如同我剛剛說的,中研院所有的前端研究,最後還是要交給衛福部、交給經濟部。換言之,它是一個學研能量,不會是一個,也不應當是一個執行機構,但是臺灣內閣團隊的國家隊概念,它必須有經濟部、衛福部,其實最主要是生科司在科技部,還有CDC在衛福部,我們需要有一個國家級,真正的國家隊,對應在未來的組織架構上,它應當有一個什麼樣的組織,或者是編組被創設,我需要你們啟動一個這樣的研究,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不是嗎?院長。
廖院長俊智:我們會討論這樣子的一個架構,針對幾年前提出來的政策建議書,再做修正、修訂,以符合目前的現況。
吳委員思瑤:對,我還是肯定我們內部的組織調整,我們留下遺產,要成立新興的組織,我們也串連了15個學研能量的機構,但是未來國家隊真正需要留下來的legacy,其制度典範是什麼,需要你們來啟動這樣的研究,這就更完備了中研院在這次防疫的重要角色,好不好?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吳委員思瑤:這需要一點時間,2個月內先來跟本席說明可能啟動之政策建言的規劃方向,好嗎?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
吳委員思瑤謝謝。
-
主席請李委員德維發言。
李委員德維:(11時33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首先這個問題原本不是在我想要講的範圍之內,但我先請教一下院長,對於剛剛范雲委員特別提出中研院更換英語名稱的問題,您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看法?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這件事情要從長計議,需要院裡面大家一起討論,也要跟整個社會討論,我個人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
李委員德維:本席給院長一個建議,因為中研院是總統府底下一個重要的單位,所以我倒認為這個問題,您真的可以去跟總統好好來商量一下,是不是只要中華民國國名改了,或者改成臺灣的話,我覺得中研院的更名一點都不是問題,所以在這邊先跟院長做個建議。
第二個部分,我要給中研院一個建議,今天大家都在談防疫、談快篩及後來的疫苗,當然接下來的產學合作,就是所謂的技術移轉,大家都非常關心,本席也提醒中研院所有的好朋友,現在大家都十分支持,一旦做了移轉以後,社會上的監督就會非常嚴格,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前幾年發生的浩鼎案,關於授權權利金的計算跟分配,中研院智財技轉處如何來好好的規劃,要能夠保護院內的同仁,這個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但不諱言,有時候在這裡面也會發生一些問題,譬如在浩鼎案裡面,就我的瞭解是,給醣機生醫的授權費用是6億元,而浩鼎是6,000萬元,只有十分之一,是不是可以請處長來協助一下,有沒有比較好的方式來保護院內的同仁,不要再發生同樣的事情? -
主席請中研院智財技轉處葉處長說明。
葉處長雲卿:主席、各位委員。針對技轉的部分,近年來有關保護研究人員方面,其實我們已經有非常好的一個利衝程式,在進行各種技轉的程序,都有利益衝突委員會來處理,這部分現在由法制處來進行;至於分配的部分,處內已經有相關的分配辦法來處理這樣的問題。
李委員德維:瞭解,謝謝處長。請問院長,剛才你的報告有提到院裡面的Open House非常成功,院區開放活動一共吸引了21萬人,中研院是全臺灣、中華民國最高的學術機構,怎麼樣跟民眾接地氣,怎麼樣讓民眾更了解中央研究的成就,當然就非常重要。你可以看一下你今天報告的最後一頁,因為我喜歡看最後一頁,去(108)年參觀各研究所中心跟展覽館的人數,總共只有1萬2,902人,這個跟全面的院區開放21萬人,差異太大,所以這部分能否請院長費心,讓我們各所或展覽中心,可以在平常就加強跟學校和各單位的一個聯繫?表格最下面的吳大猷紀念館,去年的參觀人數是50人,1年12個月365天是50人,傅斯年紀念室是55人,以吳大猷先生在中研院的地位或者中華民國的地位而言,這部分是不是應該請院內的同仁再加強一下,對外界多做一些介紹,讓我們基層的百姓透過這些參訪,進而知道中研院的成就?
