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席:)
這裡放一些可以連回去原資料的功能
-
附件
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總說明
「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第二十五條明白宣示:「人人皆應享有維持本人與家庭之健康與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衣、住、醫療照護與必要的公共服務」,而研究顯示,飲食及生活型態不當為最主要之非傳染病致因。為有效預防及控制非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二○一三年至二○二○年預防控制非傳染病行動計畫,期共同於二○二五年前實現該計畫提出之自願性目標,包括遏止糖尿病及肥胖盛行率之上升、降低百分之三十食鹽攝取量、降低非傳染病早發性死亡率百分之二十五等,並提出包括蔬果攝取量、鹽攝取量、制定國家政策以限制食品對兒童之行銷及限制使用飽和脂肪、移除反式脂肪在內等二十五個監測指標。
國際上營養不良牽涉之議題包括糧食短缺、營養不均衡、肥胖等,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研擬一系列永續發展目標,其目標二即為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另聯合國大會二○一六年三月認可之「營養問題羅馬宣言」(Rome Declaration on Nutrition)及「行動框架」(the Framework for Action),於「營養問題羅馬宣言」中承諾在全球消除飢餓及預防各種形式之營養不良,特別是兒童營養不足、婦女與兒童貧血等微量營養素缺乏症及扭轉肥胖人數上升趨勢。另「行動框架」則建議展開包括「創造有利環境、促進健康膳食的永續糧食體系、提供營養教育與訊息、提供社會保護、提供強有力且具彈性應變能力(resilient)之衛生系統、改善水資源、環境衛生與個人衛生及食品安全」等有效行動。
查日本、韓國、美國及其他先進國家,已就人民營養狀況監測、健康飲食環境改善、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之提升等,制定營養及健康飲食相關法律規範,我國雖已有營養師法、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及學校衛生法,惟各該法律之立法目的並非改善人民飲食及營養問題,例如,營養師法以營養師從業人員為對象,為專門職業資格取得及業務管理之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以食品業者為主要規範對象,旨為管理食品衛生安全及品質;學校衛生法以全國各級學校之學生及教職員工為對象,規範學校衛生業務應辦理事項。基於政府有提升人民營養與健康飲食知能及建構健康飲食支持環境之責,藉由制定專法改善人民飲食及營養問題,透過減少不健康飲食供給、提升選擇健康飲食之機會、確保飲食與營養資訊正確,以及有系統地推動健康飲食與營養教育,增進人民健康,並擴及各生命週期及需社會救助之人民,實有必要,爰擬具「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其要點如下:
一、第一章總則:揭櫫立法意旨、本法用詞定義、各級主管機關掌理事項及營養諮詢會機制。(草案第一條至第八條)
二、第二章確保健康飲食:規範人民營養調查;建置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訂定人民營養及飲食建議攝取基準;社會救助補助與相關計畫納入營養問題及改善目標;鼓勵添加特定營養成分之辦理機制。(草案第九條至第十二條)
三、第三章健康飲食支持環境:輔導研發健康飲食及以在地生產之農產品為主原料之食品;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納入相關從業人員之在職訓練或繼續教育課程;公立機關(構)以健康飲食為考量辦理活動、會議或禮品;獎勵政府機關(構)、社會福利機構、學校等建構健康飲食環境;未成年人之實際照顧者應提供符合兒童及少年營養需求之飲食;校園內供售飲品及點心應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等法令之供售原則或範圍辦理。(草案第十三條至第十八條)
四、第四章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鼓勵辦理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列入機關(構)、學校、幼兒園、民間機構或法人之評鑑或輔導項目;禁止傳播不實之營養及健康飲食消息。(草案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三條)
五、第五章罰則:違反禁止傳播不實之營養或健康飲食消息規定之處罰。(草案第二十四條)
六、第六章附則:授權訂定本法之施行細則及施行日期。(草案第二十五條及第二十六條) -
主席請召集委員邱委員泰源補充說明。
無補充說明。
本案經審查會決議,不須再交由黨團協商,請問院會,有無異議?(無)沒有異議,本案逕依審查會意見處理。
現在進行逐條討論。 -
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
(二讀) -
-
主席請宣讀名稱。
名稱: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 -
主席照審查會名稱通過。
請宣讀第一章章名。
第一章 總則 -
主席照審查會章名通過。
請宣讀第一條。
第 一 條 為建構健康飲食支持環境,提升人民營養及健康飲食知能,增進人民健康,特制定本法。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宣讀第二條。
第 二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營養:指人體利用食物中所含之營養成分,進行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及生長發育過程之一種生理狀態。
二、營養成分:指食物中可作為人體新陳代謝所需熱量、促進生長發育及調節生理機能之營養素,包括醣類、脂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微量元素。
三、營養不良:指不健康飲食所造成人體中之營養素缺乏、過多或不均衡,致體重過輕或過重、肥胖、慢性病或其他健康問題之狀態。
