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席:)
這裡放一些可以連回去原資料的功能
-
國是論壇
-
國是論壇
時 間 中華民國114年3月21日(星期五)9時
地 點 本院議場
主 席 韓院長國瑜
主席:卓院長、各位閣員早。
報告院會,現在進行國是論壇發言,每位委員發言3分鐘。
首先請陳昭姿委員發言,林倩綺委員請準備。 -
質詢:陳委員昭姿:9:00
-
陳委員昭姿(9時)大家早安,我們每一個人想看病的時候,都會追求心目中的神醫院,也會想要追求心中的名醫,但是當你心目中的神醫院變成壅塞的菜市場時,你的醫療照顧、你接受到的服務品質,一定會打折扣。當這位所謂的名醫一個門診有幾百個人、住院有幾十個病人,他能夠給予的時間也是非常的有限。
所以事實上,現代的醫療需要團隊,團隊當中我們非常重視護理人員、護理師、護士,他們大概占據所有醫療院所很高的比率,甚至將近一半;護理人員其實是病人康復的關鍵,當醫師做出一個重要的診斷、正確的診斷跟處置之後,其實後續的照顧要仰賴團隊,尤其是護理人員。
但是護理人員現在畢業之後考得證照,不到六成願意待在醫療院所服務;他們平均停留在職場的時間也不到6年,非常的可惜,因為這是最成熟的時間。現在畢業之後,的確會有一些人進入醫院服務,但是我最近的了解,3個月後離職的人數或留任的人數只剩下三成,這個危機是越來越嚴重,所以本黨希望能夠草擬相關的法案,尤其賴總統在競選的時候有承諾,兩年內要讓護病比入法。
護理人員面對的問題包括他們的薪資待遇,這個部分也請衛福部以後在公布薪資待遇的時候要妥善處理,不是把他們過勞的工時累積出來的薪資也再算進去裡面。在護病比的部分,我們也希望能夠精實,看看該怎麼樣計算,是不是全院所有有護理證照的人都算在裡面;當然他們也面臨所謂的花花班、所謂的跨科支援的困境;甚至因為大家壓力大,會面臨職場的霸凌問題,凡此種種,我們都需要幫護理人員解決,因為好的醫療需要護理人員。
臺灣現在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缺乏,40%的床是空床的、是關床的,所以要挽救臺灣的醫療危機、要讓急診不再壅塞,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除了分級醫療之外,我們要讓護理師開開心心、有尊嚴的留在職場,讓他們來照顧我們,讓他們能夠發揮最好的專業,幫助每一個人康復、回到健康,謝謝。 -
主席謝謝陳昭姿委員的發言。接下來請林倩綺委員發言,許宇甄委員請準備。
-
質詢:林委員倩綺:9:3
-
林委員倩綺(9時3分)和平是最大的國防,溝通才是避免衝突的最佳手段。院長、部會首長、府院同仁大家早安,賴總統近期推動一連串國安與國防政策,正在將臺灣一步步推向戰爭邊緣,我們必須思考這樣子的國家路線,究竟是鞏固安全還是激化風險。
賴總統近期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明確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並強調國防預算將提高至GDP的3%,這一連串的舉措,無疑是將整體國家路線導向對抗與軍備競賽。國人必須正視一個事實,賴政府不是強化和平,而是正在從法理、制度與預算面全面迎戰,正將臺灣引向戰爭的道路。將中國列為境外敵對勢力,不是單純的法律用語而已,而是國家定位的語言,這不僅是蔡英文總統時期的兩岸互不隸屬論述的延續,更是實質上劃下對抗線。法理上將中國視為敵國,除了為反滲透法等國安法令提供法律依據,更會對未來的政策、司法和社會氛圍產生深刻的影響。賴總統此舉使兩岸關係從原本的和平分治走向準敵對狀態,無異是挑動對岸的神經,升高軍事緊張,也使臺灣的內部社會更加撕裂跟動盪。
賴政府強調行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儘管理由是因應共諜與洩密的案件,但是本質上也暴露出政府對國軍的不信任與治理的失能,這個原本是民主化時代淘汰的制度,如今竟然死灰復燃,這樣子的作法恐將動搖司法體制的根基,引發人權與程序正義的爭議,形同倒退回威權時期的陰影。另外,國防部提出的四年國防總檢討報告將軍事戰略包裹成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實則是一場軍備競賽的起點,賴政府企圖將國防預算升至GDP的3%,對一個經濟資源有限、民生壓力沉重的臺灣而言,無異壓縮了教育、醫療與社福的空間,轉而投注到軍工體系與戰爭機器,這種預算結構的轉向是否反映出賴政府正在邁向戰爭的路線當中?一個穩健的國家領導者應該尋求和平共處之道,不要將人民捲進敵我對立的政治處境,當賴總統不斷強調國防法理建構與對抗中國的時候,卻沒有任何和平對話、危機控管的政策規劃,那我們不禁要懷疑究竟是在防禦還是在挑釁、是在守護和平還是製造爭端。以上。謝謝。 -