廖院長俊智:因為我們院裡面不是一個展覽機構,所以不同的展覽分散在不同的building裡面,有大有小,比較有名的當然是歷史文物陳列館,一般民眾會往那邊去參觀,或者胡適紀念館,也是相當有名的,剩下來幾個小的展館,除了分散各處之外,裡面的展覽內容也恐怕不是一般民眾那麼有興趣的,所以我們會想辦法再把它做個整合,然後往委員建議的方向進行。
李委員德維:好,謝謝院長。本席也談一下南部院區的問題,不諱言,我們誠實的講,以故宮南院為例,在參觀的民眾或各方面來說,跟北部相比,真的差別非常大。 -
廖院長俊智是。
李委員德維:所以我想大家都非常關心南部院區,針對如何讓南部院區發揮它的功能,請問你們是否已經有規劃哪些所要南遷,而不是待在現在的地方?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的提問,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我們並不是想把某一個所南遷,而是希望以專題中心的方式,在南部院區針對最前端的研究,成立不同的專題中心,譬如說已經有農業生技方面的專題中心,目前也規劃在關鍵材料方面成立一個專題中心,以最高端的研究來吸引人才,而不是採取把目前北部的人才搬到南部去,或者是跟北部競爭的方式。
李委員德維:但是本席真的要跟院長建議,假如沒有大破大立的作法,我真的很擔心南部院區未來的成就會比現在北部的本院差非常多,所以是不是真的來思考一下,包含您剛才提到的農業和一些科技,甚或是臺灣史研究所,其實嚴格來講,如果真的搬到南部去,相信對於南部這些科研的部分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個部分本席也給院長做一些建議。
我們真的非常恭喜中研院的成就,今天所有的委員也都對你們非常、非常肯定,所以本席也跟所有的委員一樣,非常感謝院長和所有中研院同仁對大家的奉獻和付出,謝謝。 -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
主席:現在輪到本席發言,請李委員德維暫代主席。 -
主席(李委員德維代)請高金委員素梅發言。
高金委員素梅:(11時42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廖院長今天業務概況報告的第69頁到第75頁列出你們7個所、2個中心對原住民研究的議題,規劃得非常好,第76頁到第144頁獎助計畫的部分也寫得非常清楚。身為召委和原住民的立法委員,本席要在此再次謝謝廖院長領導的所有團隊,在你們的業務報告裡面,原住民的議題終於不是僅僅一、兩頁,而是有非常多的跨頁,甚至針對我要提到的下一個議題,就是有關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建立,你們今天也提供了一份非常簡單的未來要如何嫁接的資料。
建立這個知識體系是上一屆最後一個會期我在這裡針對教育部、中研院及跨部會提出質詢的議題,原民會也終於在這個會期相繼把這個計畫提出來了。總共有兩個計畫,第一是向行政院提報社會發展計畫,要建置行政決策知識體系,這個計畫叫做建構原住民族開放政府智慧治理,目前已經在審理當中,這個部分橫跨的部會更多,所以我相信中研院也應該要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另外一個計畫是向國家發展委員會,也就是國發會提報的建構原住民族教育文化知識體系,這一個計畫是要建立符合原住民族需求的教育體系,目前我們估的經費是17億元,分為中、長程規劃辦理。對於這兩個計畫,我相信中研院一定會有角色的,而且上個會期院長也允諾我中研院會全力配合和支持,所以我現在請院長簡單說明,在這兩個計畫裡面,中研院會扮演的角色為何?以及未來要對接的相關業務是由誰來負責?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誠如剛剛委員所質詢到的,我們院裡面有相當多的研究計畫都跟原住民多多少少有關係,但是缺乏一個整合的機制,各自做各自的,所以我們有兩個面向,第一是希望這些研究人員在做研究的時候,能夠互相瞭解對方在做什麼樣的研究、怎麼樣可以整合。除此之外,我們希望在院本部由秘書處負責定時來跟各研究團隊索取相關的報告,如果有一些適合上傳到國網中心那個架構的話,我們會請資服處來協助,一起上傳到那個架構上。現在請我們的秘書處吳處長來補充說明。 -
高金委員素梅好。
-
主席請中研院秘書處吳處長說明。
吳處長重禮:主席、各位委員。基本上我們每一季就是由秘書處來彙整這些相關的資料,然後將資料上傳到平台。
高金委員素梅:所以未來原民會的綜規處或教育處對接的就是您,是嗎?包括國網中心? -
吳處長重禮是的。
高金委員素梅:好,謝謝。 -
廖院長俊智然後資服處也會協助處理一些電腦方面的問題。這部分請資服處陳處長來說明。
-
高金委員素梅好。
-
主席請中研院資服處陳處長說明。
陳處長伶志:主席、各位委員。資服處這邊已經和國網中心取得聯繫,我們會就未來的網站架設規劃一起參與討論。
高金委員素梅:好,我建議一下,現在很顯然的就是,未來國網中心建構好了之後,原民會如果沒有把所謂資服處這樣的人員建構好的話,未來的管養等等可能會出現問題,所以是不是可以請中研院做一些相關的研究規劃並提供給行政院,建議未來在原民會的組織架構方面也必須要有的一些規劃?
