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席:)
  • 李部長孟諺
    跟委員報告,剛剛那個迪士尼號是預計2025年才會開始發船,所以我們會請港務公司積極來跟他們合作……
  • 許委員智傑
    OK,好。謝謝部長。
  • 李部長孟諺
    另外,我們現在有Taiwan PASS,裡面有Taiwan PASS臺鐵版……
  • 許委員智傑
    部長,沒關係!因為我的時間不夠了,Taiwan PASS的重點是交通連結,但是Taiwan PASS沒有景點的連結,所以Taiwan PASS在這個部分還可以再加強一下,我講的是這個沒有錯……
  • 李部長孟諺
    是。
  • 許委員智傑
    部長,就Taiwan PASS怎麼樣再去增加跟景點的連結,有這樣子的概念,好不好?
  • 李部長孟諺
    擴充,好!
  • 許委員智傑
    部長不錯,部長很進入狀況。
    再來,就是剛才徐委員也提到的高鐵南延,我一直覺得從左營直接連結到屏東,我會覺得有點痛啊!以前在毛治國當交通部長、吳敦義當高雄市長的時候,就是眼光不夠,說錢不夠所以沒辦法連到高雄、沒辦法連到鳳山。臺北高鐵有三個核心,臺北車站、板橋車站、南港車站,高雄市只有一個核心──左營車站,事實上以50年後來思考整個高雄的發展,可能會偏重一方,南高雄的發展可能會受到阻礙,尤其現在的亞洲新灣區是陳菊市長任內把亞洲新灣區做得很漂亮,陳其邁市長任內再次提升亞洲新灣區,還有包括所有的高科技產業進駐,未來這裡是個重鎮,如果有高鐵事實上會更好,所以我也希望交通部可以好好地考慮一下高鐵的三個核心,在我們南臺灣、在我們高雄也可能有左營、高雄跟鳳山三個核心,也希望部長可以做一下思考好。
    另外,高鐵、臺鐵、輕軌這三個都是交通動脈,輕軌也謝謝交通部跟行政院很幫忙,我們這陣子其邁市長也一直在喊四線齊發,包括剛剛徐委員提到可不可以接到屏東,我們岡山路竹這一站,岡山試營運賴總統也有來,希望將來有機會接到臺南,這個都是一個思考的點,包括我們的捷運紫線也希望交通部可以儘快思考,將整個高雄的交通動脈統統把它思考好。
    再來,在臺鐵車站我們的鐵路地下化跟立體化,之前我跟劉世芳委員及李柏毅還是議員的時候,當時我們都有去開過會,也就是除了高鐵之外,楠梓百慕達是一個很大的困擾,我知道交通部現在在做評估,請問交通部除了對楠梓百慕達做整體評估之外,在台積電那個地方可以設一個臺鐵站,因為你看這個圖,將來如果沒有臺鐵站到台積電,未來由捷運再轉站,一樣會非常擁擠,所以你在那個臺鐵這裡,即梅花國道旁邊那條是鐵道,鐵道旁邊的楠梓產業園區是台積電,那邊做一個臺鐵站,將來可能從屏東、從鳳山,甚至從臺南要到台積電上班的孩子們,他就可以直接到這邊上班,所以這個在可行性評估裡面也希望把它放進去,這個非常重要。
  • 李部長孟諺
    這邊我們也會從高速公路拉一條專線、引道、匝道到楠梓園區裡面。
  • 許委員智傑
    對、對!OK,這個再麻煩交通部可以儘快來規劃。
    另外一個是停車問題,全國的前瞻計畫已經用完了,這260億元已經用完了,但是停車問題事實上它會有關於行人友善空間的思考,它還會有些違規停車的思考,停車場的闢建非常重要,全國很多重要的城市都有這個需要,我知道交通部現在已經沒錢了,是不是請行政院也可以儘量在這一部分再規劃一點經費,讓全國、高雄市,包括我們鳳山,鳳山車站事實上車站蓋好了,將來正式營運的時候可能不夠,我們有很多,鳳山車站、五甲國宅、五甲龍成宮等等,有很多地方,這只是一個例子,我想整個全國有很多這樣子的重要的點都需要再規劃停車的空間,希望可以再規劃。
    最後一個就是我們的機場,事實上高雄機場我覺得一直有提升的空間,我們的松山機場,你可以看這個圖是松山機場二樓,我們高雄機場的二樓是辦公室,我們高雄機場沒有那一種迎賓的或者是食衣住行的好的場域的概念,就純粹只是交通,其他這部分必須要一起規劃,所以我們希望機場,包括現在高雄機場的改建,其實速度太慢,你可以看清邁,它明年動工,2028啟用,我們現在高雄機場穿著衣服改衣服,慢慢施工要16年,這時間真的是太長,希望交通部可以做一下規劃,能夠儘快,或者是說我們有城市機場跟郊區機場的概念,這個我們可能再思考。最後拜託院長,是不是可以給我們一個統一的回答?
  • 卓院長榮泰
    你是說機場的問題嗎?
  • 許委員智傑
    先從第一個,數位港口很重要。
  • 卓院長榮泰
    剛剛黃部長已經說過了,他已經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看看細部的規劃、進程如何。
  • 許委員智傑
    OK,那高鐵?
  • 卓院長榮泰
    高鐵我們剛剛談過,現在是朝向左營的方案在進行,但是還要跟地方多多溝通,也請委員提供意見……
  • 許委員智傑
    所以有機會讓我們高雄三核心?
  • 卓院長榮泰
    對不起……
  • 許委員智傑
    左營、高雄、鳳山。
  • 卓院長榮泰
    三核心,左營、高雄、鳳山三核心,這個符合一個大都會城市的規劃……
  • 許委員智傑
    做一個整體的思考,好不好?
  • 卓院長榮泰
    好。
  • 許委員智傑
    另外臺鐵的台積電車站應該沒問題吧!
  • 卓院長榮泰
    這個交通部也在進行規劃,剛我聽到了,對。
  • 許委員智傑
    這應該沒問題啦!
  • 李部長孟諺
    有商機,我們來努力。
  • 許委員智傑
    小港機場的改善跟停車空間這個?
  • 卓院長榮泰
    我剛剛看那個照片,確實它應該有一個比較迎賓大樓的方向。
  • 許委員智傑
    跟院長報告,細節我都跟部長保持聯絡,讓部長知道,陪著我一起追蹤啦,重點是這樣子。
  • 卓院長榮泰
    好的,我們一起努力,謝謝。
  • 許委員智傑
    好,謝謝院長。
  • 卓院長榮泰
    謝謝。
  • 主席
    謝謝許委員。下一位我們請魯明哲委員質詢。
  • 質詢:魯委員明哲:18:8

  • 魯委員明哲
    (18時8分)謝謝副院長,有請我們卓院長。
  • 主席
    請卓院長備詢。
  • 魯委員明哲
    交通部李部長。
  • 主席
    交通部李部長備詢。
  • 魯委員明哲
    院長,第一次在總質詢相會。
  • 卓院長榮泰
    謝謝,魯委員,謝謝你,委員好。
  • 魯委員明哲
    我特別看到您的經歷,其實讓我滿佩服的……
  • 卓院長榮泰
    感恩、感恩。
  • 魯委員明哲
    我們都知道網球有大滿貫,我特別有注意到你在民進黨府院黨的秘書長這些要職上面,你可以講說是府院黨大滿貫秘書長……
  • 卓院長榮泰
    都是學習的機會。
  • 魯委員明哲
    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滿好的歷練,但是我是真的希望你不是一黨的大師兄,今天能夠把你這些能夠做秘書長、善於協調、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帶到國政、帶到重大建設的問題解決的話,我也相信你把這經歷帶過來,你可以做一個很好的行政院院長,你有沒有信心?