主席謝謝林倩綺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請許宇甄委員發言,麥玉珍委員請準備。 -
質詢:許委員宇甄:9:7
-
許委員宇甄(9時7分)主席、卓院長及各位官員還有各位同仁,大家好。賴政府司法追殺、小案大辦,國家機器淪為大罷免工具,賴清德總統才剛宣布十七項因應策略,臺灣就已經進入準戒嚴狀態,緊接的就是全黨下令罷免總動員,馬上就是對國民黨展開司法追殺,通過追殺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來讓不同的聲音閉嘴,小案大辦,無異戒嚴,接下來又要司法追殺誰呢?擺明要告訴人民:只許罷藍,不准罷綠。民進黨操縱司法,也整肅異己,宣告綠色恐怖的政治已經來臨,現在是「德意志」時代的獨裁政治,民進黨從府院黨加上綠營側翼,輔以檢調三合一的高壓作法,從去年到現在一再重現,最離譜的是還想利用不當羈押手段強迫認罪,民進黨利用司法削弱在野黨的挑戰,民進黨將國家機器和司法拿來作為打壓政敵的工具,人民還要如何相信司法獨立?要如何相信公平正義?民進黨利用司法進行政治惡鬥的作法不僅傷害民主制度,還讓臺灣的民主倒退30年。民進黨正試圖把臺灣變成一黨專政的綠色帝國,賴清德總統為了培養自己的政治打手,在行政體系安插綠衛兵,讓賴氏太保充斥著各部門,甚至不惜製造假訊息,操弄司法,打壓異己,利用國家機器進行惡罷,讓民主選舉變成鬥爭的工具,讓司法變成專政的武器。
臺灣距離綠色威權復辟只差一步,歷史悲劇不能重演,唯有全民站出來反制惡罷,才能阻止民進黨摧毀臺灣的民主與法治,才能避免臺灣的民主憲政秩序被破壞殆盡。民進黨選輸就想翻桌,在去年底柯建銘總召召開記者會說要罷免國會議長,還要解散國民黨;賴清德總統的元旦文告,說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結果賴總統更大的民主就是搞大罷免,罷免在野黨的立委,他的行徑卻是赤裸裸的反民主、搞清算,以司法整肅政敵,只想著擴大衝突,加深社會對立,以擷取對自己最大的利益,明年114年的總預算刪減後還有2兆9,248億可以用,卻還是到處的四處造謠。 -
主席謝謝許宇甄委員的發言。接下來請麥玉珍委員發言,陳菁徽委員請準備。
-
質詢:麥委員玉珍:9:10
-
麥委員玉珍(9時10分)院長、親愛的家人,大家好。我們來揭露執政黨不敢告訴你的真相,政府手握史上最高2.9兆預算,民進黨還睜眼說瞎話、到處哭窮,賴政府上任快1年了,為人民做了什麼?行政院長卓榮泰只會呼籲,還忙著拿人民的血汗錢去養黨媒、圖利財團,鋪天蓋地的全臺招搖,煽動群眾對立,讓人民無安寧之日。超思雞蛋弊案慘敗的政府,還讓人民賠了5億;新竹棒球場白花了12億,建立一個無法使用的場地;400億的就業安定基金淪為勞動部長的演唱會;台電虧損3,820億,政府讓人民來買單;民進黨包庇詐騙首腦落跑,讓人民每日被詐騙2億;更離譜的是,3月17日當天被詐騙超過3億4,000萬,這都是人民的血汗錢,但是政府卻束手無策。
民進黨間接在搞垮臺灣,賴政府濫用職權,浮編、亂編預算,浪費公帑,臺灣的未來與人民的心血,誰來捍衛?剴剴是母親的心頭肉,司法正義又在哪裡?賴政府腐爛讓臺灣人民「捶心肝」,臺灣人民醒醒吧!守護國家的利益是全民的責任,你還在等什麼?3月23日下午2點,人民要當家,我們一起勇敢站出來呼籲政府停止濫用職權,把國家還給人民,我們一起捍衛孩子的未來,3月23日人民要當家,臺灣要加油,謝謝大家。 -
主席謝謝麥玉珍委員的發言。接下來請陳菁徽委員發言,翁曉玲委員請準備。
-
質詢:陳委員菁徽:9:13
-
陳委員菁徽(9時13分)主席、各位委員、官員、媒體朋友,大家早安。賴清德總統宣布要打造健康臺灣,也要讓癌症的死亡下降到三分之一。