廖院長俊智:這個建議非常好,因為東西上網之後假如沒人能夠搜尋的話也沒用,所以怎麼樣便利一般民眾或學者能夠很快速地搜尋,確實是需要一些專家的協助,這方面我們會請資服處及兩個和電腦相關的單位──資訊所和資創中心相關人員,一起來想怎麼樣跟原民會合作進行這件事情。
高金委員素梅:對,我現在非常擔心,因為目前原民會的組織架構裡面並沒有這個部分,但是未來它的確非常重要,而且我擔心原民會在行政院會議裡面沒有辦法把非常專業的理論基礎告訴院長,以致未來配置人力或編列預算時,行政院會跟不上腳步,所以希望中研院能扮演這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嗎? -
廖院長俊智這個部分我們可以幫忙。
高金委員素梅:好,非常謝謝院長。
另外是剛剛提到的防疫,這次中研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不可以花一點時間請院長說明我們要如何協助你們?因為待會兒我們會處理一個臨時提案,所以我很需要院長簡短而完整地說明未來我們要怎麼提供協助。
廖院長俊智:我想我們所有的研究人員最希望的就是國家能夠有一個長期、穩定的對基礎科學的支持,雖然我們瞭解國家預算的編列要一年、一年地來立法院爭取,但是我們希望多多少少能有一個長期的規劃。譬如說現在開始要做防疫,我們不曉得下一次的大疫情什麼時候要來,假如說今年疫情很緊,我們的預算一下子就通過了,明年或者兩年後疫情過了、大家忘記了,就開始檢討說疫情已經過了,還要養這麼多人在P3做什麼?這樣的事情我們到時候就非常難解釋,所以我們希望能有一個長期、穩定的規劃。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這些研究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們中研院能夠這麼快速地做出一些成果,是因為所有的研究人員長期在基礎研究上面的努力,所以基礎研究的努力也不能被忽視,雖然他們做的工作並不是馬上能夠投入防疫,但是大家在各種層面上,譬如說材料的開發、新結構的測定及其他各種生物也好、化學也好,甚至人文領域、社會領域方面的研究,都是一步一腳印地在做,到了國家有難的時候,我們才能很快速地把各種研究團隊集合在一起。
高金委員素梅:好,本席非常認同院長所說的,國家的確需要長期穩定的規劃,包括基礎研究,這樣疫情來的時候,你們才會有非常多的基底資料可以馬上來啟動這個部分。我覺得這個計畫恐怕會比剛剛其他委員所提到的你們要不要改名來得實質,而且應該是更需要。只要院長提出這樣的規劃,本席身為召委,我一定會很快速的來安排,是不是一個月就可以?
廖院長俊智:我們儘快,當然這件事情需要院內及跟我們相關合作的單位一起來討論,看看怎麼樣在國家體系上做最好的建議。至少院內的部分,我想應該可以馬上做。
高金委員素梅:因為今天有臨時提案,我們提出的臨時提案原本是要求兩個月內,我希望稍後能修正為一個月,原因是要給院長鼓勵與支持,如果你們越快協調,再加上有我們今天的臨時提案做為你們很強的後盾,我相信你們每個禮拜四跟院裡面提出的會議應該就會比較有力,您認為呢? -
廖院長俊智我們會儘量去做。
高金委員素梅:好,我們全力支持你,在防疫的路上以及你們已經得到這麼大的成果上,我相信全民一定會給你們大力的支持與幫助。謝謝,加油! -
廖院長俊智感謝。
主席(高金委員素梅):請楊委員瓊瓔發言,發言時間5分鐘。 -
質詢:楊委員瓊瓔:11:52
-
楊委員瓊瓔(11時52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請問院長有沒有去過臺中?