  • 卓院長榮泰
    我願意非常地努力。
  • 魯委員明哲
    願意?好,首先第一個問題。
    (播放影片)
  • 魯委員明哲
    我特別注意你6月8號在連假的第一天來到了高速公路行控中心嘛!特別來關心交通的問題,特別謝謝你。因為你談的這段話,正好是我們整個桃園鄉親,甚至是桃竹苗鄉親在交通上的痛,你那一天把它講出來了,我也特別注意到就在這兩個月,4月15號前院長陳建仁也去視察過去所謂五楊高架南延苗栗的工程,大家現在是講楊頭高速公路國1的拓寬工程,都沒關係、都一樣的東西。但我要特別講,因為實在是天天堵,應該講那一段是天天堵,實在是刻不容緩。這個部分我想院長、部長,結果你們回來討論有沒有什麼樣的一個方向?可不可能縮短?因為我們在4月15號聽到當時交通部的報告,預計是115年開工、121年完工,我們要去縮短,到底有沒有一個目標、方向以及要怎麼努力?說一下,好嗎?
  • 卓院長榮泰
    謝謝委員。那天是看到背後monitor上面的那一段路一直有車輛源源不斷塞住,也跟我們每個人經過那一段的感覺是一樣的,所以當場是希望如果我們能夠有更進一步的規劃,期程上能夠早一天做完這個工程的話,對這個路段的改善絕對有幫忙,回來之後交通部有再進行相關的評估。
  • 魯委員明哲
    部長,我直接說一個,真的能夠縮短一下,好不好?我看很多工程招標一、兩年了,這個跟院長好好溝通一下,不要每個工程一定標個一、兩年之後把我們再加一點,這樣的工程一再延誤,我覺得沒有意義嘛!到時候搞不好要加的錢更多,好不好?部長,你的看法如何?
  • 李部長孟諺
    是,我想怎麼樣核實去計算工料、核實編列預算,讓它可以順利的招標,這個我們來努力,它是今年4月就開始啟動設計,預計114年底辦理招標的階段,我們會核實編列這個預算。但是期程上整個要通車有一個最困難的段,就是在湖口,它是要做隧道段,那邊有一個隧道,因為要避開相關的那個……
  • 魯委員明哲
    所以能節省的時間如果不節省的話,未來還有很多意外的狀況,我當天是有聽到我們院長這樣子說,我們希望能夠順著把大家跨部會召集起來,大家拼了,你省3個月、我省5個月,大家省起來,遇到一些狀況的時候才好處理。我今天要談的是這個高架,其實說實在話,經過新竹到苗栗非常非常重要,也非常需要,這個需求剛剛大家都理解了,可是南來北往之後我們發覺在高架上面,因為過去五楊高架的主要功能是避開林口跟桃園的堵車,結果都不給你上架,那個功能就是這樣的,對不對?當然對。但是我們現在在桃竹苗的這一段拓寬,因為桃竹苗本身就是一個生活圈,桃竹苗很多的功能要整合,在行政院的計劃有很多要整合,有一條我覺得我們桃園南區現在最重要的高架出口交流道是什麼,部長知道嗎?從高架可以直接下來,不用從新屋轉到國1平面再出去,跟著原有的車流在那邊擠,你知道是哪個交流道嗎?
  • 李部長孟諺
    你說從五楊高架……
  • 魯委員明哲
    從五楊高架。
  • 李部長孟諺
    可以直接銜接……
  • 魯委員明哲
    對,未來連到苗栗也可以下來的是哪一個?你知不知道?那我來說,好不好?就是中豐交流道。我在2020年3月份開始質詢,中豐交流道那時候南向、北向都還沒有做,所以我要特別謝謝,事實上交通部也努力了、也發包了,此次針對北向,就是北邊的車、臺北的車要從中壢下,OK!我們中壢的車要從平面直接上到高架也OK,這個部分算是非常非常方便。但是當時我們本來這個規劃就是全向,南邊的連結、北邊的連結都需要,所以這部分我要先請教一下這個交流道,我看我不要再問了,目前預計是115年的年初,這樣很快喔!就是後年年初至少北邊的連結,經由你們的幫忙,在地方從高架可以直接下來的部分會有成果,那南向的部分要怎麼辦?我想跟院長再說一下,因為這是我四年半之前的板子,現在不再拿來了,我是帶著整個桃園南區,包括里長,包括議長,真的很希望中豐交流道能夠全面來做,但是你們看右邊的公文,右邊的公文寫的是行政院蘇院長的公文,它說第二期要分期,因為經費的關係,因為往苗栗的高架要擴大一點,免得一上去就堵車,所以併由現在楊頭國一拓寬工程一併辦理,我想這個部分請教部長好不好?這個部分直接給你看一下,你們給我的回答,你可以照著唸,就是下面北向工程嘛!那南向工程,你們的說法是今年會完成可行性評估、綜合規劃,然後明年會用地取得、工程設計,115年施工,有沒有辦法做到?
  • 李部長孟諺
    這個部分……
  • 魯委員明哲
    如果115年施工,正好是楊頭拓寬工程也是準備開工嘛,其實就有搭上,那這個部分可不可以……
  • 李部長孟諺
    這個原本的構想就是要跟楊頭一起做,就是你剛剛提南向的部分,115年要動工,就是跟著楊頭一起執行。
  • 魯委員明哲
    對,我知道啊!現在因為楊頭拓寬工程要動,你們不能忘了這一條南向的,好不好?
  • 李部長孟諺
    是,會一起做。
  • 魯委員明哲
    再來,我特別要在這裡也拜託院長,因為事實上你們去年提了一個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正好這個方案是著眼於桃竹苗,所以在這個方案裡面,頭就是桃園,然後剛好交通部提了這個方案,那在大矽谷方案交通的策略是什麼?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楊頭拓寬,在這拓寬段要串聯桃竹苗,那個頭當然就是中豐北路交流道,要讓南邊的貨物能夠從這邊下來,不能夠全部都擠到機場交流道那邊進去,所以這個部分我就提到這裡,請院長跟部長回去瞭解在經費時程上,按照之前公文的承諾能夠多幫忙,好不好?