今天我希望能為乳癌的議題發聲,乳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也是第二癌症的死因,過去我們宣導及早篩檢、及早治療,雖然能夠提供治癒率,但是對於早期高風險三陰性的乳癌患者而言,治療選擇卻極為受限,這類型的乳癌好發在年輕的女性,有3個特色:高復發率、高轉移率、高死亡率,治療困難,而且癒後不佳,即使在早期確診,目前健保也僅給付化療藥物,但是國際指引卻建議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的輔助治療,至今尚未有機會納入健保,明明有更好、更佳的選項,但病友卻只能苦苦等待。
我曾聽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分享,有一位未滿40歲的病友,因為早期篩檢到三陰性的乳癌,而深深地感到懊悔,覺得自己被懲罰了,他告訴理事長說:「我覺得現在篩檢出來好像是個懲罰,如果再嚴重一點,我就不用再籌錢買藥了。」這句話道盡了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的心聲,早期篩檢本應該讓大家早發現、早治療,但對於這位病友而言,卻讓他面對了更沉重的負擔,為了提早治療的效果,他必須自費使用最新的免疫治療藥物,這些藥物的費用動輒超過百萬元,即使他原本有穩定的工作和部分的保險給付,龐大的費用仍然讓他感到無力承擔,對於這些少數三陰性病友而言,真正的痛苦並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因為治療過程中的高額費用,還有健保的限制所帶來深深的無力感。目前健保對於乳癌用藥的給付已經逐步地跟上國際標準,但少數三陰性乳癌的輔助療法仍然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這邊再次呼籲官員以及政府,儘速將早期三陰性乳癌的免疫療法納入健保給付,讓每一位病友都可以獲得公平的治療機會,我們希望不要讓任何一位病友被政府漏接、被制度所遺漏,而是要攜手並進,我們共同來戰勝乳癌,謝謝。 -
主席謝謝陳菁徽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請翁曉玲委員發言,張智倫委員請準備。 -
質詢:翁委員曉玲:9:16
-
翁委員曉玲(9時16分)主席、在座的媒體朋友、各位全國的朋友,大家好。當世界先進國家都致力於淨零碳排,紛紛提高核電比例,迎向無碳時代的同時,臺灣卻反其道而行,揚棄乾淨、便宜、穩定和安全的核電不用,反倒是高度依賴火力發電,購買昂貴的綠電,不惜要全民用肺發電。民進黨政府說2025年綠能的占比將達兩成,但是有可能做到嗎?我們看到的是光電、離岸風電紛紛跳票,綠能弊案頻傳,民進黨早就把綠能當成是私人提款機,不僅掏空台電,讓台電虧損連連,更可惡的是還嚴重犧牲國人的健康、環保和產業發展。民進黨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臺灣的能源結構嚴重失衡,供電吃緊、電價高漲,台電長年虧損,蔡政府任內8年就發生4次全國性大停電,無數次的小區域停電,4次的電價調漲,導致民生產業叫苦連天,台電的虧損就像是個無底洞,政府過去3年來已經撥補台電三千多億,到現在還有四千多億的虧損,是越補越大洞,根本沒有道理要民眾無止境地倒貼,幫民進黨的錯誤政策買單。
今年5月,臺灣最後一部核電機組,也就是核三廠2號機,將屆期停止運轉,臺灣很快就會失去核電,預估我們的火力發電比例將高達八成五,空氣污染的問題會更為嚴重,得到肺腺癌的風險比例也會大幅提高,對民眾的健康會造成極大的威脅。臺灣想要發展高耗能的AI科技產業必須要有穩定便宜的基載電力,而核電就是最好的選項,國內已經有不少人士呼籲政府不能夠廢核,要核綠並存,就連美國AIT的前後任處長都說為什麼臺灣政府要反對核能,臺灣如果有核電的需要,美國可以提供協助。
核電廠延役是眼前臺灣穩定電價、降低碳排放、改善空氣污染和達成能源自主最好的選擇。本席今天提出核電廠延役的修法案,就是希望要給全民一個低碳、健康的家園,而不是高碳、致癌的環境。在此呼籲民進黨政府不要意識形態作祟,只會杯葛核電,還是要照顧民生產業,以民為念。以上,謝謝。 -
主席謝謝翁曉玲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請張智倫委員發言,楊瓊瓔委員請準備。 -
質詢:張委員智倫:9:20
-
張委員智倫(9時20分)院長、各位同仁、各位媒體朋友,大家早安、大家好。3月19號剴剴案4度開庭,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人針對此案發起「虐童致殘者,加重刑責至無期徒刑;虐童致死者,判處無期徒刑、死刑。任何虐童性侵案件,皆不得假釋。」之連署,截至今天上午已有超過13萬4,000人連署附議。