-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
廖院長俊智主席、各位委員。有。
-
楊委員瓊瓔院長覺得美不美?
-
廖院長俊智非常美。
-
楊委員瓊瓔是不是一個文化之城?
-
廖院長俊智是的。
楊委員瓊瓔:大家都說以全臺來說,臺中是一個文化之城,也歡迎大家到臺中來。院長,中研院建置的電子數位中心頗具成效,我們非常欣羨,臺中又是一個文化城,因此我們今天要來探討,林懷民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讓我滿感動的話,他說數位典藏計畫可說是臺灣文化的DNA,這句話你有沒有覺得非常榮耀?因為你就在做這個事情。 -
廖院長俊智是的。
楊委員瓊瓔:中研院在臺北的人文社會科學館設有數位文化中心,在南臺灣也有中研院南部分院,對於號稱全臺最棒的臺中,你們準備要做什麼呢?
廖院長俊智:我們的很多計畫都有跟臺中有關係,比如說科普演講去年已經到了……
楊委員瓊瓔:有關係還不夠,南部有你們的分院,北部有你們的數位文化中心,中部呢? -
廖院長俊智我們可以考慮看看跟中部怎麼樣做更好的連結。
楊委員瓊瓔:我覺得我們的溝通非常好,而且都是為了臺灣藝術的保留與推展一起努力來做,所以我在此非常誠意的建議,中部地區有國立臺灣美術館,非常的棒,有自然科博館,入園人數非常多,我們還有全世界最美臺中圖書館,世界十大圖書館之一,也就是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這些相關建設唯獨缺了林懷民先生所說的DNA的建置,如果在臺中設置數位文化中部中心,發揮數位文化典藏,我相信這是最有效應的,請問院長的看法如何? -
廖院長俊智我們會研究看看。
-
楊委員瓊瓔研究看看就是不一定嘛!要不要去做?
-
廖院長俊智做是當然可以做……
楊委員瓊瓔:對,一定要做。
廖院長俊智:但是不是一定要在那裡設置一個實體中心,既然是數位,我們可以在臺北做,假如不能做的話,那我們再考慮到臺中去做,因為數位文化中心所涵蓋的範圍當然不僅限於臺北,我們各方面都會做。
楊委員瓊瓔:本席給你建議,這是非常好的地方,你也喜歡,大家都喜歡,臺中又是一個文化之城,長久以來都是這樣的在推動,而且這是最好的地方,在最好的地方竟然沒有中心點所在地,我覺得非常訝異,這樣會變成缺陷美,我不喜歡缺陷美,我喜歡十全十美,所以本席建議可以在國立臺中圖書館,也是全世界十大圖書館之一,同時跟中興大學數位典藏計畫都可以結盟,跨界、跨域、同目標的去結盟是最好的。所以我在這邊再一次的建議中研院應該要設置數位文化中心,因為北部都已經有了,要設置數位文化中部中心,這對當地的藝術文化與產業推動絕對是非常加分,而且整個臺灣中華民國絕對能更發揚光大,好嗎? -
廖院長俊智好。
-
楊委員瓊瓔你們會去推動?
-
楊委員瓊瓔我們循程序辦理。
楊委員瓊瓔:循程序辦理就是要動,是嗎? -
廖院長俊智我們循程序辦理。
-
楊委員瓊瓔你贊成本席提出的這個建議吧?
廖院長俊智:這個方向是非常正確,是非常好…… -
楊委員瓊瓔贊成吧?
