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席:)
  • 國是論壇

  • 國是論壇
    時  間 中華民國114年1月3日(星期五)9時
    地  點 本院議場
    主  席 江副院長啟臣
    主席:現在進行國是論壇,每位委員發言3分鐘,請麥委員玉珍發言。
  • 質詢:麥委員玉珍:9:00

  • 麥委員玉珍
    (9時)副院長好,各位親愛的家人大家早安。今天要請全國人民來評評理,政府要求人民要守法,行政機構是不是也要依法行政呢?113年7月16號新住民基本法三讀通過,是為新住民開創新局的重要法案,然而行政機構卻一拖再拖,完全沒有意願修正組織基準法,甚至公然違背立法原則與國會表決決議,藐視國會!新住民究竟做錯了什麼,讓內政部如此冷漠對待?
    12月31日朝野協商達成三黨共識,同意設立新住民發展署,然而在表決時,民進黨立法委員吳思瑤卻帶頭突襲反對,完全背棄協商的承諾,不僅破壞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更將新住民當成政治角力的犧牲品,民進黨讓新住民淪為選舉工具,給予的只是虛偽的承諾,都在騙人民的選票,臺灣人民醒醒吧!
    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台灣民眾黨與國民黨堅定立場,於12月31日修正法案三讀通過,將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的機關數從70個增訂到71個,這不僅是一個數字的改變,更是為新住民設立一個人生的目標。新住民需要的是設一個真實服務新住民的平臺,未來我們期望新住民署儘速上軌道,為新住民及子女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讓新住民成為臺灣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橋梁,讓新住民自我服務、自我成長,真正感受到被重視及支持。
    讓我們攜手一起守護臺灣,邁向和平、共融、共榮的目標。新住民加油!臺灣加油!謝謝大家。
  • 主席
    謝謝麥委員。下一位請張嘉郡委員發言。
  • 質詢:張委員嘉郡:9:4

  • 張委員嘉郡
    (9時4分)副院長、各位兄弟姐妹,大家早安。英文是孩子開啟世界的鑰匙,也是進入職場的必備核心競爭力,中文更是我們的根本,2030雙語政策立意良善,但是卻缺乏完善的規劃,投入了百億的預算,表面宏大,但是師資配套與資源分配都不均,導致政策推行混亂,成效遠未達標,學生與教師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之下,被迫應付這場雙語實驗,教育現場因此承受了極大的壓力,這樣的結果必須被檢討,也必須改善。師資的短缺、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是政策落實的最大障礙,偏鄉學校長期面臨教師不足,特別是合格的雙語教師更是稀缺,有限的資源往往過於集中在少數地區,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差距進一步地擴大,政府未解決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卻強行推動這個政策,只會讓弱勢的學生成為政策的犧牲品。
    教育部在政策推行上的態度令人失望,從2030雙語政策到最近的班班喝鮮乳,一再發生配套不足的問題,所有的壓力被層層轉嫁到學校跟教師身上,卻未提供足夠的資源支持,這種冷漠的執行方式,只會讓教育現場更疲於奔命、疲於應付,在增加老師壓力的同時,也沒有辦法照顧到學生。政策不能只是由上而下的指令,教育部應加強與教育現場的溝通,真正傾聽學生、家長、教師的聲音,回應基層的需求,讓學生成為政策核心,而非追逐KPI數據或虛假的政策亮點。
    我呼籲教育部應該全面檢討2030雙語政策,回歸教育本質,提供足夠的師資訓練與資源挹注,同時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更應該重視兒少的感受與需求,讓政策成為學生學習的助力,而非阻力。教育是百年大計,絕對不能草率行事,我們期待政府放下表面功夫,為臺灣的孩子打造一個平等且充滿希望的未來,謝謝。
  • 主席
    謝謝張委員。
    接下來請許宇甄委員發言。
  • 質詢:許委員宇甄:9:7