  • 卓院長榮泰
    好,謝謝委員提醒,剛剛有看到蘇前院長的公文,我回去我們再研究一下公文的內容,照公文的方式跟精神繼續看能不能做更有效率的運用。
  • 魯委員明哲
    好,因為現在一邊已經做了,南下到最後竹苗的貨要進來,不管去青埔的會展中心,現在也蓋好了,或者到桃園南區的科技工業城,或者馬上緊接到航空城物流中心,這整整都是大矽谷計畫,我覺得這個部分大投資都有了,這個交流道一定要儘快做,在這裡拜託。
    另外請問一下院長,民航局會不會嚇一跳?機場捷運你有沒有坐過?
  • 卓院長榮泰
    我沒有坐過機場捷運。
  • 魯委員明哲
    你沒有坐過機場捷運?你都坐轎車?
  • 卓院長榮泰
    因為很少出國。
  • 魯委員明哲
    很少出國,那這比較悲情一點。
    部長,你有沒有坐過機場捷運到機場?
  • 李部長孟諺
    應該七、八次以上。
  • 魯委員明哲
    有沒有坐到機場過?
  • 李部長孟諺
    有啊!
  • 魯委員明哲
    事實上,機場捷運在疫後之後復甦的非常非常快,這個部分在好幾次質詢,行政院也知道,只是正好現在團隊因為整個換了,就簡單再拿出來說一下,我要特別拜託,因為剛開始的運能設計本來是每個小時要載四千七百多人,但是因為實際上不可能擠得跟沙丁魚一樣,而且班距後面因為驗收的問題,它沒有辦法跑那麼密集,所以現在實際的運能大概只有三千五百人左右。各位包含院長、部長來看,今年113年它每小時的運量已經到了4,793人,已經是實際運能大概將近多出30%左右。如果再往上走,未來就碰到T3航廈落成,未來不管是國際旅客來或出國怎麼樣,我想這是國門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這不是地方的捷運,這個部分我覺得看到了一個未來的重大需求,我不知道院長有沒有被告知了,從3月份當時交通委員會跟前部長,當然鐵道局局長是一樣的,我們特別有到地方去做溝通,地方事實上希望面臨這種運量大幅提升,根本一倍的車都不夠,那怎麼辦?一定要買新的車,沒辦法,所以他們原本要的量可能是超過20列,後面經過我們中央、地方初步的協調,我想包括行政院,當時鄭副院長也有特別提出來,大概目前朝向10列,其中直達車、普通車總共10列,這個部分有沒有交接?院長,因為到時候錢都要跟你要,因為你知道嗎?我們事實上已經質詢了一、兩年,我就怕沒有交接,但是沒有關係,不一定要在這裡講,我們希望把這個問題提出來。部長,那你說一下好不好?你知道這個情況吧?
  • 李部長孟諺
    是,我大致上瞭解,當時有過相關的協議,就是資產移轉的部分跟購車的補助,希望兩個能夠是一起討論跟決定。
  • 魯委員明哲
    這個部分資產移轉跟購車,事實上從鄭文燦市長的時代就很擔心,他說就購車也要講清楚,現在你們說目前購車有提出一個方案,當然我認為還沒有公文還沒具體化,但我認為這個訊息要交接,不能讓我們,包括你們鐵道局、交通部重新開始,譬如20列車談到了10列,幾列直達車、幾列普通車已經有個方向了,這個不要再談,要拜託你們來幫忙,我想……
  • 李部長孟諺
    也跟委員報告……
  • 魯委員明哲
    你說。
  • 李部長孟諺
    機捷自從去年我們開始推TPASS之後,機捷的運量增加了大概80%,所以TPASS對機捷運能的提升其實有很大的幫助,也讓它可以轉虧為盈。
  • 魯委員明哲
    好,我知道你講這個就是記功一次嘛!好不好?記功一次,但是都一樣……
  • 李部長孟諺
    就是大家一起合作。
  • 魯委員明哲
    人很多啦!人超多的,不管是直達車、普通車,這是真的啦!
  • 卓院長榮泰
    好,謝謝委員,我除了去年有出國的時間之外,比較少,那機捷的問題,我想我可以再去深入的瞭解,再跟委員做報告。
  • 魯委員明哲
    好,事實上機捷因為當時說所謂的運量真的不是這樣啦!因為他們忘了有人提了行李,還提兩顆的,這種實在是不夠,也希望有談的方案能夠持續的談下去,但現在又遇到一個問題……
  • 李部長孟諺
    確實非常重要,因為它是國家的重要門面。
  • 魯委員明哲
    國家的門面喔!不是說桃園而已,真的是國家的門面。我要拜託兩位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我覺得大家站在這裡就是解決問題,如果所有問題都是這種輕鬆如意的,也不需要大師兄或者我們前行政院秘書長,你們兩位都是秘書長級,正好很多跨部會協調,你知道嗎?其實我們機場捷運的,尤其號誌系統,機電號誌系統可歌可泣啊!有很悲慘的一個歷史過程,我想我要講這個的原因不是講故事,而是告訴你最後發生了什麼事。
    第一個,在過去大家都知道丸紅,我們早就已經蓋好,土木標都已經完成了,站都做好了,車一直不通。而且當時的政府,不管中央、地方,延了6次,宣布明年要通車就絕對沒通,延了6次,造成很多的民怨,那到底是誰惹的禍?原來都是機電號誌系統惹的禍,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呢?因為當時丸紅商社覺得它自己能力夠,就標了這樣的機電系統,它本來應該自己做,結果它講說:「唉唷!其實我也不會做。」它就轉給了英維思公司,英國的英維思公司會做,就請它來。私下合約就做嘛!結果做到最後糟糕了,各做完之後,要有人系統整合,產生了非常大的問題,系統整合一直出問題,造成很多很多的缺點一直沒有辦法改善。
    院長,你應該有聽說過這件事,因為你做過秘書長,你肯定有聽過這件事,因為這個事扯了真的非常久,即使有些缺點,106年3月2號終於就不管了,就上了、就啟動了,開始載客了,到現在為止,到底有沒有合格驗收?這個問部長好不好?部長,到底我們機捷有沒有合格驗收完成?