-
廖院長俊智我們非常贊成這樣的方向……
楊委員瓊瓔:好,我們一起推動,我們的市長也會全力的支持。
接下來本席要請問院長,民國75年(1986年)的諾貝爾得獎者是李遠哲先生,之後就沒了,中研院裡都是世界一流的人才,包括最近產業的東協,所以我有兩個議題要請教,第一,要怎麼樣精進升級,讓臺灣再有諾貝爾得獎者?這是第一個。第二,有關東協十國的交流,因為東協十國在未來是中華民國臺灣非常重要的國策方向,中研院的院士、教授跟這些人交流,進度到底是怎麼樣?學術交流的成效又怎麼樣?我覺得我們要往成功的路上走,所以就這兩個議題請教院長。
廖院長俊智:第一個,我要向大家說明的是,中研院的目的是帶動整個臺灣學術界往前走,得到諾貝爾獎當然是非常可賀可喜的事情,但絕對不能當做我們唯一的目標,甚至是主要的目標,因為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楊委員瓊瓔:當然啊!因為你們是最高的學術機構,你應該要更透明、更公開、更公平的來培養世界級的人才。
廖院長俊智:是,所以我們要往這個方向去做,但是大概不會以得諾貝爾獎的人數當做指標。
楊委員瓊瓔:不管什麼獎,就是國際級的,要跟世界接軌,臺灣是個海島型國家,沒有辦法不跟世界接軌。
廖院長俊智:沒錯,所以我在業務報告中有提到,我們第一個目標就是成就全球頂尖研究。
楊委員瓊瓔:對,要更公開、更透明。第二個部分,對東協十國的看法呢?
廖院長俊智:對於東協十國,我們目前也著力很深,我們有很多的接觸往來,與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泰國、越南等等都有相當密切的往來。
楊委員瓊瓔:好,就往這個方向去做,本席要求你們提供書面資料,請你們把跟東協這些國家的學術交流成效提供給本席,好嗎? -
廖院長俊智好。
-
楊委員瓊瓔謝謝。
-
廖院長俊智謝謝委員。
-
主席接下來登記發言的林委員德福、廖委員婉汝、廖委員國棟、高委員嘉瑜、蘇委員巧慧、李委員貴敏、洪委員孟楷、魯委員明哲、鍾委員佳濱、呂委員玉玲、蔡委員易餘、陳委員歐珀、鄭委員天財、孔委員文吉、劉委員世芳、邱委員志偉、陳委員明文、何委員欣純、莊委員競程、賴委員瑞隆、陳委員椒華及羅委員明才均不在場。
今天登記質詢的委員均已發言完畢,關於今天的會議作如下的決定:報告及詢答完畢,委員所提之書面質詢或相關資料,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之相關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機關儘速以書面答復。
現在處理臨時提案共2案。進行第1案,請宣讀。
1、
鑑於中央研究院的外文名稱為「Academia Sinica」,「Sinica」翻譯為「中國的」,整個「Academia Sinica」會被誤解為「中國科學院」。本外文名稱係1928年即以拉丁文稱之,距今已將逾百年;考量時空變化,中研院眾多研究成果,易在國際社會中被世界各國誤認為中國成果,也易引起各種誤解。
爰臨時提案,請中央研究院研擬更改更為適宜之外文名稱,並於三個月內向本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報告。是否有當?請公決案。 -
提案人范 雲
-
連署人張廖萬堅 林宜瑾 賴品妤 吳思瑤 黃國書
主席:請問各位,對以上臨時提案有無補充意見或說明?
請李委員德維發言。
李委員德維: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這個案子今天有好幾位委員連署,但是這個問題我真的覺得不是中央研究院本身可以處理的,我只能這樣講,范委員這個提案其實是為難了廖俊智院長和所有中央研究院的同仁。所以,對於這個案子,我覺得大家是不是可以再思考一下?畢竟改名這件事情嚴格來說,就像我剛剛在台上講的,可能跟總統府的關係比較大,讓中研院院內提出研究,然後向本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報告,大家是不是可以再思考一下?謝謝。 -
主席請范委員雲發言。
范委員雲: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這位李委員應該沒有在中央研究院工作過,我在中央研究院擔任過6年的助理研究員工作,所以我知道中研院至少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員中有不少人其實有提過類似的想法,只不過大家忙於研究,也不會想到要去推動此事;而且我在中研究工作是十多年前的事情,臺灣社會不斷的在改變,國人越來越關注中研院的成果,所以今天這個案子提出以後,很多委員都呼應,他們過去並沒有注意到中研院的外文名稱會引起誤解。事實上,臺灣中油也改名,所以很多事情,中研院自己的態度最重要,就是如果中研院連名稱翻譯都要去問總統的話,總統也不一定懂拉丁文,所以我想比較重要的是中央研究院內部的意見,我們希望能夠讓中研院內部研提。