  • 許委員宇甄
    (9時7分)主席、各位同仁,大家早。賴清德總統的元旦文告提及了26次的「民主」,但自520就任以來,卻一再地阻止在野黨推動進步的法案。民進黨為了鞏固權力,不僅操弄民主,還操弄各種憲政程序,昨天上午行政院通過了憲法訴訟法修正條文移請覆議,賴清德總統火速核可,立法院昨天下午就已經收到覆議的公文。賴總統、卓院長這半年來已經是第2次提出覆議,覆議不通過,還會再提暫時處分、釋憲,賴清德、卓榮泰是覆議上了癮,不覆議就不會執政了嗎?賴清德說,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請問賴清德,民主怎麼分大小?聽民進黨的才是大民主,不聽民進黨的就不是民主了嗎?賴清德是學習毛澤東的主張,認同發動遊行、罷工等由無產階級人民領導下的大民主嗎?原來賴清德才是共產黨的同路人,接受了共產黨的認知作戰,採取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所謂的大民主。
    民進黨為了鞏固權力,無所不用其極,民進黨的總召柯建銘甚至還開記者會說要罷免我們的國會議長,還說要解散國民黨。請問賴清德總統,這也是更大的民主嗎?賴清德的大民主說法是將政客言論包裝成政治語言,凸顯他不肯正視國會多數民主的政治現實,不想解決少數總統的困局,只想著製造更大的衝突去應對政黨的競爭。權力是終極的春藥,嚐過了就回不去,還會上癮。賴清德為了鞏固權力、守護既得利益者的經濟利益,不僅用人唯親,還會鼓吹人民上街頭,還想要在全國各地發起大罷免。賴清德的元旦文告說,臺灣一定要團結一致。結果所作所為都是在破壞團結,像極了華山派掌門人岳不群表裡不一。
    最後我要呼籲賴清德總統,身為國家的領袖,治國應該要尊重民意、尊重憲政,不要想著只利用民進黨的大法官、憲法法庭來破壞立法權,更不要只想著以少數大法官破壞民主憲政秩序,請賴清德不要再剛愎自用,要正視民意、尊重國會,不要只會說理解跟尊重,不要學希特勒跟墨索里尼只會靠政治騙術來欺騙民眾,此舉只會將自己推上反民主的集權道路。
  • 主席
    好,謝謝許委員。
    下一位請羅智強委員發言。
  • 質詢:羅委員智強:9:10

  • 羅委員智強
    (9時10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送給父親的新年禮物。立法院修法通過80歲以上長者、70歲以上患有癌症二期者,免巴氏量表就可以申請外籍看護,這是我參選大安區立委的政見,也是我送給我的父親、還有更多人的父母親,最誠心的新年禮物。
    猶記得多年前父親初發類癲癇症會無預警昏迷,就像瞬間斷電一樣,曾多次昏倒在客廳、浴室或廚房,而且頻率逐年增加,從1年幾次到1個月幾次,無從預防,也曾經因此摔傷額頭、摔裂手臂,最驚悚的一次是6年前我在高速公路上接到父親的來電,他的聲音微弱告訴我,他剛從浴室甦醒,可能已經昏迷一個多小時。當時家裡沒有人,我先替父親叫救護車,再趕到醫院的急診處,所幸父親只是左臉頰瘀腫,並無大礙。為能使父親申請外籍看護,花了三個多月時間,陪父親密集往返醫院心臟科、神經內科、腦神經外科做各種檢查,好不容易門診醫師終於開立了巴氏量表,可以替父親申請外籍看護。這過程做子女的奔波是其次,看到體弱行動不便的父親在醫院輾轉煎熬,這才是讓自己覺得最心疼的事情。近3年來,我的父親身體已經無法自主行動,多虧外籍看護24小時的照護,我們做子女的也能放心許多。
    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民進黨的長照政策並沒有辦法支撐長者的需求,巴氏量表更成為申請外籍看護時,很多人的夢魘,根本就是在折騰我們的長輩跟老人家,所以80歲以上的長者免巴氏量表,可以直接申請外籍看護,這是我的競選政見,很高興在立法院同志的努力之下,我們做到了。新的一年將至,祈願所有的長輩,我們都能夠迎接更幸福的2025年,謝謝。
  • 主席
    謝謝羅委員。
    下一位請林倩綺委員發言。
  • 質詢:林委員倩綺:9:14

  • 林委員倩綺
    (9時14分)主席、各位同仁,大家好。立法院即將三讀通過設立運動部的法案,這標示著我國運動發展邁向一個全新的里程碑,我心中充滿感慨,這是一個國家對運動價值的再認識與重視。運動部的成立是對運動本質及其社會意義的肯定,運動不僅是個人健康的象徵,更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從過去我們在奧運、亞運等國際賽事上的表現,可以看出我國運動員在資源相對有限的條件下,憑藉著毅力和才華,取得令人驕傲的成績。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運動政策的分散化、資源的不足與不均,常常成為運動員和基層教練的絆腳石。運動部的成立正是希望能夠透過統一的政策整合資源,讓運動成為全民共享的榮耀。過去運動主管業務分散,導致資源分配與政策執行效率不彰,如今運動部將成為專責機構,不僅負責規劃全國性的運動政策,還投入於基層運動的推廣、職業運動的發展以及國際體育的外交布局。這專責化的設計將使我們的運動產業與文化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然,如果只是成立運動部並非萬靈丹,如何確保運動部能夠真正發揮作用,仍然需要全面的配套措施和長遠的規劃。首先,政策的透明度與公正性至關重要,我們應該要避免陷入資源分配不公或利益輸送的陷阱。無論是對基層運動員的支持,還是對頂尖運動員的培育,資源的分配都應該基於公平與效益的原則,希望能夠秉持這樣的原則,解決過去體育署時期單項協會亂象的問題。其次,運動部必須要重視全民的發展,尤其是校園運動和社區運動。運動的根基在基層,唯有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才能夠真正提升國民體育,並為職業運動培育更多人才。過去我國基層運動常面臨經費不足、場地匱乏的困境,未來在運動部的統籌下,這些問題應該要得到根本的改善。
    最後,職業運動的推動與國際體育競技的布局,也是運動部的重要任務。棒球運動已經成為全民的共同記憶,今年十二強的棒球賽,我國更是勇奪世界冠軍,我們除了要予以支持以外,在團體運動項目的足球、籃球等運動領域,都應該投入更多資源並設計完整的制度。運動部的成立是一個起點而非終點,我們希望能夠讓我國的運動發展成為核心引擎,讓運動的光芒照亮每一個角落,讓中華民國在國際更加閃耀!
  • 主席
    謝謝林委員。
    下一位請張智倫委員發言。
  • 質詢:張委員智倫:9:17