  • 李部長孟諺
    我知道當時丸紅是用價格標來承攬機場捷運的工程,所以後來工程會有一個明令,價格標確實會造成沒有辦法找到優質的廠商,其施工品質也堪慮,所以後來工程會明令要求所有的工程在一定金額以上一定要用評選的方式。
  • 魯委員明哲
    其實我的問題比較簡單啦,到底有沒有合格驗收?沒有!後面是減價驗收,缺失就沒辦法,你們又不能把車還給他們,這東西也不能拆了還給他們,後面是減價,當然有把它的一些價金沒入……
  • 李部長孟諺
    不過依照採購法,減價驗收也是合法驗收的一種方式。
  • 魯委員明哲
    好,合法減價驗收,我更正一下。那為什麼呢?到底差在哪裡?因為大家都知道車殼是骨骼嘛,但是真正什麼時候跑、什麼時候停,安全系統跟營運系統全部都是靠這個機電號誌系統,它是靈魂,這個靈魂弄不好,所以他們當時承諾的不管是行車速度、平均速率跟車距幾分鐘可以發一班都做不到。好吧!丸紅商社在我們車上裝的系統叫做DTG-R,就是來自英國的英維斯系統,那是舊的號誌系統,現在發生什麼事了?還沒產完啊!現在做到剩兩站就到中壢火車站了,你知道嗎?我在現場監督,外環道再兩站、再2.06公里就到中壢火車站,這不是中壢人在坐,南來北往的火車會直接串接到青埔或者要坐飛機都有另外一個管道,我覺得很不錯,所以發包啊!這兩站一樣,土木標早就做好了,最後機電標真是很坎坷啊!驗收延這麼久,機電標從103年的9月發包到108年的7月、8月、9月整整5年的時間才發包出去,又是誰的惹的禍,你知道嗎?又是號誌系統惹的禍,都是同樣一個,又是它惹的禍,為什麼?發生了什麼事呢?5年招標了15次,發生了什麼事呢?前面從臺北火車站到中壢的車外系統都是丸紅商社、英維斯的DTG-R車機跟外圍系統,所以招標怎麼辦呢?只好再找他們買,為了要符合這個部分,所以我們的車載系統就是這個DTG-R,車都不要變、一毛都不要花,只要在前面的軌道裝上相同的系統,就可以直接推進到中壢火車站,甚至臺北到中壢可以開直達車了,很簡單啦!結果標了12次都沒人來。因為2013年英維斯公司已經被併購了,2014年他們的政策改變了,所以標了12次沒人來啊!這個系統已經沒有人要做了,最後怎麼解決?到第5年的時候,當時的鐵道局副局長應該很清楚,他們沒有辦法,只好把規格開放,任何的訊號廠商都可以來,因為他們問了全世界知名的訊號廠商公司,在臺灣沒有一個可以做這種舊的,所以任何人都可以來,那怎麼辦呢?第二個系統出來了,流標了15次,弄了一個新的系統,因為英文字太饒舌了,西門子(LGMT),兩家不同血緣、不同系統、不同東西、不同運作方式,這兩個東西我簡稱新跟舊,但你跟你們講,院長比較少坐,部長有坐做過8次,但你可能沒有坐到中壢,中壢現在不錯,坐到A 21的時候還要手動切換一下,跟手排車一樣「喀嚓」換成新的系統才能夠向前行,為什麼呢?因為最後兩站的車外系統是西門子系統,這應該是全世界唯一有兩個車載系統的列車,這就是現在的情況。
    現在到底我要講什麼問題,你們應該也想到了,那未來呢?現在要買車了,桃園市政府、鐵道局、大眾捷運公司滿開心的,然後因為要跟鐵道局、交通部呈報細部計畫,實際要有報價、要規範,於是當然要去詢價,但詢價詢到現在的結果是什麼?殼沒問題,好幾家都會做殼給你,但是靈魂──它的號誌系統怎麼辦呢?沒有人要啊。
    院長、部長,你們看一下,他們在3月多到4月,甚至發到我們外交部英國的駐外辦事處,結果在4月的時候,德國西門子回函了,回函時說什麼?很簡單,你們自己看一下黃色的部分,它說英維斯號誌系統(DTG-R),由於第三方供貨商已經停產,增購列車搭載這個系統的解決方案對他們來說不可行,就算現在中古的湊給你,未來要維修20年,我也幹不下去。所以這是目前為止,桃園他們要買車時遇到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比剛剛那個中壢的兩站更嚴重喔,因為裝不到舊的系統,從臺北火車站開到我們中壢,這個舊的系統都沒人跑,它這個車也沒有辦法買,所以這個根本的問題就完全沒有辦法解決。我想這個問部長,因為這個問題細一點,部長,你有沒有聽說過這個問題?講真的。
  • 李部長孟諺
    這這個問題我初步有瞭解,但是因為這個太技術性了,就是說能不能雙系統,因為現在行駛上有些列車是有雙系統,它到了A-21要切換成西門子的系統,但是我們舊的系統、英國系統,通常就相關的審計法規,它必須要使用13到15年才能去汰換。
  • 魯委員明哲
    我知道。
  • 李部長孟諺
    所以目前有請鐵道局……
  • 魯委員明哲
    所以你不清楚,我今天特別代表鐵道局做了一下簡報,透過清楚的簡報跟你報告,讓你瞭解,鐵道局回去後再補充說明。
  • 李部長孟諺
    就是技術上我們怎麼樣能夠……
  • 魯委員明哲
    不是,現在是問題怎麼解決。現在問題怎麼解決?你買了10列車放在A1站臺北火車站,你用鞭子鞭它不會動喔,因為裡面沒有裝訊號系統,沒有裝英維斯的DTG-R,它沒有這個系統。你說那我裝第二套系統,西門子的第二套系統,可以,你就跑中壢兩站,因為只有最後兩站是新的系統,你不可能嘛!可是你不買車,會變成國門的笑話,所以今天我要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不容易解決,但是要直接面對,因為當時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運氣這麼好,這家英維斯的號誌系統,全世界的捷運只賣了兩家,一個是臺灣的機捷,第二個是英國的維多利亞線,我有聽說維多利亞線也準備其他整個他們的系統都要換了,不要到最後,我們的車開到一半,也沒有地方修!我們現在講真的,舊的車,我問過了,還有部分的備料,我自己覺得可能開個五年、六年,大概還有得修,主機板壞了,沒辦法,我們還可以修,不然拿到我們數位部去修也可以,我相信應該還是可以修好。可是你新車怎麼辦,時間這麼緊迫,你要怎麼辦?我也覺得這不是部長單獨可以去解決的。但你看,現在兵臨城下了,因為它發文給……現在這件事情最有效率的只有我們外交部,但今天沒有來,因為我們桃園捷運公司行文,鐵道局行文給英國代表處,英維斯不知道怎麼樣,天高皇帝遠,拜託幫我們去查一下。只有它當天接到函,三天之後就回函了,結果結論是說不好意思,一般商務,干我屁事啊!大概是這樣。就這樣求助無門啊。所以今天我為什麼要在這邊講?說好像都不是國家的事,拜託幫我們去問一下都不行,就說這個都沒有問題。
    右手邊這個部分,部長要特別注意,6月26號,因為它已經弄了將近兩個月,沒辦法,求助無門,連做車的廠商他們都有去問,說可以賣你車,再去問一下訊號系統,因為車載系統要有鎖的位置,它也要預留這些位置,他們也問不到,因為它說停產了。所以現在的問題已經給鐵道局了,馬上交通部要做決定,因為這個事情真的不能拖。你買個車真的要到位,3年、5年不見得到得了,尤其是你現在只剩兩個選擇。院長,我想你協調過這麼多次,現在的問題點真的就只有兩個選擇,都很艱難。第一個選擇就是能不能舉全國之力找到舊的號誌系統DTG-R,而且是車載的、新的,確保未來10年、20年可以maintain都沒問題。如果能幫忙找到這個部分,那就沒問題了,就是這個新的車還是裝兩套,到了我們中壢,西門子再裝一套,兩套系統,就這樣湊合著過河。另外第二種方式,如果你真的買不到怎麼辦,因為現在都問不到,怎麼辦?院長,你要不要說一下?如果都買不到,你有沒有什麼初步的想法?