我們當然知道改名茲事體大,可是有時候長痛不如短痛,像臺北大學也改過,在國際上也付出了一些代價,但是改名之後有沒有更好,大家都會經過長期的考慮。中研院是一個很嚴謹的單位,人才濟濟,只要內部能夠針對名稱充分討論的話,我相信會找出更適宜的外文名稱,其實也不一定要用拉丁文,譬如Taiwanese Academy,可能也非常好聽。當然我現在已經不是中研院的員工,我只是從一個公民代表、立委的身分,希望中研院的朋友能夠有充分的討論,3個月內再來我們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報告。剛剛在私下溝通時,有中研院的代表表示能否延長到6個月,我覺得改為6個月的話,可能表示中研院會更為嚴謹的對待此事,我個人是覺得可以接受的。 -
主席請黃委員國書發言。
黃委員國書: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有關中研院的外文名稱,其實它不是英文,而是拉丁文,為什麼當初會用拉丁文的名稱呢?是1928年籌備委員朱家驊所建議的,當然那時候他的建議有其背景,不管如何,從1928年就一直沿用至今,其實我們也不太會注意到中研院對外使用的外文名稱。如果不是在參加相關國際會議時或涉外事務沒有引起困擾的話,我們不會要思考改名,根本也沒有這個必要,問題是用這樣的名稱的確會在國際上造成誤解,所以本委員會跟中研院應該一起來正視這個問題,如何讓中研院在參與國際事務時有一個比較符合現況的外文名稱,我覺得是可以討論的。范委員的提議也是建議中央研究院去研擬,時間也拉很長,也許你們研究的結果沒有更改名稱的必要,我們也尊重,但至少讓你們有一個機會去做這樣的事情。范委員過去在中研院有工作過,根據他過去的經驗的確有碰過這樣的問題,要去更改一個外文名稱,坦白說也沒有涉及組織條例的修正,送來立法院的中研院組織法都是中文,也沒有外文,所以就我的理解,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可能你們內部先討論一下,或者在進行涉外、對外相關作業時,更改名稱需不需要什麼相關的配套,給你們一個機會去研究,3個月以後再提出一個報告,我覺得應該OK啦! -
主席請中研院黃副院長說明。
黃副院長進興:主席、各位委員。謝謝主席和委員的提問,我們經過比較慎重的思考,剛剛承蒙范雲委員的允許改為6個月,這是為了表示慎重,因為它牽涉層面非常多,甚至還有國際合約。另外就是我們希望能以書面報告來提出。 -
范委員雲好。
-
黃副院長進興謝謝。
主席:非常各位委員的理解和體諒,本案就改成6個月,以書面報告,如果大家沒有意見的話,就修正通過。
進行第2案,請宣讀。
2、
中央研究院所設之P3研究室,對高風險病毒研究與防疫藥物、疫苗研發至關重要。惟實驗人才需長期培養,且必須從實作中方能養成。在疫情來臨時,研究需分秒必爭,人力恐有不足。
請中央研究院研議增加P3研究室研究技術人員之編制,並制訂長期性實驗人才養成方案,以利相關人才之養成。請於兩個月內提出研議結果予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
提案人黃國書 高金素梅 范 雲 吳思瑤
主席:請問各位,對以上臨時提案有無補充意見或說明?
請中研院黃副院長說明。
黃副院長進興:主席、各位委員。對於這個提案,我們基本上是支持、贊成的,但有文字修正,不知委員能否同意?就是在第二段「請中央研究院研議增加P3研究室」之後增加「相關」二字,並將「並制訂長期性研究人才養成方案」改為「並制訂長期性實驗人才養成方案」,還有最後一行改為「提書面報告予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不知道可不可以? -
黃委員國書可以。
主席:黃委員,我有一個意見,因為我覺得這非常重要,不要書面報告,好不好?我會安排專案報告。其實這是給你們中研院很大的支持和鼓勵,在目前疫情之下,防疫經費也沒有你們的,你們還要從你們的基金中挪出2,000萬元,雖然此次防疫特別預算是紓困,但是本席看了所有的預算,其中確實有很多內容非常空洞、屬於浮編的部分,我們為什麼不趁著這個時候讓行政院或總統清楚的知道防疫不是只有現在做疫苗,而是需要長期規劃的事項?不管是你們的P3實驗室、中研院人才的培養、預算甚至是組織架構,包括吳思瑤委員剛剛的質詢也都建議朝這個方向去做,所以給你們2個月,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所有委員不分朝野都給你們最大的支持,然後也讓行政院、總統清楚知道這是很重要的,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可以嗎? -
黃副院長進興因為現在我們中央研究院事情太多、太忙。
主席:沒有,你們之前已經有一個基金會的預算,而且幾年前好像也有一個白皮書,副院長!有嗎?你們在100年就提出來了嘛!本席沒有忘記,雖然當時我們沒有注意到。現在我真的覺得這非常重要,你們只要把之前的規劃稍微整理一下提出來,我不覺得會有困難、或者讓你們的人手會不足。副院長,加油!這是對你們中研院未來的期待和支持!