四、健康飲食:指足以提供個人適當熱量及均衡營養,且以新鮮、在地、多樣化之食材為原則之飲食。
五、營養及飲食調查:指以各種調查方法蒐集、分析人民飲食變遷、營養狀況及其他相關資料,作為訂定人民營養需求基準及相關政策之依據。
六、營養及飲食建議攝取基準:指依據營養調查或相關研究、國家健康政策、人民飲食習慣、性別、年齡、體重及其他相關因素,以科學實證方法所定一般人民飲食及營養素攝取量之基準。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宣讀第三條。
第 三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本法所定事項,涉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宣讀第四條。
第 四 條 中央主管機關掌理下列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事項:
一、政策與方案之規劃、訂定及宣導。
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之督導及協調。
三、獎助及輔導之規劃。
四、人員訓練之規劃及推動。
五、國際交流合作。
六、其他應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之事項。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宣讀第五條。
第 五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掌理轄內下列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事項:
一、實施方案、計畫之規劃、訂定及執行。
二、獎助與輔導計畫之訂定及執行。
三、人員訓練之訂定及執行。
四、教育宣導、轉介服務與資源網絡聯結之規劃及提供。
五、其他應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之事項。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宣讀第六條。
第 六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指定營養相關專業單位或人員,於社區協助辦理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之相關工作。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宣讀第七條。
第 七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邀集民間團體、專家學者、食品業者及農產業者代表召開營養諮詢會,諮詢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政策、調查、研究及其他有關事項;其中任一性別委員之人數,不得少於總數三分之一。
中央主管機關應採行適當公民參與機制廣詢意見,納入營養諮詢會議討論。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宣讀第八條。
第 八 條 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逐年編列預算,辦理有關營養及健康飲食之促進及衛教宣導工作。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宣讀第二章章名。
第二章 確保健康飲食 -
主席照審查會章名通過。
請宣讀第九條。
第 九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定期辦理及發布營養調查、研究及建置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並得委託有關機關(構)、學校或營養健康相關專業團體為之。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請宣讀第十條。
第 十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分別依性別、年齡、懷孕及生產等,擬訂人民營養及飲食建議攝取基準,經諮詢營養諮詢會後公告之。
前項基準,至少每五年檢討修正一次。
中央主管機關應依第一項之基準,並考量人民宗教信仰、區域及文化之差異,提出飲食建議。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委員吳玉琴等、委員林淑芬等分別提案第十二條;委員陳靜敏等提案第十條;委員陳培瑜等提案第十一條均不予採納。
請宣讀第十一條。
第十一條 政府機關(構)於訂定社會救助相關計畫及辦理補助時,應將計畫及補助對象之營養問題納入考量,改善營養不良所致之體重過輕、過重、肥胖、慢性病或其他健康問題及提升健康飲食獲取之可近性。
政府機關(構)應鼓勵辦理實物給付之法人、團體或民間機構,於募集、運用實物給付物資或辦理其他救助計畫時,將受贈對象之營養問題納入考量。
政府機關(構)得考量偏遠、原住民族地區及離島地區之需要,訂定營養改善計畫或飲食供應之補助計畫。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委員蘇巧慧等提案第十三條、第十四條均不予採納。
請宣讀第十二條。
第十二條 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九條之營養調查、研究結果,發現人民缺乏特定營養素而有營養不良之虞時,得提出營養強化建議,鼓勵食品業者於食品中添加特定營養成分。
食品業者依前項建議於食品中添加特定營養成分,應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及其相關法規之規定。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請宣讀第三章章名。
第三章 健康飲食支持環境 -
主席照審查會章名通過。
委員吳玉琴等、委員林淑芬等分別提案第十五條;台灣民眾黨黨團提案第二十條;委員蘇巧慧等提案第十六條;委員邱泰源等提案第十三條;委員莊競程等提案第十八條均不予採納。
請宣讀第十三條。
第十三條 政府機關(構)於輔導食品業者開發、產製食品及製備飲食時,應納入營養之考量,生產以在地農產品為主原料之食品及有益於人民之健康飲食。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委員蘇巧慧等提案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二條;委員邱泰源等提案第十七條、第十八條均不予採納。