  • 卓院長榮泰
    我的想法是因為它現在雖然使用年限不到,但是安全的考量看有沒有特別的需求,否則就是現在如果買到舊的,未來還是問題啊!何況現在要買到舊的可能很麻煩,可能就是要全線做一個……
  • 魯委員明哲
    你也把問題整個講出來了,問題講出來後回去研究一下解決之道。部長呢?問題點……
  • 李部長孟諺
    因為這個廠商停產或是被併購,這個坦白說是屬於不可抗力的因素,等於當時在招標的時候沒有預料到使用的這個系統,後來這個廠商會不存在或是停產,所以我想這個部分我們會再跟相關的審計單位來做請示跟考量,看看有沒有辦法,因為一般來講是希望能夠用到15年的年限再更換。
  • 魯委員明哲
    我是覺得長痛不如短痛,有很多案子越拖可能要花的錢越多,絕對不會越少。現在的問題是這是我們國門重要的交通,真的一天也不能停,你也沒有辦法,這個車真的有這個需求,就算桃園市政府或者大眾捷運公司說不買,你還要逼他說這樣不行啊,到臺灣的旅客都不滿意,所以……
  • 李部長孟諺
    所以我會找國內的機電專家,大家來一起集思廣益。
  • 魯委員明哲
    你這個部分,第一個,舊系統能不能找到取代品,有沒有影響到專利?這是解決的第一個方案,第一個方案就是不換車,應該沒有這個方案啦!第二個方案就是提前重置嘛,就沒辦法啊,只有最新的一些系統,那你就從A1臺北火車站到現在的A21,它的車外的系統,車外的系統要不要重置成可以相容的系統?這個東西因為是一個招標的過程,我並不清楚,桃園到目前為止,其他的綠線,跟它連接的系統事實上都是用新的系統,如果說可以換,它真的可以開到八德去,不光是到火車站,但是按照採購法,我也不清楚到底可不可以換。如果可以換,第一個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第二個可以讓新北市已經提了超多次給交通部,有兩個未來的區段徵收區,人會住進來,A2a及A5a這兩個站,因為它要蓋,但沒有訊號系統啊,沒有辦法停啊,如果可以更新系統,他們一併新設站可以解決,這個部分因為我認為是行政院層級要統合的問題,是不是能拜託我們卓院長、部長還有鐵道局能夠深思這個問題,在三個月之內你總是要有一個方向,不然都來不及,可以嗎?
  • 卓院長榮泰
    好,謝謝委員,今天的提醒非常重要,我倒寧願說我們長期來看需要一個全新的規劃比較好。
  • 魯委員明哲
    好。
  • 卓院長榮泰
    謝謝。
  • 主席
    謝謝魯委員,謝謝院長。
    陳瑩委員之質詢以書面提出,請行政院書面答復,並列入紀錄,刊登公報。
    下一位請林倩綺委員質詢。
  • 質詢:林委員倩綺:18:39

  • 林委員倩綺
    (18時39分)謝謝主席,我們請院長。
  • 主席
    請卓院長備詢。
  • 林委員倩綺
    院長好。
  • 卓院長榮泰
    林委員好。
  • 林委員倩綺
    一整天辛苦了!在今天進入有關交通跟觀光這樣一個主題之前,我想要藉禮拜二我提的一個議題,然後過渡到今天交通相關的議題。禮拜二我提到了運動發展部的成立,這個部分我提醒院長一下,就是在成立的過程當中,不知道行政院這邊有沒有一個時間表?
  • 卓院長榮泰
    關於時間表,因為它牽扯到中央機關組織法的調整,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大家有這樣的共識底下來提出,但是內部就未來這個部的組織規劃,我們都已經縝密的在進行,我希望能夠先把這個規劃向外界說明,我預計大概在8、9月的時候,看能不能有一個初步的規劃出來。
  • 林委員倩綺
    好的,謝謝。本席這邊也知道你們有幾個跟大眾來做溝通的規劃設計,所以在這個部分,我提出一個建議,建議在明年的預算年度,也就是明年大概我們立法院的第4個會期能夠有很具體的一個結果,這樣在設立的期程上,賴總統的政見是比較有機會完成的。這是本席的建議,不曉得院長您的看法?
  • 卓院長榮泰
    我們朝這個目標跟時間來努力。
  • 林委員倩綺
    好的,謝謝。從這個議題,我要先提醒一下有關於今天我們主要的議題,大家應該知道前幾天在新竹的新月沙灘發生了一件有關於高中生戲水的事件,其中有兩個人被救起來了,一個人失聯,但是今天那個人也找到了。所以就這件事情來提醒,在暑假期間有關於海灘的管理,不知道交通部這邊有沒有什麼樣的方案,讓大家在暑假能夠很安心的在海灘戲水,這部分不知道行政院在整個海岸的安全上,有沒有什麼樣的想法、規劃,讓大家在整個暑假能夠安全無虞?
  • 卓院長榮泰
    溪邊、海邊經常在暑假發生這類遺憾的事情,我想地方政府也要跟中央政府一起合作,是不是有充足的人力或是明顯的告示,以及現場場地的維護等等,都需要互相的協助跟努力,那……
  • 林委員倩綺
    謝謝。院長,你講到一個重點,本席這邊有一個建議,本席看到這個問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您剛才也有講到,有沒有充足的人力。暑假快到了,這個其實跟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體育署,目前在海岸的人力是不是足夠。現在可能在游泳池有很多的救援人力,但是在沙灘、海岸,這個跟觀光署或是交通部有很大的關係,你們在海岸的安全還有路上的安全,其實有相關的單位去做處理,當然跟縣市政府要一起來共同的守護,這個部分不知道交通部現在對於暑假的規劃為何?
  • 李部長孟諺
    我想我們會針對這些民眾常遊憩的地方,跟地方政府大家來再做一次安全相關部分的評估跟進一步維護的措施。
  • 林委員倩綺
    好,謝謝部長。所以我這邊特別提醒,現在暑假已經開始了,可能現在就要趕快先就這個部分,院裡面跟地方政府,是不是交通部這邊來做主導,針對海岸的觀光、海岸的戲水,在暑假讓大家能夠有一個安全的暑期生活,好不好?
  • 李部長孟諺
    是。
  • 林委員倩綺
    這點希望交通部能夠更積極、主動地來做,本席這邊有一個提醒。本席會這樣講是因為,本席其實經常都在海岸,照片上這是本席,我也是經常都在海上開帆船的,對於海域的狀況,本席略有所知,所以剛才院長所提的人力,這個不僅涉及觀光、交通等相關單位,教育其實也很重要,人員的巡查是目前即時可做的,但是海洋教育確實應該由交通部跟教育部,好好的針對這一塊來提供給大家更積極的未來。
    在這樣的提醒之下,我今天有一個主題是要針對無動力的相關議題來跟院長這邊做個交流。請看接下來這一張,我們知道現在交通部一直在推無動力自行車環島,本席待會會給你們看幾個案例,這邊要提醒的是,這個部分可是說用生命環島,大卡車、自行車什麼時候能夠分道?