回顧剴剴案,本席身為一位父親,心情也非常沉重,一個年僅一歲多的孩子本應該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成長,卻遭受如此殘忍的對待、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這不僅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悲劇,更是對政府社會安全網嚴重的警示。剴剴案突顯現行兒童保護機制的漏洞,從社工的訪視紀錄到安置機構的監督,我們以為這是保護兒少安全的標準作業流程,可是卻未能及時發現並阻止虐待的發生,政府必須深刻檢討,為何這些本來應該可以保護孩子的機制,卻因為一連串失能的環節而讓小小的生命就此殞落。
針對此案,立法院雖於去年7月三讀通過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凌虐未滿7歲的兒童致死、妨礙身心者加重其刑二分之一之修法,但對於如此殘忍之虐童行為仍不足以產生阻嚇作用。因此本席附議網路平臺所提之修法意見,本席將提出修法、加重虐童致死的刑責,讓那些對孩子施暴的人付出應有之代價,希望立委同仁們共同支持。
本席提出呼籲,兒少保護不是政府或社工的單一責任,而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當發現周遭有任何疑似虐童的跡象時,都應該勇敢的站出來、及時通報;本席更強烈要求,政府必須時時檢討、不斷優化現行的兒少保護機制,要確保每一位孩童都可以得到應有之保護,政府要增加社工人員的編制、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提供他們更專業的培訓和心理支持。
剴剴的離去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我們不能讓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謝謝大家一起努力、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更安全、更溫暖的生長環境,謝謝大家! -
主席謝謝張智倫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請登記最後一位楊瓊瓔委員,請發言。 -
質詢:楊委員瓊瓔:9:23
-
楊委員瓊瓔(9時23分)親愛的院會主席韓院長、卓院長所領軍的行政院內閣團隊、各位同仁、新聞界的朋友,楊瓊瓔發言。過去民進黨稱與勞工、勞團站在一起,蔡英文前總統也說勞工是民進黨心中最柔軟的一塊,但是民進黨卻推動勞基法修惡,砍掉了7天假,如今綠執政9年,勞工低薪又過勞,貧富差距持續拉大,勞動條件更是越來越差,這一些現象政府兩手一攤、裝作沒看到!
對於現在臺灣變成過勞之島,執政黨的高官們知道嗎?近3年工時不斷地增加,臺灣2023年的總工時達到2,020小時,為全球主要國家的第5高、是亞洲地區國家第2高,僅次於新加坡。其中根據資料跟學者投書,臺灣與日、韓法定工時雖然一樣是單週40小時,但是差別就在有薪假,日、韓的國定假日分別是16天跟15天,比起我國的12天還是別人比較多!在年資年滿15年之前,臺灣的特休假基本上都少於日、韓,所以臺灣青年初入職場者更加過勞、更加痛苦!臺灣勞工初入職場前2年的年總工時在1,900小時以上,年資3年到9年的甚至停滯在1,860小時以上,同樣比日、韓初入職場者更高!據我所知,中小企業目前我們做統計,平均是13年,年資15年之後才有更多休假的設計,再加上國定假日被砍不還,所以年輕的勞工被壓榨,請問這樣子不是過勞,什麼才是過勞?
面對臺灣的過勞現象,更多的青年困境影響到我國的勞力、經濟、少子化的國安大計,因此當年輕的勞工持續低薪、低薪政策改革不了,減少工時這件事不就是最重要的重點改革?減少工時的方案就是恢復7天假,本席已經提出修法,我要呼籲賴清德總統跟卓院長支持7天假,同時對於當時擔任立委的現任勞動部長,我呼籲也應該站出來,一起支持改善勞工處境、降低工時、把7天假還給勞工! -
主席謝謝楊瓊瓔委員的發言。
報告院會,登記國是論壇發言的委員均已發言完畢,我們現在休息到10點繼續開會。
休息(9時26分)
User Info