  • 張委員智倫
    (9時17分)副院長、各位同仁、各位媒體朋友,大家早安、大家好。民主不是民進黨作主,請執政黨正視六成民意。去年年底立法院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和憲法訴訟法修正草案,當時賴總統說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今年的元旦談話,賴總統更說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可以匯集更大的民主力量,展現主權在民的真諦,然後行政院就在昨天(2號)針對憲訴法提出覆議。
    行政院提出覆議的三大理由,本席覺得非常荒謬。首先,按照修正後的憲法訴訟法第四條,總統只要在兩個月內補足大法官人選,立法院收到大法官名單後,就會儘速安排人事同意權審查。賴總統不儘速補提名,難道是因為綠色大法官的人選難產嗎?其次是說第三十條以不合理的門檻,妨礙憲法法庭運作,請問面對憲政高度以及法律是否違憲的訴訟,不應該用更高的門檻使其更嚴謹嗎?第三是說第九十五條會癱瘓憲法法庭的運作,其實也太言過其實,真正癱瘓憲法法庭的不是民進黨黨團以黨紀來否決賴清德總統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嗎?在多數的民主國家,只要國會擁有大法官人事同意權,都必須考量被提名者人選是否可以讓國會大多數接受,所以本席要呼籲賴清德總統正視六成的民意,提出專業性、獨立性的大法官,不要再提出廢死大法官和綠色大法官,且深切體會少數應服從多數的民主真諦,不是只有民進黨作主才叫做民主。以上,謝謝。
  • 主席
    謝謝張委員。
    接下來請陳菁徽委員發言。
  • 質詢:陳委員菁徽:9:20

  • 陳委員菁徽
    (9時20分)主席、各位委員以及媒體朋友,大家早安。今天我要講的是「臺大性騷事件無真相、女醫師們身心受重創」。我要在國是論壇持續為眾多女醫師的擔心與恐懼發聲,因為近一年多來,臺大醫院女醫師們遭受性騷擾的魔爪,臺大院方以及校方的調查有三大問題,讓受害者還有其他醫護同仁人心惶惶,更可能會讓這位加害者規避責任。
    第一個問題是院方、校方處理的怠慢,在2024年整整快要一年前,一群女醫師、女同學向院方反映,申訴自己遭受一名權威教授C教授性騷擾至今已經快一年,結果臺大連調查報告、懲處辦法都生不出來,這段漫漫長夜的時間,更是讓加害人運用權勢讓女醫師們都不敢作聲,現在更對外表示沒有申訴人,使調查成為黑箱,如果不是近期國人的關注、媒體的注意,可能藉機輕放這名權威C教授。
    第二,臺大早就有黑箱審查、師師相護的黑歷史,6個月前(2024年7月)監察院才剛剛發文糾正,針對臺大性騷擾學生的公衛系副教授,透過黑箱審查,最後只停聘這位副教授1年10個月,相比其他的學校都是終身解聘,臺大的處理方式,監察院說是笑話一則。現在所有的女醫師都在看,同樣是教授、一樣是性騷擾學生,臺大不要再用黑箱的手段輕放兇手。原本被稱作寶山醫院的你們,現在又被謔笑是性騷醫院,真的是非常諷刺。
    第三個問題是,在2024年12月17日,居然發現這位性騷犯在臺大醫院的婦產科樓層大方地出沒、晃來晃去,完全無視受害者的保護令以及臺大醫院的懲處,昨天院長也承認有門禁的疏失,會儘快地改進。這位性騷犯竟然是看完牙醫之後,如入無人之境到婦產科的樓層,這種視法律如無物的行為,造成所有被害者莫大的身心恐懼,我已經發函要求院方2週內提出檢討報告,說清楚、講明白。
    最後我要分享,哲學家漢娜.鄂蘭提出的「平庸的邪惡」,就是現在這類權勢性騷的常態被揭露,而臺大院方、校方至今仍然慢半拍、不積極,這是縱容惡習,成為壓迫性騷的邪惡。謝謝。
  • 主席
    謝謝陳委員。
    登記國是論壇發言的委員均已發言完畢。現在休息。
    休息(9時23分)
User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