    因為你們有一個精進的計畫,待會我們可能要就這個精進的計畫知道你們未來這四年五十七億多的錢要怎麼處理。現在請看這個目前在動的部分,不好意思,在這上面也是本席,本席在2021年參加了這個100公里的自行車挑戰,這個是本席所騎的每一段,不知道院長有沒有看出來,其實在路幅的部分有很嚴重的衝擊,也就是說,基本上,腳踏車在很多時候是沒有地方可以騎的。我們接下來看下面一個,這個是在2024年,本席在過年的時候又親自再看一下我們的道路,不知道院長有沒有看出問題?這邊有一個騎自行車的騎士,不曉得你有沒有發現他的周遭是什麼樣的狀況?
  • 卓院長榮泰
    都在大車的圍繞當中。
  • 林委員倩綺
    是的,大車就圍繞他,本席在全島不只參加過這一次,也有挑戰過200公里的,本席就發現,其實騎自行車的環境很不友善,不僅是在市區,尤其是在部落、原鄉還有臺灣的公路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們再來看更可怕、更危險的,接下來所看到的這個圖,是在花蓮清水斷崖跟東澳─南澳路段,這是0403之前的狀況,我們知道在0403之後就更辛苦了。過去還有人在騎,現在可能很難騎,未來不知道怎麼騎,這個可能是交通部必須要去正視的一個問題,因為確實有很多人這樣子騎來騎去,包括本席。本席是很實地的騎,而不是只有在剪綵的時候才騎一段,是實地的在全國都有這樣子騎,不知道部長對這個部分有什麼樣的看法?
  • 李部長孟諺
    其實我們對自行車也都非常的愛好,所以非常認同這句話,就是「臺灣騎時很美麗」。現在我們有幾個計畫正在進行,首先就是目前在北海岸跟東北角,除了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是可以從淡水一直到龍潭……
  • 林委員倩綺
    是,河濱公園就是有被保護的車道,可是本席還有在參加一些比賽的時候,事實上,它不可能在比如說觀光局相關的這個場域裡面,所以在……
  • 李部長孟諺
    我跟委員報告,目前在這個計畫裡面包括要從淡水做到基隆,沿著台2線會有一個專用道,把既有的專用道串連在一起。第二個就是會從基隆到東北角,甚至到宜蘭的頭城這一帶,我們也希望儘量把專用道做起來,讓台2線的大卡車跟自行車不會因為爭道而產生危險。所以這個是第一階段,我們這個計畫應該在未來兩三年左右就會陸續的實現。另外,西濱其實現在已經從桃園到新竹,甚至到苗栗……
  • 林委員倩綺
    本席有騎過那一段。
  • 李部長孟諺
    都已經有專用道。
  • 林委員倩綺
    是。
  • 李部長孟諺
    都陸續有專用道。
  • 林委員倩綺
    但是有一些道路是沒有連起來的,本席在這邊做一些提醒。
  • 李部長孟諺
    對,現在公路局正在處理這個部分,他們會配合西濱的一些改善,從八里的海岸這邊一直到苗栗都會有一個專用道來把它串連。
  • 林委員倩綺
    好的,本席樂見這樣子的一個規劃,也期待在規劃的時候能夠更細緻。
  • 李部長孟諺
    這個也在這筆57億裡面會來達成。
  • 林委員倩綺
    好的,那至少……
  • 李部長孟諺
    剛剛提到最嚴重的就是蘇花。
  • 林委員倩綺
    對,這一段我想可能交通部要結合路政司、觀光署還有運研所等相關單位,這些單位其實要就不同的用路方式來做相關的規劃。
  • 李部長孟諺
    還有我們現在在做的花東景觀道路,在花東景觀道路兩旁都有留相關的自行車騎乘或者是人行的空間,用綠帶去組合,這一百多公里都有。
  • 林委員倩綺
    是,在這邊我要跟部長提醒的就是說,自行車還有行人在進入部落這個部分其實也應該做一些相關的規劃。我們先談安全的問題,接下來請部長還有院長看一下,這個是這幾年自行車騎士死亡跟受傷的數據,如果未來有這樣一個計畫,院長跟部長是不是可以讓死亡跟受傷的人數變少?我想應該朝減少這個數字的計畫目標去進行。
  • 李部長孟諺
    是。
  • 林委員倩綺
    好的,這個部分希望院長跟部長能夠給本席承諾。
  • 李部長孟諺
    是的,我們很期待東北角跟……
  • 林委員倩綺
    至少有一個數據的目標,讓這樣子比較負面的數據能夠減低。
  • 李部長孟諺
    是。
  • 林委員倩綺
    接下來本席要談一個概念,本席其實在上個會期也有談,這個會期再重新談一下,目前先用這樣一個計畫跟名稱來講,就是福爾摩沙徒步路網,我們知道交通部目前在自行車,也就是無動力這部分做了一些規劃,但是在徒步這部分的路網有的時候不太友善也不太完備,所以本席在此提出,可不可以利用目前已有的環島1號線跟臺灣的長步道?不知道部長知不知道國家綠道有哪三條?
  • 李部長孟諺
    國家級綠道原來規劃是七條。
  • 林委員倩綺
    目前有三條。
  • 李部長孟諺
    現在有三條比較受歡迎。
  • 林委員倩綺
    你有走過嗎?
  • 李部長孟諺
    有部分有走過。
  • 林委員倩綺
    本席走過一條,整整一條,待會跟您分享。
  • 李部長孟諺
    其中有一條是我在臺南做的。
  • 林委員倩綺
    就是山海圳那一條,是吧?