請宣讀第十四條。
第十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與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推行並鼓勵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納入下列人員之在職訓練或繼續教育課程:
一、從事相關工作之醫事人員。
二、公共衛生師。
三、長期照顧服務人員。
四、托育人員、早期療育教保人員及早期療育助理教保人員。
五、教保服務人員及課後照顧服務人員。
六、食品業者專門職業或技術證照人員。
七、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人員。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請宣讀第十五條。
第十五條 政府機關(構)、行政法人、公立各級學校與幼兒園、軍隊、公營事業機構及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辦理之活動或會議、採購禮品或其他物品及製作宣導品,應納入健康飲食之考量。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請宣讀第十六條。
第十六條 主管機關得獎勵政府機關(構)、醫療機構、護理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長期照顧服務機構、學校、幼兒園、托育機構、軍隊、法人及團體,建構健康飲食環境。
前項獎勵之對象、條件、方式、申請程序、審查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請宣讀第十七條。
第十七條 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應提供符合兒童及少年營養需求之飲食。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請宣讀第十八條。
第十八條 幼兒園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供售飲品及點心,應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學校衛生法及其相關法令之供售原則或範圍辦理。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台灣民眾黨黨團提案第十九條、委員蘇巧慧等提案第十五條、委員陳培瑜等提案第十四條均不予採納。
請宣讀第四章章名。
第四章 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 -
主席照審查會章名通過。
委員蘇巧慧等提案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委員陳培瑜等提案第二十一條均不予採納。
請宣讀第十九條。
第十九條 政府機關(構)、行政法人、公立各級學校與幼兒園、軍隊、公營事業機構及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應鼓勵員工接受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請宣讀第二十條。
第二十條 主管機關與各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鼓勵政府機關(構)、醫療機構、護理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長期照顧服務機構、學校、幼兒園、托育機構、軍隊、法人及團體,對其員工辦理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並得開放人民參與。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請宣讀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鼓勵醫療機構、護理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及長期照顧服務機構,對其服務對象及其家屬、社區居民,進行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委員吳玉琴等、委員林淑芬等分別提案第二十五條;委員陳培瑜等提案第二十八條均不予採納。
請宣讀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二條 中央主管機關與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列入下列政府機關(構)、學校、幼兒園、民間機構或法人之輔導項目:
一、從事相關工作之醫事機構。
二、社會福利機構及長期照顧服務機構。
三、托育機構、早期療育機構、安置及教養機構、矯正機關與其他依法設立之收容、安置及就養機構或場所。
四、各級學校及幼兒園。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請宣讀第二十三條。
第二十三條 任何人不得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傳播不實之營養及健康飲食消息。
前項所稱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傳播,指利用電視、廣播、影片、幻燈片、報紙、雜誌、傳單、海報、招牌、牌坊、電腦、電話傳真、電子視訊、電子語音、網際網路或其他方法,使不特定多數人知悉其宣傳內容者。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請宣讀第五章章名。
第五章 罰 則 -
主席照審查會章名通過。
請宣讀第二十四條。
第二十四條 違反前條第一項規定,傳播不實之營養或健康飲食消息,有影響人民健康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令其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至改正為止。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委員劉建國等、委員林為洲等、委員楊瓊瓔等分別提案第二十四條;委員吳玉琴等、委員林淑芬等分別提案第二十八條;台灣民眾黨黨團提案第二十七條;委員邱泰源等提案第二十二條;委員陳靜敏等提案第二十五條;委員蘇巧慧等提案第三十條;委員劉建國等、委員林為洲等分別提案第二十五條;委員陳靜敏等提案第二十六條均不予採納。