黃副院長進興:能不能併入下一次的業務報告,不要另外擇期報告?因為我們很多人又要再來一次。 -
主席很抱歉!這是我的排案權。
-
黃副院長進興是。
主席:我就給你們兩個月,然後本席會安排一次專案報告,你們要有心理準備,請你們努力!加油!
以上兩個臨時提案的文字修正應該沒有問題吧?以上二案就按照修正的文字通過,如果有委員要補簽的話,請議事人員詳細登載在議事錄上。
黃副院長進興:對於第二個提案,很抱歉!我剛才忘記刪掉兩個字,就是把「相關技術人員之編制」之「技術」二字刪掉。 -
黃委員國書可以。
主席:第2案第二段修正為「請中央研究院研議增加P3研究室研究相關人員之編列,並制訂長期性實驗人才養成方案……。」是嗎? -
黃委員國書就是把「研究技術人員」改為「相關研究人員」。
主席:好,再唸一遍:「請中央研究院研議增加P3研究室相關研究人員之編列,並訂定長期性實驗人才養成方案,以利相關人才之養成。請於兩個月內提出研議結果予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作專案報告。」,有沒有問題?
黃委員國書:我是沒有主張一定要專案報告,但是要排專案報告是召委的排案權,就算臨時提案沒有這樣寫,高金委員要排專案報告,你們也得乖乖來作專案報告。 -
主席這樣了解了嗎?副院長!
-
黃委員國書我都尊重召委的意見。
主席:副院長,這部分你不要看黃國書召委,因為中研院的部分不是他在排的,是本席在排的,你應該看我。所以,院長、副院長,這是我給你們一個非常大的支持,你們應該謝謝我,你們的眼光不應該是求救的眼光,而應該是非常感謝的眼光,雖然你們會有一點辛苦,但是有利於國家未來的政策,以及防疫視同國防的心態。 -
黃委員國書2個月還是3個月?
主席:2個月,因為他們以前其實就有了。 -
黃副院長進興2~3個月。
-
主席沒有。
-
黃委員國書本會期啦!
主席:我剛剛就跟你們說,雖然你們在文字上有一些斟酌,但是本席是排案委員,我如果要排,你們就得要提出來,所以你們不要再在文字上argue了,好不好?你們到底了不了解委員會的運作?
黃委員國書:如果把最後的文字刪掉,搞不好高金委員…… -
主席我就在1個月內排了。
黃委員國書:下個禮拜就排了,好啦!沒關係啦!
主席:對吧!黃委員,你看中研院的院長和副院長還不了解委員會的運作,是不是請主秘再告訴他們一下?我跟你們說2個月就2個月,你們如果再在文字上argue的話,我就改成1個月,因為排不排你們過來是本席的權力,請你們清楚明白的了解,好嗎?
報告委員會,今天的議程處理完畢,現在休息,謝謝。
休息(12時16分)
User Info
林奕華
性別
女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臺北市第6選舉區
萬美玲
性別
女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桃園市第4選舉區
鄭正鈐
性別
男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新竹市選舉區
高虹安
性別
女
黨籍
台灣民眾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范雲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
張廖萬堅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中市第4選舉區
黃國書
性別
男
黨籍
無黨籍
選區
臺中市第6選舉區
陳秀寳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彰化縣第1選舉區
林宜瑾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南市第4選舉區
賴品妤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新北市第12選舉區
吳思瑤
性別
女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選區
臺北市第1選舉區
高金素梅
性別
女
黨籍
無黨籍
選區
山地原住民選舉區
楊瓊瓔
性別
女
黨籍
中國國民黨
選區
臺中市第3選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