  • 李部長孟諺
    山海圳,還有一條是樟之細路,北邊就是淡蘭古道。
  • 林委員倩綺
    所以在部落跟村落之間的連結,本席期待交通部能夠讓它更完備。
    接下來第一個還是安全的問題,這是一個YouTuber叫Eva,他在走路的時候經常是沒地方走的,自行車都沒地方走,更何況人,這個是安全性的問題。第二個部分是部落間,各位可以看一下動態的部分,我們在部落常常是,車子也行,然後部落的老人的「賓士」也要跟車子一起共用道路,也請交通部再重新檢視村落跟部落裡面的交通安全,看看道路有沒有可能分道,或者是路幅是不是可以做得出來。
    接下來本席跟您分享一下,本席這幾年經常在國外走,剛才我聽到魯委員在問你們有沒有常搭機場捷運,本席也是常搭,本席也不太喜歡老是開車,所以在2017年、2018年疫情前經常都在走動,世界文化遺產聖雅各路本席已經走過了四條,走過四次,第一年走了兩百公里,第二年走了三百多公里,第三次走了一千零七百公里,中間還有一次走了三百三十四公里,這樣一個概念其實就是本席剛才所講的,這個路網不僅是公路,也可以是進入村落還有部落的步道,這是給我們說的最弱勢的徒步的人的道路。現在其實有越來越多人這樣走,不是只有登山,是徒步,那我們如何在全國的路網裡面把人徒步的路網做出來,希望能夠連接您講的七條國家綠道,讓大家能夠透過這樣一個路網在臺灣行走?這是本席對院長提出來的一個期待跟建議,我想我們對於所謂交通上最弱勢的人的尊重應該是偉大國家的一個表現,提供你們參考。
  • 卓院長榮泰
    我要對委員表示非常的敬佩,你不僅文武雙全,還是海陸健將,走過那麼多地方。未來的國家級綠道,除了剛剛部長講的四條以外,未來還有台糖、原住民古道、脊梁山脈保育綠道這三條規劃中的,我會請國發會學習委員剛剛講的那樣的精神去規劃,儘量以人、安全為本的方式來做規劃。
  • 林委員倩綺
    最後一個提醒就是我們走過這些道路,不管是水路還是道路,如果能夠留下一些痕跡,應該是我們人生很期待的一個事情,所以大家可以去參考國外的作法,部裡面以前做過蓋章,或者是每個地方跟地方產業做一些連動,這樣可以有更大的效果。
    談到這邊,也要做一個有關危險性的提醒,也就是部落的邊坡問題。本席的研究室有跟交通部做過討論,發現目前部落的邊坡沒有做相關的檢視,就是做A、B、C的分級和處理,基本上沒有基本資料,所以我們要去處理部落的安全其實是很難有答案的,不知道部長在這部分是不是可以承諾本席,針對部落的邊坡做相關的檢視?
  • 李部長孟諺
    我想這部分可能需要跨部會來協調,因為交通部主管的部分是道路的邊坡,但有些部落的邊坡不完全是道路,需要跟相關的部會一起來合作。
  • 林委員倩綺
    那可以開始吧?
  • 李部長孟諺
    我們請政委來協助做跨部會的協商。
  • 林委員倩綺
    好的,謝謝。
  • 卓院長榮泰
    我們加速來改善,謝謝委員。
  • 林委員倩綺
    好的,謝謝。
  • 委員林倩綺書面補充資料

    主旨:本院林倩綺委員,為釐清交通部現行交通安全政策、原住民部落交通、居住安全與公車司機缺問題,特向交通部提出書面質詢。
    說明:
    一、目前我國已開通環島1號線,然環島1號現行道路設計對於自行車與徒步行人不友善,以北宜公路與蘇花公路為例,幾乎沒有獨立自行車道與人行道提供,被迫與大型客貨車共用一道,且兩公路山路蜿蜒,行車死角多,大客車的車流量大,對於共用一道的自行車、行人有極大安全疑慮,根據交通部統計109-112年間共有961人死於自行車交通事故、1605名行人死亡。請交通部研擬環島1號線全線增加自行車道與人行道並於一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
    二、花東地區,吸引國內外大量旅客前來旅遊,目前有台9線與台11線兩條道路貫穿花東地區,然本席發現台9與台11線之旅客多為經過部落,沒有做停留,為此,建請行政院長與交通部長開拓與部落連結之長步道,讓徒步朝聖者與旅客沿步道接觸原民文化、帶動當地方展。請交通部研擬並於一個月內提出具體報告。
    三、請交通部與原民會跨部會合作,繪製部落地圖,將台灣約740個部落位置在部落地圖中標示出,做出部落簡介並公開出版發行,讓國人與國外旅客得以普遍接收該資訊。請交通部研擬並於一個月內提出。
    四、近日邊坡坍方事件頻傳,除基隆潮境公園外,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屏東霧台神山部落甚至是蘇花公路皆有坍方發生,邊坡問題有急迫性,台灣多有原鄉部落靠近邊坡,交通安全堪慮。請交通部針對部落周圍邊坡做出具體統計,並加強巡檢。兩周內提出統計資料。
    五、現今國內各地公車駕駛員缺工問題嚴峻,高雄7家業者面臨至少70位職缺,本席上月知悉交通部目前正研議有關外籍人士投入公車司機一事,本席請交通部優先研議擴大招募與改善公車駕駛員之職場環境。並於一個月內以書面方式提出改善方針。原住民族人口目前就業佔比中,運輸業排在前七大類,請交通部與勞動部研評估將公路汽車客運業與市區汽車客運業納入「留用外國中階技術人力計畫」外,一併提出相對應措施針對向原住民族人口擴大招募公車駕駛員之職位,並於一個月內以書面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
  • 主席
    謝謝林委員、謝謝卓院長。
    李昆澤委員之質詢以書面提出,請行政院書面答復,並列入紀錄,刊登公報。
  • 委員李昆澤書面質詢

    公共工程傷亡以安全設備設施不足為大宗
    公共工程中的勞動安全問題,一直是本席最重視的問題,因此過去本席就要求過工程查核的比例應達到10%,從稽查面來保障公共工程的工地安全及建造品質。
    這樣的作法如果從裁罰件數來看,的確有產生部分的成效,以職安署2021到2023年的統計來看,裁罰的件數以每年2,000件左右的速度減少。
    如果以違法樣態來看,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缺乏必要安全衛生設備及措施)以及第23條(未制定安全管理計畫、缺乏安全衛生人員及未完成自動檢查)。
    再延伸到發生的事故因素來看,依照統計:近三年前三大職災受傷因素,分別是跌倒平均約3,000多件、被刺割擦傷平均約1,900件、被捲夾平均約1,500件。
    以職災死亡來看,則是以翻滾掉落、物體倒崩塌、被夾捲為最主要的死亡因素。
    由裁罰的樣態及受傷死亡的樣態都能看出,在目前的工程環境中,最容易造成事故傷亡的往往就是缺乏必要的安全衛生設施及措施,以及缺少安全管理計畫!
    從裁罰件數與罰鍰金額的狀態來看,也可以看出雖然裁罰件數是逐年下降,但平均的裁罰金額卻是逐年的上升,由此可知公共工程違規的嚴重性是越來越嚴重。
    行政院應督促工程會加強對公共工程的勞動安全改善除了加強工程查核之外,應有其他改進的作為。
    評分及格最低標模式研議納入職業安全衛生評分
    公共工程的安全衛生改善,除了要建立完整的工程及人員履歷,加強稽查面的查核與全民督工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提升公共工程承包業者的品質!
    工程會有創設新的招標機制「評分及格最低標」,要求業者參與投標需要先進行評分,且評分須達八十分以上,才能以最低標的方式進行投標。
    以這樣的方式,對不良廠商資格先進行篩選,排除有不良紀錄的業者參與投標,改善了過去最低標中有部分廠商為了壓低價格搶標而不顧工程品質的問題!