請宣讀第六章章名。
第六章 附 則 -
主席照審查會章名通過。
請宣讀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五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請宣讀第二十六條。
第二十六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
主席照審查會條文通過。
全案經過二讀,現有民進黨黨團提議繼續進行三讀,請問院會,有沒有異議?(無)沒有異議,請宣讀經過二讀之條文。 -
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
(三讀) -
─與經過二讀內容同,略─
-
主席三讀條文已經宣讀完畢,請問院會,有無文字修正?(無)無文字修正。
決議: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制定通過。
繼續處理審查會所作之附帶決議,請議事人員宣讀附帶決議之內容。 -
附帶決議
(一)2014年羅馬營養宣言中,強調基層醫療在健康照顧體系推動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佔有關鍵角色,因此本法通過後,行政機關應積極提供相關計畫,具體鼓勵基層醫療診所參與民眾的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以符合羅馬營養宣言中的建議,並落實全人醫療照顧的精神。
(二)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政府機關鼓勵相關業者善盡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之責任,並考量建構人與動物和諧共好之環境。爰此,政府機關(構)依本法第十三條輔導食品、餐飲業者開發、產製食品及製備飲食時,應考量以符合環境永續與動物福利及有益於人民之健康飲食。
(三)全球極端氣候異常出現,與溫室效應有十分緊密關係,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全球約有24%之溫室氣體來自於農牧業之排放,顯示飲食行為也是造成氣候變遷原因之一,中央主管機關依本法第十條提出飲食建議時,應考量飲食對環境影響,結合均衡健康飲食之概念,以其推廣全民對友善環境飲食之共識,以達環境永續之目的。
(四)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冠狀動脈疾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變等,多和肥胖及肥胖所引發危險因子及慢性疾病徵兆有關,肥胖防治為我國公共衛生當前要務之一,而國人多有外食之習慣,而部分外食食物精緻及烹調方式易攝取過多熱量,皆為肥胖防治之不利因素,建請主管機關鼓勵餐飲業者主動標示各類餐食之營養成分,以作為消費者挑選健康餐飲之參考。
(五)為推動社區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建構健康飲食支持環境,提升人民營養及健康飲食知能,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中,本法目前條文文字未能涵括之其他小型單位有其重要性。爰要求主管機關與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本法施行後,持續鼓勵、輔導、提供教育資源及相關規畫,以協助其增能與建構健康支持性環境。
(六)《兒童權利公約》第十二條第二項明定:「應特別給予兒童在對自己有影響之司法及行政程序中,能夠依照國家法律之程序規定,由其本人直接或透過代表或適當之組織,表達意見之機會。」有鑒於兒少等特需族群之營養健康應予保障,為貫徹《兒童權利公約》之意旨,保障兒少在對自己有影響之行政程序中,能夠依照國家法律之程序,由其本人直接或透過代表表達意見之機會,爰要求中央主管機關依《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第七條第一項邀集民間團體或依同條第二項採行適當公民參與機制廣詢意見時,應邀集兒少代表或徵詢兒少代表之意見。 -
主席請問院會,有沒有異議?(無)沒有異議,決定:照案通過。
報告院會,討論事項第三案,本法條次及條文中所引用之條次,授權議事人員處理。
本案完成立法程序後有委員登記發言,每位委員發言時間2分鐘。
請吳委員玉琴發言。 -
質詢:吳委員玉琴:11:27
-
吳委員玉琴(11時27分)首先謝謝我們游院長在今天能夠讓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三讀通過,這是營養界已經期待40年、倡議了40年的一個法,今天能夠三讀通過,真的非常高興,也期望透過這次立法能夠建構健康飲食的支持環境,提升人民營養及健康飲食知能,以及增進我們人民的健康。
依據國健署2017年至2020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20歲至64歲的民眾中4個人裡面就有1個罹患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被認為與腦血管、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併發症密切相關,因此可以透過強化營養觀念、建構健康飲食的支持環境,以協助民眾透過健康行為來改善代謝症候群已經刻不容緩。
本法三讀條文有幾個重點,第一個,對於營養諮詢會議的討論意見,應採行適當的公民參與機制,能夠廣納更多元的見解。第二個,明定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逐年編列預算,辦理有關營養及健康飲食之促進,還有衛教的工作。第三個,衛福部過去常規執行的營養調查、研究及建置食品營養成分的資料庫也應明文入法,也希望能夠要求它定期發布。
最後,我要特別謝謝邱泰源召委的排審,讓這一次期待已久的法案能夠通過;我也要特別謝謝這兩屆以來持續提供我建議的營養師公會全聯會、黃青真教授與潘文涵教授能夠提供協助,也盼立法之後我們公私協力,讓我們共同逐步建立更好的營養及健康飲食環境。謝謝! -
主席謝謝吳委員。
報告院會,今天會議到此為止,12月18日(星期一)上午9時繼續開會,進行後續討論事項。
現在休息。
休息(11時30分)
User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