    這樣的招標方式工程會應研議將職場安全衛生也納入評分的項目,讓公共工程的安全衛生品質能更加提升。
    運安會成立近四年,已累積大量運輸安全改善建議
    強化事故調查量能、提出改善建議及監督改善落實,是運安會最重要的三項業務,這三項業務對台灣的道路交通安全改善有重大的意義,也是本席推動運安會成立最主要的目標。
    從成立至今累積非常多且重要的改善建議,這些都是交通安全改善非常重要的基礎資料!
    但以目前運安會網站公布的改善建議來說,雖然內容足夠詳細,卻非常難以查詢及進行資料分析!
    以2022年0528臺鐵第177次車竹南站重大鐵道事故為例可以看出,圖上只有受建議單位及處理狀態兩項分類;但如果仔細去看建議內容,就可以依照改善建議的類型,分出:
    制度類的─檢查項目、規章修改、負責人制度等等
    人員類的─人員培訓
    機械類的─閘瓦積鐵、踏面受損、告警系統
    運安會應該將各交通系統內的改善建議進一步分類,並且針對類型進行統計,才能有效統計出相同或類似的問題,進一步提出系統性的改善建議!
    建立統計儀表板,強化樣態統計及系統性問題改善
    不只是要進行樣態統計跟系統性分析之外,相關的內容也應即時公開,建立安全改善建議的儀表板,顯示出目前改善建議的落實情況!讓民眾可以即時查閱,並且開放累積的統計資料查詢!
    交通系統的監督改善,不僅是運安會的責任,更經常是全國矚目的問題!運安會更要盡可能的把事故的相關資訊公布透明,才能有效的督促交通系統進行改善!
    改善建議遲遲未改善,運安會應加強單位溝通
    不只是應該進行資料統整,依照今年3月份運安會最新出爐的「年度運輸安全改善建議評估報告」中,改善建議結案率一項也可以明顯看出來,目前各項交通運輸系統的安全改善建議結案率,除了飛航的部分最高僅約75%最低甚至只有62%。
    當然,對比前年的數據,可以看出改善建議結案率整體有明顯的上升,這部分運安會功不可沒,但仍有3-4成左右的改善建議未完成是不爭的事實!尤其在水路的部分,水路案件案件數量大量的增加,也代表著安全風險的增加,運安會應督促相關單位進行改善。
    日本人口約為臺灣5.3倍,交通事故及死傷卻遠低於臺灣
    交通安全一直是本席最在意的議題,也多次提醒交通部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對比日本來看是不及格的,以2023年全年統計來看,日本人口約是我國的5.3倍,但日本的交通事故件數卻比我國少9萬4,996件,死亡人數少345人,受傷人數少17萬1,262人。
    此外,在鐵道事故的部分,日本鐵道總長2萬7,311公里,臺灣鐵道總長1,065公里(日本長度約25.6倍),但2023年日本全年鐵道事故卻比台灣少219件,在死傷人數方面更是達到直接事故0死亡15人受傷。
    過去交通部也曾宣示交通事故、死亡數要每年降低5%,交通部今年有沒有辦法達成,請簡單說明一下。
    日本的交通改善歷史來看,目前全年道路事故件數只有過往的30%不到,死傷人數更是只有過去的15%左右,鐵道事故件數只剩下40%左右,並且仍在逐年下降中。
    同時,在高鐵的方面雖然目前沒有出現傷亡事故,但行車異常事故卻從2021年的16件到2023年的36件,開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今年四月就已經出現5件,交通部應密切注意高鐵有沒有進行改善。
    任何交通事故都會造成家庭永久的傷害,交通部不能僅是達成每年的減少目標,更是要持續的精進能不能有更好的方式來進行交通改善,0死亡願景是事關國人交通安全,交通部最重要的任務,交通部務必要達成。
    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綱要計畫辦理情形
    過去本席多次要求交通部推動各項安全改善措施,包含交通安全基本法、道路安全檢核機制入法、交通安全綱要計畫,也一力推動運安會的成立,台鐵四大安全改善等多項計畫,也與交通部進行反復的協調與溝通,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保障國人的交通安全!
    其中對於道路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就是「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綱要計畫」其內容主要就工程、教育、監理、執法及宣導幾個面向進行改善。
    針對目前路口的安全改善、路側的道路品質提升等工程面以及教育宣導、車輛安全規格及駕駛人管理的部分,也有相當作為。
    建議強化道路工程改善
    本席要提醒,交通改善要進行全面性的檢討,並且依照區域位置的問題不同,主要分為兩個部分1.路段的品質改善2.路口的安全改善兩種。
    其中,路段的重點在於道路品質的提升,從人行道、自行車道及無障礙的連續性、平整性改善,到路邊臨停的相關設計及措施。
    路口的重點在於利用設計達到安全性提升,包含轉角視線的改善及行徑動線應減少交疊,以及行人的專用時相讓人車穿行分流。
    過去本席都有提出過具體的改善措施及建議,如設置停靠區、易肇事路段的改善計畫,也提醒過易肇事路段的改善要加強追蹤等等,而這些都需要更全面的綜合規劃,來進行系統性的改善。
    建議檢討現行車輛等載具安全規格,建立新興載具規格
    應參照歐美日韓等國,針對現行車輛載具的安全規範進行通盤檢討,強化車輛安全規範。
    參照歐美日韓等國,針對新興載具如:自動駕駛車輛等新興載具建立安全規範。
    數位轉型推動方向,個案計劃執行困境應加強突破
    數位部長首次接受採訪就表示會將打詐、韌性及發展數位經濟作為施政目標,並表示:台灣的機會在數位經濟,一個是要做興利,讓數位產業蓬勃發展;另一個是要做防弊,防弊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防詐騙。
    依照本席了解,數位發展部截至目前已推動「服務型智慧政府2.0推動計畫」,協助各中央機關進行業務及服務辦裡數位轉型及精進,計畫案件數共34件,總經費約45億2千萬元。
    在地方政府的部分,計畫案件數總共有19件,總經費約4,900萬元。此外,還有為因應部會可能有臨時需求以個案方式協助機關進行服務設計再造及數位轉型,總計2件,總經費143萬元。
    目前針對未來如何推動政府數位轉型以及建立有效的回饋管道,讓轉型符合民眾需求,應加強辦理。
    在目前的個案計劃中,原有的規劃是希望針對臨時性或緊急性的轉型或業務需求提供其他部會經費與協助,但目前能協助的金額卻只有一兩百萬。
    這樣的經費規模其實多數部會都會有其他方式可以支應,也因此導致使用的案件量並不多(成立至今兩案),其實這樣彈性協助的策略在方向上是正確的。
    但要如何兼顧經費規模能足夠支援其他部會,但也同時兼顧經費的編列使用,例如經費編列多,但如果當年沒有緊急案件需要執行,就會導致執行率低,遭到主計的糾舉,但如果經費編列少,卻又造成部會申請意願低,在執行率與能合理有效的的運用間的衝突,數位部有應有具體的改善作為。
  • 主席
    報告院會,本日排定質詢的委員均已詢答完畢,謝謝卓院長及相關部會首長列席答詢。7月9日(星期二)上午9時繼續開會,進行交通組之質詢。現在休息。
    休息(18時55分)
User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